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官居一品 >

第180章

官居一品-第180章

小说: 官居一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个北中国,全都感到次恐怖的大地震。大明朝的首都北京感尤为强烈,从十二日这天开始,连续五天声如轰雷,势如涛涌,白昼晦暝。永定门等四处城门倒塌,城垣坍毁近十里,宫殿、官廨、民居更是倒塌无数。就连嘉靖皇帝的西苑没有幸免,十余间宫殿倒塌,玉熙宫损毁严重,根本不能居住。

受极大惊吓的嘉靖皇帝,已经移驾圣寿宫中,顾不得安顿自己的御床,就先让人将法坛设好,他仅着单衣,跪在冰冷的石板地上,向上苍祷告道:“万方有难,罪在朕躬,五帝降罪,皆有朕受,勿伤吾民,勿扰列宗……”

对于每个皇帝来说,虽然天灾人祸都够烦的,但最最不愿面对的,就是这说不清缘由的地震,因为不知道哪个杂碎想出来的,说发生地震是帝王犯了错,以至于天神降罪,千百年来都是这样说的,以至于大家都相信。

极端迷信的嘉靖皇帝自然更是深信不疑,他坚信这是上苍对自己的警示或者说警告。所以他必须先请得上天宽恕,然后再设法弥补罪过。

当然以嘉靖皇帝的脾气,是不会认为自己有错的,他坚信那些错误,都是由属下臣工犯下的,朕只不过代人受过罢了。所以在祷告三日之后,他将四位阁老,六部九卿、詹事行人,科道御史,林林总总二百余人,全部传到殿外,陪着自己一起下跪。

别忘了这里可是北京,现在可是腊月,真正的滴水成冰,跪在殿外的大臣们,纵使穿着厚厚的皮裘,若是像往常那样,跪上一两个时辰,恐怕都成冰棍哩。

好在嘉靖帝还需要他们干活,所以半个时辰之后,殿门开了,仅穿着葛衣麻鞋的皇帝,出现在众臣工的面前。

“吾皇…万睡万睡……万万睡……”大臣们已经冻得舌头都捋不直了。

嘉靖帝面色无比阴沉,狭长双目闪烁着比天气还冷的光,劈头问道:“都有哪里遭灾了?”

严嵩嘶声道:“回禀陛下,除京师之外,河南山东,山西陕西,都有禀报传来,据初步统计,约有四十余州府县受灾,但具体有多少人受灾,还有没有受灾的省份,还需要再等几天才能知道。”

“五省四十余府县?这还是初步统计?”嘉靖帝一阵眩晕,边上黄锦赶紧扶住,命人将龙椅搬来,请皇帝坐下。

皇帝却不坐,仍然坚持站着道:“二十七年那次地震,仅仅波及山西陕西两省二十余府县,就死了近十万人,”说着声音发颤,眼圈通红道:“这次会死多少子民?三十万?四十万?”便掩面悲伤起来:“这是拿刀剜朕的心肝啊!!”

“陛下节哀,皆是臣等之罪。”众大臣呜呜哭作一片。

哭了一阵子,嘉靖帝突然提高声调道:“周成龙呢,给朕站出来!”

一个跪在末班的官员吃力的起身,用最大的声音道:“微臣在!”他穿着五品袍服,乃是大明朝的钦天监正。

“你钦天监监视天象地征,当为朕占凶卜吉,预先示警,为何这么大的地震,钦天监却一点征兆都没发现?”皇帝质问道。

周成龙赶紧跪下道:“启奏陛下,地震乃是上天示警,天威难测,岂是凡夫俗子可此揣度?即使钦天监也不敢妄揣天心,以名触怒上苍,引来更大的灾祸。”

“哼,”嘉靖帝怒哼一声道:“只知道推脱的废物!你倒说说,上天是怎么个示警法?”

“圣人云:“小民愁怨之气,上干天和,以致召水旱、日食、星变、地震、泉涸之异。””谁知那周成龙面不改色道:“是以地震示警,实因四海不靖,万民有怨,故遭此灾变!”

~~~~~~~~~~~~~~~~~~~~~

周成龙掷地有声的说法,让大殿前一片死寂。所有人心里共同迸出一句话:“这个广东蛮子,又要无事生非了!”此人一贯耿介无忌,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息事宁人”。

掷地有声的说辞,句句打在皇帝的心窝上,让嘉靖帝虽然难受,却深信不疑。冷冷望着阶下的的臣子道:“尔九卿、大臣各官其意若何?”

众大臣都看向严嵩,大伙都知道,严阁老是平息陛下怒火的最佳法宝,果然听严嵩慢悠悠道:“陛下,老臣以为,自省自查确实最为重要,但当务之急,是如何组织赈济,”说着叹口气,满脸忧虑道:“这次受灾的地方这么多,又是寒冬腊月,如果地方上赈济不利,肯定会冻死饿死无数的!”

嘉靖帝点点头,果然顺着严嵩的话头道:“赈,当然要赈,还得大大的赈!”说着抬手道:“众卿就不要想着春节如何如何了,现在赈灾是重中之重,待内阁拟出章程后,不管你是多大官的,只要用到,就得听从调配。”

“臣等遵命。”出么大的事儿,众人早知道这个年是过不好了,所以并不意外。

便又听皇帝道:“但是赈只是应急,根本大事还是自省自查!”说着叹口气道:“上天警兆若斯,仿佛要把祖宗的江山翻个底朝天……朕每念及,深为悚惕啊!这几日一直在想,是朕德行有亏,料理机务未当?还是大小臣工所行不公不法, 科道言官不直行参奏,是以无从仰合天意,以致生此巨祸?”

“臣有罪。”众大臣齐声喊道,其实这话是最气人的,明摆着“法不责众”,嘴上卖乖。

嘉靖帝暗暗冷一声,缓缓道:“如此,朕首先兢惕悚惶,力图修省,于宫中勤思召灾之由,精求弭灾之道;同时众卿也会去,深思勤虑,洗涤肺肠,务期尽除积弊,痛改前非。”

“臣遵旨……”

“几位阁老,李方二位部堂留一下,余的都跪安吧。”嘉靖疲惫的挥挥手,便飘然进殿,身后传来一阵整齐的:“恭送陛下……”之声。

~~~~~~~~~~~~~~~~~~~~~

进殿之后,皇帝换一身弹墨棉布袍,疲惫的靠在明黄色软榻上,望着缕着青烟的加盖紫铜香炉,怔怔的胡思乱想起来……

说起来比较郁闷,嘉靖帝这辈子就是搬家的命,先从湖广搬到北京,再从紫禁城搬到西苑,又从万寿宫搬到玉熙宫,再搬到这圣寿宫,前两次还好说,都是他自愿的,可在西苑这两次一次是因为火灾,一次是因为地震,这让他不得不怀疑,难道朕的人品就这么差?

宫人们早就将这圣寿宫摆设的如谨身精舍一般,就是想让陛下能少些郁闷。

“陛下,大人们到了。”黄锦轻声禀报,将皇帝从神游太虚中唤了回来。

“臣等叩见陛下。”大人们行礼之后,黄锦给严阁老搬来锦墩,其余人只好站着回话。

这些都是大明朝的核心官员了,对着他们,嘉靖帝的问题也变得直截了当起来:“国库还能拿出多少钱?”

户部尚书方钝禀报道:“回禀陛下,两万余两。”沈默要是知道了,该多自豪啊。

第五卷 京华烟云雪满天 第三零四章 赈与察!故事与风暴的起源!

我堂堂大明的国库,只能拿出两万两?”嘉靖帝气极反笑道:“银子呢,都到哪去了?都让你方司农搬家里去了?”

“陛下若是不信,可以派人去国库,去微臣家里查。”方钝无限委屈道:“若是微臣有一丝贪渎,任凭陛下处置。”

“不贪污就没罪了么?”嘉靖帝突然作色道:“这么大个国家,让你这个理财高手,理的只剩两万两银子,就凭这一点,现在斩了你也没人叫屈!”

方钝五十多岁,与钱粮打了二十几年,可以说是大明财政方面的权威,听到皇帝这样贬低自己,他当然要据理力争了。便从袖子里拿出一本账册,双手奉上道:“户部正好盘点完了今年的国库收支,已经编造成册,恭请陛下御览。”

嘉靖点点头,黄锦便将那账册转呈上来。嘉靖低头看一眼,只见宝蓝色的封面上,赫然写着“嘉靖三十四年总账册”几个工整的楷体字。

他细长的手指封面上无声划了几下,仿佛在考虑要不要打开看一看……这一本烂帐。

“丑媳妇总得见公婆。”嘉靖暗叹一声,还是掀开了第一页,那边的方钝也开腔道:“如陛下所见,嘉靖三十四年,两京一十三省的总税收,折银共为三千三百七十五万两,同时各省年初各项开支预算为两千九百七十五万两,所以解往国库的税银,仅为四百万两。”

“可是各部这年报来的账单,总耗银竟达到一千一百万两之巨,收支两抵一年亏空竟达七百万两之巨!”方钝背有些驼,脸上皱纹也密而深,大半是给这个烂摊子给愁得。

方钝说完靖帝仍然翻阅那本册,待看完最后一页,便很干脆的往地上一丢,便闭上眼睛道:“这些狗屁倒灶过了年再说,先把眼前这关糊弄过去……”看一眼边上侍立的黄锦道:“不是说铜铁局已经把开春的矿银,提前解进京了么?”铜铁局顾名思义是监督国家矿藏生产的部门布全国,且矿监都是太监,隶属于内廷司礼监,所以皇帝才会问黄锦。

黄锦恭声道:“回禀陛天刚送进国库,方大人的收条还在奴婢身上收着呢。”大明朝是没有内帑的,也就是说皇帝的收入也送国库,同样皇帝要花钱,也是直接从国库里拿。

“虽然是寅吃卯粮,但权且救急吧,”嘉靖帝挥挥手道:“方爱卿,把这个钱拿出来吧。”

~~~~~~~~~~~~~~~~~

“回禀陛下,这些钱已经被各部订下了。”无奈道:“所以国库里只剩两万两可以动用了。”

“哪个部手这么快?朕地银子还没捂热乎呢!”嘉靖帝细长地眉毛一阵阵抖动。声音带着火气道:“快说!”

“回陛下,是工部、兵部和吏部。”方钝缓缓道:“工部要了五十万两,兵部要了七十万两,剩下的三十万两,加上原先的存银二十万两。一并拨付了吏部。”

“这么急吼吼地搂钱。都要干什么用?”嘉靖帝语气十分不善道。

“兵部的七十万,是修京师的城门和城墙的,”方钝闷声道:“四座城门,十多里城墙坍塌,其余的地方也要重新加固,他们报上来的是一百万两,最后我给压到七十万两,只等内阁开票便拨款了。”

皇帝不置可否的哼一声道:“那工部呢,又凑什么热闹?”

方钝咽口吐沫,心说:“怎么这么倒霉?哪个部的问题都要找我。”面上还不敢怠慢,赶紧道:“是给陛下修西苑的。”西苑是成祖爷的潜邸,虽然彩头不错,但毕竟是一百五十多年没住人了,嘉靖皇帝住进来之后,每年都花不少钱翻修, 却还是有许多破房子,在这次地震中一晃悠就倒了。

皇帝的眉头微不可察的一皱,沉吟片刻道:“那吏部呢?”

方钝终于松口气,吏部尚书李默在此,自然不用他越粗代庖。李默出列道:“回禀陛下,吏部拖欠京官历年薪俸已达二百万余两,这五十万两只是补上四分之一。”

嘉靖一听,呵,谁都有理,谁都要钱,那怎么办?只能凉拌了。沉默足足半刻钟后,他才轻声道:“光把外城两座门修好了就行,内城墙等来年再说。还有西苑那些破房子也先别修了,光把朕的玉熙宫修好就行了,朕住着不习惯。”说着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一眼李默道:“至于京官的薪俸么,也不要急在这一时了,发点钱够过年的就行了,等来年咱们喘过气,再好生清偿。”身为大老板,老不给员工发工资,实在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虽然嘉靖帝已经习惯了。

李默一听皇帝说“只修玉熙宫”,便知道肯定又要克扣薪俸了,腮帮子一阵哆嗦,但终究胳膊拗不过大腿,只好闷声道:“不知陛下能给多少?”

“五万两,你看怎样?”嘉靖帝心虚笑道,见李默的脸都绿了,便又加上五万两道:“十万两,总可以了吧?过年足够了,不能再多了。”

李默郁闷道:“原先是勉强够的,但大灾之后,物价势必飞涨,恐怕这点钱,只够同僚们过年吃素馅饺子的。”

见他话头松动,嘉靖帝呵呵笑道:“国难期间,一切从简,这个道理你跟他们讲清楚,如果有人不接受,你让他们来找朕。”“……朕会板子招待的。”当然这最后一句话,是不会说出口的。

“臣……遵旨。”考虑到自己接下来的计划,还需要陛下的鼎力支持,所以李默决定答应下来……尽管会被同僚们骂的满头包,但严阁老的经历已经提醒了他,陛下好才是真的好,其余都是浮云,所以他不怕被同僚骂。

~~~~~~~~~~~~~~~~~~~~

“这样户部能拿:多少钱来?”嘉靖帝问道。

方钝沉吟道:“若是只修外墙,四十万两足矣,可省三十万两;若是只修玉熙宫,十五万两足矣,可省十五万两;再加上四十万两的薪俸钱,可拿出八十五万两,哦,加上余银是八十七万两。”

“勉强可以应付一阵了吧?”嘉靖帝问道。

“陛下仁慈,”一直在入定的严阁老,终于开腔道:“这笔款项,足够四十万人越冬了。”

“但是还不够!”李默插道:“根据嘉靖二十七年的经验,朝廷至少得做好解决一百万灾民的准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