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顺明 >

第459章

顺明-第459章

小说: 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几样东西给你们看一看,看完了之后给快给我们一个答复,这样的小城池,还想玩什么花样,难道没听到我们山东大军的厉害,快些放个篮子下来!!”

被张坤这么一骂,城上的人也都是有些糊涂,反正放个篮子下来,城池也不会被打破,稍过一会,一个荆条编制的圆筐就被用绳索顺了下来。

看到几名山东的兵马拿着什么东西丢进了竹筐里,然后让城头的人拉上去,等拽到城头,一帮人凑过去一看,被竹筐里的血腥气一冲,几个胆气弱的差点吐出来,这筐里面有一个人头还有不少左耳。

这人头大家都是认识,那可是城内权力最大最威风的角色,开平中屯卫副将向付义,就和城中的土皇帝一般,可此时就剩下个人头了,至于那些左耳,想必都是那些没有跑回来的中屯卫军卒了。

在最下面还有个油纸包,打开这个纸包,却看见是一张盖着官府大印的文书,城上的这些人都不认识字,在城上真是又害怕又忐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结果听到城下的张坤又是开口大喊道:

“看看这脑袋,你们肯定都认识吧,看看这些耳朵,没准你们也是认识的,这文书是朝廷下的官文,不管是兵部还是齐国公那边都是用过印,这是光明正大事情,你们闹什么妖蛾子。”

当日间朝廷下的旨意,的确是齐国公李孟提督这永平府的军务,这是光明正大的,在法理上也是站得住脚,谁也说不出什么的,这些永平府的下级军官和军兵,未必有上面的那些贵官考虑的复杂,对他们来说,反正是朝廷的旨意,那就要遵从。

这时候又是听到城下张坤扯着嗓子大喊道:

“开城放咱们进去,今天白日里的事情老子这边不计较,今天要是不开城,你们看看筐子里面的耳朵,到时候就怕你们连这个耳朵都做不成,快去问你们城内能做主的人,老子这边点了一炷香,要是香烧完了不回来,那就别怪将来动刀兵了!!”

这番话威逼凌压,完全不把城内的人放在眼里,这中屯卫的青壮动员起来,差不多能有万人以上,可看着框内的首级血肉,看着盖官印的文书,城上的人就觉得自己一点也硬气不起来。

太阳已经落山,只有天光灿烂,城上的人看见城下的一名山东兵士大大咧咧的把一炷香放在了城门前的土地上。

按说在城头上更有些安全感,可看见山东兵马的这种举动,城头上的这些官兵都是心慌意乱,彼此商议几句,就颤着声音冲着城下喊道:

“几位大人先不要着急,小人这就去询问,小人这就去询问。”

说完急匆匆的跑了下去,张坤的确是有不同于山东其他军将的作风,尽管是在城下,却丝毫不在乎,直接是安排士兵生火做饭,先把晚饭解决掉。

硬面饼、咸菜、肉干喝着凉开水,张坤丝毫没有受到那杀伐血腥的影响,大口吃喝,但却看到身边的一名把总心情不太好的模样,手里的饼子也才吃了不多,禁不住开口问道:

“怎么,有什么心事,饿着肚子可没有办法打仗赶路啊!!”

“大人,今天杀了这么多,可都不是鞑子,总觉得心里别扭。”

“笑话,你不杀他,他就要来杀你,再说,凭着这些酒囊饭袋,等到鞑子真来了,这些人不是投敌就是被杀,哪能护的住百姓,咱们今日的杀,就是为了早些进这永平,庇护当地的百姓,咱们杀,是为了将来他们少死,这是功德无量!!”

正说话间,听到城门吱嘎声响,开平中屯卫的城门打开了……

第447章 将有大事

永平府中屯卫是将近四万人口的军城,即便是开城让张坤这五百余人进去,其中反复的可能也很大。

不过张坤这一路上可是亡命之极,他丝毫看不出什么害怕的模样,带着几百人进入了城池,他直接是点名要住向付义的宅邸,这种城中将主的宅邸,往往就是一个内城或者是简易的堡垒。

这位副将的宅邸自然也不能免俗,把这个小堡垒里面的居民全给驱赶出来之后,他率领着几百人住了进去。

要说这城内的几万人,两万余名青壮的确是窝囊,充其量张坤这支先遣队才杀了不到千人,可城内这些人都已经是振恐不已,战栗不敢反抗,如果放进城的时候,就群起而攻之,怎么也不会让张坤这一行人如此的太平。

张坤和手下的军兵从容的在这个小堡垒之内驻扎,安排防御工事,召唤郎中进城来治疗伤员,并且补充给养。

他手中有齐国公和朝廷的文书,拿着这些文书按照规矩调派城内的兵马青壮,最开始的几天,城内的人也都是战战兢兢的听他们号令。

按照城内的军队分派,各营伍的编制,统统被张坤给打散重新分配,让城内乱成了一团,完全没有什么统属,并且安排人把大批的兵器和给养都是搬运进了这个内城。

从进入这永平中屯卫以来,城内的居民被这五百人指使的团团乱转,等过了五六天,那些被杀散溃逃的人逐渐反过味来,城内的居民也从开始的惊惧之中平复,才是反应了过来,我们人这么多,这些山东来的凶汉人这么少,怕他作甚。

可到了这时候,张坤这些人所在的内堡根本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打下来的了,里面的给养充足,工事坚固,城内的兵马也都是统属完全被打乱,新任和旧任彼此又有矛盾纠结,根本集合不起来力量。

差不多快要九月,城内一些德高望重的才算是把这些事情理清,咱们永平府的地方,好不容易赚到的利益,自然不能让外乡人拿到。最起码也要给个足够合适的价钱才能让出去,先把这五百人赶出去,然后再议。

不过他们还没有行动,在河间府的河北军已经是派遣了四千名骑兵前来中屯卫,有这四千多名骑兵在,谁也不敢有异动了。

尽管蓟镇的兵马知道自己人多,可不管是打过的还是没打过的,都是有这样的认识,想要战胜这山东的兵马,没有十倍的兵力最好不要奢望,有了十倍的兵力,还要讲究个调度和指挥,一定要稳住。

这五百人缩在向付义的府邸里面,城内的人都是下了这么久的决心才敢动手,别说是四千多骑兵了,而且还带着那么吓人的大炮。

路上的所谓马匪和骚扰都被张坤这个先遣队吸引了过来,然后被张坤的冒险举动杀散,这样从中屯卫到河间府之间的道路畅通了,再没有进入中屯卫这个城池之前,张坤就已经是向后派出了信使。

这些信使肯定会有很大的把握到达河间府,张坤有这个把握破城进入,他现在已经是占据了一个颇为重要的据点,接下来就需要派出后续的援军来巩固这个点了。

河北总兵张江手中的兵力并不多,但得到这个消息之后,还是舍得向其中投入,因为河间府背后就是济南府,两府之中一马平川看不到什么阻碍,大帅直属的部队随时出兵北上,而永平府那边等于是孤悬,必须要派兵稳固下来才行。

到达城下的四千三百名士兵,在胶州营的编制之中只有五百人左右是骑兵的编制,而其余各部分都是步兵和炮兵以及少量的各部人员。更准确的说,这些人应该是被称为骑马步兵。

这么多马匹几乎是把河间府还有真定府南部,甚至是济南府的部分马匹都给征用了,为的就是让这几千士兵尽快的赶到中屯卫,永平府的局势一天几变,这时候可是讲究个兵贵神速。

张江这次还特意调拨了五门六磅炮一同前往,为的就是如果张坤这边的情况有变化,直接是撕破脸攻城。

说来有些可笑的是,这些士兵到达了中屯卫,除却骑兵和拉车的马匹之外,还有部分骑兵要带着马回返,把这些征用来的马匹还回去。

有了这些士兵和大炮,在内堡里面战战兢兢几天的张坤气终于是粗起来了,马上是城内进行人数清点,登记造册,并且收缴城内士兵手中的兵器马匹。

永平府因为从天启年开始就没有太平过,这里可真的能用“地广人稀”来形容,寥寥有数的几个城池。

在大兵驻扎的地方之外能有农民佃户耕种,没有大兵驻扎的地方则是荒凉一片,尽管满清的鞑虏经常从永平府蓟镇这边的隘口进关,可那都是走大军,真正麻烦的就是草原上那些几十人几百人的蒙古马匪。

东蒙古逐渐被鞑虏整合,征战之下,也有许多部落被兼并,自己却不愿意为新主子效力的牧民骑兵,可整合之后的草原各部可不是他们这些散兵游勇能打过的,想要讨生活,只有几个选择,一是西蒙古那边,可西蒙古那边不是世仇,就是那些突厥种的假蒙古,而且什么东西都和东边不一样。

想来想去,最好讨生活的还是这大明的地面,这些种地的老百姓软的和羊一样,能抢的东西还不少。

边关的那些隘口,根本谈不上什么守卫,这些卫兵每天提心吊胆的,若是鞑子兵马前来,还是及早的逃跑最好,若是鞑子兵马不来,这些蒙古马匪要想进关,只要交点小钱,那还是一笔外快。

甚至是出关的时候,所抢掠来的东西还可以贱卖给隘口这些士兵,然后再由他们转卖,反正是便宜多多,甚至还有这么一个买卖,往往有永平府内的百姓被这些马匪掳掠,家属想要赎人,往往通过这些隘口士兵就可以做成。

要说是永平府境内“蒙古马匪肆虐”,这个倒是不假,可从来都不会告诉别人,因为这是蓟镇兵将生财的手段。

当然,有很多见不得光的事情,永平府的军将官员大豪们也懂得知人善用,花钱请这些亡命的蒙古马匪来做,事后或者是杀人灭口,或者是给点钱赶他们出关外,反正马匪都是小股,和蓟镇的大军相比不值一提,一点后患都没有。

可因为这些马匪肆虐,永平府境内还真少有什么独立经营的村落和镇子,即便是有也是那种结寨自保的大寨堡垒,自家有民团乡勇的大土豪。

而老老实实种田的农民想要得个安生,就只能是依托在那些军将和城池的周围,也要向这些军将缴纳更高额的赋税和徭役,还要再关键时候被抽丁当兵,实质上也是一种半农奴的生活。

永平府内的民不聊生,兵将官吏的养虎取利,对永平府的百姓来说,是苦不堪言,但对于山东来说却很有利,因为多是荒地,所以可以没有什么阻力的划分土地,建立起屯田田庄。

张坤安排手下的兵马驻扎,中屯卫附近的地方局势都开始稳定下来,张坤才是明白了河间府的具体情况。

在大明的其他省份,胶州营设立屯田,那是田少人多,只要是圈占了土地,自然有大批的流民来耕种求活。

可在这永平府,事情却完全的不同,田地到处都是,可人却不多,这些人都是被各级军将圈占,成为失却人身自由的半农奴,胶州营设立屯田田庄,肯定要在本地招募人手耕种,以胶州营屯田田庄的制度和规矩,肯定要比这些就会压榨的军将强太多,到时候这些人口纷纷流到山东这边来。

手中没有可耕地的农民,打仗的时候没有可抽调的兵源,甚至克扣军饷都没有办法去应付,这等于是要了蓟镇这些兵马的命根子,也难怪他们会有所动作,会用这么狠辣的手段来做对。

永平中屯卫是永平府的门户,但对于整个永平府来说,又相对独立,真正的核心部位应该是从滦州到山海卫这一带的,这边则是山海关总兵高第和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的控制之下。【】

不过能在这边打下一根钉子,那么接下来的事情也就容易的很了,永平中屯卫城中那些惶惶然的百姓平民听到这屯田田庄的规格之后,都是颇为的诧异,这个诧异不是害怕恐慌,而是有些不相信这等好事。

什么牲畜和工具、种子都是由田庄供给,耕种出来的庄稼保证一家温饱之后,再上缴田庄,而且定期抽取各户的男丁参加训练,如果有机会当兵还能享受种种优惠。

这可是要比给那些军将做工要强太多了,比如说永平中屯卫这些百姓,给向付义没白没黑的种地做活,能有个温饱那是奢望,而且各家的男丁除却当作劳力之外,还要去当兵卖命,这都是没什么报酬的活计。

整个的中屯卫之中,平日里能得些好处的,也就是向付义和他手下的亲信将领以及直属的亲兵,其他人都是牛马。

张坤倒是没有想到这屯田田庄的事情会这么容易的开展,不过也更容易理解,为什么永平府这些军将对山东的进入深恶痛绝了。

九月初的时候,永平府的西侧就开始丈量土地设立屯田田庄,但这仅仅是开头的工作,还需要大批的物资北上补充。

但张坤却因为自己种种的冒险举动,终于是博得了大功,按照方方面面的消息,张坤这次行险,让山东比预计时间早三个月在永平府获得了一个立足点,而且还是中屯卫这样的大城,他的功劳不次于王韬。

目前张坤在中屯卫这边统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