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新传-第2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辽的一些往事也进一步帮他证实了张辽确实能下此杀手,因为一个能下令屠杀整个胡人部落的人是不会介意杀人的。
“主公,他走了。”张新送走了高达后回来向张辽报告。
“觉得我残忍吗?或者说我不够义气?”张辽没有理会张新的话,倒是随口问了一句。
“不!”张新肯定的说:“高将军是为了报答吕温侯的赏识,而那些想复仇的家伙是会搅乱百姓的日子的。”
“哈哈哈!”张辽摇摇头,什么也没说,只是笑着。
此时已经是建安三年十二月初九,再有十余天,张辽就将到东平去过年了。这天气,估计大雪十余天都不会停止,这应该是建安三年的最后一场雪了!
第234章 准备过年喽!
建安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张辽带着卫队,顶着呼啸的北风离开了临淄城,此时天空中依然飘着小雪,但是却不过是零零落落,星星点点,不复前些日子那漫天飞舞的景象。可是道路上却已经退满了厚厚的雪层,足以没过战马的膝盖,这让张辽他们出行前仔细的给战马的四条腿上都裹上了厚厚的麻布,为了怕战马被冻着,他们还在战马的腹部裹上了一层羊皮。一路上,臃肿的战马配着臃肿的骑士,确实是一个很搞笑的场景,只是却没人观看。
在雪地里行军速度只有平时的一半不到,幸好如今这雪尚未结冰,否则就更加难走了。这次张辽回东平并没有从泰山郡穿过,而是绕道济南国,顺着济水沿岸想上游而走,进入东郡后从谷城折向南面,向东平而去。这一条路线看似绕远,可在这大雪封路的天气里,济水沿岸的雪就没有那么厚,行路也方便了许多,这却要比走泰山郡快了不少。
虽然速度快不起来,但张辽预留的时间也算充足,在十二月二十七日,张辽终于看到了东平城的北门。
此时已是年底,又是大雪天,除了负责民政的荀彧等人此刻正在城内城外巡视大雪是否给百姓造成麻烦外,其余人包括曹操在内都已经没什么事了。张辽进城时,只看到了被荀彧调动的不少衙役和东平守军士兵在街道上巡视。不过他却没看到荀彧,想来应该在别处,荀令君可是个重视民生的官员。
街道上的士兵虽然不见得认识张辽,但青州牧的军旗他们还是认识的,这些士兵纷纷停下向战马上张辽行礼。张辽一边回礼,一边朝着司空府而去。倒不是他不想回家,对着曹操这样的人,张辽时刻都是保持着谨慎小心的态度。
“哈哈,文远终于回来了。某和奉孝、仲德这几日还在担心风雪太大会耽误你回来的时日呢。”曹操在府中见到前来拜见的张辽高兴的说道。
“怎么会呢,我可是提前出门的,位的就是能赶回来陪清儿她们过年。”张辽拱手施礼道。曹操也是不拘礼法之人,在这种非正规场合,他们之间一项很随便。
“啊哈,曹某险些忘记了,文远是雁门人氏,自是不惧这样的风雪。不过文远说的那一万精锐何在啊?”曹操笑着说道。不过他的笑容在张辽眼中怎么看都觉得有点“奸诈”。
张辽也笑着回答:“主公,如今青州军队的士兵和军官已经全部清点完毕,不过就是这一万人的问题,如今辽的军衔授予工作就此停顿,毕竟这一万人是要调出青州的。现在这一万人是否和其他青州士兵一起授衔,还要请主公决断哦!”
这时候就轮到曹操感到张辽“可恶”了,不管张辽如何调出一万人,这一万人已经对青州的军衔制度很熟悉了,甚至军饷的样式和新的军礼服的样品也在青州不是秘密。这样一来,无论授衔之前还是之后将这一万人调出青州,都会有后遗症,两者间最多就是麻烦大小不同罢了。
看着张辽的笑脸曹操也有了揍人的冲动,但最终他还是无奈的笑着摇摇头,“你啊!就知道给曹某找麻烦!哈哈哈!”说到这里,曹操也忍不住大笑起来。
待曹操笑声停歇,张辽正色说道:“主公确有振奋军心、提高士气之效,待到所有的军服以及军衔标志镶嵌到甲胄上之后,整个军队看上去就完全和先前不同。这不但有利于我军,也能打击敌军士气。主公若是不信,到过年之后亲自去青州一观如何?”
张辽现在是一点都不在乎他的这种军衔标志会不会在战场上为他的军官招来灾祸,他就是曹军神箭手定点打击战术的始祖,如何会没有准备。他已经为军官和士官们配备了作战服、军常服和军礼服三种服装,作战服的军衔标志是用丝线绣上去的,在这个没有望远镜的时代,也只有身边的士兵能看清楚,敌军是无论如何都无法从一群军服和甲胄都几乎一模一样的军人中找出军官的。但是重新制作军服和甲胄也是一笔相当巨大的费用,张辽现在为了青州的财政,只能暂时让军官们继续使用自己的甲胄,军服倒是可以统一制作,但这也是青州军至今还未授衔的原因之一。
“呵呵,文远此言操当然相信,虽然操并未亲眼见过,但却能想象出以文远之意整编后的军队列队从操面前经过时的那种场景。嗯……却是能使人情绪激荡,心潮澎湃。故而那一万军士就依然照青州新制整编,待他们到兖州时,也能让其余的将领们眼馋一番。也能省了操给他们下令的麻烦。”曹操笑道。
“高!以令威之不如以利诱之。辽敢言,那些士兵必会让其他人耳目一新,就怕到时候主公的门槛要被踩破了。”
“就是这一笔费用不小啊!”曹操叹道。
张辽也深有同感,他现在铁甲不缺,麻布也不少,就缺少制作各种甲胄的牛皮,幸好幽州那里已经恢复了战马和皮革的交易,只是数量尚未能满足要求。
“主公,目前虽有些困难,不过总是能够克服的,何况这些困难相对于士林的反对声而言,根本就算不了什么。”张辽很是看得开,他曾见识过中国最困难的时候那些民众们部分高低贵贱一并努力的历史资料,对于自己眼前这点小困难根本就没放在眼里。倒是士林对于军士这一军阶的设立反对声不断,幸亏提前得到了管宁和郑玄的支持,一人安抚青州公学,一人安抚青州士族,不但成功的消灭了反对的声浪,还掀起了复古的思潮。
“哈哈哈!张文远也有感到为难之事乎?”就在张辽刚刚说完话,就听见门口传来郭嘉的声音。
郭嘉进了屋门,拂了拂衣袖上并不存在的雪花,笑着向张辽走来。
“大冷天的你怎么到处乱跑?”张辽笑着问道。
“你不也如此,从青州赶到兖州,这路可比我远多了!”郭嘉立刻反唇相讥。
“你们就不能省点心,不要一见面就针锋相对好不好?”曹操无奈的苦笑道。
“主公,让他们二人碰上了不相互顶上几句,那除非太阳从西边升起来。”随着话音,门外又走进来一个曹纯。
“子和也来了。你和奉孝是约好的嘛,怎么如此的准时?”张辽一回来就能见到这位素来稳重的好友也很开心。
“怎么会?”曹纯摆摆手,“我是听到巡城士兵的报告,知道文远回来了,就特意赶来的。怎么样,我的判断绝不会错,文远一回来一准是先到主公这里。”
“你倒是精明。那奉孝又为何而来?”曹操扭头问郭嘉的来意。
“我?”郭嘉笑道:“呵呵,虽非不约而同,却目的相同耳。”
得!这位也是得到了张辽进城的消息而赶过来的。
“看来下回我再回来,绝对应该先回自己家去。”张辽自嘲的笑道。
“那我管不了,你只要跟我说说青州如今的崇古、复古的风潮就成。”郭嘉嘴角一撇说。
“你呢?”张辽没理会郭嘉,而是扭头问曹纯。
“呵呵。我不管什么崇古还是复古,我就想知道,若是按照青州的军衔评定标准,我究竟该是中郎将还是将军?”曹纯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
张辽呆住了,瞪大了眼睛不知该说什么。
曹操看到张辽的楞样,哈哈大笑:“文远啊!你这就叫作茧自缚,自讨苦吃啊!哈哈哈!!”
“文远,我虽然能得到你们那里的详细情报,可很多细节也并不是太清楚,而且这个风潮纯属是你以复古的名义为军制改革开道而引起的,你的和我好好说说。”郭嘉虽然如今偏重于军事,但还是文人,对于上古时代制度和先秦诸子的理论的大讨论也是心痒不已。
“文远,你还是先和我说说你们那个军衔评定的事情吧,子廉都和我争了好些天了。我们早就等着你回来,估计这会儿子廉也该到了。”曹纯也急不可待的说道。
这人呐还真不经说,曹纯话音刚落,曹洪真的就推门而入,这让曹纯顿时说不出话来,而曹操、张辽和郭嘉却笑的前仰后合,到让刚进屋的曹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站在那里直饶头,不知是自己那里出错了。等到曹洪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的时候,立刻又和曹纯争执起来。
曹操无奈的说道:“看看,先是你和奉孝,然后是他们两个。我这司空府今日都要被你们吵翻了!”
张辽忍着笑,上前将争得性起的曹纯、曹洪分开,说道:“你们也别争了,这都快过年了,争争吵吵很好玩啊!一会儿都去我家,一块吃顿午饭。一来咱们聚聚,尤其是子廉,有些日子没见了。二来咱们边吃边聊。”张辽说着,扭头对曹操和郭嘉说道:“主公和奉孝也一同去啊,我还有事要请教你们呢。”
“好!好!(同去,同去。)”几人立刻应道。废话,张辽家的菜可是一绝,他们早就等着这个机会了。
“行!那我就先回家了。这得准备啊!准备过年喽!”
第235章 温馨和宁静!
张家的饭菜确实很香,这一点毋庸置疑,只需要看看曹洪面前空荡荡的盘子以及郭嘉等人心满意足的神情就可以知道。只不过今天的桌上比平常多了一个锅,一个纯铜打造形状象脸盆的锅。
是的,张辽让曹操他们品尝的就是后世红遍中国各地的火锅。虽然没有辣椒,不能做出独特的鸳鸯锅,但芥末酱制成的调料却让张辽弥补了长久没能吃到辣椒的遗憾。
坐在烧着地龙的暖和的屋子里,打开窗户看着窗外的雪景,吃着香辣的火锅,呵呵,多么美妙的生活啊!
“文远,这吃也吃了,喝也喝了,你该和我说说那军衔评定的事了吧?”曹纯一脸正色的说道。只不过他的右手在轻抚着他微微鼓起的肚子以及他那还在舔着嘴唇的舌头却完全破坏了他一贯为人沉稳的形象。
“好吧,那就说说。”张辽看到众人似乎都很有兴趣,也顺水推舟的答应了。其实他也想借此机会给自己的改革做一个宣传。
张辽在说话前让下人们撤去桌上的碗碟,又让人送上热腾腾的香茶,然后这才坐下,想众人说起他的军衔评定方案。
“我之所以进行新军制的改革,是为了我军正规化的建设,有利于军队的指挥和管理,以提高战斗力。当然,这不是说不进行改革的军队就没有战斗力,但是一旦战事减少,现有的军队就会像之前的那些曾经威震四方的强军一样变质,这是数百年来的教训。而我就上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个规律。
而军衔就是改革项目中很重要的一点,它对于在民间树立我军的形象,增强士兵的荣誉感和忠诚度是有极大的助力的。同时对于指挥上也有着理清关系的作用。
所谓军衔,就是区分军官以及士兵等级、表明军官和士兵身份的称号、标志和我们能够给予他们的荣誉。参照原有的军制、军职和文官体系相对应的俸禄,我将新军制规定为军官三等九级,士官四级,士兵四级。其中军官第一等为将官,从大将军到中郎将;第二等为校官,从校尉到司马;第三等是尉官,从军候到队率。士官为预备军官,在军中的地位就等同于地方举荐的孝廉或茂才,一旦有机会,他们就是率先提拔的人选。不过现在的军职我也不太满意,到时候可能也会换个名称。
而军衔评定是有其标准的,除了参考当时的身份职务之外,还要参照诸如服役时间、参加战斗的场次、立功受奖的情况以及所掌握的知识的多少。
这其中是有一个很复杂的计算过程的,这里我就不一一说明了。但就子和的个案而言,我可以做一个分析。服役时间从初平元年开始算起,八年,是主公麾下服役时间最长将领之一,主公建军后的历次战斗子和也基本上没有缺席……综上所述,子和完全可以评到将军一级的军衔。至于我在军衔前面给主公预留下的前缀主公完全可以将它细化为将军中的等级区分,但是这个前缀名不宜过多,最多三级也就足够了,而且只有隐性的划分却没有俸禄上的差异。这样再加上平时不授予的四征和四镇将军在内,将军衔级实际上又有了四等十一级的区分。战时再加上将领担负的职务的不同,很容易就能理清指挥时的从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