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511章

天朝之梦-第511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男铝斓亍⒅趁竦亍⒎艄鹊鹊模⒄古┮怠⒖笠担隹谂┎泛涂蟛方换淮竺骱旱氐墓ひ灯贰M保庑┬铝斓睾椭趁竦氐慕鹑凇⒑9亍⒕谩⒔逃鹊茸钪斩家痛竺骱旱匾恢拢家源竺骱旱匚诵模家竺骱旱厮莆铡!�

朱皇帝又加重了语气,道:“而且,那些新领地和殖民地的人种,最好也是以华夏汉人为主!所以我们现在就要不遗余力地将汉地过剩的人口迁徙过去,同时排挤或同化当地的土著,现在……你们明白了吗?”

话说到这个份上,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实际上这样国策,朱济世已经不声不响推行了好些年了,几乎从兰芳大公国建立之时就开始实行。如左宗棠这样跟随朱皇帝多年的重臣,多少都是心中有数的。

朱济世点点头,瞥了李宗羲一眼,“李先生,朕让你听,不是让你去登在报纸上的,知道吗?”

“在下知道。”李宗羲连忙应道。

朱济世笑道:“知道就好,底交给你了,今后你的报纸上一定要多说新土地和殖民地的好话,这样才能多哄一些人过去。”

……

巴尔喀什湖畔,大明草原军团司令部内,这个时候也在进行着一场谈话。

“现在的问题是,沙俄和西清的8万大军去哪儿了?”司令官韩四抱着胳膊站在地图台前,两撇浓眉紧紧拧着,自言自语地道。

地图上沙俄和西清大军的标记已经被拿掉了,因为现在草原军团司令部里没有人知道他们在哪儿?

“肯定是跑了,大概害怕和我们决战吧?”已经晋升上将的石达开显得非常自信,他已经三次打败俄国人了。“要我是老毛子的司令官就这么干,保住部队在草原上和我们周旋,这样至少可以牵制住我们。”

“特罗胥将军,你怎么看?”韩四看了看自己的法国参谋长,用法语问道。

这个法国佬刚刚被拿破仑三世晋升为准将,不过自打战争开始以来他并没有立过什么功劳。或者说和韩四一样,都没有展示自己军事才华的机会。

“没有什么看法,”法国人摇了摇头,“等着吧……哈萨克草原那么大,如果俄国人不想打,我们也没有办法。反正现在太平军的进展不错,可能很快就要打下费尔干纳了。”

韩四一皱眉,这个法国人也太消极一点了吧?他又想了想,好像的确是这么回事儿。俄国人真的要跑,自己还能追得上?方向都没有!他们如果想打,一定会露头的。现在能做的,好像真的只有等。

“巴尔喀什湖一线是一定要守住的……守住了巴尔喀什湖,七河之地就在我们手中,蒙古人在那里放养了上百万头牛样。而且我们还在伊犁河畔开辟出了一片垦区,那里的土地非常肥沃,今年一定会有好收成的。”

这个法国将军大概是农民出身,打仗的事情不说,倒慢悠悠说起了种地放牧。他道:“只要七河之地在我们手里,太平天国再拿下费尔干纳盆地,这场战争就赢了80%了!”

第898章 七河之地

这个“法国农民”路易·特罗胥将军口中的七河之地,是指外天山和准格尔盆地以西,介于河中地区和北部阿尔泰地区之间的土地,大概有200多万平方华里,非常富饶肥沃而且又地广人稀,和眼下的中国东北有的一比!这一片区域因为有七条主要的河流,因此被称为“七河之地”。这里也曾经是唐朝故地,唐代的北庭大督护府主要就管辖着这块地盘。而这片土地最大的价值就是宜农宜牧,适合开垦。虽然比不上费尔干纳盆地,但是并不在生态环境已经被蒙古人破坏的河中大部地区之下。

在朱济世的“分封计划”中,这片七河之地将会平分成两半,东部划归大明的新疆省管辖,西部则成为哈萨克汗国的核心地盘。不过无论是归属大明的部分还是归属哈萨克汗国的部分,其实都将是汉家之土。等到中亚局势稳定之后,会有大批的汉人移民从内地迁到七河之地,最终会将七河之地开发成大片的农耕区域。至于七河之地上原先的游牧民,则都被跟随明军行动的蒙古游牧部落“瓜分”掉了,现在跟着蒙古人一块儿在替明军放牧。

去年秋天的时候。草原军团就在法国参谋长路易·特罗胥将军的建议下,在伊犁河下游地区开辟出来近10万亩耕地,计划今年再开垦10万亩。这样靠着屯田和放牧,草原军团的12万人(另有1个军部署在额尔济斯河流域和斋桑泊沿岸),就能在巴尔喀什湖一带站稳脚跟了。

而太平天国现在正在攻打的费尔干纳盆地,则是中亚人口最密集,农业最发达的地盘。一旦被太平军夺取,他们的西域天国差不多就算成功了。真到了这一步,俄国人真的是要失去中亚了。

“特罗胥将军,你的意思是守株待兔?”韩四挠了挠脑门,“可是我担心俄国人会去攻击太平军的后背,或者……等到太平军进入费尔干纳盆地之后再封锁苦盏以西,把他们堵在盆地里面。”

“然后呢?”勒伯夫将军咂了下嘴,“元帅阁下,您认为俄国人用一部封堵太平天国之后,还能用剩下的兵力打败我们?”

“或许他们会打败太平天国。”石达开插话道。

“打不败的。”

路易·特罗胥将军笑着摇摇头,道:“太平军已经今非昔比了,特里戈上校和海明准将带领的军事顾问团用了一整个冬天训练他们,还开设了一个军官速成学校。我估计现在太平军和俄军正规军的战斗力之比差不多是1:3,20万太平军的战斗力相当于近7万俄军,要打败他们,沙皇必须向中亚再增派至少4万人。而要打败我们,他至少还要从西部战场抽调10万大军!不过我不认为尼古拉一世会从吃紧的西线战场往中亚抽调兵力,对俄国来说,巴尔干和克里米亚战场才是真正具有决定性意义的。”

就在法国准将路易·特罗胥乐观的预期俄国人不可能向中亚抽调原本的时候。在锡尔河西岸的某处旷野上,两支往不到边的大军正在会师。其中一支是穿着蓝灰色军装,打着三色旗的沙俄军队。他们远道而来,但士气高涨,唱着《天佑沙皇》的国歌,扛着上了刺刀的洋枪,拖着大炮汇合辎重和骑兵,浩浩荡荡的向东开来。

而另一支军队则有些奇怪。似乎是一支混编的部队,其中一部分也是俄军,穿着显得破旧的灰蓝色军服,一样洋枪在肩。而另一些同他们编组在一起的部队,却穿着满清八旗兵的棉甲,也不大整齐,什么颜色都有,不过武器到是和俄国人一样洋枪。这些穿着棉甲的士兵都显得有些垂头丧气,他们的后背上,还都拖着一根根小辫子。这些人,自然就是昔日据说是世界第一流精锐之兵的满清八旗劲旅。曾经统治着一个四万万人的民族的武力,现在只剩下四万余人,还被打散编入了俄国军队。

“皇上……俄国人真的派援兵过来啦!”

在行军队伍的一侧,几十个穿着黄色棉甲的骑兵,正簇拥着西清皇帝爱新觉罗·奕裕退募父龀甲印U饧甘铮褪寝仍}皇上所能掌握的最后武力了。去年他带着大军从斋桑泊一路逃窜到河中后,还没有来得及依着祁寯藻的规划去夺取地盘,就遇到了彼得罗夫斯基亲自率领的俄军第12军的主力约40000人。

这个俄国总督已经知道奕裕谡2匆徽街械谋硐郑峁诹烁龊杳叛绨阉哿耍婕从智科人怀霾慷印H缓蠖砉擞纸�40000八旗兵和同样数量的俄军打散重编,组成了6个混编师,摆在塔什干附近和气势汹汹开来的太平军对峙了一个冬天。就在奕裕晕庵Ф砬辶嵩诮衲甏禾旌吞骄稣降氖焙颍砉芏奖说寐薹蛩够鋈幌麓锪丝蔚拿睿缓蟀送虼缶脱刈盼幼吡似咛欤诳拷毯5牡胤剑恢Т永锖7较蚩吹亩砭崾α恕�

“五叔,他们有多少人?”奕裕斐ぷ挪弊油艘换岫畔肫鹄醋约旱奈迨迕嘤涓沾佣砉四抢锓祷亍�

“有40000人。”

“那就是120000……看来俄国人要打一场大的了!”奕裕纳粲行┑统痢4蟠蛞怀∈撬畈幌M吹降摹R蛭蘼凼じ海木佣冀笊恕�

“皇上,祖宗会保佑咱们的。”绵愉实在想不出怎么安慰奕裕荒馨炎孀诳赋隼础褪悄切┍簧粘苫遥┓钭胖煸傲榍暗募一铩�

奕裕懔说阃罚治剩骸拔迨澹蛱轿椅宓堋⑵叩芩堑南⒘寺穑俊�

“打听到一些……”绵愉这些日子一直在和俄国人套近乎,顺便请他们帮着寻找流落在俄国的八旗子民和皇亲国戚。他叹了口气:“太后(指静皇贵妃)已经在去年薨逝了,五爷、七爷带着先帝的另外几个阿哥、格格还有六爷的一个妃子……哦,还有一个六爷的遗腹子一块儿去了彼得堡。”

“都是些爷……也不知道老六有没有给他们留足银子?”奕裕崆崽玖丝谄!袄衔迨谴秩耍掀呋剐。劣谄渌父龈揪褪呛⒆樱搅巳松夭皇斓谋说帽ぃ稍趺窗彀。俊�

“听说有个叫曾国藩的人在照顾他们……”

“曾国藩?这个名字耳熟,他是谁啊?”

绵愉苦笑:“他不就是原来那个穆彰阿的门生,湘勇的头子,当过河南巡抚的,后来降了朱济世,被派去当渤海监国的那位。”

奕裕徽霸趺词撬磕训览衔濉⒗掀呱肀呙挥惺够饺肆耍俊�

绵愉摇摇头,“大概都树倒猢狲散了吧?只有这个曾国藩是被俄国人拘到彼得堡去的……不过他还算有良心啊。”

“算是有良心的,听说他还劝老六入朝来着,要是老六听他的话,多半一家人安安乐乐在南京享福吧?”

绵愉听了这话也默然无语,他的家人原来也和奕欣在一块儿,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反正打听来打听去也没人知道,说不定已经在乱军之中弄没了。不过这样也好……省得留在世间受苦!

“对了,你说老六有个遗腹子?叫什么名字啊?”奕裕奈侍獍衙嘤浯幼约旱乃夹髦凶Я顺隼础�

“叫……好像叫载复,复我大清的复!”

第899章 天庭、天门、天都

“天王!前面已经是苦盏,我营前面的哨探,已经看到了锡尔河两岸我天国诸军立营的十字军旗,咱们到了!”

几骑快马飞也似的从前面赶回来,马上骑士都是满头大汗,袖子卷得高高的,连声地回报了过来。洪秀全亲率的大队人马,正在席地休息,主要都是女兵,全都肃静整齐的坐在一起,无声的吃着口粮。这些女人原先都是洪秀全后宫的女官妃嫔,不过现在,除了十几个姿色特别出众为洪天王所宠爱或是给洪秀全生了孩子的妃子之外,其余的女人都被编入了女营,充当起了洪秀全的近卫军——这是威尔·他们两人都预计1855年将会爆发最惨烈的战争。太平军必须拿出最大力量去战斗,否则就有灭亡的危险。所有能拿起武器的人,都要有参加战斗的决心和准备,无论男女。因此在刚刚过去的冬天里,太平天国尽了最大的努力将自武装了起来,以不到80万人口海明和特里戈两个洋兄弟的建议。

支撑起了20万人使用洋枪洋炮的正规军,剩下的不到60万人,也几乎人人持戈备战。当年龙兴入关的满蒙八旗,大概也就是这样的武装度了吧?

洪秀全也再度咬牙振作,不再坐着六十几个人抬的轿子行军了,而且也不许任何天国官员再做轿子——只剩下这点汉人,还有损失没补充,每一个都显得宝贵,实在不能浪费在抬轿子上了。这段时间,洪秀全就是骑马行军,为了尽快从塔什干赶到苦盏,他已经带着大半是家眷的大队人马连续六天急行军,走了四百多里,真是一刻也不敢耽搁。因为他知道将太平军阻挡了一冬的俄清联军并不是被打败,而是去向不明。他们随时有可能在自己大军的背后出现,到时候很可能就是腹背受敌!要是在人生地不熟的西域被敌人打败,太平天国可就真的是回天乏力了。

所以他才带着大军这样狂奔赶路,想要尽快进入费尔干纳盆地,到时候只要守住苦盏这个出入口,就不用担心俄国人攻击后背了——不过前提是俄军没有在费尔干纳盆地里面设伏!

正是因为这样的担忧,在大军开到费尔干纳盆地入口附近的时候,洪秀全才会命令已经疲惫不堪的队伍停下休息,稍稍恢复一下元气,顺便派人去联络担任先锋的李秀成,摸清楚现在前面是什么情况,有没有俄军潜伏的迹象?

探哨回报的时候。他正盘腿坐在地上吃着一盆羊肉——为了加快行军,太平天国已经彻底轻装,连洪秀全的龙椅都丢掉了。南王冯云山和干王洪仁褂醒笮值芎C鞫甲谒芪В哺髯耘踝乓慌套硬恢朗裁慈庠诔宰拧L缴谔降幕乇ǎC鞯谝桓龇从矗实溃骸翱煞⑾侄肀淖偌#俊�

几个骑士已经纷纷下马,当先一人大声回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