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590章

天朝之梦-第590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

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之下,被满清压迫得小心翼翼不敢说话的儒生士大夫们,也渐渐胆大起来。到了眼下,居然发展到了隔三差五就会聚众妄议朝政的地步。只是环境虽然宽松,得官也比历朝历代都容易,但是大明的儒生士大夫们,还是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失落之感。

因为所有的士大夫们都清楚,现在的大明,士子并没有高人一等的地位,文官也不能凌驾军官、杂官之上,更没有什么以文制武,以文御武的事情。不过更让士大夫们无法接受的,还有商人在政治上的地位,眼看居然也要爬到士人头上来了……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大商人,呃,当今天子是商家出身,对大商人高看一眼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一回传说中的上海府公局选举办法,却让一批小商贩也骑到士子头上来了!

这可真有点欺负读书人太老实了!

翁同书苦笑道:“一年纳税超过10元就有投票权……常熟县城里大半的商贩都是可以投票的!在上海,连赶马车的,拉东洋车的,都有投票权!连上海滩堂子里当红的婊子居然也有资格指定一个投票人,而大半饱读诗书的士子,居然得不到一张选票!真是有辱斯文啊……”

翁心存一怔,“竟有此事?”

瞿秉渊只是苦笑:“上海滩的豪商众多,青楼楚馆的银钱好赚,所以纳税也多,第一等的名妓每月要纳税5元,一年就是60元,整好够得上指定一个投票人的标准。”

“60元……竟然如此之多!”翁心存吃了一惊,摇头道:“常熟乡下,一亩田一年的赋税平均就是10个大铜板,60元需得要600亩田,都赶得上大富之家了。”

“是啊,拉洋车的一个月也要交1元的税,一年12元,也可以去投票的。”翁同书又道。“如果是赶马车的车夫,一个月要交税3月,一年就是36元啊!若是在上海的市集上(菜场)有个卖菜、卖肉的摊子,一个年少不得要三十几元的税,那些耕读传家的士子如何比啊?”

翁心存微微摇头:“卖身的,拉洋车的,赶大车的,卖菜的……赚得都是血汗钱,还要拿出一部分来交税,养了我们四十万做官的士子,说来他们这些人都是天下文官的衣食父母,手中拿一张选票也是应该的。而那些尚未高中的士子,与国与家,可有分毫之利?争什么投票权?还是用功读书,考一个秀才官才是正理,只要有功名,不就有选票了吗?”

第1036章 秘密工作者翁子房

听了翁心存的话,瞿秉渊长出了口气,翁书同却是脸色一变:“父亲,您的意思是,我常熟士子……”

翁心存已经抬手打断了儿子的话,笑道:“药房,不用说了。他们的心思我都明白。可是我总是在想,这国家的太平来之不易。伪清末年,已经是元气衰微已极的末世了,老夫在朝为官多年,看得清楚。如今能有这样的兴盛已经很好了……而且本朝待士子不薄,得官比历朝都要容易,还是本地人做本地官,又迄今未杀一士,难道真的要开一个流血的头吗?这天子养士四十万,若都不能为君分忧,反而要挟众闹事,只怕一翻扰攘之后,就不会有现在的优待了。”

对面的两人都静了下来,翁心存却从袖子里面摸出一个信封,递给长子翁同书:“这是叔平从应天寄来的,要我等安抚好翁姓子弟,同时关注事态发展,及时给他报信。他在信里面还说了,要你耐心等待,到事态明朗了,一个公局议员总是有的,老夫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机会,应该抓住了……现在仲渊(翁曾源)已经考入了济世大学,也是新学人才,叔平和潘在钟一体,是朝中新党的领袖,我常熟士子也该有些新思维才好。”

老头子的意思是什么?是要翁同书去干什么?

翁心存顿了一下,悠悠地问道:“那帮书呆子都是怎么打算的?给老头子我说说吧。”

对面两人对望一眼,翁同书道:“可是上海府的士子群情激愤,都嚷嚷着要去南京皇城外面敲钟请愿。”

翁心存一笑:“请什么愿?争投票权么?皇上又不是不给我等士子选票,只要纳税超过10元,或有功名在身,都是有选票的。若是没有功名的,难道不该一心只读圣贤书?去争什么投票权?没有功名,谁知道你是种地的还是读书的?难道看手上有没有老茧?药房,你就去和那些人说,这是老夫的意思,让他们赶紧回去读书,考上了什么都有,若是没有信心考上,上海还有兰香和新东方可以读的。”

瞿秉渊摇摇头:“可有些人认为不应该给贩夫走卒之辈投票权……认为这等事情有辱斯文,还觉得这些贩夫走卒什么都不懂,根本不配和读书人一起参议政事。”

“混帐话!”翁心存冷冷一哼,“《钦定大明宪法》上可是规定臣民一律平等的,贩夫走卒和读书人是平等的,他们纳了税,就有权投票。如果读书人没有纳税又无功名,自然不能投票。他们用什么理由去反对?难道还要自认高人一等?这等事体是违反宪法的,拿这个理由去闹,不是自己作死吗?”

话说到这里,翁同书和瞿秉渊再不明白就是傻瓜了。老头子的脑袋跟着屁股走,完全是站在翁同龢一头的!

翁心存顿了一下,又对儿子道:“药房,不要在常熟了,常熟士林没有不认得你的,还是去应天吧……应天才是风云汇集之地,打听到什么,直接给叔平报信就是了。”

这是让自己去当特务?翁同书好一阵凉气儿,不过还是不敢忤逆父亲的意思,一拱手道:“儿子知道了。”

老头子点点头,“知道了就好,药房,这次的机会本来是叔平的,不过他已经高官得做,所以才让给你的,可千万要抓牢了……这儒林再怎么沦落,也是大明政坛上不可缺的势力!这样的势力,是绝对不能掌握在奸人之手的,你知道为父的意思吗?”

……

此时的南京城南,一连片民居所在的地方,交错缠绕的复杂小巷子让这里的道路变得像一个迷宫,城市的排水系统尚在施工,因而这里的味道真是不大好闻,很有一点伦敦贫民窟的气氛。这个大明首都,现在还是一片建设中的脏乱繁杂的景象。在一片混杂的民居当中,有一个小小的宅子是被几个现在在南京某个书院求学的士子租赁下来的。他们所读的书院并不是那种新式或是半新式的学校,而是专门为应付科举考试的“官考补习班”,在第一次江南科举结束后,再要得官就越来越难了,特别是科举考试还有年龄上限,而且属于儒生的“明经科”的份额比之以往又大大减少,这也让考官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了。这种“官考补习班”也就应运而生了,而南京城内人文荟萃,这样的“补习班”也比别处多一些,水平也高,有些还有大学士府和鸿儒院的官员做先生,自然吸引了真个南直甚至是周围地区的士子了。

而今晚这个小宅子,这时却关紧了门窗,连窗帘都拉了起来,好像空无一人。不过要进到宅子里面,就能发现,在两张拼起来的大桌子周围已经坐了十几个儒服士子,一盏油灯散发着昏暗的灯光,使得这里居然有了一丝宗教气氛。不知道是谁,低沉而激烈地带头发言:“现在这种情况,我们江南士林,我们全天下的读书人还能够忍受下去吗?”

另一个更具爆发力的声音就马上接了上来:“当然不能!《选举法》一出,天下读书人谁还能忍?现在国内纲纪废除,朝政腐败,官商勾结,对我们读书之人百般为难。现在他们甚至还要夺去我读书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之权,想将这天下交给商人,交给那些所谓济世同学,实为不学无术之洋奴去管理!”

“这是道统之争,这是天下读书人保卫名教之役,我等读过圣贤之书,当要挺身而出,保卫道统,保卫名教,同朝中奸佞斗争到底!头可断,血可流,读书之人的骨气不能失!”

“对!挺身而出,保卫名教!”

“头可断,血可流,读书之人的骨气不能失!”

“我们去敲钟上书,要求朝廷斥退奸佞,重用君子,废除《选举法》,解散议会公局,实行士大夫共天下,组织士子议会!”

“对,说得好,组织士子议会,凡天下大事,都要由天下士子公议!”

一帮热血士子大声嚷嚷着,每个人脸上都是无比兴奋的表情,而其中说得最起劲的家伙不是别人,正是刚刚从苏州过来的读书人翁子房,呃,就是翁同龢的大哥,翁心存的儿子,济世大学法学院高材生翁曾源的父亲。他现在已经以苏州士子的名义在应天结实了不少朋友——这种事情对他这个从小成长在官宦世家,还中过进士,还在满清为官多年的士大夫来说根本就易如反掌。当然,要让锦衣卫的特务们去做,可就难如登天了。因为这个士大夫都是高级文士,聚在一起难免要吟诗作对,还要讨论些经诗子集上的问题。你让一帮黑社会出生的特务们怎么搞?这事情就得翁同书之流出马。

至于他的真实身份,这间屋子里的读书人们倒也没有仔细打听。不是他们没有做地下工作的经验,而是现在聚集在南京的士子大多在用假名字。谁让他们都有家有产有宗族,都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的主儿?虽然在南京串联聚会,议论朝政,还有敲钟上书,甚至到皇城广场集体散步都不违反眼下大明的法律,但是谁知道这法律管不管用啊?万一皇上龙颜震怒了,大家伙只要没有暴露身份,还可以脚底抹油,一遁了知。要是把身份暴露了,没准就要抄家灭族了……

第1037章 济世同学

随着《大明选举法》在立宪议会三读通过,递交大明皇宫恭请圣裁,原本就不算安稳的江南士林终于沸腾起来了。士子们在他们控制的报纸上面长篇累牍的发表着文绉绉的文章,引经据典的说明他们身负着万千生民立命的伟大责任,所以绝不能允许朝中奸臣将议政之权交给只知道唯利是图的商人。

在看到朱皇帝的态度比较克制之后,更加过分的言辞也说出来了,现在已经有人喊出了“士子议会”的口号,要将现有的立宪议会和地方公局,全部改为所谓的“士子议会”,由士林领袖们控制,行使协助皇帝治理国家和制度法律的权力,甚至还有人提出要将解散锦衣卫,裁剪海陆军,还要将包括皇室财团在内的皇家财产也一并交给士大夫管理……理由当然是很堂皇的,当皇帝的,就应该不言利不争利,一心当个圣明之君才对。

到了光复10年初的时候,士大夫们的抗争终于开始波及官僚集团,以大学士府学士李鸿藻,鸿儒院院士孙家鼐,临安知县许庚身为首的一批中下级文官相继上书弹劾立宪议会,请求朱济世将之解散。未果之后,李鸿藻、孙家鼐和许庚身等三人便带头辞官以示抗议,立刻成为了身价百倍的士林领袖,而群起效仿者,一时之间数以千计,江南官场虽说不是为之一空,但也是大明复国以来所未有之状况。

而在左宗棠出京办事之后主持朝局的罗泽南,对事态的发展则是一筹莫展。既不敢站在士子一方,向朱济世施加压力,也不敢下令应天、南直和浙江等地的地方官镇压士子……其实他就是下这样的命令,下面的地方官也未必敢照办。大明实行的是本地人当本地官,那些府以下的江南地方官根本就是江南士林的一员。他们又如何敢去做这种得罪乡里的事情?

总之,在光复九年末,光复十年初的这段时间里面,江南的士大夫们为了维护他们千百年来的既得利益,已经做出最大的努力。当然,这些士大夫当中是有些人卖身投靠了朱皇帝的,但是作为整个阶级,他们的立场还是非常坚定的——他们这个阶级,现在还没有完全没落,为了自己的特殊利益进行抗争,其实也是天经地义的。而那个被朱济世认为,可以扶植起来制约他们的阶级,这个时候当然也要有挺身而出的勇气才行。朱济世的刺刀可以血洗江南士林,但是没有办法用刺刀将中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变成一个强有力的政治集团,只可能造成军人的飞扬跋扈……大明复国以来,朱济世可一直在努力控制着军方势力的膨胀。在他的思想当中,军队最好还是不要干预大明内政,否则自己一旦龙驭宾天,这大明一国搞不好就成了枪杆子的天下了。

所以,在这一次和江南士绅集团的斗法当中,朱济世是真的不大算使用武力的。哦,群众打群众这个是不算的。据说这个好人打好人是误会,好人打坏人是应该,坏人打好人是好人没用,至于坏人打坏人嘛……呃,好像就是现在将要发生的事情!

在上海最繁华也是地价最高昂的外滩,在吴淞江北岸的地方(就是现在上海大厦的地方),是有一栋装饰豪华的五层大楼,挂着“济世同学总会”的牌子。这大概是全世界最牛逼也是最有钱的同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