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顺明 >

第547章

顺明-第547章

小说: 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营最优秀的战士亲兵大队的骑兵,这些士兵马步皆能,都是精通。

以这些亲兵骑兵为核心,那些乡勇骑兵外围跟随,抱成一团,冲进军心士气全无的顺军军阵,真是虎入羊群,勇不可挡,冲到哪里,哪里就是溃散,完全凝固不成阵型,完全聚集不成部队,彻底的变成了散沙。

没有过多长时间,炮击和火铳的发射都是停了下来,因为顺军的骑兵已经不敢向着两边冲了。

所有人都是尽可能的聚拢在一起,惊恐的看着两侧的长矛方阵压迫过来,也有人什么也不顾得向着一边的长矛方阵冲锋,可这种没什么加速的冲锋在面对接阵的步卒,没有丝毫的作用。

战斗已经是慢了下来,李孟看着战场的情况,现在的顺军马队所做的事情,也就是在那里无奈的等死,没有任何抵抗的意志,甚至连逃跑的念头都被彻底的打消,李孟拿手揉搓了一下脸,长吐了一口气说道:

“传我将令,步兵团止步,招降敌军,下马、跪地、丢下武器之人可活命,其余格杀勿论!”

周围的传令兵听到李孟的命令,稍微记录,彼此核对一下之后,纷纷打马冲出,奔往各个军阵。

现在的战场上对他们这些传令骑兵来说,已经没有任何的危险,加上胜利在即,每个人都是精气神十足,高声的传令:

“大帅军令,步兵团止步,招降敌军,下马、跪地、丢掉武器的敌兵可活,其余格杀勿论!!”

这样的招降命令,不光是要传达到自己的军队,也要让敌人听到,对此,操典中也有明确的规定,传令骑兵把命令传开之后,每个步兵团都是在齐声的大喊。

准备接受投降的呼喊,等于是给绝望的顺军军卒一条生路,愿意死战和愿意逃跑的骑兵都已经是战死或者是被彻底的打灭了这个念头,剩下的都是想要活命求生的。

听到胶州营的招降大喊,被困在阵中的马队们毫无犹豫的从马上下来,丢下武器,跪地求饶。战场上的大喊,同样是让那些四处溃逃的步卒们听到了,没什么迟疑,这些人也是丢下了武器,跪在地上。

很快的,战场上除却胶州营士兵带着胜利喜悦的招降呐喊,其余没什么别的声音了,有的顺军士卒丢刀跪地之后,悲从心生,放声大哭,彼此对比,更是让人心生感慨。

帅旗之下的李孟,看着这一切,去没有什么喜悦和兴奋的心思,当初百余名拿着竹竿的穷汉,冲上有弓箭的盐丁,那时候的胜利让人欣喜若狂,现在是打败了天下间有数的枭雄,此战歼敌近五万,还有俘虏三万余,心里却感觉很平淡,或许是觉得理所应当。

边上有几名亲卫一边兴奋的看着战场,一边都在偷瞄主帅李孟的举动,若是有什么隽永或者激昂之语,自己也可以回去传播传播。他们失望了,李孟所做的不过是握紧了拳头,向下挥了挥。

听着战场上的招降声音,李孟稍微缓了缓,就带了带马向着大阵的右侧而去,身后的一干旗鼓传令、亲卫扈从急忙的跟上。

胶州营的每一名士兵都知道自己胜利了,看见大帅的帅旗从左到右的移动,都以为是大帅在战胜之后,检阅兵马,一时间情绪高涨,士气如虹,人人都是高举武器放声大喊,在这生死搏杀之后,谁还有什么顾忌的。

尽管李孟平日里还是自称齐国公,可现在每个士兵都是在扯着嗓子高喊“万岁”“万岁”,每个人都是发自内心的高喊,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

李孟对这个万岁的呼喊也很平淡,他不过是笑着挥挥手,打马来到了军阵的右侧,也就是刚才帅旗所在的位置,刚一停下就问一名亲兵说道:

“袁时中率队走了多久?”

那名亲兵负责记录阵中各个命令下达,以及记录时间,听到李孟询问,马上是回答说道:

“回禀大帅,袁大人已经出发了一又四分之一个时辰了。”

李孟双手拍了下,有些懊丧地说道:

“还是晚了点,也不知道能不能截住碰上!”

豫北游击袁时中率领三个团按照李孟的吩咐前进,开始的时候有些糊涂,甚至还想到了是不是大帅不相信自己这个降将,可走差不多小半时辰之后,立刻是明白过来了李孟的用意。

小袁营的袁时中也算是一名老将,对战场上情况也是把握的明白,尽管路程绕了好大一个圈,并且在本阵的左翼出发更加合适,李孟让他去的地方应该是双方对峙的所在的西边,那就是顺军去往宝丰的道路。

军队的移动,并不是在地图上从这个点转移到另外一个点,集团的大行动也必须要走官道,顺军的残部也是几千人的大队,要是逃跑,肯定也会从官道行走。

从襄城的战场上回到湖广,必须要走南阳府,去南阳府的道路有两条,一个是叶县,一个是鲁山。

方才的大战,顺军想必已经是胆寒,不敢面对山东的部队,而征西将军陈六的部队迅猛突进,叶县搞不好已经是被突破,顺军为了保险起见肯定不会走那条路。

而此时的南阳府还算是顺军的腹地,思来想去,闯王最大的可能就是走去鲁山的那条路。

李孟这也是估计,但想到了这个可能的豫北游击袁时中却不敢有丝毫的耽误,今日之战,自己会有军功,但没什么亮眼的表现,要是能截住闯王李自成的残部,那可真是了不得的大功一件。

想明白了这点,袁时中立刻是催促军队加速前进,不过三个团,三十门火炮,想要加速行进,的确是不容易。

走了一个多时辰之后,终于是远远的看着官道上烟尘扬起,看那烟尘纷乱,还有靠近的速度,袁时中马上判断出,这是闯王的败兵。

这一刻真是又喜又惊,高兴的是看似声势浩大的流贼兵马,居然这么轻而易举的被胶州营击溃,这次胶州营的马军都在郏县那边驻扎,能有这么大股骑兵并且跑的如此散乱的,肯定是李闯的骑兵。惊恐的是,这河南的平原上看到归看到,可望山跑死马,自己这三个团想要拦住却有些困难。

可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如此大的功劳,从自己面前这么跑过去,带来的三磅野战炮都是套在马车上,他们走的这是荒废的田地,速度也提高不上去。

“丢弃十五门炮,把马换到剩下的炮上去,每门炮补上十名长矛步卒,丢下长矛,协助推炮,火铳兵现在开始跑步前进,一定要赶到官道那边截住流贼残部!!”

袁时中在马上声嘶力竭的下令道,各级军将士卒,当然知道远处跑来的那支逃亡骑兵到底有什么意义。

一时间豫北游击袁时中率领的这支偏师,疯狂的行动了起来,炮车前面被加挂了马匹,火铳兵也不讲究队列,朝着官道那边狂奔。

看起来这支偏师乱哄哄的朝着那边涌了过去,被加套马匹的炮车,在并不平坦的野地中颠簸,已经是三架直接是翻倒,连带着马匹也是摔倒在地。奔跑中的火铳兵更是强不到哪里去,摔得浑身是泥。

“大人,咱们肯定是赶不到了,不过还能把炮架起来打到!!”

疾奔的过程中,一名奔跑的军官在袁时中的耳边大声的喊道,现在已经是隐约看见闯王兵马的旗号了,袁宗第心中实在是不甘,可也只能是如此,跟着吼道:

“射程之内,架炮轰打,火铳兵避开炮击的方向,继续前进,射程内开始射击!!”

现在这情况,已经不能奢望完全拉截住这支逃兵,能尽可能的给对方杀伤,已经算是能达到的最好状况。

主战场大败,守在叶县的郝摇旗却完全不是战时的状态,和所有人预料的不一样,叶县还在他手中,闯王在逃命,郝摇旗在接待客人……

第509章 识时务者保富贵

跑的匆忙,地形又不适合架炮,在官道上仓惶溃退的闯王残部,看见有人来阻截之后,更是加快了速度。

带来三十门炮,仓促间打响的只有八门炮,所谓惊弓之鸟,即便是百战的精锐,在这样的败战溃逃之际,也是慌了手脚。

炮击的损失肯定是不能避免,最合适的方法就是催促马匹骑兵尽快的向前,大队通过就是。

可败军之将,仓皇异常,这样的局面除却能退却之外,看见几门炮在路边要轰打,远处突然又有几千兵马气势汹汹的扑来,有许多骑兵下意识的勒住马匹,或者是朝着道路的另外一侧溃散。

山东兵马这次真是算无遗策,居然还在退路上布置了阻截的伏兵,但是想到这一点,就让人恐惧异常了。

闯王李自成和手下的亲兵大将,在奔溃之中也是顾不得收拢兵马,只顾的自己狂奔快跑,任由后面的骑兵溃散。

八门炮打响一轮,炸死了不到十五骑,可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的骑兵和大队溃散,而胶州营的火铳兵赶到路边的时候,也就是打响了两轮火铳,倒下了百余名骑兵。

明明看到目标就在眼前,大功就要到手的机会,可却因为晚来了一步,让李自成在眼皮下逃掉,这真是让人懊悔不已,袁时中气得眼中差点冒出火来,不过经过这么一次阻击之后,闯王身边仅仅剩下了不到三千骑。

袁时中这边除却拉炮的驮马之外,骑兵也就是百余人,步兵又不敢太过分散,要是跑散了,被闯王的骑兵杀个回马枪,转头冲过来可就抵挡不住了,袁时中领着士兵上了官道装模作样的追了几十步,也就恨恨的停了下来。

既然来到这里,也不着急走了,索性是在官道这里设立了个阵地,除却闯王领着的大队之外,肯定还有其余的散骑溃兵会走此地,到时候就在这里堵截了。

闯王李自成这次溃逃,可不是什么战略撤退,他完全是战场大败,濒临绝境之际的逃亡,根本不管友军的死活了,也是来不及管这友军的死活了。

在后方郏县一带堵截胶州营马军和高杰兵马的部队,还有负责两翼的郝摇旗,都已经是顾不上了。

特别是在叶县的郝摇旗,按照事先各种情报的预测,胶州营征西将军陈六的部队应该是到达了叶县。

按照今天胶州营几万兵马所体现的战斗力,郝摇旗在叶县尽管有四万步卒,可挡住征西将军陈六率领的一万多人,那是没有丝毫的把握。

不过被认为是可能被击破的叶县城池,到现在还很完整,叶县周围的局势也是平稳异常,可征西将军陈六的大军就在距离叶县十里的地方扎营,已经是拉开了架势,尽管叶县城内城外的顺军部队也是戒备森严,如临大敌,可也是没什么动静。

在这边驻扎的顺军步卒,比其在襄城一带由闯王亲领的部队来说,战斗力上要稍微逊色些,不过郝摇旗这边有个好处,他的直属老部队就在手中,本来他手中的部队也是顺军一等一的劲卒,这次和顺军的作战也要被抽调过去,可郝摇旗几次都是和山东兵马大打出手,手中的部队每次损失都是不小。

现在手中的部队成军的时间也不长,尽管是他的亲信部队,可战斗力比其其他人那些没受损失的,未免就差了几分。

但这也有个不错的好处,那就是手中有亲信的部队,叶县的整个盘子都在他手中控制着,命令顺畅。

叶县最好的宅院是某致仕知府的,这知府全家早就是逃往开封城,这次郝摇旗领着部队过来,他身为主帅,这宅院当仁不让的要归他使用,顺军到了现在,下面的人可能过得还清苦,都尉以上的军官都是讲究起来,制将军这一层次更是了不得,郝摇旗也算是一方大将,待遇上自然是不差的。

现在他的行辕,周围百步之内,已经是全部戒严,郝摇旗的亲卫部队手持武器在那里巡逻巡视。如此的慎重警备,是因为郝摇旗此时正在接见一位客人,这位客人,郝摇旗不想让其他人知道。

尽管想要保密,不过郝摇旗的身边人却也知道这位客人的身份,郝摇旗他们还在陕西的时候,负责军需的高一功那边经常是需要陕西那边的青盐,郝摇旗帮着置办过不少,后来高一功那边盐货走的多了,打交道熟了,也会直接让人领着山东的盐商过来交易买卖,今天这位客人算是有点头之交。

若仅仅是这等浅薄的交情倒还罢了,流民大军几起几落,后来在河南蓬勃发展的时候,尽管有人负责军需,可很多时候还需要各部自筹。

粮草到还好说,一方面顺军自己有屯田种地,一方面打开那些豪绅地主的窖藏,可兵器衣甲还有些药材之类的,则是要买了。

这时候,郝摇旗才和当年这位有一面之缘的山东盐商再次见面,这名盐商倒是门路精熟,夸下海口,说只要是银子足够,他能给搞来大军需要的兵器和各种必需品。

银子顺军不缺,拷饷之策还有征战之中,肯定会有大笔的金银,可这些金银都是窝在手中,没地方花出去,大明地方官府一直是在严查资敌,并且进行物资的封锁。

听到这个山东盐商来找生意,郝摇旗还真是颇为的心动,后来就听说,其余各部都有些这样的买卖进行,他也就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