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明-第2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丽的眼睛透着端庄和威严,气质高雅,十分漂亮。希福心中惊叹道:“有妻如此,平生足矣。”
“大清国皇上久慕夫人芳名,特修书一封,命在下一定要面呈夫人。”希福双手将信呈上。
祖夫人接过来草草看了一遍:“祖可法吾养子也,今认贼作父,已被夫君逐出宗室。大凌河降将,乃我大明败类,不足挂齿,请你家主子不必再言旧事。两国交兵,唯有死战,妾只知助夫君守土,不知有他。”
希福口气中带着谦恭:“请问夫人如何评价关云长?”
“关云长乃千古义士,妾不敢妄议。”
“昔刘备兵败,关云长被困土山,为二位皇嫂计,归降曹操,今城中将士两万余人,夫人为一忠烈之浮名,置数万生灵于不顾,未免过于残忍。”
祖夫人柳眉倒竖:“锦州虽已被围,但城坚池深,粮草充足,洪大人正在调兵支援,谁胜谁负尚未可知,何言残忍?”
希福接口道:“夫人可否登城一视?锦州已被我三十二座大营团团围困,更有三道深壕为天堑。就是来了援军,也休想跨进半步,难道夫人就忍看大凌河悲剧重演?”
祖夫人愤然站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妾能与夫君马革裹尸,便是死得其所,重如泰山。大学士无须多言,夫君,送客。”
祖大寿见状:“是降是战。容吾再商量,请大学士先回。”
希福只好与韩大勋返回盛京,向皇太极奏报。皇太极道:“真烈女也,那就再待些时日。”
崇祯十二年,崇祯皇帝进入而立之年。古往今来,世人对人生的三个年龄段格外关注,即:弱冠之年、而立之年、天命之年。
所谓弱冠之年,是指男子到了二十岁,由父亲请来一些贵宾,为其加冠,即戴上一种象征着成人了的帽子,从此就有了治人之权。当兵服役之权,参加祭祀之权。
二十过后便是三十,三十被称为而立之年,男人到了这一年,或经过十余载的寒窗苦读。或在事业上多年拼博,都有了些收获,一生的基业基本有了个定向,所以称之为而立之年。
接下去便是五十岁的天命之年。到了五十岁,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什么都看透了,故称天命之年。六十则为高寿了。至于七十,已是真正的古稀。
崇祯对而立十分重视,不管怎样,过去的一年,十面张网方略初步取得了成功,流贼几乎被剿灭尽净,他立志要在而立之年大干一番,要集中全力,荡平女真,彻底解除辽左之患,内忧外患一靖,中兴可待矣。
然而,事与愿违,刚刚进入而立的大年初一,清军便攻克了中原大镇济南府,掳走了德王和德王的两个儿子,同时掳走人口四十余万及牲畜五十余万,然后非常从容地从济南一路北撤,从长城一关口撤回了辽东。
这可是大年初一呀,是赤县神州迎神祈福的最讲究禁忌的日子,这样的日子里发生这样的不幸,实在是不祥之兆,整个燕京产城被不祥之兆笼罩了。一气之下,崇祯亲命刑部立下五**案,集体处死了三十六名大员,并惩处了一百二十余名相关人员。他想通过这种杀伐振作朝纲,但五**案刚刚告一段落,张献忠和罗汝才又反了,并在罗猴山一带大败左良玉部。紧接着,他最心爱的妃子田妃生下的第五子,大白天的在宫中活见鬼,被吓死了。而立之年,一无所立,反倒更加一塌糊涂。
崇祯这些年坏消息太多,他已经见坏不坏了,于是速传陈新甲和蓟辽总督洪承畴来见。
陈新甲是万历年间的举人,以举人之资入朝为兵部尚书,有明以来绝无仅有。一是陈新甲确实有些才干,二是众大臣叫崇祯杀怕了,都不敢靠前,于是陈新甲得以浮出水面。
陈、洪二人来到乾清宫门前,陈新甲十分谦恭:“总督大人请。”
洪承畴这次从前线返回京城是为了催办粮饷,他进士出身,打心眼里看不起一个举子,但表面却装着毕恭毕敬:“陈大人请。”
陈新甲是真心相敬:“洪大人在上,学生怎敢猛浪。”
原来,洪承畴还兼着兵部尚书的虚衔,又曾是监五省军的总督,声威显赫,真正的封疆大吏,陈新甲是从心底里敬畏。
洪承畴一拉陈新甲的手:“陈大人,咱们一起走。”
进入宫中,见太监正在收拾地上的茶杯碎片,二人心头当时就像压了一块石头。
崇祯道:“二位来得正好,锦州之围当如何处置,朕想听听你们的高论。”
二人相互一视,彼此又要相让时,崇祯发话了:“陈大人在宁远多年,对关外事当最了解,你先说说。”
陈新甲道:“臣就任以来,便一直在为剿灭女真作准备,经与洪经略共同筹措,现已征调了八员大将,八路大军。”
“噢?”崇祯精神起来:“哪八员大将和八路大军?”
陈新甲道:“第一路为宁远总兵吴三桂的宁远大军;第二路是宁前卫总兵王廷臣宁前卫大军;第三路为山海关总兵马科的山海关大军;第四路为玉田总兵曹变蛟玉田大军;第五路为蓟州总兵白广恩蓟州大军;第六路为密云总兵唐通的密云大军;第七路是宣府总兵杨国柱宣府大军;第八路为大同总兵王朴大同大军。八路大军共十三万,粮草已经备齐。除王廷臣、吴三桂、马科等,另五路大军已整装待发,就等圣旨一下,便开赴关外。”
崇祯感到很满意:“陈爱卿办事雷厉风行,干净利落,但不知陈爱卿是否已有破敌之策?”
陈新甲急于展露才干,遂不顾洪承畴在场。抢先说道:“锦州至山海关一带地势狭长,不利于女真的骑兵作战,现今。敌围城日久,已生怠惰厌倦之心。我们以松山为中枢,兵分四路对其进行围歼。一路从塔山经大胜堡向西北进击;第二路渡小凌河从东侧进攻;第三路由杏山绕到敌人北面进攻;第四路从松山正面进攻。有洪大人运筹帷幄。四路大军同时攻敌,祖大寿在城中冲出,里应外合,定可大获全胜。”
崇祯已经领教过女真的厉害,对陈新甲一番慷慨陈词很感兴趣,但同时也觉得太容易了些,他看了洪承畴一眼,见洪承畴面目毫无表情,便立刻意识到,洪承畴对陈新甲的方案不赞同。多年来的经验告诉他。边将和朝臣之间的磨擦会带来严重后果,熊廷弼的失利在很大程度来自于朝臣的掣肘。他注视着洪承畴:“此人沉稳老练,屡败流贼,陈新甲虽有治军之才,但不如洪承畴身经百战。”他不能让洪承畴当着陈新甲的面表态。以免二人间产生隔阂,决定单独召见洪承畴:“陈爱卿,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此事还应抓紧筹措,至于战守方略。朕再斟酌之,你们退下吧。”
陈新甲觉得很奇怪,以往皇上召见最少也要谈上一个时辰,今天怎么就说了这么几句?况且还没征求洪大人的意见,皇上是不是病了?他正在诧异,皇上已经站起身,他和洪承畴只好叩拜退下。
崇祯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理政,晚上常常要熬到深夜,因此,中午总要睡上半个时辰。内忧外患,把他快摧垮了,他恨臣工们无能,更恨臣工们的贪吝推诿。他恨不能一天不吃不喝不睡觉,将天下治理成国库充盈、百姓富庶、海宴河清、歌舞升平的尧舜之邦。然而他的挣扎,他的努力,毫无作用,相反却是国运日衰,每况愈下。他时常作恶梦,梦见敌人杀进了紫禁城,自己成了阶下囚。但有时一觉醒来,看着恢弘的皇宫大内,他又不甘心从此败落下去,他在内心深处呼喊着:朕要力挽狂澜,扫清四海,朕要作中兴之主,要成为令千古景仰的尧舜之君。
今天这一觉,睡得太沉了,睁开眼时,天色已经渐暗。他惊问道:“什么时辰了?”
太监看着案子上的西洋钟:“陛下,现在是午后四点三刻。”
“为什么不早唤醒朕?”
“看看皇上难得睡得这么香,不忍心惊驾。”
“洪承畴来了没有?”
“来了,正在外面恭候。”
“传他到东暖阁来见。”
崇祯很少在卧室会见大臣,除非是极亲近之人,让洪承畴到卧室晋见,是圣上视其为心腹的一种暗示。洪承畴心头一热,但来不及多想,随着太监进了阁中。
“臣洪承畴叩见万岁。”
“平身吧,先生。”
先生是皇上对阁臣的尊称,洪承畴听着更是激动不已,他心想:“皇上礼贤下士,真仁义之君也。”他诚惶诚恐地坐在了御榻旁的小凳上。
“朕今天睡过了头,让先生久等了。”
“臣在外面正希望陛下能多歇息一会。”
“先生对兵部的剿贼方案不大同意,是吗?”
“是,陛下,陈大人所说四面剿敌之策,断不可用。”
“果然不赞同,所以朕要单独召见先生。”崇祯得意地笑了。
洪承畴道:“臣大不赞同。”
“为何?”
“皇太极用兵极其狡诈,如今新胜,其势正旺。我们正应避其锐气,不可贸然而战。夫战,勇气也,我们吃女真的亏太多了,将士们畏敌心理十分严重,士气亦空前低落。现在需要的是稳扎稳打,瞅准了,先取几场小胜,以此来振作一下士气。让将士看到,女真并非不可战胜,使之去掉恐惧之心,树立起必胜的信念,然后方可图大举。”
崇祯听着非常满意:“先生所言,切合实际。”
“陈大人所言四路围剿,乃杨镐之覆辙也。兵法云,十则围之,今我们以十三万军围其十四五万,臣虽愚钝,窃以为万万不可也。况且,恕臣直言,吾所谓十三万大军能战者有几何?以臣愚见,玉田总兵曹变蛟,宁前卫总兵王廷臣,关外军吴三桂等三部算是能战之军,其余五路足用者不过一半,另一半需训练半年方能上阵。若以四路弱旅,搏虎狼之敌,后果不可收拾。”
“以先生之意,当如何破敌?”
“臣以为八路大军切不可分,要全部集中于松山。松山距锦州仅十八里,在此集结,必对女真形成巨大压力,同时对锦州内城的将士也是个巨大鼓舞。女真之长在于骑射,扼敌之长,攻敌之短,方可胜敌。祖大寿捎信道,锦州城中粮草尚可维持半年,若要来援一定要慎重。张春张大人当初所用偏车,乃制敌之利器也。所憾天公不作美,发火器后风向回转,反烧了自家。戚继光所创这种偏车,是专门对付骑兵的,臣已赶制了八千余辆,若将其横在阵前,骑兵便无法突进,这就扼住了女真的骑;车旁的挡板,实际就是盾牌,这又扼住了他们的射,一骑一射若都被扼住的话,我们就占了优势。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战车优势,以战车步步紧逼,先解了锦州东面之围,将给养送入城中,然后再寻机破敌。昔杨镐、王化贞之败,在于贸然进攻;宁远、锦宁等两次大捷在于固守,凡轻率与女真战者,绝无胜算。因此,臣还要对将士严加训练,一定要把十三万大军训练成:将是强将,兵是精兵,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的无敌之师。”
一番破敌之论,精辟而切合实际,听得崇祯心花怒放:“朕想知道,先生何时能破敌?”
“一年,臣请陛下给臣一年时间,一年之内臣定可以大败金虏。”
崇祯心中再次升起强烈的振作希望,心想,若一年中真能平定辽左之乱,中兴还是有望:“先生能知敌之长,扼敌之长,真社稷之才也,朕恨那,用之过晚,真的是用之过晚了呐。”(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百零二章 “忠良”属国
大明崇祯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远征萨摩藩之大明武烈伯、福建总兵、骠骑将军、上护军丁云毅,回到老巢台湾!
萨摩藩一战,震动日本文字首发虎贲卫是在简直没有遭到什么太大损失的状况下,而取得这场成功的。
虎贲卫一直都保持着兵不在多而在精的态度,而他们的战役力终究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步,如今就连这些精兵们本人都不知道
台湾对于丁云毅的凯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欢迎。在这些年的征战中,一切的人都曾经习气了武烈伯所带来的一场又一场的成功。
当成功到来的太多,人也便变得有些麻木起来。除非有一场足以震撼天下的成功
丁云毅其实也并不是太看重这样的成功,在他看来,由火枪兵、骑兵、步兵、水军组成的对萨摩藩远征军,打败岛津家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就连杀了日本“剑圣”宫本武藏,也不过是这场成功中的一点小小点缀罢了。
这一次出兵的真正目的,有关是救援郑家人质,也有关什么炫耀武力。独一的一点,只是本人集团殖民脚步迈出了很大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台湾很小,也正由于如此,所以丁云毅才需求大量的殖民地来支撑本人的集团。正如未来的英国那样。
或许愈加准确的说。丁云毅正是以英国为本人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