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215章

天朝之梦-第215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京城内有多少守军,太平军当然无从得知,身为统帅必须料敌从宽,如果要攻打北京,就必须做好蒙受惨重损失的准备。所以不打掉僧格林沁的主力,杨秀清是无论如何不敢攻北京这座坚城的。如果久战不克,僧格林沁再和守城的清军来个内外夹攻,大好的局面可就都给败坏了。

“军粮还够几日?”杨秀清低声问了一句。除了北京坚城和僧格林沁的二十万大军之外,太平军还有一个困难,就是缺粮。

太平军的“粮食危机”从北伐军出兵之前就开始了,本想随战随征,像蝗虫一样一路吃过去。可是郑州和豫北三府的农人逃亡,田地荒芜,根本掠不到多少粮食。

直隶和鲁北的地倒是还有人种,但是当地乡绅都组织了团练武装还建造堡寨同抵抗太平军。虽然不难打破,但总要付出一些伤亡,得到的粮食又不太多,真有些得不偿失。而且现在杨秀清手头的兵力也没有道光和僧格林沁他们想象的那么富裕。拢共三十万出头的兵力,被杨秀清拆成了四路,萧朝贵带一路绕道鲁北突入沧州府。秦日纲带一路走邯郸、正定打入直隶。韦昌辉带一路正在围攻安阳。杨秀清手里面掌握着十五万精锐,就等着和僧格林沁决战,哪儿能分出许多兵力去抢粮?若是僧格林沁一直守在汲县大营不动,杨秀清可就要进退两难了。

“还够吃11天半,马料够吃9天。”

负责管理后勤的东殿幕僚傅学贤立即拿出来精确的数字。现在的太平军也是一天供应两顿饭食,11天半就是23顿。不过要开战的话须供应双份伙食,这些粮食真是维持不了几日了。

“再等三日,僧格林沁这个龟儿子再不动,我们就去保定筹粮就食吧。”杨秀清轻轻摁着太阳穴道。

他的话音刚落,营帐外面就传来了张乐行的皖北口音:“东王,东王,僧妖头动了!僧妖头动了!”

“成天侯,有什么发现?”杨秀清看着快步走进来的张乐行急急问道。

“什么发现都没有!僧格林沁撒了大批马队出来,咱们的人根本进不了汲县的地盘。”

没有发现,就是最大的发现!

同之前遭遇的湘军不同,僧格林沁的主力是有大队骑兵的。而骑兵在这个时代所起的作用,除了在战阵上拼杀,就是窥伺敌情和遮蔽战场。前者是查探敌军动向,后者是不让敌军知道己方的调动部署情况。

当然,僧格林沁虽然有近五万骑兵,但也不会没事就大规模出动马队遮蔽战场。

一来毫无必要,他的大营就大大方方扎在汲县城外,太平军肯定知道,遮不遮蔽都无所谓。

二来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双方小规模马队的交锋也是极为激烈的,积少成多,也会造成不小的伤亡。他的马队,其实不是很能打的!那些北京城出来的八旗大爷兵就不说了,都是骑马人坠地的主。就是草原上来的蒙古马队,也不比当年蒙古人纵横天下的时候了。这些日子撒在外面的蒙古探马和太平军的捻军探马交手的结果也是败多胜少。说起来,僧格林沁麾下最能打的骑兵,还是原来甘陕绿营的马队,不过和捻军遭遇也不过是伯仲之间罢了。

“成天侯,把你的马队也撒出去,好好和僧妖头的马队较量一番,先给他们个下马威!”

僧格林沁动了,太平军当然也不能闲着。杨秀清一样不想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对方眼皮底下。

“传令,让三军歇息,今晚上加餐,今晚明晨,咱们可有大仗要打了!”杨秀清接着下达军令道,“告诉弟兄们,上帝已经降下圣谕,太平天国当可一战定天下!”

第379章 决战之夜行军

杨秀清下令三军……睡觉了!为了晚上或者是第二天可能爆发的决战而睡觉养精神。

他猜到了僧格林沁将有大动作,但是却没有猜到这个大动作到底是什么?

说起来僧格林沁撒出去的两万马队还是收到了效果,现在捻军的侦骑无法进入汲县地面,更别说窥伺僧格林沁的大营了。所以杨秀清只能想当然地认为,僧格林沁正在准备决战——就在淇县和自己分个胜负!决然想不到,堂堂大清20多万大军的主帅,成吉思汗的子孙的大动作居然是逃跑!

就在太平天国的勇士们睡觉养精神的时候。大队大队的清军,正在汲县往东的道路上滚滚向前,一片人喊马嘶的声音。在黄河以北的辽阔平原上面,十几万八旗新军官兵,分成六个行军纵队,汇合着辎重火炮,在拼命地向东运动,想要绕过淇县的太平军大营,然后折返北上,去保卫他们的帝都北京城。

此时,河南、直隶和鲁北等地,已经乱成一团,原先的社会秩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则是豪强起四方的局面。大军所过之处,再也没有竞相迎候的地方官和士绅,不是荒芜人烟的旷野,就是一个个紧闭寨门的新建起来的堡寨。即便是朝廷王师路过,也没有拿个堡寨肯主动开门相迎……乱世之中,可不能随随便便表面立场,站在满清一边就等于和太平天国为敌,来日没准就是灭寨之祸!

僧格林沁现在也没有心情去追究这些地方士绅的无礼,不,这些人已经不再是士绅,而是一方豪强了。只要中原的大势一日未明,他们就不会再变回士绅。

僧格林沁的中军,是随着他自己的八旗新军正白旗一块儿行动的。正白旗的一协马队已经撒出去控制战场了。所以现在只有两万一千人左右的兵马遮护着中军和大批辎重物资——还有不少河南籍的民伕赶着车马或推着独轮车在替清军运输物资,他们都是从开封左近征来的伕子,许多还是豫西逃来的难民,因为家乡被蹂躏,对太平军没有什么好感,因而比较拥护满清。

传递消息的骑兵在旷野上往来奔驰,扬起一阵阵的烟尘,僧格林沁通过他们和派出去的马队哨探们保持着联络,及时获得太平军的动向。

快到公历10月24日傍晚的时候,三个正白旗的马甲骑着快马疾驰而来,在僧格林沁的马前勒住了马。大声报告:“贝勒爷,粤匪的马队也出来了,和咱们的人打成一团!”

“贝勒爷,袁大人的绿营已经出阵了,正往淇县而去!”

僧格林沁在马上掏出自己的西洋怀表,时间正是下午5点30分左右。考虑到传递消息的骑兵花费在路上的时间,袁甲三的绿营应该是在下午3点出动的。汲县和淇县之间大约距离50里,寻常行军需要5到6个时辰……也就明天凌晨可以抵达太平军在淇县的大营附近,基本上能算夜袭了。

通常情况下,太平军一定会摸清虚实再采取反击,很有可能要捱到天亮以后再派兵出营试探。等到他们发现袁甲三在虚张声势,再将其击溃,怎么都要到下午了……这样袁甲三和他带领的山西绿营应该能为自己赢得大半天时间。如果太平军不在夜里行军,那么就能有一整天了。

他朝后招呼了一声,傅方和几个协领立刻迎了过来。

“传令下去,加快行军速度!今晚上要连夜行军,什么时候到滑县什么时候休息!”

滑县位于淇县以东,处于淇县和濮阳之间,离汲县大约有100里路。一天一夜行军100里,对200年前的“老八旗”不算什么,可是对眼下的“新八旗”来说,真是吃了大苦了。

“贝勒爷……太急了吧?”傅方是京旗子弟,最知道这帮八旗大爷是什么货色。

“没办法,滑县离淇县不过50多里地,粤匪精锐走半天就能到……”僧格林沁吁了口气,放低声音,“到了滑县也不能歇,还得接着走!”

“还不能歇?贝勒爷,您这是要把人当骡子使唤啊!”一个京旗出身的协领已经叫起苦来了。

“说什么话呢?现在打仗呢!”僧格林沁一眼瞪了过去,训斥道:“早200年老祖宗连着几天几夜行军打仗不休息的日子还少吗?现在怎么就不行?你老姓是什么?祖上是谁啊?”

那协领也不大买账,拍了拍腰里面缠着的黄带子,呵呵笑道:“我老姓是爱新觉罗,祖上是和硕豫通亲王。”

和硕豫通亲王就是多铎,努尔哈赤的第十五子,杀史可法屠扬州灭弘光政权的那位。僧格林沁闻言也是一叹,这个八旗新军不好带啊!随便拉出个什么官儿都是谁谁谁的子孙,真是罚也不好罚,骂也不好骂。

僧格林沁只得挥挥手道:“去去去,赶紧传令去,当骡子当马都得给我走!别以为上了战场一刀一枪的杀敌才是打仗,用两条腿走路一样是在打仗!”

……

此时袁甲三指挥的两万山西绿营兵已经停止前进,准备用晚餐了。清朝的绿营兵一日只有两顿伙食供应,上午一次,下午大约六七点钟的时候还有一次。现在不过5点30,袁甲三便下令部队用餐了。

这一顿的伙食相当不错,白面馍馍夹肉,而且管饱!有烟瘾的还获准公开吸个过瘾。不过全军上下却没有一日展出笑颜,全都愁眉苦脸,还有人一边哭一边把白面馍馍往嘴里塞。因为所有人都以为,这顿馍馍就是他们的最后一餐了。

一票绿营的武官也都是哭丧着脸到临时的中军大帐来拜见袁甲三的。对手是传说中逮住清妖官儿就杀头的粤匪,可不是招降纳叛很起劲的朱逆,现在就是想“反正”,也没有地方收啊!

“袁大人,弟兄们走了一天,都累了,要不……今晚就先歇歇,明天一早再北进如何?”

跟袁甲三讨饶的是个上个年纪的绿营总兵官儿,名叫恒裕,是个满洲正白旗人,山西大同镇总兵。这到河南来的山西兵就是数他官儿最大,正二品的衔儿,不过在袁甲三这个河南按察使面前还是矮了一截。

袁甲三沉默地望着恒裕,过了半晌才嗯了一声:“歇一晚上?明早再为皇上尽忠?”

“明早……唉,袁大人,您说咱们两万不到的绿营兵,怎么和百万粤匪打?您可真把我们给害苦了!”恒裕的言语当中全是埋怨。

袁甲三却沉沉一笑:“要不快点吃饭,吃完了连夜行军,南下!去开封投到惠亲王帐下。”

“那……那可是临阵脱逃啊!”恒裕满脸都是为难的表情。北上肯定是送死,别说遇上粤匪主力,就是遇上粤匪偏师也没有一丁点生路。可是南下就能活了?他是绿营官儿,不是练勇的兵头!只要手里有兵,天塌下来都没事儿。更要命的是,他还是旗人!不似那些汉官,实在不行心一横就附逆投朱济世,他一个旗人就算去投朱明,多半也是搁置不用!搞不好还会寻个罪名给除了去……

“脱逃就脱逃吧,反正这个过错也是我的,等到了开封,你就向皇上递折子参我就是了。”袁甲三无所谓地耸耸肩,笑着道,“让弟兄们快点吃,吃完了就走,今晚上谁也别想休息,一定得走出50里!”

第380章 八旗的血性(一)马战

捻军的马队是10月24日中午过后的时候才被大批派出去的。除了张乐行直属的黄旗捻军马队,其余的4个旗全部被拆成一个个小营撒了出去。捻军本来就不是什么严整的武力,如果要集中起来和八旗马队打大规模骑兵会战,未必能占什么便宜。可要是拆开来打小规模的战斗,他们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因为这些捻军本来就是横行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贼寇——当然这是地主阶级给他们扣的帽子了,实际上……这些人在长年累月同封建官府和地主阶级的斗争中,全都练就了一身的武艺和马术,远远比僧格林沁麾下的那些养尊处优的八旗铁骑要强。

不过那些八旗新军的骑兵可是不承认这一点的。比洋枪洋炮,他们旗人不拿手也就算了。可要比老祖宗留下的马上功夫,八旗子弟怕过谁?甭说那些打扮的和庄稼汉差不多的捻匪,就是传说中的西洋精骑,一样不是八旗大爷的对手。

所以……两下的小股马队一遭遇,立时就展开厮杀,汲县、淇县和滑县的交界地带,一时间不知道有多少零星战斗同时在上演当中。

这一日下午,在汲县境内一个叫安都寨的地方,还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骑兵遭遇战,一方是八旗新军镶红旗的马队,大约有五百多人;一方是捻军蓝旗马队,也有五百多人,是个小营的建制。

这支八旗的镶红旗的马队是由京旗子弟组成的,带队的是个协领,名叫傅安,和那位颇得僧格林沁信任的傅方是一个老姓的兄弟,都是富察氏。八旗新军组建前曾经在京旗前锋营干过参领,马上功夫当然是不错的,能骑在马上一边奔跑一边射箭——这个本事在200年前真没什么了不起,不过在当下,可是了不得,一个“善骑射”的评语怎么都能落下。不过他带着的500人中,能在马上射几箭的却不大多,顶天也就七八十个,余下的有不到200算是轻壮,再剩下的就是老老少少,只能凑个数。但是这些人毕竟是大清经制之军,虽然不一定能打,但是在战场上列出的阵型还是非常整齐的。

领着那个捻军小营的是捻军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