不拉磨小说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童恩正] 在时间的铅幕后面 >

第1章

[童恩正] 在时间的铅幕后面-第1章

小说: [童恩正] 在时间的铅幕后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97 第6期   … 名著欣赏
童恩正
    1988年10月5日,中国四川兴汉县七星岗。
    位于邛崃山脉东部的七星岗,原来是一座远离城市的荒凉的小山岗,草木丛生,人迹罕至。可是今天,这里却聚集了一大群科学家和文物部门的行政官员。在山岗的顶部,一个5米见方的探坑已经挖到了3米的深度。几座帐篷搭在离探坑不远的地方,帐篷里设置着几台精密的仪器。仪表板上红绿指示灯在闪烁,打印机不停地向外吐着印有一行行数字的资料。
    “20厘米以下有异物。”
    “地磁异常。”
    “土壤电阻异常。”
    全部探测结果都送到了守候在探坑边上的欧阳去非手上。
    欧阳去非,这个近年来声誉鹊起、蜚声国内外的考古学家,今年才35岁。他的身材很高,但是体格匀称,筋肉强健,浓眉薄唇,充满了男性的刚毅之气。
    今天是欧阳去非生命中的一个重要日子。在七星岗上对古代蜀国蚕丛王的宝藏坑进行考古发掘,是完全根据他的建议而进行的。现在,这谜底已经快揭晓了。
    几个技工在坑底继续挖掘。现在谁都可以看到,土壤的颜色由黄色变成了棕色,质地开始疏松,夹杂着一些碎陶片和炭屑。这意味着很久以前,有人曾经在这里挖掘过深坑,再将地表的土填了回去。
    欧阳去非的心狂跳起来,他的推测是正确的吗?半个世纪以来一直为世人所追求的蚕丛王的宝藏,真的就埋在这薄薄的土层下面吗?在这功败垂成的关头,他反而紧张得难以抑制自己了。
    围在探坑边上的人群,也都看到了这一变化。他们都是内行,这么多双敏锐的眼睛,都捕捉到了同一信息——一个震惊世界的的发现,也许即将揭开帷幕了。
    欧阳去非自己取过一柄轻巧的工兵铲,小心翼翼地刮去坑底的浮土。他先看到了土壤中沾染的绿色铜锈,然后又看到了一件铜器的一角。他屏住呼吸,开始清除铜器周围的积土。从这一瞬间开始,一切焦虑、疲乏和整个外部世界,在他的头脑中已经不再存在了。他迅速安排了人力,扩大探坑的范围,并且连夜工作。到第二天傍晚,一件件的旷世奇珍,逐渐暴露在人们惊愕的目光之下。这里面有二十多件真人大小的青铜铸造的人头像,表情各异,发式不一;有五、六件高达90厘米、宽1。2米的巨型青铜面具;有两件高达3米的青铜神树,树干上盘着一条龙,枝叶上悬着各种奇鸟怪兽;有一根长1。4米的黄金权杖,顶端装饰着青铜的鸟头;还有大量的金砖、金箔、宝石,数不清的象牙……而这一切,都是中国考古学上从未发现过的新奇的文物。
    当晚,从地方到中央都知道了这一惊人的消息。于是武装警察迅速保护了现场,有关的专家从全国各地赶来,各种测试工作加紧进行。
    对宝藏坑所含的有机物标本的放射性炭素测定和对陶片的热释光测定都证明,这批文物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12世纪。相当于商代的末期,这确实与历史记载中蚕丛王活动的时代相一致。
    三个月以后。有关部门在北京向中外记者举行了一次新闻发布会,会议主持人宣读了一项新闻公报,公报最后是这样结束的:
    “四川兴汉县宝藏坑的发现,揭示了古代蜀国早已消失了的高度文明,证明川西是古代中国的另一文化中心。宝藏坑所在的位置,是由青年考古学家欧阳去非所确定的。根据他的推测,这仅仅是蜀国的蚕丛王埋宝的七个坑之一。除了1935年当地农民无意中发现一个装满了玉器的坑和这次发掘的一个坑以外,估计还有另外五个宝藏坑,其位置都由欧阳去非精确测定,中国文物部门将在适当时候再加以发掘。这批已经出土的文物和将要出土的文物,在科学和艺术上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
    新闻发布会结束以后,所有的人都围到了欧阳去非的身旁,向他表示祝贺。但是在长达两年之久的艰苦奋斗以后,在这成功和荣誉的顶峰上,他对周围的一切似乎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他的心,已经飞向了那遥远的异国;在他的眼前,又出现了一个美艳绝伦的姑娘的倩影。
    他的眼中闪着晶莹的泪光,周围的人又鼓起掌来,以为他是为这热烈的场面所感动。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这是他一生中最辛酸、最苦涩的眼泪了。
    他有一种冲动,他想告诉大家,为了替祖国保存这一处文化宝藏,他个人付出了何等惨痛的代价。
    但这是一个无法讲述的故事,是一个只能长埋心底、将随着他的死亡而随风飘散的故事……
    1986年8月2日下午3时,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在演讲厅里,面对数百名兴趣盎然的听众,欧阳去非正在作有关蜀国历史研究的报告。他那流利的英语,渊博的知识,潇洒的风度,以及自然流露的幽默感,博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掌声。
    一年以前,欧阳去非应位于安阿贝尔的密执安大学人类学博物馆馆长马丁·怀特的邀请,作为访问学者来美作研究工作。
    在概括地介绍了有关蜀国的历史资料和考古资料以后,欧阳去非说:“据说在商代末期,天下大旱。当时统治四川的蚕丛王为了求雨,将自己的全部宝藏分埋在兴汉县七星岗的七个坑中,作为祭天的牺牲,并且将宝藏坑的位置刻在一块铜片上,以备自己的子孙必要时启用。但是三千年来,并没人能找到这些宝藏。
    “1935年,附近的农民无意中在山岗上挖到了一坑玉器,有圭、璋、璧、琮等,数量有三、四百件,于是又引起了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兴趣,都认为这就是蚕丛王埋下的七个宝藏坑之一。1937年,当时正在四川传教的舍逊夫人的父亲菲伯斯牧师,就曾经前去调查,并且发表文章,断定这是一处重要的古遗址。1941年,美国的古董商人斯旺·杰克逊也曾经在这里发掘过,不过听说一无所获。
    “所以蚕丛王的大部分宝藏,至今还是深埋在地底,等待考古学家使它重见天日。我希望在下次访问美国时,能够把这方面的新发现再告诉诸位。”
    演讲结束以后,舍逊夫人站起来,含笑说:“我感谢欧阳先生在今天的演讲中提到了先父。的确,他在四川传教二十年,对七星岗的文化有深厚的感情。1937年他去调查时,曾经获得一块铜片,半个世纪以来,这件文物一直珍藏在我家中,作为先父在中国工作的纪念,从来没有给外人看过。现在我愿意送给欧阳先生,希望他带回中国去,让七星岗出土的文物重归故里。”
    在热烈的掌声中,舍逊夫人双手递给欧阳去非一个扁平的紫檀木盒子。他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块长约20厘米的三角形薄铜片,看来是从另一块大铜片上折下来的一只角。
    尽管铜片上锈迹斑驳,但是仍然可以看出上面刻有一些图案。一个图形是圆圈,中央有一只三只脚的鸟。另一个则是大头巨耳、面目狰狞、口中含有一条蛇的神怪。在这两个图形上面,还刻有一个箭头。从铜片的锈色、图案的风格来看,欧阳去非立即断定这的确是一件珍贵的蜀国文物。
    “谢谢您,舍逊夫人,我愿意将这件礼物作为美国人民对中国的友谊的象征来接受。”
    舍逊夫人笑着,带着一种长辈的慈爱拥抱了他。
    会议在这一高潮中结束了,舍逊夫人陪同欧阳去非走出演讲厅。一个衣冠楚楚的老绅士正等在门外,一看见他俩,就急步迎上来。
    “先生,请允许我介绍自己,我是贾弗里博士。你的演讲真是十分出色。欧阳先生,我有一个请求。”他说,“不知道你是不是可以让我看一下刚才舍逊夫人送你的礼物,我对蜀国文化的兴趣实在是太大了。”
    欧阳去非打开了木盒。当贾弗里看到铜片的形状以后,突然发出一声惊呼。
    出于一种本能,欧阳去非后退一步,并且关上了盒子。
    “这……这真不可思议!”贾弗里控制了自己,“我过去不知道在纽约市内就藏着一件七星岗的文物。欧阳先生,让我再仔细看一下那上面的图案,好吗?”
    这时,舍逊夫人给欧阳去非解了围。
    “贾弗里先生,欧阳先生还要去参加一个宴会,现在时间已经不多了,你最好另外约一个时间再谈,可以吗?”
    当天晚上,欧阳去非回到旅馆时,已经是十点半钟了。刚进房间,就听见电话铃响,他拿起了听筒。
    “呵,欧阳先生,”贾弗里的声音很急促,“我想来拜访你一下,和你商量一件事,大约耽误你十分钟的时间,行吗?”
    “现在?”欧阳去非不情愿地问。
    “是的,假如你不介意的话。这事有点急。”
    欧阳去非想了一下,明天他要参观几处纽约名胜,和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的研究生座谈,时间安排得十分紧凑。后天一早,就要动身回安阿贝尔了。看来要谈什么事,只有今晚合适一些。
    “好,你来吧。”他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只希望贾弗里不是一个太罗嗦的人。
    二十多分钟过后,贾弗里就出现在欧阳去非的房间里。
    “欧阳先生,我是一个中国艺术品的鉴定家。我有一个委托人,多年以来,一直热衷收藏蜀国的文物,过去我们并不知道舍逊夫人家里就藏有一件。今天下午在会上刚知道,可是她已经送给你了。我今晚来,是想代表我的委托人向你提出一个建议,他想收购这件文物,可以出很高的价钱,譬如说,二十万美元。”
    欧阳去非不悦了:“贾弗里先生,今天下午,你听得很清楚,我是把这件礼物作为友谊的象征来接受的,我不能出卖友谊。”
    “可是这件事我们可以严格保密。”
    “我有我为人处世的准则,先生。”欧阳去非严肃地说。
    “如果是这样,你让我再看它一眼,摄一张照片,这该可以吧?”
    要是贾弗里刚来就提出这个要求,欧阳去非是会同意的,可是现在,他对贾弗里的态度已经产生了反感,所以坚决地说:“请原谅,先生。根据中国的文物法令,任何中国文物必须先在国内发表,然后才将资料提供国外,而这件文物的所有权,现在已经属于中国了。”
    “可是我并不会拿照片去发表……我保证!”贾弗里尖声说。
    “我实在难以遵命,先生。”
    欧阳去非站起来,作出送客的姿态。
    贾弗里礼貌地鞠躬,走出了房间。
    1986年8月3日夜11时,纽约查尔士街。
    欧阳去非冒着霏霏细雨在街头散步。
    不知不觉地,他离开旅馆已经很远了。这条街的两侧,全是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尽管门窗都被灯光照得雪亮,但却阒无人迹。正当欧阳去非走到一个巷子口时,忽然听到了一个女人窒息的叫声:“Help!Help!”接着,叫声变成了汉语:“救命!救命!”
    他急忙冲进巷子一看,一个身材高大的黑人,正扭住了一个姑娘,一只蒲扇大的手,掩住了她的嘴。
    “放开他!”欧阳去非大喊一声。
    黑人没有放手,反而拖着姑娘的手,向巷子深处跑去。欧阳去非穷追不舍,转了两个弯就到了一栋大厦的后面。这是一处小小的停车场,三面是高墙,一面是一人多高的铁丝网。路灯昏暗,气氛阴森。
    就在欧阳去非快要追上的时候,那黑人突然把姑娘往地上一甩,猛地回过头来,摆开了迎击的架势。
    与此同时,欧阳去非又听到身后有脚步声,回头一看,两个彪形大汉已经截断了他的退路。三个人一言不发,成品字形包围了欧阳去非。从他们轻捷的步伐,胸有成竹的冷酷以及配合的默契来看,欧阳去非突然明白了,这并不是街头的市井无赖,他们都是受过技击训练的杀人高手。他们的目的虽然还不明确,但是自己想要退出,显然是不可能了。
    一场生死搏斗就在眼前。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的、亲切的声音,仿佛在他的耳边响起:“克敌之道,心宜静,气宜沉;静若处子,动如脱兔;因势利导,后发制人。”这是他幼年习武时师父对他的谆谆教导。
    欧阳去非仰天发出一声长啸,随后脚踏八卦步,上身如风摆杨柳,以毫秒之差躲过了几着险招,几个回合就把三个来犯者打得跌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了。
    等到确定周围再也没有人埋伏以后,欧阳去非才走过去扶起一直吓得躲在一旁簌簌发抖的姑娘。
    即使这姑娘还没有从震惊之中恢复,欧阳去非也发现她长得出奇的美。身材修长,窈窕适度,瓜子脸,眼睛深而大,长长的睫毛如同黑蛾翅膀似的在上面闪动。
    “你没有受伤吧?”欧阳去非问她。
    “没有。”姑娘的声音低得几乎听不到。
    “他们为什么要抓你?”
    “不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