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吴三桂新传 >

第139章

吴三桂新传-第139章

小说: 吴三桂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要击败他们,而是要彻底的荡灭满清军队。凭借的不但是军队的强大战斗力和各种新式武器装备,而且还有战士们坚强的战斗意志、顽强的战斗作风以及必胜的信念。因此本帅希望你们回到自己所部之后一定要将这种自信心带给手下的所有将士。让所有人都明白,满清的军队与我们相比只是一群人数众多的乌合之众。明白没有?”

众将齐声叫道:“明白!”

三桂点了点头,继续道:“至于决战爆发之后,当初为各军制定的激励机制依然生效。也就是说凡是功劳大的军,本帅都会给这个军升级,粮饷待遇及武器装备也都会升格。而做为各军的主将,本帅这里空着一个辽东都指挥使的职位。你们不要小看这个,待我们将满清彻底臣服于脚下的时候,这个都指挥使控制的将是包括整个满清版图在内的广大地区,直接掌握的军队将会达到五万之数。到时本帅倒要看看你们中谁能够争得这个职位!”

众将听了不禁纷纷流露出万分向往的神色,做官如果做到这步,那绝对可以说是官居极品了。在座的都是热血男儿,试想谁听了能不动心!当下每个人都暗自下了决心,一定要尽全力将这个都指挥使的官职拼到自己手中。

皇太极亲率满汉大军步骑兵共十八万,浩浩荡荡的沿宁远一路西下,直奔山海关杀奔而去。这次皇太极已下了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攻下山海关,为此就算伤亡再多也在所不惜。因为他已经获悉李自成部已然逐步向京师逼近,一旦被此人攻下北京城,那天下的主导权就将到他的手中。因此自己无论如何都要赶在他的前面率先占领京师,可是要想达到此目的,必须要先过了山海关吴三桂这关不可。里面驻扎有重兵八万,虽然和自己的十八万比起来要逊色不少,但皇太极却半点都不敢掉以轻心。这八万人马可以说是集中了大明王朝全部的精锐力量,而且最重要的是统率他们的主帅乃是大明最杰出的猛将吴三桂。皇太极与此人周旋多年,对他已经是深深的了解,同时也有着深深的畏惧。不到万不得已,他真的不想与吴三桂正面为敌,因此他才会命那些汉人降将不断的给吴三桂写去一封封的劝降信。可是事到如今他已经明白,吴三桂此人是绝不会臣服于自己的。光是自己的护国总教头玉真子道人被他诱杀并悬挂于盛京城墙的那一刻,吴三桂就已经向自己表明了他的态度。那就是此人不但要让自己不能攻下山海关,而且还妄想一直打到自己的都城来。虽然他这种想法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但对于他这种志气皇太极还是表示非常欣赏。

很快,十八万大军云集于山海关城下。皇太极端坐于御马之上,左右是几十名领兵大将和数千名亲兵。皇太极手握马鞭,前指山海关城楼道:“从明日开始,我军要分为六队,每队三万人,不分昼夜的连续攻城,绝不给明军以喘息的机会。短则半个月,多则一月,朕就要站到山海关的城楼之上。诸位有没有这个信心?”

众将闻询立即纷纷答道道:“陛下放心,我等必会完成陛下的心愿!”

皇太极缓缓点头道:“嗯,立即命令全军原地扎营,明日开始全力攻城!”

由第二日一早开始,满清大军便开始向山海关疯狂的轮番进攻。

虽然清军此次挟铺天盖地之势来势凶猛,但面对城深墙高的天下第一关也是费尽心力。而三桂则悠闲的坐在城头之上,以守株待兔之势不慌不忙的指挥手下将士全力防守。并将各种新式武器开始正式沿用到此次大战之中。

立时,大炮、手榴弹、炸弹、火箭等各种犀利的爆炸物犹如冰雹一般飞向聚集在城下的清军阵中。爆炸声过处,带起的残肢断臂乱飞,成片的清军被活活炸死。而由于人员密集,因此伤亡更是巨大。人仰马嘶声不绝于耳,鲜血、脑浆、碎肉四处横飞,真好似人间炼狱一般。只是短短的半个时辰,这支三万人的先锋部队死伤就已超过三分之一。

远处的皇太极直看得头皮发麻,这下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要不是亲眼见到,事先谁能想到城上的明军竟会拥有如此可怕的武器!见到这副情景,皇太极犹豫着是否该立即下令撤军呢!可这样一来,岂不是出师未捷便大大打击了己方将士的信心!

就在皇太极这么一愣神间,前方的战士又已当场阵亡数千人。由此可以想见对方的杀伤力是多么的惊人吧!皇太极见状再也坚持不住,连忙下令立即撤军。

前方的清军早已被城上的火力吓破了胆,巴不得主子赶紧下令撤军。得到命令后立即头也不回的狼狈向回猛跑,至于那些登城梯、弩车、瞭望台等攻城器械,还未等他们运到城下,便已被城上的火力炸了个稀碎。

皇太极匆匆清理了一遍人数,只是这么一来一回,三万清军回来的还不到一半,其余全部已横尸城外,而敌人却连一根毫毛都没有伤到。皇太极心疼的直想当场吐血,急招各路领兵大将商讨对策。

可是商讨争论了半天,依然没有人能够拿出好的计策来。只因山海关地势复杂,只能从一面也就是它的东城门正面进攻,西城紧通着京师,粮草物资也已源源不断的运送进来,因此要想将其四面围困致对方断粮那是绝无可能的事。而且山海关作为天下第一关,更是出了名的易守难攻。再加上对方拥有强大无匹的火器,要想攻取此城更是难如登天。

最后睿亲王多尔衮提出建议,虽然刚开始己方有大批的伤亡,但明军的那些犀利火器也不可能用之不尽。而以这些东西制作的复杂及用料来看,光是财力的支持就是一个问题。因此他当场断定,明军这些火器绝用不了几次。

皇太极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认为多尔衮分析的有理。只是如此一来就有赌博的成分在里面,赌的是吴三桂的火器没有那么多。而筹码就是自己手中所掌握的十几万将士的性命。皇太极又犹豫了,可是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方法攻取山海关。攻不下山海关,也就意味着争霸天下和自己无缘,日后将只能龟缩在辽东这弹丸之地了。最后皇太极狠了狠心咬牙道:“继续按照原定作战计划攻城,朕倒要看看,到底是他吴三桂的火器多还是朕的战士多!”

紧接着第二轮三万人马又开始向山海关攻去。

三桂见状不由笑道:“看来皇太极是铁了心的要攻下此城了。那好,就让你继续耐心的看好戏吧!”

接下来,又是一场疯狂的屠杀开始了。

战斗整整持续了一整天,清军以伤亡四万多人而结束。皇太极心中几欲滴血,这种一面倒的战争他从未经历过,到此时他才明白,当年鳌拜的三万精兵被吴三桂一万人马所剿灭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他此时也豁了出去,心道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看明日你是否还拥有这么强大的火器。就算明日还有,那还有后日,还有大后日,总有你用完的那一天,到那时……!想到这里,皇太极露出残忍的神色。

第二日,清军伤亡三万余人。

第三日,又伤亡近三万人。

只是短短的三天时间,皇太极便已阵亡了十万人,而敌军却没有伤其分毫,恐怕如此打法在战争史上还都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突如其来的结果绝非皇太极所能料到,眼看着山海关城上的火力依然没有减弱的迹象,皇太极当场气得吐了血。随后终于迫不得已的命令手下道:“撤军!”

第九十五章   三大杀招  上

当皇太极下令撤军的号令发出后,睿亲王多尔衮当即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道:“陛下,难道我军就这样无功而返么?要知道此次如不拿下山海关,日后一旦李自成得势,将再无我们的机会啊!难道陛下想一辈子龟缩在这关外偏远苦寒之地么?”

皇太极悲痛欲绝的道:“朕何尝不希望一举攻下山海关直取京师!可如今这种结果你也看到了。吴三桂所囤积的犀利火器好似永远用不尽一般,我军再这样一味的逞强下去,恐怕十八万大军将要全部葬身于此。”

多尔衮叫嚣道:“就算是我军战至最后一人也绝不能轻言撤军!更何况山海关内绝不可能还拥有那么多的火器!说不定现在都已经用光!我们不能白白葬送了数十万将士,否则岂不是前功尽弃!”

皇太极闻言大怒道:“住口!到底是你是皇帝还是朕是皇帝?你怎么不用心想一想?就算吴三桂的火器用尽,可他还有八万重兵驻扎在城内,我们怎可能攻得下!朕说撤军就撤军,休得再啰嗦!”接着急令大军立时撤兵。

望着逐渐远去的满清军队,三桂站在城头上看得一清二楚。对此他早有准备,知道皇太极损失惨重之下为了保存实力必定会选择撤军。因此他根据这几日对方攻城的规律作出了有针对性的部署,一直都是在用三万人不分昼夜的负责守城,其余五万骑兵则被他雪藏起来充分休息。因此他现在可以说有五万生龙活虎的生力军可以调用。此刻见皇太极的军队撤退,立时号令发出,山海关城门大开,三桂亲自率领五万骑兵大军追着清军的屁股杀去。

皇太极接到探马禀报,心中大怒,正想趁此机会狠狠教训下吴三桂。忙命大军后阵变前阵,全力迎敌,争取将之彻底击溃,说不定还有机会重夺山海关。

虽然双方是五万对八万,表面上好像是满清的一方占有优势,可三桂的一方可都是养足精神的生力军,而满清这边除了将士们都异常疲倦之外,早就被山海关城上的爆炸吓破了胆,心理上已经有了巨大的阴影。而皇太极则不这么想,在他的心中始终固执的认为清军的战斗力乃是天下第一,更何况对方此时已经没有了火器的威胁,这更加让皇太极有恃无恐,发誓一定要全歼对方的军队才能一泄心头之恨。当下他大声咆哮,指挥各领兵大将全力迎杀敌人。

两支大军立时撞在了一起,接着就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虽然清军事先做好了防御准备,阵前都立起了长矛盾牌防止敌骑的冲击。可还未等两军正式接触,犹如雨点般的火箭及手榴弹等物已飞向清军阵前。在阵阵的爆炸声中,清军刚刚组织起的防御阵线立时溃乱。紧接着三桂的五万骑兵冲到眼前,狠狠的撞了过去。

两支大军开始了近身肉搏战,三桂这五万骑兵其中有三万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精锐军团,另两万也是声名显赫的关宁铁骑。战斗力绝不逊色与清军,况且凭借新式的武器装备及盔甲,冲杀起来更是劲头十足,杀伤力惊人。反观精神不佳的清军,由于没有着盔甲的习惯,在拼斗起来就显得吃亏不少。再加上体力已严重消耗,根本抵挡不住敌人的疯狂进攻。因此渐渐的,清军开始被打得节节后退,形势越来越不利。

皇太极见状不禁焦急万分,在后方不住的大声鼓舞士气,可是俗话说兵败如山倒,战场的形势已经非他所能控制。眼见己方的队伍越来越乱,皇太极知道再不及时下令撤军的话,将很有可能面临全军覆没的危局。因此他第二次无奈的下令速速撤军。

就这样,清军在前头一路狂奔,三桂则率军一路狂追。一路上双方打打停停,清军始终未能阻止住三桂的追击。一直被三桂追到了锦州,清军终于躲了进去才免遭三桂的继续追杀。而此时满清的八万人马又损失了将近两万,把皇太极气得几乎疯狂。

三桂一方也死伤了一万人左右,不过郭师刚又及时从山海关率领一万骑兵赶来赴援,弥补了兵力上的不足。并带来了大量的攻城器械和武器炸药,为三桂围攻锦州城做足了准备。

此时山海关内还有夏中天率两万步兵坐镇,而置于山海关与锦州之间的宁远、中后所等诸城,早已被皇太极放弃。

由于事先将锦州作为后勤供给基地,因此城中部署了大量的粮草物资。皇太极率军驻扎进来后,原本以为将此作为抵挡三桂军队的坚强屏障,可结果再次令他大失所望。三桂只用了一整日便用各种犀利的火器爆炸之物将锦州城墙炸塌。露出一个足够十几匹战马并驾齐驱的大缺口来,让三桂随时可以率军攻入城内。

皇太极仰天长叹,再次气得吐了血,急匆匆率军撤出锦州,向盛京的方向撤去。连各种粮草物资都来不及及时运出,将之白白送给了三桂一方。

就这样,短短的几日时间,三桂便接连取得了几场大胜,并一路向东,最后以重新夺回锦州而告一段落。

崇祯闻讯不由的欣喜若狂,看来收复整个辽东的希望有戏了。当下连忙下旨,重赏三桂与手下将士。并鼓励三桂再接再厉,希望一举收复整个辽东。并在圣旨中再三强调,希望三桂时刻关注京师的形势,一旦朝廷危急且求援的旨意下到,务必要率军立即前往赴援,不得延误。

皇太极当时亲率十八万马步军大举出兵山海关之时,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势在必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