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宋 >

第411章

新宋-第411章

小说: 新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人得志!”孙固望着舒亶的背影,气得“啪”地一掌击在案上,抖着胡子道:“列位,我要即刻求见皇上,诸公有谁愿意同往?”

“孙公且少安毋躁。”王珪听说舒亶要弹劾司马光,他素来痛恨司马光,心里痛快非常,这时却故作姿态,假意劝解,一把拉住孙固的袖子,慢条斯理地劝道:“此事还须从长计议……”

吕惠卿也在旁劝道:“参政便是性急,舒亶虽沽名钓誉,但他如今所为,到底是挑不出甚不是来,所谓‘清者自清’,司马君实原也无什么要紧的。况且皇上正要倚重于他,岂会许他便此避位?如今皇上圣体违和,为人臣者岂好便为这捕风捉影之事,到皇上面前吵将起来?依我之见,便让舒亶去查,清者自清,难道便真能让他冤枉了去?查清楚了,司马君实才能自安……”

他张口“清者自清”,闭口“清者自清”,冯京、王安礼亦点头称是,孙固转头去看范纯仁,却连范纯仁也默然不语。他不由冷笑道:“受教了。然我岂不知‘清者自清’?但我亦知这世上,还有‘锻炼成狱’!诸公既不愿去,我亦不敢勉强!”说罢,一抱拳,亦扬长而去。

范纯仁目送孙固怒气冲冲地离开尚书省后,因这日并非他当值,亦起身告辞。他也无心去刑部,便径直回府。

范纯仁对舒亶颇为了解,熙宁十七年的台谏中,舒亶是唯一的“省元”,宋朝最重进士,虽然近年来亦提倡“文武并重”,但习惯非一朝可以改,进士及第依然在人们心目中被看重,舒亶为礼部试第一名,那种无形中的优越感,亦使他与旁人不同些,他在御史台,素以敢于任事、不避权贵而闻名。而除了胆大包天、无所畏惧之外,舒亶还极擅长罗织罪名、拷掠讯问,凡经他过手的案件,定是穷究到底,涉案之人,无论轻重,一个也不会放过,被许多人视为“酷吏”。因此,舒亶也素为旧党所不喜,而舒亶同样也不喜欢旧党士大夫,倒与吕惠卿走得极近,常被人视为“亲附”吕惠卿。但在范纯仁看来,舒亶与吕惠卿的确一居台谏,一在“政府”,互通声气,互相支援,但舒亶倒未必便可视为吕惠卿的党羽那么简单。

因此,陈世儒案既然落到他手中,后果实不堪设想。陈世儒夫妇固然罪大恶极、死不足惜,但偏偏他夫妇都是宰相之后,陈、吕两家亲属姻戚多为朝士,吕家更是当世少有的名门望族之一,旧党重臣罕有不曾与吕家有瓜葛的——舒亶碰上了这么一个大案,正是扬名立威之时,自不会轻易收手。但更让范纯仁忧心的是,这种可能倾动朝野的大案,以皇帝之英明,又怎会随随便便发到舒亶这样的“酷吏”手中?就算舒亶与吕惠卿是沆瀣一气的,这事后面有吕惠卿的操纵,但即使是皇帝得了风疾,范纯仁亦不相信吕惠卿当真便能操纵皇帝。舒亶也罢、吕惠卿也罢,皆不足虑,但如若不是皇帝错估形势,误用舒亶,那才真是出大事了……他满腹心事地回到家中,也不更衣,便将自己关进书房中,范府的家人也都习以为常,并不敢打扰。只由得他在书房中反复研读陈世儒案的卷宗,尤其是那些奏折后面的朱批。

皇帝的语气是不加掩饰的愤怒。“禽兽行”、“负朕”、“罪恶滔天”——这样语气激烈、让人触目惊心的词,举目可见。但范纯仁从这些批复中反复揣度,皇帝的一腔怒火,大多竟是针对苏颂的。也许皇帝真的认为苏颂徇私枉法。此外,对吕公着的恼怒也溢于词表——虽然即使从舒亶所说的案情来看,吕家真正大力周旋,为陈世儒、李氏求情的,其实还是李氏的生母吕氏,到现时为止,没有证据表明吕公着一定知情,但吕家屡屡陷入丑闻当中,无疑会让皇帝感到不快——吕公着因为族人在湖广的弊案,刚刚被贬到大名府还没多久!

但也就是仅此而已。皇帝并无一语及于司马光,也没有谴责苏颂、吕公着结党营私的意思——范纯仁最怕的就是担心皇帝想到“结党”上面去。旧党旧党,虽然朝野都习惯于叫“旧党”、“新党”甚至是“石党”,但无论是新党还是旧党,亦或是所谓的“石党”,都是不肯承认的。皇帝虽然知道这些叫法,但也只是当成一种政见的划分来看待,倘若真的以为皇帝就能认可朋党公然存在于朝廷之上,那未免太天真了。皇帝才懒得分辨什么“君子之党”、“小人之党”!石越这么小心翼翼,又有大功于国家,一个捕风捉影的“石党”,便令他被闲置这许多年。苏辙也因为是传说中的“石党”,被皇帝睁只眼闭只眼地赶出了汴京……更何况旧党一向是以君子自居的。君子无党。若“君子们”被皇帝认定为结党,那“君子”也就成了“伪君子”……所幸的是,暂时还看不出皇帝有这样的想法。

但他也不敢高兴,谁能料到吕惠卿与舒亶不会往这个方向办实这桩案子?然而……坐在书房里,范纯仁越想越是烦乱,仿佛看见了无数的头绪,伸手就能抓住,却又找不到一个真正可靠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信手抓起一支毛笔,沾了沾墨,在一张白纸上随手画写着——才写了十几个字,范纯仁便蓦然停笔,怔怔地望着那张白纸上面的字——自己刚才随手所写的,竟都是“益州”二字!

“益州?”范纯仁喃喃道,不由站起身来,却不小心将一份报纸带落到地上。他正欲俯身去捡,却见那份《汴京新闻》上赫然印着:“昨日桑充国坚辞白水潭学院山长、《汴京新闻》社长……”他小心地拾起那份报纸,轻轻掸了掸上面的灰尘,自言自语地说道:“桑充国……”

书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过了一会,便听一个家人在门外禀道:“禀参政,石学士府上送来一封请帖。”

“唔?”范纯仁快步走到门口,却见那家人弯着腰,双手捧着一封请帖高高递上。他顺手接过来看时,却见上面写着:

“欲九月二日午间具家饭,款契阔,敢幸不外,他迟面尽。

(〃文〃)右谨具呈。

(〃人〃)八月某日。

(〃书〃)观文殿大学士、提举编修敕令所石越札子。”

(〃屋〃)几个时辰之后。御史台。

“押班是说石越给范纯仁送了一封请帖?”舒亶阴着脸望着石得一,轻轻地磨着牙,“可知石越是哪天设宴么?”

“这却查不到。”石得一摇头道:“石越这回似只请了范纯仁一人。”

“范纯仁回府后,也没去见司马光?”

“司马府上一直闭门谢客,有几个上门的宾客,都被赶回去了。”石得一啐道:“这个司马十二,恁地不识人情。”

“押班却是想错了。”舒亶嘿嘿笑道:“他哪是不识人情,实是洞悉人情。”

石得一斜着眼看了一眼舒亶,尖着嗓子道:“舒大人,眼下不管司马十二识不识人情,他家衙内的案子不坐实,将来却要撕掳不清。石越不是好惹的,休看他不做宰相,在官家面前一句话,王正中就发配了。官家便是病着,每个月亦要见他几面。如今不知怎的,倒将这尊菩萨也招惹来了……”

“押班与下官都是奉旨办案,管得了他是哪尊菩萨?”舒亶不以为然地说道。

但石得一心里却是有鬼,吕惠卿要借这案子诛除异见,舒亶要借这案子扬名立威,各有自己的盘算;他石得一与吕、舒又非生死之交,犯得着平白无故为了这案子惹上司马光?他却是得了雍王的暗示,要他对舒亶睁一只闭一只眼,借刀杀人,将司马光等一干重臣赶出朝廷。他自然不知道李昌济替赵颢谋划的如意算盘——在皇帝病危之前,将朝中党争推向白热化,司马光等人若被赶出朝廷,不仅将来他争夺大位时少了许多强大的阻力,更重要的是,吕惠卿如此得罪天下士大夫,皇帝崩驾后,若不拥立新君,图谋“策立之功”,只怕将要死无葬身之所,那时收买吕惠卿就容易了。待即位之后,再贬吕惠卿、舒亶,诛石得一,召回司马光等人,那么自然“天下归心”,他的皇位就很容易巩固了。

此时,石得一还在做着赵颢登基后,自己成为入内都都知,封节度使的美梦。

他心里头带着这么一件败露就要抄家灭门的大事,难免便没那么理直气壮。他的确只是睁只眼闭只眼,顶多只是误导一下舒亶,让他对皇帝的心意揣测得没那么准确,但却始终是很不踏实的。他曾日夜侍候着皇帝,对皇帝的了解也比普通的外朝官员要多——石得一比谁都清楚石越在皇帝心中的分量。石越一席话就让皇帝贬窜王正中,更是令所有的宦官都为之侧目。更何况,虽然抓不到把柄,但宫中每个内侍都知道石越与一般的大臣不同,他在宫里面也是有势力的——李向安、王贤妃,都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清河、柔嘉,又是皇太后跟前最亲近的人。

所以,对于石越,石得一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惧怕感。以往,他的靠山是皇帝,他自然不怕任何人,便如这回舒亶一样——他也以为他最大的靠山是皇帝,但石得一心里却很清楚,他这回的靠山,却并不是熙宁天子赵顼!他也不相信石越在这时节请范纯仁吃饭,只是叙叙家常闲话。他一定是要多管闲事了……“绝不能让石越抓到把柄。”石得一在心里想着,一面脸上却堆出了笑容,又将身子向舒亶挪了挪,放低声音,道:“舒大人,你我如今已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我也不闹那些虚文,打开天窗说亮话罢——我们虽然都是奉旨办案,公正无私,但自古以来,要公义,便难免会得罪权贵。苏颂、吕公着父子、司马康下狱,你我便回不了头了。这桩案子若不能办成铁案,让人无可挑剔,我一个内侍,刑余之人,没甚好顾惜,但舒大人的锦绣前程,只怕就此毁了。大人莫要小瞧了石子明,这当世有哪一个大臣,是官家每个月都要见的?官家连贬他都舍不得让他出了京城,开国以来,有哪家大臣有这等体面?”说到这里,他语气微顿,又抱拳尖声道:“司马参政的衙内,若是舒大人拿不到证据,我看不如便此放了。否则,还请大人体谅,咱家也只好如实禀报皇上……”

他这话将自己撇得干干净净,还隐隐带着威胁之意,舒亶自然听得出来。他没料到石得一怕石越,便如老鼠见了猫一般。心里又是鄙夷,又是恼怒,却也发作不得。石得一毕竟也是权阉,又是皇帝派来的,舒亶心里也明白,便如石得一所说,他的确没有回头路可走。苏颂不必说,这回不论案子办到哪一步,他最起码都会被赶出汴京;但最要紧的,却是扳倒司马光、吕公着,最好连范纯仁、孙固等人也搭进来,那才是惊天动地的大案子。

但要将所有涉案之人一一绳之以法,将他们的后台全部扳倒,若没有面前这个阉竖的支持,却是不可想象的。在皇帝面前搬弄是非,还不是全凭他一张嘴?

“押班放心。”舒亶连忙安抚着石得一,手指轻轻敲着案上的《汴京新闻》,笑道:“我自有办法。来人!”

一个承差小吏连忙跑了进来侍候。“你去给苏大人、司马公子、两位吕大人等犯官戴上枷锁,换间房。枷锁要重,房子要小,要暗,按规矩,亦不能亏待了,仍旧安排一个狱卒侍候饮食起居。”舒亶毫不理会目瞪口呆的承差吏与石得一,继续吩咐道:“自今日起,凡此案的犯官,皆不得离开牢房一步,吃喝拉撒,并在一房。该吃的、该喝的,依然照例份送去,但要全部倒在一个盆里,用带土的棍子搅了……”

“这……”承差吏微一迟疑,舒亶的脸便已沉了下来,厉声喝道:“你听清了么?”

“是。”

“还不速去照办?!”

“是。”

望着那承差吏几乎是战战兢兢地应命出去,石得一也忍不住小声问道:“舒大人,这些人非同小可,用刑不得……”

“我用刑了么?”舒亶冷笑道。

“这……”

“押班可去查御史台的法例条文,我都是按规矩行事。”舒亶嘿嘿笑道,“押班尽可放心,这些人开口气节闭口气节,苏武留胡十几年,那种苦都吃得。他们受这点苦,便好意思自称被‘屈打成招’了?若传扬出去,是他们自己抬不起头,见不得人。皇上也不会因此怪罪我等——难道这御史台是给他们享福来的么?嘿嘿!我倒想知道,司马康这公子哥儿,能撑得了几天!”

但石得一离开御史台之时,心里头却依然放心不下,终于又叫过心腹的随从,低声吩咐道:“加派人手,盯紧石府。”

但石府却再也看不出什么异常来。一连几天,石越或者根本不出家门,见的客人也无非张三李四,无足轻重;或者就是携家眷游玩寺观庙宇,繁华形胜。只有八月三十日这一天,石越受邀前往白水潭学院,与刚刚辞去山长未久的桑充国一道,替这一年毕业的格物院学生主持毕业典礼。下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