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儿女成双福满堂 >

第442章

儿女成双福满堂-第442章

小说: 儿女成双福满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失严重,又临近决口,逃出活命的人也什么都没了,如今基本上看不到人口……小的到四周打问了打问,据说有些逃了活命的,或去了县城,或去了更远的不知什么城池,讨饭或者在粥棚领粥度日……为此,小的还专程去了趟易水县城,唉,那粥比咱家施的粥可差得远了,米汤清的能照出人影子来……就那样,一个人一天也就能领上大半碗,那些领粥的灾民,也就能将就着吊着条命罢了……”

大兴说着,长长短短地感叹着。邱晨听了也觉心情沉重,却并不为难,略略沉吟了片刻,就跟大兴将自己琢磨的计划交待了,最后征询大兴的意见:“……这些事你熟络,你觉得是否可行?”

大兴听得两眼放光,听邱晨这么问,满脸灿笑着连连点头道:“太太实在是太英明了,依着太太这样安排,不但那些庄户们能得了粮米度日,而且,田地也能得到修整,明年一开春,咱们就可以直接播种……嗯,开春种一茬春菜,收完了正好能种秋粮……”

邱晨笑着道:“我有个种春菜的法子,如今先召集庄户们把地收拾了,转过年来,稍稍转暖,就可以下种子了……一开化,咱们的菜就上市了……那个时候,市面上没有青菜,一样的青菜能多卖一倍价钱出来也说不定。”

“那是,那是,物以稀为贵,还是太太盘算的周全。”大兴越听越兴奋,简直有些迫不及待地想再返回庄子里去实施太太的安排去了。

邱晨没有让他紧接着返程,而是让他安心去休息一回,吃过午饭,他们再一起去趟南沼湖。

四个庄子,仅仅大兴一个人根本跑不过来,如今南沼湖基本没活儿了,邱晨就想着,让杨树勇和老何,再带上老何的两个儿子,还有之前收容的那些流民长工,一起去四个新庄子上。

嗯,明天再去郭府见见郭大老爷,跟他商量一下,最好让林旭也跟着去体察体察民情。

虽说科考不会考这些,但多接触实践事例,对开拓一个人的眼界和思维模式都有极大的裨益。这些实践中得到的知识,远比书本上的文字更鲜活,更促成一个人思考;当然了,也能更多地锻炼一个人的应变能力和交际能力,增加掌控力和亲和力,以后为官为民,往来应酬,结交攀附诸事,都是避无可避必须学会和自然运用的。

至于俊文俊书他们,暂时也没办法回去,再说,俊文俊书起步本来就比别人晚,这会儿恨不能一天当成两天用,争取尽快赶上进度参加明年的县试……他们熟悉庶务,以后有的是机会!

下午,邱晨去了南沼湖,一提,杨树勇就满口答应了下来,老何也从南边儿老家探亲回来了,也痛快答应带着两个儿子去帮忙。邱晨跟杨树勇和老何约定好第二日在安阳城西门外会和,就匆匆告辞回了城。

看时辰还早,邱晨又直接去了趟郭府,拜见了宁夫人,也见到了郭大老爷郭敬诠。把熟悉庶务的事情一跟郭敬诠说,郭敬诠也是通透的,同样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这一路顺利的,邱晨的心情都跟着畅快愉悦起来。

第二天一早,大兴吃了点儿东西,就带着二魁出城会和杨树勇一行,直奔辉县和易水县的两个庄子去了。

邱晨打发了陈氏和顺子家的去唐府送了拜帖,又派秦礼去府衙给吴云桥送了封信。信的内容就是说明自己将在新购买的庄子里帮着重建,让吴云桥参谋参谋,也是给吴云桥打个招呼,让他心里有数。

一如前一次,唐知府太太吴氏很热情地见了陈氏和顺子家的,并当即让二人给邱晨带话,就中午过去用午饭,正好她养的一株山茶开花了,正要请邱晨过府赏花。

接了吴氏的传话,邱晨愉悦地笑起来,这位知府太太性子还是一如既往地爽快泼辣。

看着邱晨高兴,陈氏和顺子家的,还有玉凤和春香都过来凑趣,玉凤挑拣出一件樱桃红的宽袖山茶花对襟褙子和一条松花色弹墨绫裙来,邱晨一看就要她去换过颜色,顺子家的凑趣道:“太太这肌肤细白细白的,最衬这鲜亮的衣裳,若是穿上这件褙子,指定好看,人也精神。”

陈氏抿着嘴笑,见邱晨仍旧犹豫,低声劝慰道:“毕竟进了冬月,太太还是穿的鲜亮些好,免得不知道招了人家的忌讳。”

好看不好看邱晨可以不管,可提起她最不熟悉最小心谨慎的‘忌讳’,邱晨就不吱声了,乖乖地听任陈氏和顺子家的扯着衣袖把樱桃红绣了白色淡黄色山茶花的褙子给她套在身上。

玉香立刻捧过妆奁匣子来,想劝着邱晨多挑一件首饰戴,就听外头传来了一阵急急的脚步声。秦礼没来的及等通报,已经在门外扬声道:“夫人,刚刚得了信儿,廖府的太太高氏,今儿早上卯时末犯了病……殁了!”

------题外话------

没赶上零点前,亲们要看到的早上八点后了,审稿编辑八点才上班……

☆、第二百七十三章 病了

第二百七十三章 病了

林旭、大兴都不在,顺子带着林家的祭奠丧礼去了廖家。

邱晨看着秦礼退出去,坐在炕边呆愣了半晌,陈氏在旁边提醒:“太太,已经巳时中了。”

邱晨怔了怔,回过神来,默默地起身,垂头看到自己身上的樱桃红茶花褙子,默了默,抬手将褙子脱了下来:“给我换一件吧!”

玉凤张嘴要说什么,却被陈氏一个眼神止住,顺从地去衣柜里取了一件玉色绣玉兰花的窄腰褙子过来,邱晨看了看,没再说话,任由玉凤帮着她换了衣裳,然后坐在妆台前,取了一只羊脂白玉玉兰花的簪子攒在发间。

邱晨抬眼看着镜中的容颜,眨了眨眼睛把那抹自责愧疚掩下去,转眼取了自己淘澄的胭脂膏子过来,沾了一点点在指腹,淡淡地染上唇瓣,又取了一点点揉在掌侧,浅浅地拍在两颊……好了,这样看上去,去人家做客,不至于惨白着一张脸,就太不讨喜了。

车子已经停在一进院里。邱晨只带着玉凤登上马车,车子晃了晃,在马蹄踏在青砖地上的清脆响声里,上了路。已经从廖府转回来的顺子赶了车,秦礼骑着马紧紧跟在了车子一侧。

吴氏接了邱晨进去,唐家大小姐兰芷就捧着一只细瓷瓶子快步走进来,笑盈盈地施了礼,就捧着瓶子递到邱晨面前:“海棠姨,你看看,这是我用给我的方子做的菊花花露。”

吴氏笑嗔着:“这孩子,这么大了还跟孩子似的。”

邱晨接了兰芷的花露,笑着对吴氏道:“兰芷这样才好,活泼开朗,又乖巧的很,我就喜欢这样的孩子。”

说完垂了眼打开瓷瓶子查看兰芷做的花露……嗯,味儿有些浓,而且,好像花材没有经过甄选,品种混杂,是以,花露的味道也不是太纯净,有些冲突的味道在里边。不过,这么大的孩子做出这个样子来,已经很不错了。

邱晨挑着眉,露出一个大大的惊喜来:“兰芷做的非常好啊,菊花香的清冽、优雅都提出来了呢!”

兰芷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盯着邱晨,满脸喜悦地问:“真的吗?”

邱晨把瓶子盖好,含笑点点头:“真的,比珍珠还真!”

吴氏噗地一声笑出来,指着还要追着问的兰芷斥道:“兰芷,行了,你献宝也献了,喜欢你海棠姨就坐在海棠姨身边安安稳稳说说话……”

兰芷这回没有排斥,乖乖地点着头,挨着邱晨坐了,安心听吴氏跟邱晨说起话来。

“……你上回打发人送过来的那个什么剁椒,哎哟,初尝简直受不了,太辣了……可按着你说的法子做了回鱼,嗳,真真是去腥提鲜,那鱼肉蒸出来,是一点儿腥味儿都没有。兰芷打小不爱吃鱼,这回竟也吃了不少,俩小子更是稀罕的不行,辣的直吸气,还是吃个不停。”

兰芷也在旁边帮腔:“嗯嗯,剁椒好吃,我更喜欢海棠姨送来的柿子酱,酸甜儿的……照海棠姨说的,伴饭吃,做点心馅儿,都极好。”

邱晨看着嘟嘟着小嘴儿的娇憨小姑娘,忍不住也心情好了许多,笑着握了兰芷的手道:“剁椒我那里倒是有,柿子酱今年第一回种,就得了那些,这会儿没得吃了,等明年种出来,到时候我来带兰芷去摘柿子,然后海棠姨带你亲手做柿子酱好不好?”

兰芷笑眯眯地用力点着头,“好哇,好哇,到时候海棠姨一定来叫我!”

吴氏笑道:“瞧这孩子,看这样儿,恨不能直接跟着你回去了。”

邱晨笑着拍拍兰芷的手,笑道:“我倒是乐意,主要是怕太太你不舍得。”

说笑着,唐言璋的两个儿子下了课跑进来,毕竟是大家出身的孩子,礼仪规矩上都是极好的,进门后先给吴氏行礼问安,又过来给邱晨行了礼,站起身来,长子吴闰辰和次子吴润申就同声问道:“杨婶婶,孝孺弟弟(孝婕妹妹)没来么?”

“他们要上课读书,这次婶婶没带他们。下一次,婶婶就带他们过来。”

闰辰和闰申明显很失望,却还是答应着,又问候了几句,就意兴阑珊地告退下去了,兰芷也告退回了自己的院子,一时,屋里就只剩了唐知府太太吴氏和邱晨两人。

吴氏抬抬手,屋内侍立的几个丫头无声地躬身退了下去,邱晨身后的玉凤也跟着退了下去。

吴氏肃正了颜色,微微俯身,隔着榻几凑得离邱晨近了些,低声道:“听说你认捐了五千两?”

邱晨点点头。

吴氏感叹道:“真真是……”

话说了半句,就戛然而止,但想要表达的意思彼此已经清楚。

邱晨温和的笑笑,没有接话。

吴氏轻叹一声,拍着邱晨的手道:“我们都且忍着些吧……”

邱晨笑笑,温和道:“太太放心,我家里人口还算简单,花费也少,能过得去。”

吴氏含笑颌首:“知道你是个会持家的,我也不用担心……”说着,就转了话题,“你今儿穿的这件衣裳倒是别致,素净淡雅,整枝的玉兰花大气,不俗……这是哪里的好绣工?”

邱晨笑道:“前些日子针线上的人手不够,正好遇上两个绣工还过得去的绣娘……这花样子,也就是随手拿了张花鸟画做了花样子,没想到绣出来居然不难看,就顺着这花式做了个褙子……”

说到这里,邱晨掩了掩嘴,笑道:“太太身上这些暗纹绣样才是真吃功夫的……这绣娘的女红就是极好的,若是太太喜欢这些花样子,我那里还有几张,四季花卉、花鸟鱼虫的都有,回头我让人取来,给太太送过来!”

吴氏也不推却,爽快地答应下来。两个人说着衣裳首饰、妆容脂粉,说了两刻钟话,传了午饭上来吃了,邱晨喝了杯茶略说了两句话,就告辞出来。

坐在马车上出了唐府,邱晨一脸的喜气就散了去。依着一只大靠枕歪在车厢上,邱晨垂着眼叮嘱玉凤:“回去再有人回家的时候,给安先生捎个话,让他抽空多画四季花卉、花鸟鱼虫,咱们也不能亏待了人家,记得按价付银子……”

玉凤答应着,小心翼翼地取了一张丝绵薄被给邱晨盖在身上。

廖家的当家太太病逝,在不算大的安阳城里也算是一件大事。而随着这个消息传出来的,还有一个,那就是廖家三少爷在棺椁前长跪不起,恸哭不止,几次晕厥。有人称之大孝,也有人猜测,廖家太太突然病逝是否与这位曾经浪荡不羁的三公子有关联?

这一切,邱晨没有理会。

从唐家回来,邱晨就觉得恶寒发冷,头重如裹,身重乏力,浑身酸疼……去了大衣裳,简单的洗了手脸就上床睡下了。傍晚时分,邱晨就发起烧来,眼皮沉重的仿佛千斤,嗓子火烧火燎地干疼着,开口说话好像要撕开了一样。

在最初那般艰苦的日子,她一直挺着没有生病,去疫区,天天接触重传染、甚至濒死的霍乱病人,她也挺过来了……没想到,这一次的病来的如此突然。毫无预兆。

玉凤发现了情形不对,连忙将陈氏和顺子家的请了过来。

这种时候,就看出陈氏的沉稳冷静了。她看了邱晨的情形,立刻吩咐玉凤洗了冷帕子给邱晨擦拭额头和手心,然后她自己匆匆去了前院,打发了门上的顺子去请大夫,秦礼则立刻骑了马赶回刘家岙去请穆老头儿。有了穆老头儿,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能救过来。

邱晨醒过来,已是深夜。

察觉到额头上凉凉的,邱晨努力地睁开眼睛,就看到玉凤坐在她身边,正用湿帕子给她擦拭额头。哔啵跳动的烛火映照下,小丫头眼睛红红的,脸色惶然,怕是给吓到了。

邱晨扯了扯嘴角,也没能挤出多少笑意来,只努力地嘶哑着声音开口道:“只是伤风,不用怕!”

“太太,您醒了?”玉凤手一抖,脸上爆出一团狂喜来,一下子跳下炕,飞奔出去报信,“顺子婶儿,陈嬷嬷,太太醒了!”

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响起,顺子家的第一个冲了进来,进了屋,又在门口顿住脚步,只满脸欣喜地看着邱晨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