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宝风流 >

第168章

天宝风流-第168章

小说: 天宝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爷亲自拆阅才好。除此之外,李军马使与哥舒大人的回书也都到了,李军马使在信中除了感激少爷对水净的照顾外,对少爷前次提到的保荐之事并不曾拒绝,只是看他的意思,似乎并不愿到京中卫尉寺掌军法,而是更愿意在前线统兵。”

言至此处,唐七抬头见正啜着参茶的少爷并不曾开口说话,乃又接着说道:“至于哥舒翰大人的回书,里面有三个意思,第一是遗憾不能跟少爷把酒言欢;第二是阿三的事他必定会为少爷办好;第三则是此次凌州守城,哥舒大人在信中说必定会奏本为少爷请功。除此之外,哥舒大人回书中还数次提到了沙苑监,他虽然说的隐晦,但其中的意思却是想请少爷在牧马监地重新设置及战马分配上给王缙王大人打个招呼,照顾一下陇右。”

自王缙上任沙苑监正并巡视了两河,关内道及陇西地官马牧场后,乃有意重新安排牧场的设置,毕竟这些旧场址多还是在太宗及高宗时候定下地,几十年过去也实在有变动的必要。而这也正是当初唐离的意思所在,通过这次大规模的牧场变动,尽量将原河北的牧场及军马转移到河东及陇西安置,吸取史书中安史之乱的教训,首先在战马这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上卡住安禄山的喉咙。

只是沙苑监的这番动作立即引来周边这些统军人物的连锁反应,河东郭子仪因早得了唐离的承诺倒还沉得住气,不说哥舒翰回书中的意思,就连此次将他从凌州接出的朔方节度使安思顺,在送行的时候也一再点到这个事情,其话外之意可谓是不言自明,看来,这些节帅都知道王缙乃的来历与背景,是以就先到他这里撞起了木钟。

哥舒翰所要求的正是他原本的打算,是以唐离也不介意顺水推舟送他个大人情。

心下这样思量定了。唐离却没有再接着说这个事情,而是接话问道:“信笺中可曾提及安禄山之事?”。

“人若有不臣之心,某岂无除奸之刀乎?”,事关重大,唐七不敢依着自己的判断回答,而是直接念出了回书中地原文。

点点头,放下一宗心事的唐离乃转而问道:“史思明处可有回书?”。

“不曾”。听了唐七的话,唐离“唔”了一声后便没再说话。虽然当日给史思明写信时便知可能有此结果,但真听到这样的回答,唐离心中还是有点不甘心,说来他这封信中丝毫不曾提起安禄山三字,如此情况下史思明依然不愿意回书,由此倒也看出如今河北对自己的顾虑之深了。

凌州战后,原本二十八人的护卫仅仅只剩下九人。依李光弼所请,唐光七人直接在他麾下入了军职,经过那几日的相处,唐离发现唐七虽然面目粗豪,然则心细如发,忠心无二,乃在自己身体不适之时将来往情报信笺之事交予他一并处理,说来。现在地唐七倒名副其实的担当起了“秘书”地职责。

见唐离不再说话,唐七乃续又道:“除这几件事情之外,赵阳明回到晋阳已有四天了,两天前,前往新罗做人参贸易的船队正式从登州启航,早则二十日。至迟不过一月就能返回,总之赶在年前做成第一宗生意当无问题。昨天,蝈蝈小姐也已动身自河东返京主持前期的诸般准备事宜。另外,教坊司兰心姑娘也有回书,演舞台之事因有郑老大人支持,是以进展极快,如今在河东各地的架子都已经搭了起来,赶着除夕及上元的好时机,应该能正式扎下根来。”

“依着兰心的能力,她办这些事情我倒不担心。只是这次在凌州我倒是受了启发”。递过参茶。觉得身上有些燥热的唐离去了背后披着地红云大氅,略一沉思后道:“罢了。你且做一封回书,将凌州柳七姑等人在守城中的行事一一说明,我想兰心应该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点头应下之后,唐七见少爷脸上的倦色仍未消退,乃起身告辞,只是将要下车时,蓦然又想起一事的他扭头道:“少爷,还有一事……”。

自染病以来,唐离总觉得身子困倦的很,每每坐不多一回儿,脑海中就昏昏沉沉的有了睡意。只是此时唐七事情未完,他也只能强支着道:“什么事儿?说吧”。

“自上次四娘派人接替天王掌管暗线情报网络,这新掌总的人昨日也传来一封信笺,信中先是直承其罪,并言及当日负责大非川一线情报收集地四人已全部处死,另一并自请处罚,此信如何回复,还请少爷示下”。

“什么,处死四人!”,黑天及四嫂手创的这张情报网络,其触角刚刚由两河伸展到陇西,加之此次吐蕃人来的又快,是以唐离虽也对当日情报滞后不满,但时至今日倒也觉得情有可原,只是此时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是一惊,相比于黑天来说,这个新掌总之人可谓是手狠的多了。支着靠枕想了片刻后,唐离答复道:“此封信笺无需你作答,直接转给四嫂就是,这一块儿历来都是她在负责,咱们还是不要插手为好。”

唐七答应着下去了,而困意又起的唐离在宝珠的侍侯下躺倒身子不片刻,复又昏昏睡去。

当日,朔方节度使安思顺接到京中传信后,不惜打乱原本地计划将手中仅仅的几万骑兵悉数集中,星夜赶往凌州,总算比预定的时间提前一天到达,也在最危急的时刻将唐离救了出来,此后,这位军马使大人更是半点不敢耽搁,匆匆为观风使大人设了一场压惊宴后,第二日一早便安排了唐离坐上自己的车驾回京,临行前更给那担任护卫的一队黑甲军下了死命令,沿途除了吃饭及夜宿外绝不允许车驾私自停留,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观风使大人安然无恙的送抵京中。

唐离纵然心下不愿,但上有“即刻回京”的圣谕,自己身子也染了病,无奈之下也只能听凭安思顺的安排。

穿越数年从不曾病过,但越是这样,一病起来就越发地厉害,风寒入骨,这一路来缠缠绵绵总不见好,若非宝珠侍侯地周到,只怕是更要加重几分。

这一日,车驾终于到了关内道及京畿道的交接处,昏睡了大半日地唐离刚由宝珠搀着起来活动身子,就见车帘猛的一掀,上了车来的唐七满脸悲戚道:“少爷,刚刚疾传到的消息,李老相爷……”。

“李老相爷怎么了?”,猛然站住身子的唐离看向唐七疾声问道。

“前日晚子时三刻,老相爷,老相爷……”。

“岳父大人去了!”,几乎是在瞬时之间,唐离原本有着病红的双颊再无一丝血色……

第一百九十三章 吊唁

因是代天巡视,唐离到京之后未曾面圣缴旨不便还家,所以一行车驾到京之后就住在长安驿。

安顿之后,唐七自领命招待那些黑甲护骑并送他们回关内道缴令,唐九则回府报信。而唐离略一收拾梳洗之后,便强撑着病体立往李林甫宅而来。

此时,李林甫家宅所在的道政坊前已有羽林军守卫,而各种车驾更是密密的几乎堵塞了整个坊区,许多官员一脸戚色的进出其间。

面色潮红的唐离由宝珠搀着刚一走下车驾,就立时吸引了来回官员的目光,随即,这些将要去吊唁或者吊唁完毕的官员们忙不迭的上前见礼,面露戚容的同时,口中连道:“节哀”。

唐离离了宝珠的搀扶,边向前行边与这些官员拱手见礼,这时节也不是客套的侍侯,所以也没花费太多的功夫便已到了相府门外。

李家老大,老二并其他那些兄弟们在灵堂照应,而老三,老四则在大门处分立左右迎接及礼送上门吊唁的客人,唐离的身影刚在门前出现,一并在大门处侍侯的相府家人们已是哭声一片。

无论当世或后世如何评价李林甫这一代权相,但他对小女婿的好却是众人皆知,这种宠爱甚至要远远超过对自己那些亲生儿子们,唐离素来重亲情,此时见到眼前这片大放悲声的情景,想及这位岳父对自己的种种关爱,也是忍不住红了眼圈儿。

见唐离到了。一身麻衣孝服地老四先抢上几步迎住,口中不曾说话,红肿的眼圈儿已是泪眼蒙蒙道:“别情,你回来的太晚,太晚了!父亲大人临终的时候可是一直念叨着你的名字,他老人家走之前最想见的是你呀……”,言语未毕。这个相府中公认最“没出息”的少爷已是眼泪流淌,倒是他旁边地老三。见到唐离后神情淡的很。

身染病疾,本就心绪极差地唐离刚见面就听老四说处这种话来,如何还忍得住?原本红红的眼圈儿顿时也滴下泪来,只是现在的他却什么话也不想说,使劲拍了拍老四的臂膀,唐离便低头向内走去。

此时的相府之内早已是一片缟素,唐离对一路上下人们的见礼视若未见。直接入了设在正堂的灵堂。

立身灵堂,当唐离燃起三支香火地时候,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任眼角的泪水肆意流淌,见他这个往日最重风仪的人如此,灵堂中早已跪满的那些儿子媳妇儿们自然又是大放悲声。

吊唁完毕,唐离见老大,老二神色都淡的很。也无意在灵堂多留,问明李腾蛟是因不堪疲累在后院房中休憩,出了灵堂后随即寻去。

熟悉的小楼,守候在楼上的正是“割股疗伤”之事后唐离谴去照料李腾蛟地那两个唐府丫头。

受了丫头们的见礼之后,唐离尽量放轻了步子向内走去,挑开帷幄。他首先看到的就是一身孝衣躺在榻上的李腾蛟。

两月时间不见,李腾蛟消瘦了许多,苍白的脸上泪痕宛然,纵然是在熟睡之中,她的眉头依然紧紧地蹙在一起,蜷缩的身子和紧抓着被角的手,使她看起来别有一种无依无靠的可怜。

轻轻在榻边坐下,唐离伸出手缓缓的抚上了李腾蛟的面颊,虽然他极力想要抚平熟睡中李腾蛟那紧蹙着的眉头,却最终仍归于失败。

“阿离!”。在这样熟悉而温暖的抚慰中。随着一声低低的呓语,李腾蛟睁开眼来。

长长的睫毛抖动。当李腾蛟确定坐在身边对自己微笑着地人就是唐离时,她眼中瞬间散发出地惊喜就象夜空中最耀眼的流星。

紧紧抱住唐离地脖子,李腾蛟抱的是这么紧,就象溺水之人找到了最后的依靠,以至于唐离都有些喘不过气来。

“阿离,阿离……”,将头埋在唐离的肩头,李腾蛟一遍遍的重复着这个称呼,没有多余的话,她只是使劲的想让自己贴的夫君更紧,更紧。

“蛟儿!”,口中轻轻的回应,当唐离的手轻轻拍上她的背心处时,李腾蛟无意识的呓语终于变做了淋漓尽致的哭声,她哭的是那么伤心,那么彻底,就象一个地地道道的孩子。

滚烫的眼泪滑落在颈子上,一路流下去最终变为凉凉的一片,唐离轻拍的手愈发的轻柔了,而他的左手也将李腾蛟搂的更紧。

“阿离,我没有爹爹了,我没有爹爹了!”,持续的抽噎使李腾蛟的声音听来有些含糊,更多的却是一种深深的无助。

“你还有我,还有我”,紧紧拥住李腾蛟的唐离还待要劝,却听帷幄外一个丫头的声音响起道:“少爷,五爷有请您一叙”。

“五爷,李复道?”,唐离的心思一动,怀中的李腾蛟却将他抱的更紧了,看她的意思,分明是片刻也不愿意离开唐离。

“我去去就回,你闭着眼睛休息一会儿,等你再睁开眼睛时我肯定会在你身边”,安抚着让李腾蛟重新躺了下来,唐离温柔的替她拭去脸上的泪水,细心的盖好被子后,才转身出房而去。

李林甫亡故,玄宗特令辍朝三日百官举哀,而代表朝廷负责丧葬调度安排的就是政事堂中的小李相公,今天在皇城处理完政事的他刚一到相府听说唐离之事后,便立命人往请。

相府花厅,同样是满脸戚色的李复道见唐离进来,随即挥挥手示意他不必多礼。

这中间少不得又是一番唏嘘,说完李林甫之后。满脸疲态的李复道才收了悲戚,正色道:“贤侄婿可是与那杨国忠交好?”。

此事又不是一天两天,李复道更不会不知道,此时见他这样明知故问,唐离不知其意图何在,因也不多话,只是点头应了一声“是”。

“如此就好!你我叔侄之间也就不用绕弯子说话了”。李复道就其本质来说还是个武人地脾性,加之这几日疲累不堪。也没精神与唐离绕圈子,直接道:“贤侄既与杨国忠交好,近日相见时不妨劝劝他,在王烘一事上留个余地,大家当日同出于三哥门下,如今闹成这样子,实在没意思的紧”。

前时在河东时唐离已知道杨国忠抓住了王烘胞弟的小辫子。现在从李复道的这番话看来,只怕是这事又有了新的进展,不仅顺利的牵连到了王烘身上,而且罪名只怕还不轻。从这点上来看,这次杨李两党之争该是杨国忠占据了上风。

唐离本就对王烘没什么好感,眼下也没心情细问,自知现在的时刻不能驳了李复道地面子,唐离点头答应的同时。话说地却活,只同意前去试试,但具体效果如何也就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