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时明月 >

第11章

宋时明月-第11章

小说: 宋时明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蹦蹦蹦,连续三支箭掠过群寇头顶,这时,赵兴左手还扣着两支箭,弓弦上搭着一支,他冷冷望着群寇,停下了动作。

这一连串动作快如闪电,等群寇反应过来,射击已结束了,这时群寇的惊呼才出来:“阿也——连珠箭!”

轰地一声,盗匪炸了窝,除了赵兴弓箭所指的那个盗匪,其余人四散而逃。

赵兴箭尖所指的那位盗匪不是不想逃,是不敢。赵兴快如闪电般的三箭吓得他腿脚发软。传说中,一般具有连珠箭技艺的人都能百步穿杨,所以那盗匪不敢背对赵兴而逃,他只能慢慢向两边摊开双手,保持固定状态。

杀?还是不杀?这是个问题。

第一十一章 惹下滔天大祸

其实赵兴不是不想射伤盗匪,以威慑其余人。

遗憾的是,弓箭这东西准头本来就差,还需要不间断的练习,才能准确判断风速、角度、箭杆均匀度等,对射击的影响。赵兴最近摸弓摸得少了,所以他第一箭就射飞了。

要是别人,遇到这么丢人的事,早自己找地方躲起来了,可赵兴比这都丢人的事都经过了,所以他神色不动地把其余箭射了出去,那副胸有成竹的神态,令人不敢试探。

其实,赵兴也不是极为精通连珠箭手法,他是从一幅照片上看到一名达斡尔老人,抓弓臂的手攥着几支箭,迎着朝阳,摆拍射箭。由于他不清楚冷兵器的用法,所以把那幅照片上的姿势当作正宗,没想到这恰好是连珠箭的正宗手法。

也就是说:连珠箭并不是什么高科技技术,仅仅是个简单的手法而已。知道抓箭的窍门,也就会了“连珠箭”……可就是这个窍门,在古代的信息传播效率下,能了解的只有罕见的“个位”数。

既然无法射准,赵兴就停止了射击,但他那淡然的神态却唬住了群寇,箭尖下那名小盗已经哆嗦起来,赵兴停了一会,觉得恶气出尽,便低喝一声:“放下武器,滚!”

盗匪豕突而去。孩子们恶意地将弓上的箭射在盗匪左右,纠正对方逃跑路线,这些猎户出身的学生,他们射击的精准度远不是赵兴可比。这倒让商队的人对赵兴愈发高深莫测起来。

“连珠箭啊”,他们在赵兴身后低低议论:“听说,秦凤路老钟经略也会连珠箭……古时候,养由基百步穿杨,那不过三连珠。看了没有,人手头还抓着三支,这说明什么——六连珠?……为什么不射,傻啊,没听说么——‘自出山洞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今儿可是开眼了……”

开眼?!转过一个山脚,商人们发现,他们“开眼”的东西更多:不远处的路边,一个小山坡下,100余身穿杂色服装的汉子,正围困着坡顶的40余人。之所以说他们服色很杂,是因为北宋时代穿衣的颜色是有讲究的——有官者服皂袍,无官者白袍,庶人布袍,紫色仅施于朝服,或者军服。倒是坡顶上那群人,都穿着整齐的皂袍。

坡下人当中,为首者骑一匹矮马,他身边两人骑得不知是驴是骡,刚才逃回来的盗匪正手指着赵兴的来路向骑马人诉说,神态焦急。骑驴骑骡的人则费力而专注地指挥佯攻坡顶,对赵兴近距离突然出现,他们还未及察觉。

“我明白了”,赵兴止住脚步,看着山脚下那群人嘿嘿笑了:“刚才我们遇到的是拦路匪——匪徒主力在这里围攻商队,为了防止别人救援,他们派人手在路两头拦截援兵。孩子们,准备……跑不成了,他们有马,弓箭急袭,瞄准了打!”

两组孩子突前,站在路左右,每组孩子当中,两名孩子手持木棍成蹲姿,站在前方,他们身后,一孩子持弓,毫不犹豫地射击起来。三名孩子成小三角阵型,三组孩子又组成大三角,据守在路中。程夏将独轮车推至身后,程爽不由分说从包裹里取出刚才的镔铁雪花刀,插在赵兴脚前,剩下的两个孩子则张弓搭箭,向远处的匪徒射击。

孩子们的出现令匪徒稍稍一愣,但他们接下来的暴雨式射击,立即让匪寇们相信了逃回者夸张的诉说——这么远的距离,原本弓箭射不到的,但眼前这群孩子箭射的又准又狠,眨眼之间,已放到了十数位同伴,如此说来,他们的老师更加箭术超群……或许可信。

骑马的匪首斜了这里一眼,他这时还没来得及下令应对赵兴,其余的匪徒不知该如何行动,遭受打击后便四散开来,坡顶上的人见状,犹豫着是否要冲下,那匪首一声呐喊,止住了混乱。

“乌嶆山好汉在此办事,过路英雄莫扰,且自安置,咱家这里声诺(行礼)了”,那匪首呼喊道。

“你也算好汉”赵兴冷冷地笑着:“不就一劫匪嘛,也敢称好汉!”

程爽一边递上几根箭,一边将其余的插在地上,赵兴拉开了长弓,冲人多处放出了一支箭。一箭示威,这一箭恰好将一名匪人射飞。

这一箭多少给了赵兴一点信心,他搭上第二支箭,估量了一下风速,把箭射向那名匪首。这次他使用连珠箭术法,连续射出三箭。

那名匪首才喊完话,赵兴的第一箭射出,他刚准备召集同伙,重新组织进攻,没喊几句话,赵兴的第二支箭到了。

看来,丛林求生的技巧赵兴还没全忘,这一箭射的很准,射的很急,匪首没想到弓箭也能射这么猛,大惊之下,飞刀砍飞了第一支箭,同时身体横移一米左右。

射箭这玩意,第一支箭射出后,如果是急速射箭,其余的箭也大致顺着一条箭道飞行,散布点大约也就在一米的范围内,那匪首不移开身体,赵兴这支箭就射飞了,他这一躲,无巧不巧,那支箭恰好钻入他的腋下——嗷的一声,箭上巨大的冲力将他射离马匹,落在地上时,箭杆已经半截穿出身体。

“侥幸侥幸……”,赵兴心中暗自得意。

炸了窝了,匪首身边两名骑驴骑马的人赶紧催着坐骑逃开,一个人较不幸,恰好被接着的箭射到,这让幸存的那个匪人吓破了胆,他在坐骑上扭来扭去,躲避臆想中的箭,坐骑承受不住他的乱晃,失蹄跌倒。

这时,坡上的人终于做出决定,他们呐喊的冲下山坡,匪人已经丧失了抵抗的勇气,四散逃离。

这阵急速射击已耗尽了孩子们最后的体力,看到坡顶上人冲下来了,他们已无力追击,只是继续待在原地喘息。等坡顶上的人打扫了战场,过来一名厢兵邀请赵兴相见:“兴化军判官周涛周大人在此,有请壮士相见。”

※※※

兴化军,莫不是那位镔铁雪花刀主人所在的军队,赵兴看了一眼孩子,以眼色示意,自己从地上拔起那柄雪花刀,向坡顶走去。

判官是个文人,按宋代的军事,军中判官相当于监军的角色。可一名判官带队来这里干什么,盗匪袭击客商还可以说的过去,袭击朝廷官员那可就是谋反大罪了,所以赵兴压根不信对方的身份。

瞧这群厢兵的打扮,也不像是正常的军士。宋朝自称火德,军服是一身紫衫,头顶一顶范阳帽——就是大帽檐的毡帽,形状类似现在的草帽。这群军汉穿着衙役的皂袍,头顶只是用头帕包裹,显得不伦不类,赵兴望向他们的目光充满了警惕。

身穿皂袍的周涛先是打量了一下赵兴的秀才白袍,见到赵兴行礼时不亢不卑,他将目光落到对方手上的那柄刀上。

“这是孙华的刀,我认得,那个逃奴今在何方?”周涛冷冷的问。

赵兴慢慢的抽刀出鞘,回答也很冷淡:“此刀是我从匪徒手里抢夺,孙华是谁,在下并不知道。”

说罢,他双手托刀,做了个献刀的姿势,手却握着刀柄不放,刀刃指着周涛,喝问:“天色入暮,荒郊野外的,尊上何以证明自己是兴化军判官?据在下所知,此路匪患虽然猖獗,但袭击朝廷命官的事情甚少。阁下是谁?”

周涛脸子一沉,刚要喝斥,一名手下轻轻拽了他的衣襟。周涛向山坡下一看,惊出一身汗来。

赵兴上山时,曾经给学生们使过眼色,这群孩子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看到赵兴在山坡上拔刀,他们手已按在弓弦上,搭箭瞄准坡顶。那些厢丁已在孩子们的驱赶下,压制到坡地。

“咳咳”,周涛干咳几声:“本官是来邵武军公干的,孙华那厮且不提了,都管看上了他这柄刀,没想到他竟然带刀潜逃……现在刀即到了你手里,我就不追究了。如今天色已晚,你我各自散去吧。”

赵兴举着刀沉默不语,周涛见赵兴不为所动,他马上换上笑脸:“得壮士相救,便送壮士一辆车吧,让你的人去坡后推一辆车,你我就此别过,从此天南地北,各不相认。”

坡后?赵兴眼珠一转,身上起了一身冷汗。这人居然在坡后还藏东西,难道是援兵,或者预备队?他不敢拖延,招手让程老二的儿子程浊跑坡后看看,不一会,程老二推过一辆沉重的鸡公车过来,周涛似乎眉头一皱,赵兴一见,毫不犹豫地沉喝一声:“告辞”,举着刀,一步一倒退地返回坡下。

商人们见到赵兴在与坡顶的官员僵持,已经纷纷逃过路边,唯独焦触还没走,他站在赵兴他们的车辆旁边,低声安慰吓哭的小姑娘,等到赵兴退下坡,一堆人才在层层的掩护下快速离开路边。

走过几个山湾,直到看不见坡顶那群人了,赵兴仅走几步,走到程浊推的鸡公车边,那辆鸡公车上绑着两个大木箱,箱子很沉重,以赵兴的力量,掀了掀,仍然没掀动,他收回手,急速下令:“赶快走,不要停留,焦老丈,要想活命的话,跟紧我们。”

焦触伸着头好奇的问:“秀才,箱子里面装的是什么?为啥不打开看看?”

“别问,要想活命就别问”,赵兴叹了口气,低声自语:“好奇心重了,不该去推这个车子,逃吧。”

走了几步,赵兴立刻又招呼焦触:“老丈,附近有江吗?我们向江边走,让你儿子紧跑几步,去招呼前面的商人,要想不抄家灭族,赶紧把知道你底细的商人全叫上,跟我们走。”

看到赵兴脸色郑重,焦触不敢怠慢,连忙招呼儿子往前赶。让赵兴没想到的是——自己威信如此高,焦触儿子去了不一会,就带着几名小贩匆匆赶会,他们毫不怀疑地听从赵兴的安排,在焦触的引导下,整队人钻入路边一条小路。

走不远,身后大路上已传来阵阵脚步声,其中还夹杂着单调的马蹄音。赵兴催促众人快行,忽然一低头看到了地上的车辙,他一拍脑门,懊恼的说:“坏了,车痕这么深,只要细心点就可以发现……老丈,离江边还有多远?”

“不远,再走几步就可以听到水声了”,焦触指着远处喊。

夜色苍茫,赵兴已可以感觉到江边起的雾气,再隔一会他们将彻底躲入迷雾中。

可就这“一会儿”最难熬。

身后的脚步声在岔道口略略停顿,接着又响了起来。赵兴一挥手:“程夏,你带着孩子继续向前赶,程爽、程浊,再叫上个人跟我往回走。”

岔道口,三五个人影正在那里晃悠,赵兴连掩饰都没掩饰,提着刀冲上前去,身后几名孩子则提着弓箭跟在他后面。黑影里看不清路口的人属于何方,但他们一看到赵兴提着刀,凶神恶煞的向这里跑来,立刻怪叫一声,向来路跑去。

他们的来路也是赵兴的来路。

没跑几步,赵兴止住了追赶的脚步,一翻身招呼孩子们继续跑。

追是没办法追了。黑夜中连箭杆都看不太清,更遑论瞄准射击,那群人见机的快,逃脱了一命,赵兴忙着赶路,也无心继续追。

等到赵兴赶到时,程夏已经想出办法,他用自己随身所带的救援绳将商人们串起来,几名视力好的山民在前头走,再留几人在队里牵着绳索,其他人则扶着绳索而行,这让队伍走的虽然缓慢,但很有秩序。

也许是连续的盗匪让商人们有所警惕,他们毫无抱怨的接受了程夏的安排,并在随后赶回的赵兴催促下,不停的加快脚步。

※※※

“到了到了”,焦触指着前面说:“那里住着张老汉,我认识,他原是邵武军摆渡的老头,老了老了,在前面小村取了个媳妇,每日白天去邵武军摆渡,晚上驾船回来,瞧,就村口那家房子,船也在,我们不用进村……”

焦触唤醒了张老汉,睡眼惺松的张老汉看了看人数,为难的说:“连车带货,这一船装不下。”

赵兴眼睛盯着来路,焦灼的催促:“先装上其他人,把他们渡过江,再装我们……焦触,你随我们一起走。”

众商人光看到赵兴焦灼的态度,他们现在还摸不着头脑,甭想询问一下,但这时的赵兴就像一头择人而噬的豹子,浑身上下充满紧张感,那些商人生恐惹怒赵兴,在张老汉的安排下,立即搭船而去。渡船摇到江心,岸边的赵兴一拍焦触的肩膀,冲张老汉家呶呶嘴:“去,把他老婆唤上,如果有孩子,连孩子一块抱上。”

焦触打了个哆嗦,张口要说话,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