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顺明 >

第406章

顺明-第406章

小说: 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十一月下旬之后,皇太极每天都要在下面人的搀扶之下,到这个台上坐一会,每日间向着南边看看,就好像是心里安宁许多一样,可自从阿巴泰离开满清之后,皇太极的病症已经是愈发的加重,原本一动气就是血流不止,可现在是连血都流不出来了,整个人虚弱异常。

几名亲王和旗里的贵人们都是来劝,说是高台寒风凛冽,万岁身体又是这般的虚弱,还是不要上去了,若真是挂心,不如让下面的奴才多打听打听消息报过来就是,但皇太极在这件事情上显出了非同一般的执拗,一直是坚持着如此。

此时已经是关外的正月,在这苦寒之地,正正经经的是天寒地冻,风如同刀割一般,即便是在高台上用毛毡围着,并且炭火盆正旺,可毕竟是通风的所在,根本没有太多的热气,但台子上的这些人都是腰板挺直,肃立在一旁。

看着南面的皇太极眼神有些迷茫,听着盛京内四处响起的鞭炮,感受着这喜庆气氛,在那里喃喃的低声说道:

“朕小时候跟着太祖,一到这时候就特别羡慕汉人过年,心想什么时候朕也能和汉人的孩子一样穿着新衣服……”

他的声音很是虚弱,站在他身边的一名年轻大汉没有听清楚,这名大汉满脸虬须,整个人也是粗壮高大,但要是仔细端详的话,却发现此人并不是年纪太大,这人稍微朝着当中站了战,这可不是逾越,而是替皇太极遮挡寒风。

“鳌拜,你挡住朕的视线了,闪一闪吧,这点风,朕经受的起,小时候,我和老汗一起,冰天雪地里面打猎,蹲雪窝子吃冷饼子,也是乐呵呵的过来了。”

有皇太极的时候,努尔哈赤已经是关外的大贵人了,所说的事情自然是当作娱乐的狩猎,女真人的渔猎并不仅仅是维生的手段,更多的是一种半军事的训练,在渔猎中培养战士们的战斗技能和彼此配合。

鳌拜是皇太极手下的护军统领,也就是白甲兵的统领,换句话说,他率领着皇帝直属部队中最精锐的兵马。鳌拜也是满州年轻人的之间的俊彦,被称为满州百年来第一勇士,他对皇太极也是忠心耿耿,也是最得信任。

这鳌拜一向是粗豪,可这时候听到皇太极虚弱的轻声细语,皇太极根本没有注意到自己吧称呼变成了“我”和“老汗”,这是他年轻时候的说法,鳌拜只觉得心头难受,鼻子一酸,竟然想要流泪,连忙的抽抽鼻子止住,回头粗着嗓子说道:

“万岁好好休息,等养好了身子,带着奴才们去明国,打下他们的江山,进他们的皇宫,做满州和明国、蒙古的皇帝……”

皇太极听到这话,禁不住笑了起来,现在他的笑之类的绝不会咳嗽,可往往是气息跟不上,笑了几声就觉得呼吸困难,连忙喘了几口气,笑着说道:

“你从哪里学会那么多的花言巧语……那明国的地方,听说比咱们盛京要繁华百倍,朕有时候就想,凭什么咱们满人就在这关外的苦寒地方,他们汉人就在那关内的花花世界,好在天佑咱们大清。”

鳌拜连忙接口道:

“汉狗软的跟猪羊一般,万岁放心,等这支兵马从关内回来,没准就已经是把那明国打下来了!”

这话说的颇为生硬,皇太极却沉默了下来,半天没有说一句话,或许是想到了自己不会支撑太多的时间,就算是打下了那大明的江山,恐怕自己也没有见到的那一天了,想到这个,即便是再怎么英雄的人物怕也是心中酸楚。

皇帝不出声,周围伺候的人自然不敢接口,鳌拜更是浑身不自在,差点就要回身请罪了,皇太极又是缓声地说道:

“鳌拜,前天你手下的奴才和正白旗的人又打起来了吗?”

鳌拜听到这话,连忙的侧身跪下回话道:

“万岁爷,两白旗的那些狗杂种和咱们两黄旗的旗丁在街上碰到,他们嘴里不干不净的,奴才的人忍不住,这才是动手教训了他们,谁想到多……睿亲王的居然恶人先告状,还请万岁给奴才做主。”

风稍微大了些,边上的首领太监小心翼翼的给皇太极紧了紧身上的皮裘大氅,皇太极脸上露出了似笑非笑的表情,轻声地说道:

“多尔衮做事小心的很,他是来请罪的,不是来告状的,阿济格的那些摆牙喇都是被抽了几十鞭子。”

跪在那里的鳌拜根本没有想到这个结果,张大了嘴看着皇太极,皇太极在那里开口说道:

“看看两白旗的那些人,再看看豪格、福临他们,糊涂的糊涂,小的小,朕要是不在,你们谁能撑得住。”

话说着说着,皇太极的虚弱的声音变得有些森冷,鳌拜稍微一琢磨,胀红了脸,在那里连连的磕头,咬牙切齿地说道:

“万岁爷放心,奴才的手里也是有刀的,咱们两黄旗的大清,谁也别想沾手,奴才就算只剩一口气,也要和他们拼到底!!”

皇太极微微点点头,缓声说道:

“内文院的范先生,还有那新近归降的洪承畴,你要多加交通,这些人关键时候靠得住。”

“都是些汉人……没骨气的奴才。”

鳌拜跪在那里,却忍不住出声顶了一句,皇太极的气息一下子急促起来,怒声的喝道:

“糊涂,你以为两红旗和镶蓝旗那边……”

在他面前的鳌拜连连的磕头,皇太极这么说话已经有些交待后事的意思,让鳌拜不知道怎么接口,但打断皇太极怒气的不是鳌拜的磕头,而是在皇宫中急促响起的钟声。

凡有钟声,必是十万火急的军国大事!

第417章 崩

因为皇太极身体不好,所以满清的朝会在这半年中始终是时断时续,亲王和足够级别的贵人们都是入内宫和皇帝议事。

这倒不影响效率,因为满清从立国一直到灭亡,从来都是皇族的亲王贝勒们掌管着朝廷中的大大小小事情,眼看是正月,大家左右是无事,都是在个人的府上休息,享乐休闲,皇宫中倒是清净的很。

这清净瞬时被下面的急促钟声打断,听到这个钟声,贝勒以上的皇族亲贵们都要去往大殿议事,是十万火急的信号。

鳌拜在那里怒声的喝道:

“到底是那个不长眼的兔崽子在下面乱敲,快下去人看看,莫要惊扰了皇上!!”

几名在高台上的侍卫连忙的朝着高台下跑去,这盛京皇宫中的钟可是有将近十五年没有敲响了,上次响起还是努尔哈赤身死。

皇太极已经是蜡黄的脸色此时变得惨白一片,全无一丝的血色,张嘴想要说话却怎么也说不出来,调整了半天的呼吸才虚弱的说出声来:

“鳌拜,快些把朕抬下去,这钟敲响,必有大事。”

鳌拜连忙点头答应了下来,边上几名伺候的太监和苏拉轻手轻脚的抬着,从环绕高台的台阶上缓缓的走了下去,鳌拜愣怔了会,还是忍不住轻声的安慰皇帝说道:

“万岁爷,这大过年的,能有什么大事,不知道那个不懂规矩的混账敲响了钟,等下奴才好好去教训下。”

坐在抬椅上的皇太极脸色惨白,在那里缓慢的调整呼吸,却一句话也不愿意再说了,各旗的旗丁和贵人子弟,都要轮值在皇宫职守侍卫,而且各个亲王和大贵人的府邸都是派出了人在皇宫外面盯着。

只要是有了要紧事,就要抓紧回府邸回报的,当然,整个盛京的亲贵们等待的并不是别的消息,而是皇太极的身体状况,谁都知道他无法撑过太长时间,万一有个突然,大家好能尽可能提早的准备。

谁想到今天钟居然敲响了,在皇宫外的第一波人手都是没命的朝着自家府上跑,要把这个消息告诉自家的主子,但他们所带回去的消息,却都是“皇帝驾崩”,等到各亲王贝勒在家中做了些紧张布置之后,匆忙出门,这才是见到了第二拨报信的人,说是皇帝没有驾崩,方才是从关内有急报送来了。

可各个旗的这些人来到皇宫外,却发现皇宫周围已经调来了两黄旗和蒙八旗的卫戍兵马,严阵以待,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

在门外等候着的首领太监恭恭敬敬的说,请各旗的王爷和贝勒们不带侍卫,进笃功殿,皇帝在那里和诸位大人们议事。

“用不用回去把咱们护军调来?”

和多尔衮并排骑马的阿济格稍微移动了下马匹,侧身耳语到,多尔衮神色没什么变化,看了看四周的局面,摇摇头微笑着说道:

“大哥,不用这么小心,要是想对咱们两白旗动手,也用不着搞这个计策,济尔哈朗和代善他们不也来了吗?”

两红旗、镶蓝旗、两白旗还有两黄旗的大佬们彼此各在一处,圈子划分的很清楚,站在两黄旗那边的,还有文士打扮的人,这些人态度恭谨到了极点,可这些女真的贵人没什么客气对待。

“陛下龙体欠安,奴才一直是心中不安,天佑大清,我皇必然逢凶化吉……”

说这话的文士语音哽咽,脸有泪痕,看着真诚之极,边上的年轻人也是跟着用手抹了一把脸,跟着说道:

“范大人说得是,小人每日也是在家焚香祈祷,乞求圣上早日康复痊愈。”

两红旗和两黄旗的队伍距离的近些,一名礼亲王代善边上的年轻人不屑的嗤笑道:

“这些汉人奴才总是做这幅假模样,让人看了心烦,天知道他们心里面想的是什么,奴才的心思,靠不住!!”

已经翻身下马,正把刀剑交给侍卫的礼亲王代善听到这话,回头低声喝骂道:

“勒克德浑你这个混账东西,这话要是让皇帝听到,咱们家又要遭难了,还不给我闭嘴,滚下来!”

那年轻人被骂的灰头土脸,他是代善的亲孙子一向是以勇武著称的,此时已经被封了多罗贝勒的衔头,可说是前途无量的,但被自家的爷爷骂,也不敢顶嘴,只能是嘟嘟囔囔的一边下马,一边说道:

“范文程和宁完我两个破落秀才,在明国没准是个狗都不理的货色,来咱们大清居然也是大学士了,什么东西!”

代善上去就是一个耳光,恶狠狠的低声骂道:

“皇帝都是范先生范先生的叫着,你算个什么东西就在背后这么嚼舌头根子,咱们这一支非要败坏在你的手上。”

又有一名侍卫出来喊了一声,过来的这些八旗的亲贵们这才是停住了口,默默的跟着引领鱼贯而入,从前在皇宫上,这些亲王贝勒的以为自己都是爱新觉罗的同族,老汗的儿孙,当今皇帝的兄弟子侄,行事说话一向是随便的很,结果被皇太极借着失礼的罪名惩治了好几个,就连最亲信的礼亲王代善也被罚了牛录,这才把众人震住,开始老老实实的尊重皇帝的威严。

再也没有人敢提什么四大贝勒地位平等,共治天下的说法,在这其中得便宜最多的反倒是被皇太极逼死母亲的多尔衮这一支。

多尔衮是极为懂得人情世故的角色,一向是恭恭敬敬,把自己放在臣子的位置上,做什么事情都是守规矩听命令,结果一步步的走到今天,成了统领两白旗的睿亲王,已经是势大不能指了。

时间退回到半个时辰之前,太监苏拉们七手八脚的把皇太极抬到了笃功殿上,本来按照皇太极目前的身体状况,应该是回到寝宫的暖阁那边,可既然是那钟声被敲响,怕是差不多身份的贵人们都要前来,那寝宫根本容不下。

索性是把高台上的哪些东西一并搬到了笃功殿上来,地上跪着一名汉人打扮的探子,身边跟着两名披甲的旗丁,都是不敢抬头,战战兢兢的跪在那里。

鳌拜看着皇太极的呼吸已经是平稳下来,这才是松了口气,皇太极的精力不知道为什么方才消耗的非常大,只是冲着鳌拜微微点点头,鳌拜明白这动作的意思,转身开口大声说道:

“代皇上问话,你们是那个旗的,在那里当差?”

“奴才是汉军旗镶黄旗的,刘文才,一直是被安排在明国京师的皮货行里做事。”

边上那两个则是在松山堡戍守的八旗兵丁,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勉强维持着从宁远到山海关一些的防务,对于满清来说,属于完全占领的边境就是松山堡一带了,至于这皮货行的,则是满清埋伏在关内的细作地点的统称,听到上面几个人说出来自己的身份,大家都已经是明白。

这是关内的探子从山海关那边偷跑过来,然后在松山堡表明自己的身份,因为事情重大,驻守在松山堡的军将不敢怠慢,所以派人来护卫着来盛京。

汉军旗镶黄旗的,一般都是努尔哈赤时代就跟随女真后金对明作战的汉人,到现在已经是女真化了很多,算是放心的。

鳌拜回头看了看皇太极,见到皇太极有继续的意思,又是继续开口道:

“到底是什么大事,不用信笺传递,却要自己过来,快些讲吧!!”

那刘文才跪在地上,身体都是在不停的颤抖,即便是鳌拜说完这句话之后,半天他那里没有一点的反应,鳌拜等了一会,有些不耐烦,提高了声音大喝说道:

“有话快讲,耽误了万岁的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