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唐重生李世民-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李世民笑了起来,“我才不要他们的好感,只要他们地粮食就行了。这个时候,粮食比感情重要。就算他们因为这件事情对我恨之入骨,也只好由得他们了。毕竟,现在的粮食危机比任何事情都重要。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他们不明白这样的道理,我就会想个法子,让他们去明白。”
武元衡忙道:“殿下是想……强制下令?”
李世民微微一笑:“先礼后兵。”
“这!……”武元衡和薛存诚,都愣住了。
李世民说道:“我知道,这肯定会得罪一片人,包括我的那些深受皇帝喜爱和照顾的皇叔们。他们这些人,地位显赫经营多年,门生故吏不计其数,财产田地更是富可敌国,在关内具有十分庞大的影响力。但是,我这个行为,是能够得到广大的仕人百姓和军人们的支持的。和千千万万的仕人平民和军士们相比,我这些皇亲们,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更何况,我们毕竟是一家人。今后我找机会弥补他们就是了。要挽回他们,比挽回大片的民心和军心,可是要容易得多了。权衡利弊,我还是决定。向皇族贵戚们开口借粮。”
武元衡思索了一阵,说道:“既然殿下想得这么清楚,想必此事也是可行的。不过,殿下毕竟刚刚入主东宫,根基并不牢靠。虽然那些皇族贵戚们手中没有实打实的兵马,也没有在朝中掌握实权……可是,他们地影响力。还是十分巨大的。殿下还是三思而行,有了妥善的法子,再行动比较好。至少,可以尊求一下太师和玄卿公的意思。他们二老在朝中多年,对朝堂之上的人情世故了如指掌。有他们出谋划策。相信会更加妥当。”
“也好。”李世民说道,“我们现在,就去玄卿公府上,问问这二老的意思。”
李泌和李勉这两个老头子,人老不缺睡。很晚也还没有睡觉。听闻太子求见,连忙叫请了进来。
李世民将事情的经过和设想对他们二人说了说,静静地等着他们的回复。
李泌和李勉各自思索了片刻。一齐点头道:“还是可行的。”
李泌更是说道:“玄卿公身为李家族亲,虽然不是直系血亲,但是在皇族之内辈份极高,历来也很受尊敬。这件事情,我劝殿下一开始没必要动真格的,让玄卿公以族长元老的身份,出面去求那些皇族贵戚们慷慨解囊。与此同时,太子也承诺。日后必当连本带息还给那些人。这样一来,至少给了那些人地台阶可下,事情的一开始,也不会弄得剑拔弩张。毕竟,是自愿的。如果这样能筹到大军所需的粮草。当然是最好。以和为贵,将是最好的结局。如果万一还是不行。太子再通过圣旨或是东宫制令地形式,向皇族贵戚们借粮,直到数量足够。如果实在还不行……那么,圣旨下达即是国家法度,先礼后兵也就理所当然了。”
李世民和武元衡等人都欣喜的说道:“还是太师高明!”
“呵呵,没什么高明的。人情世故,不过如此罢了。”李泌笑道,“要想别人尊重自己,就要最先懂得尊重别人。先礼后兵,给足对方颜面再说。如果他们非要逼你出手,那也就怨不得别人么,不是么?对付皇族贵戚,就该用这样地法子。首先不失和气不伤亲情,其次该办的事情,还是一定要办下来的。至于他们自己要选哪一条路子,就在于他们自己了。玄卿公,你可曾愿意为了太子,卖一卖你这张老脸啊?”
李勉呵呵的笑道:“我都是快要入黄土的人了,这张老脸再不拿出来卖卖,更待何时啊?”
众人都笑了起来。
李泌又对李勉说道:“其实……玄卿公在出面劝说那些皇族贵戚的时候,不妨泄露一些天机。就说……现在是在低声下气的请求,是为了给足皇族贵戚们颜面。稍后,会有圣旨或是东宫制令们强制下达。那些人都不笨,自己知道该怎么选择了。玄卿公这样做做道场,收效也会更加的好。你说呢?”
李勉大笑起来:“你这老道,在山中修炼得像狐狸一样了,果然奸滑无比呀!行,老夫就依了你地法子去办事。太子殿下,你要老夫什么时候去办这些事情?”
李世民乐道:“皇族贵戚们,有田有财的都没在长安。十六王宅里住的,都是像我这样的皇侄皇孙。那些有田有财的皇叔们,都在东都、雍州一带。先生今夜好好休息,明日学生派郭钢率领一支飞龙骑,护送先生去雍州吧?”
“呵呵,飞龙骑就不用了。现在还不是太子出面地时候。”李勉笑道,“给我派几个使唤的小厮就行。明日,老夫就把这把老骨头扔到雍州去。那些皇亲国戚们,这下可就巴不得我早点死了,呵呵!”
李世民心中欣喜,谢过了李泌和李勉,告辞而回。
出了李勉地宅府,薛存诚就啧啧的赞道:“太师和玄卿公,果然是高明之人哪!比我们这些后生晚辈,高明太多了!”
李世民笑了一笑,说道:“人情达练,他们这些年混在大唐的朝堂之上,可不是白混的。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现今的局势,也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那些皇亲贵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么!”
薛存诚愕然道:“殿下不也是李家皇亲么,难道对那些皇叔们,也不熟?”
李世民笑了一笑,说道:“那些皇叔,几年都难得见一次,的确是不太熟。”心中却暗自道:我对那些龙子龙孙,熟悉的还真是没几个。就算是耳闻目睹的,也极少。要不然,对付自家人,又何需劳驾李泌和李勉出马?
武元衡听着二人聊天,却是直不太说话。李世民疑惑道:“伯苍,你怎么好像有点闷闷不乐?”
“不是闷闷不乐。相反,还有点幸灾乐祸。”武元衡居然笑了起来。
“这话怎么讲?”李世民和薛存诚异口同声。
武元衡神秘的笑了一笑,说道:“雍州关内,论财产和田地,最富有的莫过于嘉王和韶王。这两个王爷的名字,殿下是不是应该很耳熟啊?”
“哦?!”经武元衡这么一提点,李世民心中也是幡然醒神,心中暗自道:那不是当初受了李适密令,制造关内粮价飞涨案、并设计栽害自己和武元衡的元凶罪魁么?
呵,这可真是山不转水转,狭路相逢哪!
李世民也对着武元衡神秘一笑:“我明白你是什么意思了!”
第三卷 九鼎
第289章 主持朝会
回到东宫,夜已入深。李世民让武元衡和薛存诚都各自去休息了,然后将独孤凡找了来。
卧室里,就只有他们两个人。
李世民的手中把玩着一个翡翠龙头班指,对独孤凡说道:“你不是一直都想找我要这个东西么?”
独孤凡冷冷的道:“你都要当皇帝了,我还要来干什么?本来,这就是北衣客留给他子孙的东西。你要是成了皇帝,这批东西正好落到实在。”
“你倒是一个实在人。”李世民笑了一笑,说道,“现在,我就要动用炀帝宝库里的东西了。国库空虚得令人害怕,军饷也要发不出来了。二万大军没了军饷,大唐也就要就此完蛋了。你明白我的意思么?”
“交给我吧。”独孤凡说道,“如果你信得过我的话。”
“嗯,拿去。”李世民信手就将班指递给了独孤凡,说道,“在终南古道的大厅里,就是那一面日月星辰河海图上,你连续按下十一个橙色和黄色的按钮,就会出来一个钥匙孔。然后,就用这个龙玉班指套进去,可以打开星辰图后面的机关暗道。地里,就是存放炀帝宝库的地方。”
独孤凡接过了班指详细看了半晌,说道:“难怪这么多年来,没有任何人发现真正的炀帝宝库是在哪里。原来,你并没有将它转移走,而是就地藏在了终南古道里?越危险的地方反而越安全,你还真是别有匠心。”
李世民说道:“十三铁卫都是去过终南古道的,他们是我最值得信任的人。你将他们带上。野诗良辅和高固就不用了。你带上另外十一个人,从凌烟阁进去,给我取八箱黄金出来。”
独孤凡疑惑道:“八箱黄金?你居然对炀帝宝库那么清楚?你怎么就知道黄金是用箱装的而不是散落其中?而且,八箱黄金就够你用了么?你怎么知道一箱黄金有多少份量?”
李世民呵呵的笑了起来:“我都说过了,太宗皇帝托梦于我,将这些事情全部都详细的告诉了我。你还不信。打开暗道后,会有三重门。第一重门进去,里面是一些炀帝给女人们准备的首饰玩物;第二重门里,是大量地铜钱、白银以及一些玉器珍玩。那些东西,我们暂时没必要去动。第三重门中,是黄金,全用箱子装着的。你给我清点八箱取出来。一共是……四万两黄金!”
“四万两!……”独孤凡不由得抽了一口凉气:这八箱还不是全部!谁要是得到这笔财富。真的是富可敌国了!
“你就这么信得过我?”独孤凡挑衅的说道,“你就不怕我杀了那十一个人,带着财宝远走高飞?你要知道,不管是谁得到了这样巨大的财富,都可以和一个国家抗衡了。”
“你不会的。”李世民微笑道。 “废话不必说了。趁着天黑,你们快去办事吧。从凌烟阁进去。八箱黄金,异常的沉重。你们要带上工具想尽办法,早一点运来给我。明天地这个时候,我会亲自在凌烟阁那边等你们。”
独孤凡也不做声。转身无声无息的就走了出去。
李世民轻轻的吁了一口气,暗自道:四万两黄金,按目前的市价价值近四十万贯钱……除了应付二十万大军的军饷。还能有一点点节余来填补一下见底了地国库。但是,这只是权宜之计,总不能只抱着这个宝库坐吃山空。再说了……如此庞大的财富,也不能全部一下投入到市面上来。不然,大唐的经济会受不住冲击,面临混乱和崩溃。最好的办法,就是拿这笔财富,去跟异邦的人做交易……嗯。回鹘人地马匹,是个不错的选择!好像除了剑川军的飞龙骑和神策军地骑兵,包括马燧的大军在内的其他部队,骑兵组建得都不是很好啊……
李世民一边独自寻思,一边朝卧室走去。忙碌了一天。感觉还真是很累了。回到房里,李世民习惯的唤了一声:“苏菲儿。打水来洗脚。”刚刚喊完,自己才回过神来,原来苏菲儿早在两天前,已经在几个侍卫的陪同下去了东都。寻找父兄的遗骸了。想到这件事情,李世民还挺有些内疚的。苏菲儿跟着自己好几年了,一直尽心尽力的在身边服侍毫无怨言。可她就那么一点点愿望,自己也一直没机会帮她达成。一直到今天时隔几年之后,自己入主东宫监管国家了,才下了一道指令,让东都地官员帮助苏菲儿寻找父兄遗骸。
“但愿她能够如愿以偿吧!”李世民自言自语了一句,倒到了榻上,心中暗自寻思着:我那儿子,该叫个什么名字好呢?算起来,也已经满月,该取名字了。等到孩子满百天以后,也该把墨衣接到长安来了……还有吴月琳,也快要生产了啊!我这个当丈夫和当爹的,都没能陪在他们身边……
第二日清晨,李世民起得很早。
这是他监国之后,第一次正式的主持朝会。所以,也特意的整点了一下自己的衣装。宽袖黄衮服,白袜沙皮靴,束翠玉腰带。与皇帝地服饰略不相同的,就是黄袍上地纹饰,和头上的帽子。皇帝上朝是十二帘珠冠,而他是三梁进贤束发冠。梳洗整装罢了,他站在铜镜前自己检视了一番,还算满意。门外,野诗良辅带着一队飞龙骑,护着金络车已经在等候了。一行人吃过了早餐,就朝太极宫而去。
钟鼓楼上的大鼓敲过了一通,文武百官各自从左右朝堂里鱼贯而出,排成了两列走上了龙尾道,直上太极殿。本来这数十年来,大唐的皇帝基本都是在大明宫处理朝务了。但现在李适退隐住在大明宫里,李世民为了照顾他的情绪,将上朝的地点改在了太极宫太极殿。其实对于太极宫,李世民还更加熟悉一些,也有某些怀旧的情感。
金络车走到了龙尾道前停下。野诗良辅递上椅梯从旁侍车,李世民走下了车来。龙尾道旁的神策军将士们已经换了一拨。全是当年跟随他和李晟攻下长安的那些人了,也算是亲信心腹。这些将士们也容光焕发,个个精神抖擞。
李世民沿着龙尾道向上走。太极殿里,文武百官已在恭候。李世民踏入太极宫大门时,众臣子一齐朝北面拜倒,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李世民抬着脚,从这些人当中走过。一人步道。众皆跪迎,这样的事情他也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了。但是这一次,仿佛有点特别地感觉。
走到了金銮殿前,李世民转过身来,说道:“诸位平身!”
“谢太子!”众臣僚都站了起来。
既然还没有登基只是监国。李世民也就还不能坐到那一张龙椅之上,只站在金銮殿前主持朝会,离众大臣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