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本刊编辑部] 百年科幻宇航篇 >

第1章

[本刊编辑部] 百年科幻宇航篇-第1章

小说: [本刊编辑部] 百年科幻宇航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98 第10期   … 世纪回眸
本刊编辑部
        科幻真的具有预见性吗?
    世界历史进入二十世纪以来,科技发展改变了文明发展的途径,也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方法。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只需要想想第一篇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是在怎样的科学思潮与产业革命的思想背景与技术背景之下,从众多神秘恐怖的哥特式小说中脱颖而出就足以说明一切了。
    不知道凡尔纳写下被鲁迅译为《月界旅行》的杰作时,他是否真的想到了百年后的登月实践。但基本事实是,在人类航天进入实施阶段后,某些技术细节与凡尔纳的预言惊人地相似。
    对于这个不争的事实,许多把科幻仅仅看成是技术时代的新版童话的人们也不由得要在内心深处重新定义科幻。在科幻作家有意无意之间对科技发展的前景表现出惊人预见性的同时,一些富于创见性的科学家却在这方面犯下致命的错误。
    1930年,卢瑟福成功地分裂了原子,他却看不到这个发明中所包含的巨大实用价值和革命性的信号。对此,他用今天看来难以置信的口吻说:“如果有人寄希望于通过改变原子来获得能源,这无异于水中捞月。”连伟大的爱因斯坦也曾同意他的观点,他说:“没有迹象表明原子能是能够获得的。”
    阿德里安·贝里多年来致力于人类社会未来趋势的研究,他说:“如果我们不相信专家能够准确预测未来,那么又能相信谁呢?回答是,对于长期预测来说,科幻小说作家是可以认真信赖的。”科幻大师克拉克的话听起来更有说服力:“我认为只有科幻小说读者或者作者才真正能够讲清楚未来世界的可能性问题。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数以万计的科幻故事探索了所有可以设想的,以及大部不可思议的可能性,用批判的态度去阅读科幻小说对于任何一个想研究未来10年以上的人都是一种基本的训练。那些不熟悉科幻小说的人是几乎不可能去想像未来世界的。我并不是说有百分之一以上的科幻小说的读者会成为可靠的预言者,但是可靠的预言者百分之百都是科幻小说的读者,或者作者。”
    就科幻本身而言,就算不能对未来作出任何预言也不要紧。
    因为更多的时候,在更多的读者那里,科幻提供的是一个巨大的智性娱乐空间。
        想像空间中的美丽飞行
    航天时代在冷战时达到其第一个高峰期。
    其实,在本世纪初就有人试图将航天之梦变成现实。齐奥尔科夫斯基少年时因残疾被迫中断学业,四十岁上才开始研究火箭与航天。在我们接触到的科幻作家中,还没有谁在作品中掺入那么多具体的技术细节。他设想用煤油和液态氧作为液体燃料,推动火箭在太空飞行。他通过计算还指出,要想飞出地球,只靠单级火箭是不能胜任的。根据他提出的经典公式计算,单级火箭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每秒9千米,减去空气阻力和地球引力引起的速度损失,单级火箭实际只能达到每秒7千米,小于第一宇宙速度。如果把火箭设计为多级的,不断甩掉无效的负荷,减少飞行阻力才能挣脱地球引力。正是他的远见卓识得到实际运用,从而大大缩短了人类进入太空的历程。令人遗憾的是,齐奥尔科夫斯基没能看到自己大胆而科学的设想变为现实。
        终于挣脱了地球引力
    20年后,美国人戈达德将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火箭理论部分实现。1926年3月16日下午,一枚火箭从马萨诸塞州一个农场上腾空而起,这枚火箭飞行时间仅2分5秒,但戈达德非常清楚这对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他激动地说:“这一下,我可创造了历史!”
    火箭真正地挣脱地心引力飞向太空是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的卫星号火箭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从此,太空对于人类来说,才成为一个开放空间,人类因此开始了一幕又一幕的登天壮举。
    在这个伟大的进程中,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学生科罗廖夫是一个值得记取的名字。他主持研制的两级火箭把第一颗卫星送入了太空。在他领导下,前苏联成功研制出东方号运载火箭,把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送入了太空。之后的宇宙飞船站载人对接飞行,也是他在航天领域的杰出贡献。
        辉煌的“阿波罗计划”
    在60年代初,前苏联刚完成了载人航天飞行,强大的竞争对手美国就宣布,要在10年内把宇航员送上月球。太空竞赛是科技水平的较量,更是综合国力的一场全面角力。阿波罗登月计划成为一个有2万家相关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共42万多人参与的庞大工程。经过8年的艰苦努力,在连续发射了10艘不载人的阿波罗飞船后,终于在1969年7月16发射成功载人登月的阿波罗11号飞船。
    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影视画面可能有两个:一个是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一个是阿姆斯特朗站上月球表面时说:“对一个人来说,这只是一小步。可对人类来说,这却是巨大的飞跃!”美国人还在月球上竖立了一块金属纪念牌,上面写着:“公元1969年7月,来自行星地球上的人首次登上月球,我们是全人类的代表,我们为和平而来。”这是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它表明,人类一旦飞出地球大气层,就有可能获得一种全新的观点。这种观点是全人类的观点。
    而科幻作为一种文学样式,作为一种思想形态,在大多数情形下,作为出发地的正是这样一种特别的观点。美国科幻作家,我们的老朋友詹姆斯·岗恩他正确地指出:“把人类看作整个种族的观点,不仅是科幻小说的特征,而且是科幻小说的基本观点。”
        美丽的空中楼阁
    人类在二十世纪最后一件征服太空的壮举将是迁延已久的国际空间站的升空计划。美国出版的《科学》杂志在对这一太空城计划作出全面报道的同时,也客观地指出:“国际太空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为雄心勃勃的一项太空计划,倘若没有富于幻想的前几代人为实现在太空中居住出的种种努力,也是无法实现的。”
    事实确实如此。早在1857年,美国《大西洋月刊》推出美国作家赫尔的科幻小说《砖砌的月亮》,便首次出现了太空站的构想。这轮人造月亮是借助于一个巨大的飞轮把砖运上太空建造起来的。
    而能使人亲眼目睹的最美丽的太空城市图景出观在电影《2001:太空奥德塞》中。
    早在1923年。德国科学家奥伯特便设想出一种轨道平台,他把这种平台看成人类飞向月亮与火星的前进基地,并用太空站这个词来命名他想像出的轨道平台。这是人类第一次使用这个词汇。在这个词被创造出来后的75年后,国际太空站终于升空进入了实施阶段。今年底,美国的奋进号航天飞机将把两名宇航员送入太空,完成太空作业。他们将把已经送入太空的功能货舱与节点舱连接起来。
    这是人类在和平时期的一项最伟大的工程。
    美国和俄罗斯将提供几个独立舱体,日本、加拿大和欧洲各国将提供一些实验室和微重力环境下的研究设施。这项工程预计到2004年完成。届时太空站内部仅工作空间就将达到1300立方米。整个工程将耗资294亿美元。为了完成此次太空工程,为把一百多个配件发送上太空,美国航天飞机和俄罗斯的运载火箭将发射升空45次。
    火箭技术的先驱德国人布劳恩在本世纪中期曾经预言过:本世纪内,将有第一个婴儿在太空中诞生。而我们可以肯定看到又一个伟大科学家的预言破产。在本世纪末,我们刚刚开始讨论太空人的性生活问题。太空中的有性繁殖将移送到下一世纪去完成了。无独有偶,在太空时代来到后,我们也看到了科幻作家犯下致命的错误。马丁·凯丁在其写于1987年的小说《走出地球》中,借一个传教士之口宣称:在宇宙飞船里,不仅重力等于零,人类的道德观也等于零。而真正发生的现实是,男女宇航员拥挤在狭小的舱位里,并没有制造令媒介与大众热衷的种种绯闻。更何况,空间中的重力也并不等于零。
    科学预见未来,科技实现未来,而科幻小说永远以诗性的方式倾听未来。当未来真想告诉我们一点什么,而播送出信息的时候,我们相信,一定是科幻那敏锐的智性触角感觉到未来。当科学还为能在地球的微重力环境中干些什么而费尽心力的时候,科幻早已越出太阳系,进入了星际飞行时代。动力是太阳风帆,是反物质火箭,或者穿过黑洞,生命本身在辉煌的湮灭里得到跃迁!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1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