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顺明 >

第541章

顺明-第541章

小说: 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冲出去之后,下面的各级军将就已经是收不住士兵了,掌旅、哨总们都是发现,下面的士卒在疯狂的向前冲,已经有些掌控不住。

弓箭手和鸟铳手的确是被顶到了前面去,可这么冲,甚至是无法瞄准或者是准备,而对面的胶州营火铳兵,第一排已经是半跪下。

前面的胶州营火铳兵阵列层层叠叠,差不多完全遮蔽了冲锋的正面,火铳兵和火铳兵之间也有空隙,毕竟火铳兵身上的挂着后备的火绳,弹药袋,彼此距离太近,很容易被火星溅到,那就危险了。

透过这火铳兵的阵列,能看到后面还在前进的长矛军阵,火铳兵好像是稀稀落落插在前面的木桩。

这木桩拒马好像是很容易越过,可这却是一道死亡之墙……

那惊天动地的炮击,胶州营的每名士兵所受到的震撼不比对面的顺军士卒少,可同样的,炮击过后,那种震撼就变成了无比的信心。

每名士兵的手心都很干燥,有些人的耳朵还是嗡嗡作响,不过各种动作都是非常的标准,一丝不苟稳定异常。

对于冲在前面,准备射箭或者是打响鸟铳的顺军士卒来说,他们比身后那些同伴,更加了解对面这火铳阵列的意义。

山东的火铳打的远,威力大,这些传闻他们知道,有很多人还在大大小小的战斗中经历过,但此刻他们除却无奈的把手中弓箭射出去,鸟铳打响之外,没有什么别的选择。

顺军的冲锋好像是大潮一样,这些手持弓箭和鸟铳的士兵都是潮头,他们不能转向,不能回头,只能是顺着这大潮的方向向前。

他们的动作稍有变化,恐怕就会被后面的人踩踏而死,可在奔跑中,弓箭谈不上什么准头,甚至连射都射不远,因为开弓的动作无法做完整,鸟铳那种细管的武器,更是不必提。

在那里架起火铳准备射击的胶州营士兵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依旧是准备射击开火……

能向前几步,靠近些然后打出第二轮,那样没准能有杀伤,顺军的弓箭手和鸟铳兵都是这么想。

但再向前,就是胶州营的火铳射程之内了,做火器统领的军官都有一些特长,对于火器操作和训练自然要精通,同时目测距离也要有点天赋。

临阵大战,指望跟在李孟身边那样有专业的工匠测算不现实,特别依靠火器统领的估计和测算。

这也是熟能生巧的技能,练的多了,也就能判断的差不多,看见顺军的士卒跑进了射程之中。

没有人还等着放近了打之类的,直接就是下达了命令,每个团每一排的火铳兵右侧都有一名举起军刀的军官,狠狠的挥下,口中大声的发令:

“开火!!!”

各个团的射击口令并不是同时发出,战场上的火铳次第打响,第一排开火之后,还在向前奔跑,拼命稳定身体的平衡做出射击动作的顺军弓箭手和火铳兵直接向前扑倒,有的人不过是被对面的火铳打伤了腿。

山东兵马第一排的火铳兵毕竟是蹲下,重型滑膛枪的子弹线路是抛物线向下,尽管有意的抬高了枪口。

但倒地之后,甚至是跪在地上,都无法再站起来了,很快就会被身后的战友推挤倒地,然后被踩踏的永远起不来。

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次第的开火,密集的好像是一次齐射,齐射完毕之后,从射击开始,火铳兵们就没有进行队形轮换,装填弹药射击,仅仅是尽可能快的把火铳打响开火。

如此密集的射击,即便是顺军冲的势头再猛,前面冲锋的几排人也都是被打的空了,后排的士卒脑子总算是被这狂风骤雨冷了下,脚步一缓。

这种效果很好的射击却没有持续,仅仅就是这么一轮,射击完毕之后,早就是得到了命令的山东火铳兵纷纷拿着火铳向后跑去,看起来好像是溃散了一样。

当然这火铳兵的队形还是保持的很完整,也不散乱,顺着长矛方阵的空隙朝着后面跑去,本来被打的冲势一滞的顺军士卒,看见前面的火铳兵突然溃散,刚刚心里的那点迟疑和恐惧又是烟消云散。

看双方这个距离,还是能追上,可以趁着这突如其来的后退在战场上取得胜势,顺军的攻势重新又是炽烈起来。

在火铳兵开火的时候,身后的长矛方阵一直是在行进,等到开火完毕转身撤回,长矛方阵也是顶了上来。

“止步!!”

看见对面越靠越近的顺军狂潮,每个步兵团的团守备都是高声下令,鼓声敲响三下,喇叭响了两声止呕,步兵团都是止步。

这种突然的停下,让对面的顺军士卒很不习惯,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在盘算着双方都在向前,何时能撞在一起。

可对方却突然停下,这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很多跑在最前面的顺军士卒也是下意识的放慢脚步,可跟在他们后面奔跑的同伴却来不及刹住脚,阵形中又是一阵骚动混乱。

“高举平矛,垫步前进!!”

在步兵阵列边上的军将们又是大声下令,士兵们都是把长矛平举到肩部,反转手腕,上身向前探出弓下,一小步一小步的向前移去。

而后排的士兵则是把长矛从缝隙中伸出来,层层叠叠,整个的步兵方阵好像是一个钢铁刺猬一般向前移动。

尽管顺军的士卒在高速奔跑,可不代表他们会主动的朝着这些寒光闪闪的长矛上碰撞,尽管很多人都是想着用盾牌做遮蔽,借着这个速度撞上去,把对方的阵型搞乱,然后趁势掩杀。

可山东兵马步卒阵型是这样的架势,他们要是撞上去,除了被刺成筛子之外,不会有什么其他的下场。

这样的情况也只能是放慢脚步,伺机从对方阵型的空隙中杀进去,只要是撞开一个口子,那就能趁势突入。

前面的人要停下来,后面的人却在推挤,顺军的前面已经是乱的不像样子,可对面的胶州营长矛方阵还是一步步的向前蹭来。

高举平矛,矛尖是斜向下的,矛尖所对准的敌人部位,正是心脏和咽喉部分,都是上半身要害之处。

攻击这两处,不需要太用力的刺杀,只要刺进,就是致命的伤害,如果有人想要趁着高抬的长矛下面钻进来,对付他们的则是第二排和第三排的长矛。

顺军士卒尽管推搡拥挤,但早晚还是要对撞到一起,纷乱的阵型导致了单位距离上,很多地方的人数不是最大数目,而在这种面对面的厮杀之中,单位距离上人数的多少,就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队列严整不乱的胶州营步卒长矛方阵,就保证了每个距离上始终保持着最大数目的长矛,经常会出现一名顺军士卒要面对两根以上的长矛。

这样的情况下,不管是这名顺军士卒怎么去战斗,手中拿着的是长兵器还是短兵器,他所能做的事情很简单,或者是后退或者是死。

后面的人不断的吆喝呐喊向前冲去,顺军在后队已经是拥挤不堪,平地之中人挨挨挤挤,谁也看不清前面发生了什么。

人群一密集起来,众人都是担心头上会不会有火炮轰打下来,每个人听见前面杀声震天,都想去前面搏杀。

可拥挤到前面,无非是在胶州营士卒的长矛伸缩状态下,被刺伤被刺死,侥幸几个突入进来的人又是被后排的长矛刺杀。

胶州营的步卒方阵垫步前进,看起来好像是磨蹭一样,幅度不大,可这样却在激战中保证了队形的稳定,让战士们不至于彼此散开,能够互相依靠。

顺军的士卒尽管是大步的奔跑,看着势头凶猛,可实际上却没有配合,尽管是乌压压的大军,可在真正作战的时候,却好像是单个人面对对方的整个队列。

厮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胶州营的长矛方阵在不断的向前,在他们的阵列前面倒下了大批的尸体。

这样的战斗进行下去,已经不会有什么悬念了,眼看着胶州营的步卒方阵一步步的向前推去。

顺军的步卒刚冲出来的时候,势头凶猛无比,看似不可阻挡,可他们冲到对面的胶州营步卒阵列的时候,还是被挡住了,并且是一点点的被打了回来。

“老子这边的炮开火,你们再打,抢着开火,要是伤到老子的弟兄,我可跟你们没完!”

在帅旗的前方,八百名火铳兵正在十门三磅炮的后面,炮队统领郭梁的嗓门极大,就连在马上的李孟都是听的清楚。

战场如此之大,步卒们在那里绞杀,李孟的帅旗本部所在自然是空落了下来,在稍高些地方的李自成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那些好不容易整理好的马队有几千骑脱离了阵列朝着李孟这边冲了过来,看着敌酋这边也实在是太过托大了,帅旗所在,居然和身后的几个队列还有段距离,有些脱节,如果能趁势的冲过去。

自然,这股突击的顺军骑兵不指望能把对方的主帅击杀,可自己这几千骑过来,对方帅旗所在的兵马肯定抵挡不了。

打不过为了主帅的安危肯定要后撤,趁着对方的主帅这队伍的后撤掩杀,一是能给对方造成混乱,二是能减轻正面步卒的压力。

已经是撤到马队之中的李自成观阵也是看的明白,冲在最前面的步卒完全是因为事先蓄积的那口气。

因为炮击的压力让他们要拼命,要去厮杀,若是能借着这股勇猛向前,不计生死气势冲过去倒还好,可现在却是被胶州营的步卒挡住,等到那股气势消耗干净之后,接下来对方要反推回来了。

战场上的战斗又不光是正面对正面的厮杀,既然左翼的空间被打开,那可以在这里做做文章。

比如原本准备在紧要关头才动用的马队,分出一支来攻打对方布置失措的帅旗本阵,借着这个这个机会,看看能不能把整个的局面盘活。

帅旗之下,还有两千亲兵环绕,右边有火炮的阵地在那里布置,一支几千人的骑兵从对面跑出来,这动向也是看得清楚。

这边的八个步兵团向前推进之后,亲兵统领黄平就是提心吊胆,帅旗本部的兵马孤悬在大阵之外,这实在是太不安全了,看见那几千骑兵从山上突击下来,当即是变了脸色,急忙的劝李孟说道:

“大帅,贼人顶上了这块,要用骑兵来突袭,大帅万金之体,这边防御又是单薄,咱们还是回到后队军阵稳妥。”

“本帅来这里又不是来看的,几千骑兵怕什么,这李闯已经是落后于这个时代了,黄平,你可知道有这么句话吗?落后就要挨打!”

李孟说的极为轻松,可黄平这边又是懵懂,又是担心,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他的确是闻所未闻,真是不知道大帅为何突然提起,李孟的确没有当回事,笑着发令说道:

“传令郭梁,用火炮挡住骑兵,黄平,调亲兵队上前辅助。”

大帅的已经决定,黄平这边再怎么担心也要执行,反倒是炮队的郭梁大大咧咧的不在乎,直接是把十五门三磅炮摆在了帅旗之前,八百名亲兵都是下马,手持火铳摆出了射击队列,在炮阵的后面。

那队骑兵冲下来的时候,就看见对方迅速的把方才还在另外一边的火炮转移到了当面,顺军骑兵尽管看到了方才胶州营布下炮阵的迅速,可还觉得这火炮是个笨重之物,呆在什么地方就不会在转动。

可山东的炮兵把炮架直接套在马上,迅速的转移到正前,动作极为的迅速有效,有人在清洗炮膛,有人在那里卸下炮架,绝没有什么拖泥带水的动作。

不到五百步的距离,大队骑兵想要冲过来,根本不会花费什么时间,可就在这么短的时间之中,胶州营已经是完成了布炮。

率领这几千骑兵的顺军威武将军只觉得头皮发麻,临行前闯王有叮嘱,能给对方造成混乱那就最好,如果不能造成回转也不会责罚。

可这么多骑兵冲下来,断没有这样就回去的道理,而且十几门炮就算是打上一轮,不过是死上几十名骑兵,看着那鲁贼大头目的身边部队并不多,而且后面的步卒大队也没有调上来的迹象。

距离越近,带队的顺军威武将军就觉得机会越大,这名威武将军在大队还是向下走的时候,就开始晃动手臂。

顺军的几千马队开始逐渐的散开,这几千骑气势汹汹的冲来,扬起漫天的烟尘,显得声势不比那边的步卒厮杀大战要小。

可胶州营的火炮不光是能快速的移动,在原地调整方向也是容易的很,那几千骑兵在战场上不管是怎么绕过来,都要经过以炮阵为中心的半圆范围,顺军操炮,要把火炮固定在一个土台上,还要在两边用木橛子固定,火炮是不能改设计方向的。

山东就容易的很了,那些骑兵故意走的远一些,可山东的炮兵应对起来很简单,四名炮兵一边两个,把手中的粗木杠插进炮座尾端的一个铁环之中,同时发力,抬起来尾端,着地处只是两个炮车的铁轮。

这样的情况下,转动方向就容易的很,炮兵们方才的轰击尽管是双耳嗡嗡,身在硝烟之中,可打的却是兴高采烈。

现在步卒上阵,他们却都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没有打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