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恶奴 [校对版] >

第103章

恶奴 [校对版]-第103章

小说: 恶奴 [校对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世的记忆,再加上身体主人的亲身体验,赵强对一杆火枪要二十两银子的价格不能不感到吃惊,折算下来等于花一万多块钱才能买到一把,这价格太高了,高得有些离谱,远远是赵强所不能承受的。

“将军阁下,这个价格是我们来之前的行情,现在恐怕没有那么高。”邓肯见赵强听了价格后怔在了那里,以为自己报的价格吓到了对方,忙又婉转的表示这个价格还有的商量。

“将军是大批量购买,这个价格肯定是可以再商量的,各国商人求财而已,现在将军有那么大的需求,他们总不可能和将军只做一次买卖,再加上我等从中斡旋,这个价格肯定是可以降一降的。”

“对,对,对,将军阁下,我们以上帝的名义起誓,我们一定为您向那些逐利的商人争取最优惠的价格。”

邓肯报的价格可不是一般的高,而是原价的一倍多,这个数字是三人前几天就商量好了,事成之后如何分脏都定下了。见赵强眉头皱得紧紧的,一脸的愕然,有财和有寿担心对方要是觉得价格高而不再采购西洋火器,那他们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因此二人忙站了起来,信誓旦旦的向赵强保证他们一定会站在关宁军的立场替将军考虑。

娘希匹,指望你三,老子还不连皮带肉被你们吞了。价格当然高得离谱了,恐怕十两银子都用不到!天知道邓肯怎么好意思报出来的,赵强没好气的扫了他们一眼,心里盘算开了,从俄国人手中缴获所得的白银有一万二千两,如果统统拨去买火枪,算二十两银子一杆,只能购买六百杆,加上手中还能调出来几百两金子,拢共所能购买的火枪也不会超过一千杆,这个数字和他的需求相差得太大了。再说也不能把手头的银子统统拨出去,不然总制府那边如何周转?

要不是银矿那边一时半会还指望不上,赵强倒也不是太在意价格,反正有银矿在手,用完再挖就是。可是现下可不比以前,各方各面要用银子的地方多了不少,随着控制区内地盘和人口的增多,银子的使用和流通在所难免。有人的地方就会有贸易,就会有交换,这个是自然法则,不是赵强可以强行改变得了的,他现在所能做的是在现有基础上,以计划经济的模式最大限度的将占领区内的一切财富转换为关宁军的战争动力。

价格高,银子少,但却不能不买,想来想去,最终赵强决定拿出三百两黄金,八千两银子供邓肯他们去澳门一行,这首趟买卖赵强认栽了,邓肯他们从中赚取多少他不过问,但是他们必须替关宁军完成一件事。

“本帅考虑过了,价格虽然有点高了,但是本帅还是能承受的,所以采办火器的事情就劳烦三位了。”未等邓肯他们浮出笑容,赵强话锋一转又道:

“不过你们此行除了采购之外,本帅还希望你们能够将那些军火商人带到雅斯克来,另外,本帅还要你们替我关宁军雇佣一些熟悉火器制造的工人,技师等等。”

“这个…”

把军火商人们带到雅斯克来,岂不是自己掘了自己的财路,帮着雇佣一些工人技师倒是没什么问题,邓肯和二郭对视一眼,吱吱唔唔的没有说话。

三人的心思赵强如何不明白,微微一笑;上前一拍邓肯肩膀:“替我关宁军采购火器只是小事,本帅意在你们回来之后,便替本帅主持各地银矿开发事谊,不知你等是否愿意。”

“开发银矿?”

噢,上帝!邓肯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们来到东方不正是为了银矿吗!银矿的财富和采购火器的利润比起来,可是天壤之别,恐怕上帝在听到这样的事情后都会毫不犹豫的点头答应。

“将军阁下,感谢你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也将忠诚的为您办好银矿。”

邓肯和二郭很是严肃的在那正色了一番,有模有样的让赵强暗笑不已。

“嗯,为了你们路上的安全,本帅准备让我的护卫严百户随同你们一起去,一来保护你们的安全,二来也替本帅看看,除了火器之外,还可以采办点什么。”赵强一指严钱:“严百户是海商世家出身,武艺又高强,有他保护,本帅相信三位一定可以安全无忧的到达澳门。”

心思早不在采购上的邓肯热情的对着严钱一笑,然后诚恳的说道:“有严将军的保护,我们将能更好的完成将军阁下交托的使命,在此,谢谢将军阁下对我们的关心。”

严钱是海商世家,家族虽已破落,但影响仍在,赵强让严钱和邓肯他们一起去澳门,一方面是监视他们,不让他们卷了银子跑路,另一方面则是让严钱去南海联络一下故旧,还有一些海盗,许以重金诱他们北上替关宁军服务。

打造水师势在必行,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熟悉大海的海商水手、海盗们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赵强在史书上曾看到,从清初开始,盘踞在南海上的海盗势力就十分强大,甚至在一段时期内连荷兰人、西班牙人都对他们无可奈何,鼎盛时期甚至可以控制马六甲海峡和南洋一些小国。赵强不指望严钱能够说动所有海盗北上来投,只望他能带回来一批人就行。高官也好,厚禄也好,只要海盗们愿意,赵强将尽可能提供,当然,前提是他们必须替自己打造出一支可以纵横中国海的水师。

第一百六十一章 额尔古纳城破

人有人道,鬼有鬼道。从雅斯克南下澳门,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走陆路,经盛京入关,然后一路南下直抵广东;二是走海路,从远东出海,经日本往澳门。

陆路肯定是无法行得通的,不说入关了,恐怕只要踏入宁古塔范围,邓肯他们就要被清军拿下盘问了。因为北方可不比南方,除了广东一地外,各地严禁佛郎机人流窜,一经发现,重则锁拿入狱,轻则立即逐出,永世不得入中国。邓肯他们就是因为没有办法从澳门北上,前往心目中的黄金之地发财,所以才无奈转赴日本,机缘巧合之下得知在清国的极北之地尼布楚盛产白银,这才冒险从日本渡海踏上远东的。雅斯克、首义城等地虽然已经被俄国占领,但严格意义上说,这里仍是“大清王朝”的领土,邓肯他们可以在俄占区内行动自如,但一旦踏上清军控制区,那他们就得成为阶下之囚了。所以从陆路南下是他们从未想过的,他们的路只有一条:海路,怎么来的,怎么回!

邓肯的南下路线是沿关宁军东进支队路线抵达多伦禅,然后再到达与朝鲜接壤的地方,在那里,愿意提供偷渡方便的朝鲜渔民将送他们到日本,再然后,他们就可以搭乘西班牙或荷兰的商船到达澳门。此条道路也是他们来时的路线,该路线除了担负在海上遇到暴风雨船翻人沉的风险外,可以说是最安全的偷渡路线,唯一付出的就是收买朝鲜渔民和应付可能出现的朝鲜水师盘查的买路钱,另外还要忍受长达数月孤独和漫长的大海航程。

严钱接受任务后,二话不说就挑选了三十名曾有过海上或江上作业的汉军士兵随同南下。严家在吴军战败后就被新任广西巡抚下令抄家了,族内大多男丁被以“通逆”的罪名杀了,但严钱知道,老父在海上转了一辈子,虽为海商,但海盗的勾当也没少做。狡兔三窟,他不可能没有给严家安排个后路,所以,严钱相信,在南海的某些岛屿上,肯定有他严家的人在。因此,听到赵强让他南下后,严钱就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严钱选好人后,赵强亲自送他们出城三里。路上,赵强没有和邓肯他们多说什么,只对严钱交待了一些南下澳门后的事情,要他注意物色那些在澳门不如意的佛郎机人,不管他们有没有本事,只要他们愿意,一律以重金将他们哄到雅斯克来。澳门市面上的书籍,赵强也要严钱统统买上几本带回来,管他是哪国文字,买回来再说,届时让邓肯他们翻译就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第一战斗力,知识就是力量,在无法得到明朝的一些专业著作时,赵强只能将眼光放在那些相对于明人而言有些落后的欧洲著作上面。邓肯他们说此次采购的还是前装火枪,但赵强怀疑现在澳门和南洋等地的欧洲人是不是有了后装火铳,为此,他对严钱讲了一些后装火铳的特点,要他注意一下,一经发现,不管对方有什么条件,立即答应下来,并想尽一切办法将能出售后装火铳的军火商人吸引到雅斯克来。

三百两黄金和八千两银子数量太多,重量也太重,约摸有七百斤重,因此,包括邓肯三人在内,每人身上都背了二三十斤。其实邓肯和二郭是可以不必背负的,但三人不知是这辈子没看过这么多金银还是觉得这些金银就是他们的了,死拿的抱在手中不肯交给别人,严钱劝了几次,他们都婉拒了,而且理由很是冠冕堂皇,说什么他们也是关宁军的人,所以绝不能区别对待,他们要与将军的部下一样分担。见他们执意如此,严钱也由得他们去了。

赵强从治安队调了四辆马车托载他们到多伦禅,又写了封信让严钱带给胡旺。信中将邓肯等人到澳门为关宁军采购火器的事情告诉了胡旺,要胡旺在邓肯他们到达后,派员保护他们南下到朝鲜接壤处,另外让他派人打探有关朝鲜水师的情况。因为赵强觉得如果他要建立水师,那么一开始的敌人倒不是满清的水师,而是眼皮底下的邻居——朝鲜水师。为了应对这个邻居日后可能出现的麻烦,赵强认为有必要事先了解对方,也好做到心中有数,不致麻烦来了的时候慌手慌脚的。最后,赵强要胡旺为关宁军未来的水师选择一个港口以作基地,只待严钱回来之后,便立即开始动工兴建水师。

送走邓肯和严钱他们后,赵强便回了雅斯克,然后就带人直奔首义城。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忙完了,他也得将冯云的事情处理一下,因为他觉得自己应该给冯云一个交待了。

赵强自认和冯云之间的感情好像一直都很淡,一点也没有强烈的表现过,二人之间说是有感情倒不如说是有好感才对,相敬如宾,对,相敬如宾,这四个字是赵强对二人之间关系的一个最恰当的描述。这趟过去,看能不能和冯云有所突破,赵强对个人感情方面没什么特别要求,对妻子的要求也没什么讲究,只要这个女人愿意和我过一辈子,愿意为我生儿育女那就行了,其他的都是浮云而已,赵强如此想道。

“千户大人,可以向师团长报捷了!”

额尔古纳城前,望着已经被撞开的大门和蜂涌而入的蒙古骑兵大队,左铭南神色轻松,身后的钱林也是一脸喜色。站在二人前面的齐壮却是没有喜色,相反却是一脸怒容。听了左铭南的话,齐壮缓缓转过身子,冲他点了点头:“向师团长报捷额尔古纳城已破,城中罗刹守军及居民负隅顽抗,造成我部伤亡数百,为激励军心,职已令屠城。”

今天大封推,请读者朋友收藏与推荐支持,此一更,还有三更。

第一百六十二章 紧锣密鼓

在赵强前往首义城准备处理自己与冯云关系之时,远在北京的康熙却在半月前针对罗刹入侵接连发布十三道旨意,随着旨意的下发,盛京、吉林、宁古塔、黑龙江四地八旗衙门紧急运转,各地兵马调动频繁,来往于四地的信使日夜不停的奔驰在广袤的黑土地上。

八月二日,辽河上,一支庞大的船队正逆流而上,在两岸数千民夫的拉拽下,缓缓向着北方驶去。船队运载的是是从盛京、吉林等地征集的一万两千石粮食,可供两万大军三年食用,目的是地黑龙江的爱珲城。船队的行进路线是辽河——松花江——黑龙江。与此同时,吉林将军征发六千各族百姓开辟一条长达一千三百四十里的驿路,设大小驿站三十九处,调流配吴逆七百人分驻于各驿站,以充驿丁。

八月六日,新任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督令协领佟图拉督建呼玛尔城,以为屯兵之所。同时征集境内达斡尔兵四佐领并三千居民前往爱珲城屯田。

八月八日,宁古塔将军巴海奉命将治下一千五百兵调往黑龙江,归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统领。

八月十日,清廷调山东、山西、福建三地驻防八旗兵二千六百人北上。

八月十三日,吉林将军在松花江招募水手六百,开造大船二十六艘。

八月十七日,距离台湾郑氏剔发易服,正式臣服大清不过两天,护军统领马喇即率前锋营兵二百,护军营兵四百前往黑龙江。

如此频繁的调动,傻子都知道朝廷即将要对罗刹人动手了,一些心眼活套的低级军官开始到处寻找门路,期望能调到黑龙江去,好在北征之战中捞些军功,给自己添些晋升的资历。一时之间,关外各地的将军衙门成了最热闹的地方,治下各地的协领、参领乃至佐领们一窝蜂全涌了过来,争着向将军大人送上自己的孝敬。将军府的门人更是炙手可热,收红包收得手软,反正不过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