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阀 >

第374章

宋阀-第374章

小说: 宋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是哪一路的友军,在鄜州境内作战,一定是冲咱们来的他们,是为了救我军而来”姚平仲激动得腔调都有些走样了。

部将们也是激动难当,互相握紧了手,以示鼓励。天无绝人之路啊没想到如此绝境之中,竟还有人来救

姚平仲没空去想到底是谁这么义薄云天前来相救,他必须马上作出安排,抓住这个机会,一举突围

正思索时,又听部将喊道:“相公看金营在调兵”

姚平仲定眼看去,果见不远处,金军大营里,密密麻麻的部队都在朝外开。显然是洛河边上战事吃紧,因此女真人再次增援。天助我也这山下金兵一走,防备定然空虚,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当下,不容迟疑,他与几名部将火速下山召集了军中中高级领兵官,商议突围。消息一传出,军官们都很兴奋。但马上,问题就来了。现在全军将士都饿得两眼直冒金星,走路都吃力,还怎么作战?金军就会调兵前去参战,也会留下足够的兵力防守山谷口,一群饿是连兵器都不怎么拿得稳的士兵,怎么打仗?

再者,这石马山中,还有两路西军三万出头,且分布在各处,要集中起来,费时费力,怎么协调?熙河兵驻南麓,张俊驻在北路,等部队集结完成,只怕天都亮了

姚平仲的目光落在那几排行军大锅上,锅里,野菜早已经煮成糊状,只有皮革还有不停地翻滚……

第四百七十一章哀兵必胜

第四百七十一章哀兵必胜

“要想突围,必须有一支保持战力的先锋部队。”姚平仲沉声说道。

部将们都把目光投向他,已经有人从他的话里听出些意思来。现在山中三万出头的部队,从军官到士兵都饿得前胸贴后背,没有什么战力可言。那么,战力从何而来?就在那些大铁锅里

“相公,这些东西若分到每一名士兵嘴里,恐怕也就是一汤匙,吊命而已,撑不得半日。我建议,择武艺精熟,悍不畏死之士卒,使其饱食,作为先锋突围”那久随姚氏的老将说道。

这个建议立即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因为唯有这样,才有一线生机吃饱了的,就去前头拼命拼死命没吃到的,就跟在后头突围,到了这个时候,能活一个是一个总要给西军留点种子吧

“我的亲军胜捷,还剩下八百多人,俱是善战之卒,可以算上。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建议?”小太尉此时显出异常的亢奋,目光炯炯,脸上的疲态一扫而光

“番兵性残暴,尚勇武,可作先锋只是,番兵惯装的皮甲已经全部煮在锅里,可让弓箭手装备的铁甲给他们”

“要杀开一条血路,虎卫重步必不可少”

当下一合计,选出精锐之兵两千人,再多,食物就不够了。与其大家都吃不饱,不如让这两千人吃饱往南再走几十里,就是虎帅的防区坊州。只要能冲出去,到达坊州地界,咱们就能活命

事不宜迟,片刻必争,姚平仲和一班战将当即将这两千精锐部队集结到一处。此时,士兵们还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只看到长官们聚首相商,有可能是要再一次突围。不过,他们心里都不抱太大的希望,因为自从被围困在五马山以来,大大小小的突围行动,他们已经干了十几次,哪一次都是被金军杀回来。

熊熊大火舔着锅底,皮革已经煮烂,虽然没盐没味,一样佐料都没下,但在这种关头,能有东西裹腹,在士兵们看来,已经是珍馐佳肴了

“相公,张俊在北面,他们怎么办?”有部将问道。

姚平仲脸上闪过一抹怒意,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如果他有足够的权限,他会毫不犹豫地严办张俊。只可惜,这次进攻鄜州的部队,虽然由他挂帅,但张俊毕竟是北路徐原的部下。

“总归还是西军袍泽。”老将小声提醒道。

“罢,去知会张俊一声,就说我熙河兵决意今夜突围,让他们跟在后头吧。”姚希晏沉声道。当下计议已定,各将都分头行动,去布置突围事宜。

姚平仲站在一处隆起的巨石上,直面集结在此处的两千精兵。当他开口后,四千余双眼睛才从行军锅里移了开去。

“弟兄们十数里外爆发战事,吸引金军主力,相信这是友军前来救援我军必须抓住这个机会,一举突围现在情况艰难,我知道,弟兄们俱都腹中饥渴,甚至连抓住兵器的力气也没有了你们眼前,是军中最后一点救命的伙食为了让全军突围,为了把弟兄们带回熙河去,你们这两千多人,将作为全军的先锋,担负起主攻的任务因此,这些伙食都归你们”

两千余番汉精兵闻听此讯,个个眼**光现在,食物对他们的诱惑超越了一切

“但是,我把话说到前头。这些伙食,是全军弟兄让给你们的吃下它,你们必须奋力作战我希望你们心里要有数,其他弟兄已经饿得没有力气,要杀开一条血路,只能靠你们了你们就是全军的希望所在我姚平仲,不会畏缩于后,我会和你们一道开路今晚,将决定数万弟兄的生死平仲,拜托诸位了”姚平仲说罢,双手抱拳,躬身一礼

谷中一时沉默,片刻之后,一名士兵高声叫道:“弟兄们,吃上一顿饱的,豁出这条命不要不活了”

“不活了”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令人色变的嚎叫

姚平仲将牙一咬,厉害道:“吃”

命令一下,两千余士兵蜂拥而前没有碗,没有筷子,他们不顾灼伤,直接将大锅搬离灶烔为了让食物尽快凉下来,士兵们直接拿着枪杆刀杆在锅里搅动。无数双贪婪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锅里的皮革和野菜糊糊,如果还能看到几朵油花,谢天谢地,这算是顿荤的

等不了了不少士兵顾不得烫,直接拿手从锅里捞,然后拼命往嘴里塞他们甚至顾不上咀嚼,连皮带糊往下咽这种大吃一气的感觉,已经好久没有过了

老部将端了一碗递到姚平仲面前,那上头还能看到马毛。小太尉一把抓过,张开大嘴胡吃海喝皮革煮烂了,那口感就跟粉皮差不多,只是没滋没味。这种情况下,谁还能顾得上爽口不爽口,能骗饱肚子就行了

“你怎么不吃?”将面盆般大小一碗食物吃光,姚平仲才发现老部将还站在他面前。

“卑职年过六旬,气力不济,就跟在后头吧。”老部将轻声说道,他已经没有力气大声说话了。

“不行你追随我祖父,我父亲几十年,征战沙场,战功显赫。我必须把你带回去,否则,他日我父问起,叫平仲如何回答?我命令你,吃”姚平仲坚决说道。

老将眼中泪花闪动,嘴唇几次动了动都没说出话来。片刻之后,终究还是遵从命令。

谷中吃食声响成一片,本来,人,作为一种文明的动物,是不屑于作这豺狼夺食一般的行径。但此时此刻,他们就是一群野兽

一大碗食物下肚,小太尉只觉身上暖和,力气渐渐回来。他抓起那柄凤嘴刀,又试了试刃口,感觉太过锋利,遂又拿石头磨了一通。金军在谷口遍布鹿角拒马等障碍,而且今晚他们在打仗,一定会更加小心防备。因此,这一仗,没有什么机巧可言,就是拼拼谁不怕死拼谁不要命

看着同袍们抢食,其他士兵一点也不眼红,他们倒希望这些弟兄们多吃一点,多涨几分力气,因为全军活命的希望,都在他们身上了

半盏花的功夫都不到,所有行军锅被舔了一个油光锃亮。伙夫敢保证,这锅要是洗下来,那刷锅水能清得照出人样。

姚平仲披上铠甲,拿条布带扎住腰际,挺着凤嘴刀立于军前,朗声道:“着甲”

没能吃到食物的士兵,费力地将铠甲替同袍穿上。步人甲,由一千八百二十五片甲叶构成,重逾五十斤。在当世,这是防护性能最强的铠甲。穿上它,也就意味着你跑不快。这一点,两千余精兵非常清楚,他们的任务就是开路和断后,他们不用跑,因为他们生还的机会相当渺茫。

“检查器械”

士兵们娴熟地刮着刃口,摸着枪尖,晃动长杆,确认兵器无损。因为鄜州溃退,不少士兵丢弃了铠甲兵器,因此现在他们手里使的,不一定全是自己的装备。

一切准备就绪,按说这场事关生死的战斗就将爆发,他们应该多少有些紧张才对。可上到姚平仲,下到普通士兵,没有一个人慌张。他们就处在绝境之中,心知必死,现在有了一丝生机,在他们看来,已经是赚到了。左右是个死,还不如拼一把,何惧之有?

姚平仲转过身去,将手中凤嘴刀高高举起,而后猛然向前一挥两千余哀兵踏出了进攻的步伐

他猜得没错,尽管金军把主力都放在对付虎儿军上,但仍留下了五个千人队在堵石马山东南方向的出口。再加上遍布于山口前的鹿角拒马等防碍,姚平仲想冲出去,不死也得脱层皮

在夜色掩护下,姚希晏率领两千余死士悄悄摸到了山口。能见底很低,他们只能依稀地看到挡住去路的各种障碍物。

“上”

百十名士兵猫着腰摸上前去,一座长丈余的拒马挡住去路,几名士兵两头抬住拒马,悄捎挪开,前方又是几具鹿角,他们如法炮制,甚至不去管上面是否系有铃铛等物。

其他人紧紧跟在后头,随时准备作战正当此时,对面突然传来一阵呼喝之声,显然不是汉话。随后,嘹亮的号角声冲天而起,金军发现他们了

“拆动作要快”姚平仲大吼一声

死士们顾不得那么许多,一拥而上,拼命拆除障碍物破空之声陡然响起,外围值守的金军开始乱射了士兵们冒着箭矢,飞快地拆除着各种障碍姚平仲发现,号角声还没有落下,星星点点的火光就已经映入眼帘,从大营里赶来增援的金军出发了

如果不能在敌军援兵赶到之前拆除出一条通道来,他们这里所有人都可能死于乱箭之下但此时,已经将生死置之度下的死士们全然不顾在头顶上嗖嗖飞过的利箭,埋头只管拆除鹿角拒马身中一箭,随手折断,再继续干活。哪怕多次受伤,只要还能动,也绝不停下来

那条火龙越来越近,已经能清楚地听到那急促的脚步声

一座拒马横在姚平仲身前,这是他和敌人最后的障碍,不远处,一片攒动的人影正是乱箭射来的金军小太尉火冒三丈,他用手中的凤嘴大刀,死命挑起那座拒马,撩在了一旁。大吼一声:“弟兄们跟我来”语毕,一马当先,冲了过去

他奔跑得极快,黑暗之中,正引弓乱射的金兵突然看到一团黑影撞过来,不少人立即将箭头对准了他可几箭放出去,那团黑影仍旧没有丝毫停留,飞快地冲到了他们面前

“死”当听到这个字,感觉到一阵劲风扑面而来时,金兵们甚至来不及躲闪。

惨叫声在黑夜里听起来是那么地刺耳姚平仲这一刀,扫倒了三个敌人他来不及多想,也来不及去折断身上的箭杆,手中凤嘴大刀带着千钧的力道横劈竖砍赶上来的士卒们没有诈呼,没有喊杀,手中的兵器毫不留情地招呼了过去

金军实在没有料到已是瓮中之鳖,束手待毙的残军突然之间竟如此骁勇一时被杀得措手不及,节节后退出口,立即洞开

“快走”跟在死士们后头的军官一见机会来了,用尽全身最后的力气高喊道。

求生的**换作了“回光返照”般的力量,已经饿得走路都东倒西歪的熙河将士们居然跑步前进在两千死士的庇护之下,迈开步伐,如飞蛾扑火般往南冲出去

无奈,出口并不大,而将士却太多,刚刚跑出去最多几百人,金军的援兵就到了

姚平仲声传四方:“散开推进把金狗挡回去”

军令一下,他嫡亲的胜捷军八百人火速靠了过来。排成密集的阵形,用大刀斧头拼命绞杀着敌人随后,以性情残暴,作战勇敢而著称的熙河番兵堵了上来他们本是河湟诸夷,与生俱来的剽悍和在艰苦生存环境中练就的本事使他们成为当世最勇敢顽强的战士但他们绝不仅仅是匹夫之勇,长年的征战练就他们高超的战术素养。十数人为一队,互为依托,拿着各色长短兵器构成了一个完善的进攻体系。

他们显然经过了良好的训练和长久的实战,互相之间配合十分默契。执皮盾和手刀的士兵在外围左挡右砍,使长枪的同伴则飞快地突刺着值守的金军抵挡不住,一时溃散。好在,增援的部队立即堵了上来。

虽然上头再三交待,山中的残军有可能利用今晚突围。可这些留守大营的金军将士还是难以置信。因为此前,他们已经跟熙河兵交手数次,在他们的印象中,对方的攻势是一次不如一次。缺衣少食的情况之下,对方的战斗力正在锐减之中。后来甚至发展到,只需要几百名士兵堵住出口,就可以打退一次对方的突围行动。

可现在,迎上来的增援部队,看到的是一支“求死”的敌军没错,就是求死没看到么,那身上插着两支箭,左肩被砍了一刀,一支只连着点皮肉的手臂在肩膀上摇摇欲坠。可这名士兵还在嚎叫着冲杀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