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第一剑-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逸淡然笑道:“杀你啊!这还看不出来?然后再拿走夺天剑。”
“竟然做出这种事,你投靠了魔教,还是你……你根本就不是萧……”广陵真人话未说完,已被萧逸冷声打断道:“这个问题你死也不会知道。”
一剑挥下,广陵真的首级已被斩下。
此时,在远处观看的那少女已没了踪影,萧逸似乎并不在意她,取下广陵真人背上的木盒打开。里面是把三尺长,通体紫色的长剑,剑身散发淡淡紫气。
萧逸望着夺天剑轻笑一下,随即合上木盒,消失在夜色中。
夜色褪去,一缕朝阳照入旧的屋中,颜骥和萧逸已经醒来,匆匆洗漱吃了早饭准备离开。将要离开自己生活十多年的地方,进入一个陌生环境,颜骥起初有些不舍,但想到自己已没有任何牵挂,找不到任何留在这里的理由,他已然下定决心要离开这里。
未出屋前,萧逸忽然向颜骥说道:“我最后再告诉你一件事,这件事本来不可向将要进入师门的人说,但我破例要告诉你,让你考虑清楚。拜入本门并非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我们这些入门时间长的弟子最清楚不过,本门弟子身负除魔卫道之责,常常奔走于生与死之间,你根本不知道何时会丢了性命。就像这次,我若不是遇见了你,恐怕已命丧黄泉,你拜入本门一定也会经历到这种事,所以你一定要考虑清楚,你要不要跟我走。”
颜骥埋头思索,心想:“他们这些江湖中人原来过得也不快乐,并非像我想的那样,像我这般做个普通人也能活的自在,不怕被人杀害。”
颜骥犹豫了,许久不能回答萧逸,心里一直在盘算着是去还是不去。
“我确定,我跟你走。”颜骥终于回答,眼神里没有一丝犹豫。
他认为自己该看破这个世道了,他在这里过得就很好么?这种生活简直生不如死,他性子要坚定,怕是早下定决心死了。如果要在这里过下去,怕是永远也会被挂着“贼小偷”的名号。
路是自己选的,后悔也怨不得别人。
“我再问你最后一遍,并且我以过来人的身份提醒你,你将来一定会后悔你今天做下的决定,因为我已经后悔,我们都将会一样,但是后悔也没有。我经常后悔,可我还是无法改变我现在的生活。再回答我最后一遍,确定还是不确定。”萧逸最后一次提醒颜骥。
萧逸这番诚心相告,已然犯了江湖门派的大忌,若都是这么告诫想入门的弟子,恐怕江湖上也没有几个门派了。
他这一番话,颜骥无法理解出更深层的意思,只认为萧逸后悔过上这种生死无常的生活,心想:“死也没什么大不了,我已经没有任何牵挂,这世上已没有任何人值得我留恋,我不敢自杀是因为我胆小,若被人杀了倒也省事。”
“我确定,我要跟你走。”颜骥毅然答道。
最后一次确定,已然确定这少年的命运将会彻底改变,他只希望当前选的路会比先前的路要好。
萧逸点点头,长叹声,说道:“好吧,我这就带你走。”
两人走出屋外,萧逸望了一眼颜骥的家,淡淡的道:“走了,你便不知要什么时候才能回到你的家,最少五年,也许十年,运气不好的话一辈子也没有机会。”
颜骥也望了一眼自己的家,道:“如果我爹爹和我娘亲还在,我一定不跟你走,现在我的家已经不是家了,只是个房子。”
萧逸沉寂片刻,右手一挥,念道:“出鞘!”
“锵!”
只见他左手中的仙剑“金鳞”飞出剑鞘,在半空中盘旋飞舞。萧逸一把抓住颜骥的肩膀纵身飞跃半空,双脚踏在金鳞仙剑上,向北方疾飞而去。
这一手神通叫“御剑飞行”,和御剑术一样,也是剑仙惯用的神通,主要做赶路之用。御剑飞行和御剑术,是被称作“剑仙”这一美称的两种必备之术。
第一次见识到这种法术,颜骥异常兴奋,在他的映像中,只有神话故事中的神仙才能如此。若不是亲身体验,实难相信世人能有如此神通,当下对那修真世界多了几分向往。
萧逸此行的目的是八公山,那里正是他的师门所在。
八公山位于水家湖镇北两百里,北邻淮河,西南有江淮古城“寿州城”,诗云:
八公草木晚离离,仿佛秋水似设奇。
老气逼云含雾雨,空青拔地镇淮夷。
这四句诗是世人赞美八公山之诗,可见八公山盛名并非虚有。不足两个个时辰,两人已到八公山,只见群峰巍峨,重峦叠嶂,恰似平川卧龙,逶迤盘恒,奇秀万千。虽山高不过百丈,但拔地于淮水平原,足显山势宏伟。整座山的景色用简短语言概括,有八字:林密,石奇,泉古,水秀。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用来形容八公山再恰当不过,这句话里的“仙”自然是指这八公山上的两个修真宗派三清观和紫巍观。
萧逸的师门是三清观,他是三清观当今掌教广成子的大弟子,更是三清观年轻一代弟子中的翘楚人物,在神州四大宗派三小宗派里也是小有名气。
神州四大宗派中的三清观与紫巍观同居一山,倒是江湖中鲜有之事,江湖人多感觉这两家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门派,否则怎会屈居一山。
其实不然,因为神州四大宗派已包含这两家,可见三清观与紫巍观在江湖中的地位并非一般,三清观更是四大宗派之首,紫巍观则是四大宗派之末。
两家之所以同居一山,是因为这两家的开派祖师曾经同在一门学艺,出师后这两人起了攀比之心,都不服对方的能力。但这两人也只是不服对方的能力,交情也不差,两人一句玩笑之言说是各在这八公山上建造一座道观,一居南山、一居北山,比一比谁的道观能发展壮大。正因这句玩笑之言,八公山则成了今天这幅局面。
好在这两家道观提倡和平相处,共守八公山,才没有出现两家因争夺八公山而血拼的局面。三清观祖师是个道士,而紫巍观祖师是个道姑,因此紫巍观多收女弟子,在江湖中的地位声势也远不如三清观,世人只知道八公山有三清观而鲜有人知八公山有紫巍观。久而久之,紫巍观更是少在江湖中行走,只是居山清修,观中弟子越来越少,如此,三清观的威名声愈来愈响。
及至今日,三清观弟子己近千人,声威赫赫。观主广成子道行高深,冠绝天下,一身修为更让正道各大掌门无不钦佩。
入山二十里,便可见山腰上一片琼楼玉宇,眼前正是三清观。萧逸和颜骥下地步行,向观内走去,走过一段山路,两人来到一条阶梯前,一百零八道阶梯尽头便是三清道观宏伟正门。阶右边,立一块一丈高石碑,石碑上刻一个太极图,太极图下方竖刻着“三清观”三个草书大字,这三个字右边刻有两行小字: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颜骥虽认识这些字,但完全不明白这些字所言何意。
阶梯前站着四名青年弟子,两道两俗。四人见了萧逸,纷纷迎上招呼道:“萧师兄”。
萧逸还了礼,道:“四位师弟辛苦了。”
一个俗家弟子看了看颜骥,见这人面生,不像三清观门下,便问:“萧师兄,这位是?”
萧逸微笑道:“是我的好友,此次带他入观有要事,请四位师弟放行。”
第04章 仙居
那名弟子颇为客气,也给足了萧逸面子,道:“既是萧师兄好友,自当放行。”
萧逸谢过四个守山弟子,领着颜骥踏上阶梯进观。
观内房楼林立,青石板路纵横交错,颜骥哪里知道该往哪走,紧跟在萧逸身后,随着他在道路上穿梭。一路上不论道俗、男女弟子,见了萧逸都主动招呼,由此看来这萧逸在观内极受人尊重,这一点,颜骥看得最清楚不过。
“事不宜迟,我这就带你去见师父,”萧逸说着来到一间屋前,向颜骥说道:“你在门口等着,我先进去拜见师父。”
颜骥点点头“嗯”了一声。
萧逸进屋,轻轻敲下里屋的门,道:“师父,弟子回来了。”
“你进来吧。”屋里一个浑厚的声音响起。
萧逸推开屋门进入屋内,然后又关上屋门。未等萧逸开口,坐在蒲团上的广成子开口问:“事情办得如何?”
这广成子着一声墨绿道袍,身形魁梧,神色丰盈。
萧逸向师父躬身行礼,答道:“半月前我赶到千剑山庄时见千剑山庄已被灭门,那时师叔正在与地狱门一干人斗法。我助师叔退去地狱门妖人后,师叔说夺天剑的下落周怀扬在死前已透露给他……”
听见夺天被找到,广成子面色一喜,打断道:“夺天现在何处?”
萧逸剑眉一锁,道:“广陵师叔没护送会来么?”
广成子瞥了一眼萧逸,道:“若是送回来我便不问你了,快与我细细说来怎回事,夺天究竟在哪?”
萧逸恭敬答道:“当时师叔和我商议出一计,找两个木盒,我带的木盒中是假物,广陵师叔带的是真夺天。我们分路带回观中,以扰乱敌人。不想我途中遇地狱门五鬼中的恶鬼与猛鬼阻劫,我将猛鬼除去,却被恶鬼重伤,逃到一个小镇内便昏死过去,后被一少年救下,养伤至今日。我以为师叔已将夺天护送回观,便回观一看。”
广成子神色忽然暗淡,叹道:“你广陵师叔至今未回,多半是出了事。”
萧逸一听此事,毅然道:“此次出行办事不利,徒儿这就去查探广陵师叔何在。”
广成子上下打量萧逸的身子,问:“你伤势恢复得如何?”
萧逸答道:“已经完全恢复,可以即刻出行。”
广成子沉思片刻,道:“那你再出去走一趟吧,路上要仔细寻找,务必要查清你光陵师叔的下落。”顿了片刻,又说道:“你广陵师叔至今未回,多半是遇了事,我让你广陵师叔的大弟子长青子陪你走这一趟,也多个照应。事情紧急,你休息今天一晚,明早就和长青子出发。”
萧逸拱手应道:“是。”
要事说完,萧逸便向师父提起颜骥的事:“师父,弟子有事禀告。”
广成子忙问:“什么事?”
萧逸道:“师父您曾说近年来魔教行事日渐猖獗,我们也需人手以备突来之事。前些日子我重伤之时被一少年救下,他孤身一人,性自孤僻自卑,常受人欺负,我见他可怜,想把他引进师门,望师父收下他。”
这等修真门派的领袖人物最喜那等不出世的奇才,靠这种人继承门派衣钵最合适不过,只要是惊才绝艳,有多少便收多少。
广成子想着那少年若真有些资质,倒不妨收入门下,遂向萧逸问道:“那少年呢?把他叫来我看。”
萧逸走出屋外,向颜骥道:“你跟我进来吧,师父想见见你。”
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颜骥难免有些紧张,本来胆子就小,不敢多说一个字,只紧紧跟在萧逸身后。
广成子见来是个蓬头垢面,身形瘦弱,一脸病像的小子。已然然眉头紧锁,颇有不满。特别是那怯懦的眼神,完全不合他心意。
广成子堂堂一派领袖,也有些修养,心中所想当然不会写在脸上,只见他面露和善微笑,向萧逸说道:“我虽说过急需人手,怎奈为师年势以高,也没有许多精力教徒授艺,早没了收徒想法。”
言下之意,萧逸已然清楚,师父分明看不上颜骥,这一番话是婉拒。
见那人没有收徒的想法,颜骥颇为失望,想着还要回到那水家湖镇挨打受骂,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颜骥竟有想哭的冲动。
见师父不肯收颜骥为徒,萧逸并未央求师父,心想:“这样也好,我给这少年一些钱财,把他送下山去,让他平平淡淡过完一生总比想我这样强。”
萧逸思虑间,广成子想着这少年好歹也救了他徒弟一命,就这么将这少年拒之门外,也显得有些不近人情,心想:“广一师弟性格悠闲,少问世事,常年闭关清修,不好收徒传艺,门下只有一个女弟子,但从不管问弟子的修行。我将这少年安排在他门下,他也一定会收下后不管,继续闭关清修,也只有他会收下这少年,这么一来萧逸与那少年也不会怪我不讲情面。”
广成子忽然向萧逸道:“我虽没有收徒的打算,但可以将这少年引荐到你广一师叔门下,他一定会收这少年为徒。”
萧逸一想广一真人门下的弟子梁湘菱与他关系甚好,那梁湘菱为人很和善,由她照料颜骥最好不过。再则广一真人常年闭关清修,很少过问观中事务,除非是大事,让颜骥拜在他门下说不定也不会接到外出的任务,不必担心因执行任务而生死不定。
萧逸却不慌着谢过师父,而向颜骥问道:“要你拜入我广一师叔门下,你可愿意?”
颜骥看那老道士的面相像也不是十分和善,不拜他为师也罢,答道:“愿意!”
广成子即刻从蒲团上站起,道:“既然你愿意,我就为你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