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顺明 >

第334章

顺明-第334章

小说: 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欧曼清了清嗓子,很艰难地说道:

“我的队伍在一次战役中杀死了同为德意志人的几千佣兵,我的部下在这之后,因为我不允许他们劫掠平民而哗变,把我驱逐出去。”

说到这里,欧曼一向是冷静的情绪终于出现了些波动,他声音大了点,朗声说道:

“德意志人应该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继承当年神圣罗马帝国的荣光,可现在却是几十个分散的小邦国,彼此攻杀,自己消耗。”

因为语速有些快,费德勒神甫甚至有点跟不上他翻译,稍微停顿了下,欧曼又是变得平静起来,淡淡地说道:

“我只不过是个没有爵位的雇佣兵,我已经是在欧洲失去了存身之地,也不想投靠其他国家重新和遍布欧洲的德意志佣兵作战,我只能是带着我的理想来到东方,寻找一支军纪良好的军队。”

邓洋人一直是站在李孟的身边,此时正凑上前来解释说明,欧曼要真是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这样的人在德意志不会超过十个,他所说的军纪的事情,也的确是实际的情况。按照邓洋人的观察,这欧曼的确不像是说假话。

接下来的事情,就和胶州营情报系统的观察有关了,欧曼在一年半之前跟随一名商人来到了澳门,不过那名尼德兰的商人并没有死,而是离开去了印尼。在这时候的欧洲,对于东方的传闻近似神话。

许多哲人学者都是把东方这个大一统的帝国描绘成道德上近乎完美的天堂,这种描述一直持续到十八世纪,大思想家伏尔泰还是在坚持这个论调。欧曼就是受到了这些理论的影响,希望在大明帝国能找到一个有道德,有荣誉感的军队。

在澳门,欧曼跟着来自欧洲的商人和传教士,不断的去往大明的沿海城市,并且抓住机会去往内地,可眼下是大明的末世,混乱不堪,到处是军阀私兵,要不就是民团乡勇,这些人那里谈得上什么军纪和荣誉感。比起欧洲的雇佣兵的混乱来,也可以称得上不相伯仲,彼此彼此。

极为失望的他,已经准备去美洲过下半辈子了,谁想到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听到有人谈论山东,说是山东的军队和大明其他地方的军队不同,几乎可以称得上是道德完美,这个信息让欧曼·加里斯顿时产生了兴趣。

因为灵山私港差不多是往来北方的海上商人们停泊的唯一港口,郑家的船只和各个华商洋商的商人们,船上的水手们有过经历,各种各样的灵山私港的见识传闻,偶尔有胶州营的描述,却恰好是附和欧曼的理想。

得到了这消息的欧曼兴趣大增,他曾经作为临时打工的水手,跟船来过山东,并且在灵山私港呆过几天。

洋商们往内陆方向走,最远只能是走到逢猛镇,在那里消费玩乐,这附近有军队戒备,可周围都是戒严,寻常人根本无法接近,欧曼见到这个,心中却又有了一份肯定。

他在其余大明城市见到的军队军营,都热闹的好像是集市一般,士兵和平民百姓都是进进出出,将领们据说居住在城中的豪华府邸中,根本不愿意和士兵有过多的接触,这样的军队能有怎么样的战斗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靠近不了军营,却能看到武装盐丁的风貌,武装盐丁们的队伍风貌,装备衣甲,行动举止,已经是让欧曼颇为的震惊,这样平日里维持治安的部队已经是如此,正规军又会到什么样子,实在是让人期待。

欧曼也知道,贸然投靠,对方不但不会欣然接纳,反倒是会有猜忌疑心,正在绞尽脑汁想法子的时候,却得到了费德勒神甫招募人手去山东的消息。

澳门和南洋也算是白人冒险家的乐园,海盗、佣兵之类的人很是不少,欧曼和他们也有些往来,这些人都是对费德勒神甫的这次招募嗤之以鼻,觉得根本不是一个好选择,只有欧曼自己却心中暗喜,决意加入。

身材高大,一把红胡子的欧曼在堂上讲述,后面的内容李孟不太关心,他倒是发现,这欧曼的语音虽然生硬,不过汉语却还算是熟练,看来为了加入大明的军队,做了不少的准备。

等到说完,边上一名山东盐帮的头目冲着李孟点点头,这头目是跟着船去过澳门的,欧曼所说的哪些问题,能确认的都是明白无误。

收到这个消息之后,李孟笑着对站在那里的欧曼说道:

“说的不错,不过能做到如何,我却不知道,小海,挑选一名护兵和欧曼试试!”

王海肃立一旁,听到大帅的吩咐,立刻是扭头对扫视了站在一边的队列,点出一名亲兵出列。

也许看见欧曼的身材高大,选择的这名亲兵也是高大健壮的类型,胶州营的冷兵器交战既然是以枪术为主。欧曼和这名亲兵都是选择了长棍来比试,在尚武的胶州营之中,这种单对单的比武,总是吸引大多数人的目光。

在堂上的不管是军人还是文士,全都是聚精会神的盯着已经清理出来的大堂中间。

胶州营的长矛战技,是解放军的刺刀战术改进而来,讲究是以双臂的摆动加上步伐的配合,在前刺的时候,迸发出速度和力量,杀伤敌人。

这名亲兵已经是预先摆好了姿势,做好了发力的准备,而欧曼则是把手中的长棍平端前指,看着倒是很轻松的模样。

那边有人喊了一声开始,李孟的亲兵大喝一声,把手中的长棍朝前刺去,几乎是他发力的同时,欧曼身体一侧,双臂抖动,长棍微微成了个角度,亲兵前刺的长棍力量十足,可欧曼摆出这个角度和发力,正好把前刺的长矛格开。

这长矛突刺,一向是讲究有去无回,发全力,这样才有迅猛刚烈之势,却也有个问题,后续动作反应稍慢。

但胶州营列阵前突的时候,几十杆、几百杆长矛齐齐的前刺,对方那有什么辗转腾挪的机会,可眼前是两人单对单。

欧曼刚才是以静制动的动作,现在却是及快,身子稍斜的方向冲了过去,他手中的长棍已经是指到了对方的喉结处,而亲兵的那根长棍还在回收的过程中。

胜负已经分明,屋中除却李孟之外,王海和其余的胶州营军兵脸色都是不好看,这外来的和尚真是会念经不成,当日间那邓格拉斯靠着斧枪打赢了好几位士兵,怎么近日这什么森的佣兵欧曼又是赢了。

一直没有出声的汤二上前一步,刚想说话,却被脸色铁青的王海制止,他转身接过一根长棍,就准备亲自下场,对方的动作他倒是看的明白,知道这番鬼怕是精通武技,自己出场应该能拿下来,方才的那名手下,实在是经验太少。

王海一动,李孟还没有开口,那边的欧曼却俯身放下了兵器,躬身开口说道:

“将军,这样的比试毫无意义,在战场上个人的武勇在大军的对战之中毫无意义,我今年四十五岁,我从七岁开始就拿剑训练,一直是在刻苦的训练,和这位年轻卫兵的比试,自然是我有些优势。”

他这话音未落,李孟扬手制止住了王海的行动,颇有兴味的询问道:

“你觉得有意义的是什么呢!?”

“将军,战场上决定胜负的是团队,是阵型,是士气,这些都不是一个人能做到的,而是一个集体的工作,每个人都只是这个集体中的零件,他们不能有自己的意志,他们的一切都是为了整个军队的目标服务!”

这番话实际上李孟一直是如此做,但却没有这样的理论综合,这番话说出来,很多词语都需要费德勒神甫的翻译和解释,满屋子的武人都是动容,这些话每个人心中都有类似的想法,但这么综合的说出来,却是第一次。

李孟伸手拍了下身边的扶手,开口笑着对边上的王海说道:

“小海,不管这番鬼是不是他说的那般,能讲出这番话,这人就值得咱们收留,的确是个人才!”

王海脸上虽然有些愤愤,可还是点点头,能把实际情况综合成理论的人,的确是很让人佩服,欧曼所说的这番理论,实际上是近代军队的概念,而胶州营,现在虽然是近代军队的训练,理念却仍然很老旧。

突然被人提纲挈领的说破,心中的震撼可想而知。

“将军,我这些日子看见您的部队,编队已经和欧洲那边差不多,可是在队列和一些基本动作上还有问题。”

队列和基本动作,这正是胶州营值得自豪的地方,现在居然被一个新来的番鬼说“还有问题”,屋中即便是文士也知道这句话的厉害,武人们更是目瞪口呆,这大堂之中立刻是一片的安静。

在这安静之中,李孟朝着椅背上一靠,哈哈大笑起来,能听出来他心情很是舒畅,满屋子的人却都是有些奇怪,不知道大帅在笑些什么,李孟小声停歇,指着一直是保持肃立姿势的欧曼说道:

“你是个人才,我决定让你当作我的属下!”

这番话一说,大家都是明白,这名欧曼也是被大帅看好,决定接纳了,欧曼虽然平静,可脸上还是露出了一丝笑意,把右手放在胸前,躬身鞠躬。

李孟坐在书案之后,笑着大声说道:

“既然要做我胶州营的一员,那就要事事行个规矩,你问问费师傅,胶州营之中见我的面,要如何做!?”

边上一直是做翻译的费德勒神甫上前一步,低声的说了几句,一直表现的颇为矜持自傲的欧曼脸上神色变化,能看出来他心里有些复杂,又有点为难。不过这种迟疑并没有太久,朝前走了两步。

欧曼站在那边,看看四周,又看看堂上含笑的李孟,膝盖一曲,跪在了地上,这一跪下接下来的动作就快速了许多,双手扶地,碰碰的磕了九个头,口中用颇为生硬的汉语大声地说道:

“标下欧曼·加里斯参见大帅,大帅万安,今后小人愿为大帅效死,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这话说的荒腔走板,几个成语说出来的时候,还要边上的费德勒神甫提词,这才是磕磕绊绊的说完。

“好,欧曼,你这就是我胶州营的人了,军纪一会有人教给你,有功当赏,有罪当罚,我胶州营处处分明,只要你好好做,自然前程远大。”

李孟微微点头说道,这洋人的确是有真才实学的,不过见礼磕头的程序也是必须要走的,洋人番鬼,在欧洲见到贵族也要跪下,见到皇帝和教皇甚至要跪下亲吻鞋底,在欧洲跪得,来了大明就跪不得吗?

所谓的西方人只是半跪,不肯屈膝磕头的话,是在清朝开始出现的,英帝国的使者看着外强中干的清国,不觉得自己有跪的必要,辩称是两国的礼仪不同。

等到了清末和民国时期,华夏的衰弱,让国人对西方的种种有了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比如说西洋人举止行为都是极有礼仪,很有自尊,很少骂人打人之类的举动,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无非是国力悬殊之极,再加上当年那些出过国的本就是才俊,他们都出去,未免给国人一种外国人都和他们一样的感觉。

另外翻译作品的那些文学家都是言辞优美,温文尔雅的大家,经过他们翻译出来的文章语句自然也都是美轮美奂。

这么以讹传讹的情况下,国人眼中的外国那自然是礼仪之邦,文明世界。

附带说一句,如今大伙动辄挂在口中比较的外国比中国如何,不过是欧美发达国家加上俄罗斯、日本而已,广大的亚非拉群众一般是不在比较之列的。

眼下东西方并没有什么差距,在野蛮的白人心中,大明帝国还是文明的象征,李孟又是强大的实力派,这些流浪四方的白人佣兵们和国人一样跪下磕头,他们却也没有什么为难的情绪。

当然了,胶州营的官兵平日里都是行军礼的,大家都是一起拼命的弟兄,不讲究那么多的礼节。

只是今日,这欧曼算是被胶州营接纳,行这个跪地磕头的大礼,也算是走过一个仪式,彻底的臣服于李孟的麾下,服从指挥。磕了九个头,是否有逾越,是否是不合礼制,这个就没有人理会了。

和邓格拉斯不同,欧曼的真才实学一开始就显现了出来,他自己说自己从前指挥过万人的部队,如果原封不动的放过来,那他的地位甚至还要高过了新晋上来的核心将领张江等人,这对于严格按照军功体系升迁的胶州营系统可不是什么好事。

但有这样才能的武人,如果从下面一步步做上来,未免有些浪费了,毕竟这欧曼·加里斯也是四十多岁的人,从基层也不现实。

“既然已经是进了我胶州营之中,走,咱们先去看看你说的哪些不足,我这队列和战技,依仗他,可是横行天下了。”

任用上有问题,那就试试他的实战本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自然就明白了。

随着李孟一起来这里的文武诸人看欧曼的眼光已经不同,大家都知道这欧曼将来的肯定是差不了,最起码起点会比那惫懒的邓格拉斯要高很多,不过在众人羡慕、热切,还夹杂着嫉妒的眼神注视下,欧曼倒是很淡然。

这种自如的态度,让众人对他的评价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