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顺明 >

第140章

顺明-第140章

小说: 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开食屉,掂起一块点心送入口中,味道不错,更重要的是油然而生的那种幸福和满族的感觉。

在现代的时候,李孟经常听有家室的同事炫耀,说自己老婆如何贤惠,在家如何的享福等等,当日听到颇为的羡慕,不过李孟也相信,在现代那里去找这般温婉贤淑、百依百顺的女子,这毕竟是男权至上的明末时代。

李孟还不知道,整个内宅里面的仆妇下人,感叹的不是他有如何的福气,而是感慨颜若然嫁了个好丈夫,李孟虽然是个大男子主义者,但毕竟在现代社会受过男女平等、尊重女性等等理论的熏陶,这些东西表现出来,那可就是知冷知热,懂得疼人的好男人好丈夫了,颜若然自然深感幸福。

木云瑶则有些着急,女孩发现自从李孟成亲之后,和自己的接触明显的少了很多,木云瑶心想,正室大房自己肯定是没戏了,但按照先来后到的关系,最起码也要做第二个吧!

顾横波和柳如是倒是颇为的心安,看李孟和夫人相处,还有平日的一些举动,这李孟最起码在内宅是个很不错的男人,反正已经确定归属,那就在这宅院安心呆着,早晚有给自己名份的一天。

“听说,木云瑶那三个女孩,拿着邸报和塘报上的东西让你拍板做主。”

李孟喝了一口甜汤,笑着问颜若然说道,颜若然听到这个,捂着嘴笑了几声,回答说道:

“都是些小孩子心性,妇道人家操持内宅才是正途,妾身只回答不懂,她们三个也就散去了。”

“夫人,你比云瑶也就大一岁,真是辛苦你了。”

李孟怜惜的说道。

第232章 后宅

在湖广河南活动的张献忠和罗汝才半推半就的和熊文灿谈论被招安的细节,在陕西三边活动的李自成被洪承畴和孙传庭围追堵截,日日激战。其余的小股势力或者是作战失败,烟消云散,或者是主动的就抚,接受朝廷的招抚和官职。

朝廷内阁首辅大臣更换频繁,不过最近最得崇祯皇帝欣赏喜欢的是兵部尚书杨嗣昌,入阁召对,所言所语都大得崇祯欣赏,虽然不是首辅,却比首辅更加被信用。与此同时受到宠信的还有太监高起潜。至于号称国之栋梁,传国之臣的卢象升则是因为丁忧在家守孝,附带说一下,杨嗣昌和高起潜都是主张对东虏女真议和,招抚反贼乱兵的主和派。

北直隶官场上已经是有传闻,说是朝廷派出使者通过撤入关内的辽西将门和关外的女真联系,已经开始探讨议和的条件。

除却那传闻是灵山商行的商队带回来的消息之外,剩下的那些都是木云瑶三女整理出来的资料。

看起来这天下间就是大灾和兵乱,几乎看不见什么积极的消息,这年的山东大旱比起去年来更加的严重,李孟的屯田田庄的人数已经是突破了十五万,刚刚出来的收成,只有两成收入了库藏,其余的都是被用来安置新加入的屯民。

不过这两成,已然是足够胶州营的两年所需,屯田之政大获成功。

李孟的婚礼在山东引起轰动,但轰动的原因主要是婚礼上的宾客,和在婚礼之中李孟显示出来的实力,李孟作为山东的大实力派开始出现在众人面前,至于另一个主角,反倒是并不那么引人注意。

颜若然属于这个时代传统标准的贤惠女子,说她传统,是说婚后一直是很低调,万事都以李孟作为中心,说她贤惠,是说颜若然已经是完全的适应了这个主妇的角色,并且把李孟的内宅管理的井井有条。

李孟的内宅私务虽然简单,可也是几十名仆妇,几十名下人,胶州城、逢猛镇还有灵山卫所几处的宅第房屋,每月商队、私盐、私港里面专门划拨出来给内宅的银钱,人事钱物都需要颜若然来操持。

管家罗西能分担的东西不多,在那些李孟暂时不住的宅院里面维持,和外宅一些事情的安排,可外宅的事情,亲兵亲卫参与的非常多。

开始的时候,李孟虽然不觉得内宅会有什么棘手和矛盾,但那些仆妇,比如说是郭栋的婆娘,几次私下里和自己的丈夫说道:

“大小姐那么出色一个女孩,早就是把心思放在大人身上了,还有那两个仙女一般的姑娘,这夫人进了内宅,保不齐会有什么麻烦,这三个姑娘哪有一个省心的角色,聪明着呢!”

其他人也都有类似的想法,事实上也真是如此,顾横波和柳如是早就是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她们要做的是结好主妇,免得自己今后有灾祸。

但木云瑶的身份可比她们要超然许多,她毕竟是李孟的义妹,颜若然不在的时候,木云瑶隐约就是内宅的管理者,相貌才学自觉得要比颜若然强出不少,李孟求亲的事情她虽然早就知道,可若说心里没有争个高下的想法,那也是不可能的。

不过大家的担心都是落空了,颜若然的确没有那三位女孩美貌,在分析局势和政治方面远不如木云瑶,在梳妆打扮、取悦男人、各项才艺上面远不如受过专业训练的顾柳二女,但颜若然却有一个淡泊宁静,温和大气的性格,还有李孟对她的情义作为后盾。颜若然始终是不温不火的操持着内宅,对待三女也和对待姐妹朋友一样,这种风度是三女没有了,就算是有火气和小心思在这样的气度面前也是发布出来。

更不要说,木云瑶、顾横波、柳如是三女都是在缺少关爱的环境中成长,颜若然表现和性格,让这三女心中若有若无的产生了一丝依赖。

木云瑶虽说出身贵胄,但失去自己的身份,来到李宅之后,也没什么依仗。李孟对她的态度的确很亲切,可她总想着更进一步。顾横波和柳如是再怎么冰清玉洁,自高自傲,毕竟是出身秦淮,身姿仪态,言谈技艺都是为了取悦男人训练出来的。木云瑶平素行事大大咧咧,自然是比不了。

见到这两个女孩,立刻是产生了危机感,不过接下来的日子,木云瑶却发现,李孟还是和她亲近些,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本就是很亲密,除却这层关系,在胶州营系统的公务之中,木云瑶对邸报塘报的分析,对各处汇总上来的那些情报的分析,都是不可缺少的,李孟对大环境的认识,直接决定了他的决策。

木云瑶隐隐的就是一名顾问的职位,认识到这一点的女孩有些无奈,不过却也有些自得,这就是她的优势,依靠这个不断接近李孟的话,肯定会成为第二个成为李孟妻妾的女人。

在李孟成婚后,顾横波和柳如是两女也是觉察到自己的处境,李孟既然承诺不把她们送人,在家中这么养着。那从前两个人闭门不问外事,自娱自乐等待处置的生活必须要有所改变,两个人都是风华正茂的时节,如果就这么慢慢的老去,未免太对不起自己了。

虽说李孟不是秦淮女子梦想中的那种世家才子,但所作所为,待人接物,另有一种男儿气概,对待颜若然、木云瑶,甚至是自己两个态度都颇为的尊重,这更是难得。而且位高权重,也有颇大的基业,如此说来,这李孟就是她们的良配,话说回来,也没有别的选择。

现下两女虽然也是李孟的人,但说白了只是李孟的财产,没有任何的名份在身上,必须要更进一步才有价值。

可李孟的生活状态,每日在外视察军营匠坊,督练兵马,回到内宅就是打熬身体,锻炼武艺,查看各处送来的文告,和各地官绅的使者会面,听取木云瑶对邸报和塘报的摘录分析并提出问题,晚上则就是和颜若然在一起。

这样的生活之中几乎没有插进去的空子,琢磨来琢磨去,唯一能接近李孟的时段,就是木云瑶对塘报邸报分析的那个时段了。眼下胶州营明面上的控制范围已经从原来的一府变成了三府之地,而暗地里面的范围差不多遍布山东。

官府正常途径送来的消息,灵山商行侯山搜集来的消息,黄平和手下江湖密探打听到的情况,还有各处驻军所见所闻,有的是口信,有的是文告纷纷的汇集而来,单凭木云瑶一个人根本无法忙过来。

顾横波和柳如是私下商量之后,主动和木云瑶提出了帮忙的请求。

也不知道木云瑶确实是大大咧咧,还是确实忙不过来,没有怎么考虑就答应了两女的请求。

突然增加的信息量,即便是多了这两个女孩的帮忙也并没有减轻多少,结果连两女从南京带过来的,略通文字的小丫鬟也都是被用了起来,每日不断的抄录汇总。在做这个工作之中,顾横波和柳如是两女发现自己虽然也算是饱读诗书,要上手却是很难很难。

秦淮河上的这些名女人们,所受到的教育都是平民百姓,甚至是小地主出身的子弟无法想象的,但是她们所学的文化知识,更多的是娱乐性的,而不是专业性的,比如说诗词歌赋,酒席唱和,顾、柳二女不知道要比木云瑶强出多少去,但政局分析,公文表达,那可就什么也不懂了。

木云瑶从小在王府中长大,耳濡目染的知识和经验可是丰富许多,来到胶州之后,又有几年的经验积累,又和宁乾贵这等老吏请教过,俨然是一位资深的将军幕中智囊,可不是顾柳两女能够比的。

跟着木云瑶整理这些邸报文告的,几天下来,顾柳两女就觉得自己在李府的存在感一下子加强了许多,和从前那种关门闭户和大家隔开的情况不一样,现在也算是正式的融入了这个系统之中,更重要的是,确实是见过李孟两次,这个工作,接触李孟的机会要比从前多太多了。

因为是跟着木云瑶学习,顾横波和柳如是对木云瑶的印象也是好了许多,原来是把女孩当作一个竞争的对手,可一起做事,对方的身份隐隐是她们两人的老师,并且确实是有强出之处,而且她们发现木云瑶没有什么坏心思,如果有心嫉妒,木云瑶也不会那么轻易的接纳她们。

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这也是顾、柳二女的生活,她们每日忙的不可开交,熟悉打扮上也都有些忽视,不过她们两个却觉得无比的充实,和从前在秦淮河上的日子不同,那些日子虽然豪奢,可每日所做无非是风花雪月,取悦男人,虽说众人讨好奉承,但说白了一个高级的玩物。

现下每日生活彼此从前不可同日而语,但所作所为都是在一个团体内的,为这个团体创造价值,让两女感觉到自己也是有用的人,每天也在创造价值。

第233章 许多事

忙碌归忙碌,木云瑶心中还是有和颜若然竞争的念头,四月的某一天,颜若然领着几名仆妇给她们这个宅院送来些时鲜的果品,顺便闲聊几句,等到下人都退下的时候,木云瑶拿着几份综合而来的文告,说是问问颜若然的意见。

颜若然看了几眼,微笑着说自己这几年一直是在内宅静养,不太知晓外面的事情,而今操持内宅家事,更是没有时间关注。木云瑶本就是半开玩笑的态度,嬉笑一番大家也没有当回事。

不过临走的时候,颜若然细声细气的对木云瑶三女提了些意见,说是屋中繁乱,做事也是不太方便,不如按照时间分成细目,做出标注,这样找寻起来倒也方便,说的木云瑶一愣。

到了第三天,郭栋的老婆指挥着下人,朝着木云瑶她们工作的屋子里面搬运了几个好似药铺药柜一样的立柜。结果木云瑶她们按照颜若然的法子,把文件按照时间、地点分类,标注细目,分在柜子里。

整理之后,摘录汇总分析的工作一下子变得有效率许多,木云瑶敬服异常,这才想起,颜若然可是知州小姐,那是第一线官吏的家属,家学渊源,对这等文牍之事比她们要精通许多。

内宅的先后顺序实际上没有什么变化,不过种种事情的发生,让位次确定了在颜若然、木云瑶,顾横波,柳如是这个顺序上。

而且不知不觉之间,在李孟的内宅形成了个完全是女性的秘书班子,由木云瑶为主导,顾横波,柳如是为辅助,识得文字的丫鬟为基干的组织,颜若然的身影在其中也是若隐若现。

虽说只是整理情报,汇总数据,分析时势,可与势单力孤的周扬和宁乾贵相比,这边更成系统,隐隐有胶州营民政中心的意思,当然这也是颇为无奈的举动,在李孟的手中,文化水平最高的还真就是这些女孩子,而且完全是他内宅中人,使用起来也是极为的放心。

登州府全境,青州府的沂蒙山地,还有兖州府的水路周围,都是盗匪响马众多的地方,从前李孟势单力薄,需要这些人帮衬维持,让他们在盐路上也分润一二。

可现在李孟的胶州营已然是合法的驻扎在这些地方,已经是自家的地盘,那可就不能容忍了。

李孟连着发出文告,说是令各处匪盗在一月内解散兵马,并派人去各处驻军处报备,如有愿意投军者,胶州营严格按照规定选拔录取,至于老弱,可去屯田田庄,自然有人负责安置。

这个文告一发,除却知道胶州营底细厉害的那些乡绅地主们,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