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帝国风云录 >

第173章

大宋帝国风云录-第173章

小说: 大宋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局面,所以锦州无论如何要守住,要万无一失。

打到半夜,辽军也累了,扎营休息。

二月初八,凌晨时分,捷路再次派人来送信,他告诉萧宝,东路辽军在宜州战场已占据绝对优势。怨军郭药师率三个营倒戈,董小丑则大败亡于黔州,损失惨重。现东路辽军已经把叛军牢牢堵在了双山一带,而锦州辽军的夹击又给了叛军致命一击。如今叛军已经乱了,很多人开始向山里逃跑。李虎已经决定,集结优势兵力,从宜州方向突围,然后越过大灵河,再杀回上京道去。

萧宝大喜。怨军已经打垮了,只剩下李虎这一支叛军,而这支叛军现今被十几万辽军包围在海北州和双山一带,此刻只要攻占海北州,那么叛军也就走投无路,插翅难飞了。

他再不犹豫,果断下令,急调临海军和归德军赶赴战场。

初八上午,临海军和归德军翻过了查牙山。

仅仅过了半个时辰,埋伏在查牙山的义军出动了。毛军指挥李锦的雷霆军驻守查牙山,堵住辽军的退路,自己则亲率楚逍遥的虎烈第五军和霍六哥的神龙军、赢秦的云朔军直杀锦州城下。

这天中午,锦州城内的守军看到逃难的百姓从查牙山方向蜂拥而至,这些人肩挑背扛,驱赶着牛羊等牲畜,铺天盖地的,至少有好几万人。

城内的守军坚决不开城门。节度使亲自坐镇城楼,谁敢把流民放进来?不过,城外的流民有很多财产,估计都是从逃亡叛军那里捡便宜捡来的,如果杀出去,把流民驱散,把财物和牲畜打劫了,那可以发一笔大财。

节度使不允许。城内只有两千守军,而且萧宝一再嘱咐,没有他的命令,不允许打开城门,以防万一,所以这位节度使很坚决,谁敢出城,砍谁的脑袋。

城内守军眼馋啦,只能干巴巴地看着,一点办法都没有。

城外的流民又哭又喊,吵得人心烦。节度使受不了了,回府休息,把守城重任交给了武蓬龙。武蓬龙瘸着一条腿,一边在城楼上晃悠,一边破口大骂,他气啊,这帮无耻的反贼为了达到目的,竟然把自己的腿打断了,岂有此理,老子今天就是不开城门,看你能把我怎样。

他以为城内军队离开后,叛军就会出现,哪知等了半天,连个影子都没有。武蓬龙心里犯嘀咕,这帮反贼不会真的被打败了吧?打败了是好事,反正钱已经拿到手了,但就怕反贼的头子被抓到,把自己供出来,那麻烦就大了。

他越想越头痛。一帮将校们围在他身边,呱噪个没完没了,“指使,我们只要把城门开个小缝就行,然后冲上去一顿狂砍,这些钱财,这些牲畜就是我们的了,不会有任何危险。”

武蓬龙现在有钱,他看不上这点东西,但他手下穷啦,抓头牲畜就能卖到钱,这个便宜不捡就是孬子,所以围着他一个劲地吵。武蓬龙被他们吵烦了,连连挥手,“去吧去吧,快去快回。”

将校们大喜,“轰……”一下全跑了。初始还有些小心,小队人马出击,抢了牲畜就跑,但随之胆子越来越大,抢到东西的还想再抢,没有抢到的急得火烧火燎,时间不长,城门就全部打开了,几百人冲出去抢东西。

城外流民一看城门开了,急着往里跑,城外的辽卒一门心思想着抢东西,也不管了,追着活蹦乱跳的牲畜撒欢儿跑。

正热闹非凡的时候,一队马军呼啸而至,马蹄子上都包着厚厚一层草,速度奇快,风驰电掣一般,转瞬杀到。

乱了,流民要往城里跑,辽卒要往城里跑,牲畜也要往城里跑,城门想关都关不上。

武蓬龙暗自吁了一口气,狗娘养的反贼总算来了,老子还以为你们都死翘翘了呢。他冲着慌乱的士卒们扯着嗓子狂吼,“叛军来了,快跑,跑啊……”上官叫跑路,那还犹豫什么,跑吧,“呼啦”一下跑得无影无踪。

渊隐第一个进城,指挥马军士卒继续往城里攻杀,自己则带着扈从直杀城楼。城楼上早没人了,就剩下一个跛子武蓬龙。

两人再度见面,都很惊讶。

“你怎么逃回来的?”渊隐好奇地问道。

“直娘贼,你们那个狗娘养的鬼脸不是人,他拿把刀架在我脖子上,逼着我回来。”武蓬龙张嘴就骂。

渊隐知道鬼脸就是帅府的行军司马,闻言哈哈大笑,刚才毛帅说城内有内应,没想到就是这个人,太神奇了,不可思议。

楚逍遥带着虎烈第五军,霍六哥带着神龙军,赢秦带着云朔军急速杀进锦州城。

义军将士们欢声雷动,那种逃脱死亡的激动和兴奋让他们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只是不停地叫着喊着,用尽全身的力气奔跑厮杀。其实也没什么可厮杀的,城内辽军肝胆俱裂,把武器一扔,投降了。

毛军进城了,他登上城楼,遥望远山,心情极度愉悦。不可能的事都变成了现实,辽东义军终于到达了黑山。

“急告虎王,锦州拿下,我们攻占了锦州……”毛军转身面对传令兵,挥舞着双拳,激动地大声叫道,“我们突围成功了,突围成功了……”

辽人临海军和归德军急速赶到海北州。萧宝下令攻城,尽快夺取城池,把叛军全部赶到双山一带。辽人十几万大军两面包围,叛军旦夕可覆。

就在这时,李虎接到了毛军的急报,锦州拿下。

帅府突然沸腾了,黄涉、柴云、原野、马亮……一帮官员掾属们欢呼雀跃,几个月来的重负突然卸去,人人喜笑颜开,压在心头的阴霾骤然散去,终于看到金灿灿的阳光了。

李虎纵声狂吼,就象疯子一般冲出帅帐,仰天长啸,“突围了,我们突围了……”

徐大眼、方进和一帮铁卫们蜂拥而上,把李虎团团围在中间,又蹦又跳,状若疯狂。

李虎推开人群,匆匆跑回帅帐,“急告各军主帅,锦州拿下,我们突围成功了。”

“再告董帅,当务之急不是围杀辽军,而是驱赶,把他们赶出宜州,赶出大灵河,重建大灵河防线,以确保锦州的安全,给主力南下榆关争取时间。”

“再告海北州的高宝龙,弃守城池,掩护百姓撤离。”

初八日下午,萧宝接到了斥候的禀报,叛军攻占了查牙山,大军被包围了。

萧宝大惊失色,担心锦州安危,要分兵回援,但旋即被王伯龙阻止,“如果我们分兵回援,正好中了反贼的奸计,如此一来,海北州攻不下,我们也就无法把叛军压制到双山一带,正好给了叛军喘息的时间。锦州城池高大,城内有两千守军,此刻反贼的主力都在双山阻截东路辽军,他们没有足够兵力攻打锦州,锦州固若金汤,绝对不会出事。”

王六儿同意王伯龙的意见,他甚至认为锦州就算丢了也无所谓,因为叛军主力都在双山,只要把这股叛军围杀,然后和东路辽军合兵一处,再打锦州,叛军还是死路一条。

这样一分析,萧宝随即安心了。有一点很肯定,只要把被围双山的叛军主力围杀干净,这一仗就算打赢了。另外根据捷路送来的消息来看,李虎决心突围北上,所以叛军以小股人马占据查牙山,截断自己和锦州之间的联系,纯粹是引诱自己分兵,延缓攻打海北州。

萧宝下令全力猛攻。

黄昏时分,叛军终于支撑不住,弃城而逃,城内百姓随之后撤,丢下了大量的辎重和牲畜,辽军缴获丰厚。

正高兴的时候,捷路派人送来口信,因为海北州丢失,叛军惊恐不安,即将崩溃,请即刻移师双山,我将为内应,帮助辽军围杀反贼。

萧宝从这份书信里得到了一个讯息,锦州很安全,叛军攻占查牙山果然是奸计,不过考虑到连日作战,将士疲惫,萧宝决定在城内歇息一夜。叛军狡诈,假如临死反噬,乘着辽军连夜行军的时候实施偷袭,那就全完了。

第五十九章 一进一退

初八日黄昏,义军总帅府。

李虎对金军至今没有发动攻击极为愤怒。

东路辽军于初一日发动攻击,初三日占据宜州,初四日占据黔州,初六日兵临双山,今天是初八了,整整八天,金军都按兵不动,其目的太明显了,就是要消耗辽军实力,先让辽军和义军打个两败俱伤,然后再发动致命一击。

金军要捡便宜,这在意料当中,但目前战场形势对义军不利。义军主力都在双山诱敌,前有东路辽军,后有锦州辽军,加在一起有十几万人,数倍于义军兵力,稍有不慎就是全军覆没之祸,此刻能否逆转形势,反败为胜,关键要看金军的致命一击。如果金军迟迟不动,义军无奈之下,只好退而求其次,主动后撤突围,据锦州而守。只是这样一来,义军无法及时支援榆关,罗青汉可能兵败撤退,如此义军若想在黑山站住脚,还要在榆关打一场苦战。

“总帅,后撤吧。”黄涉劝道,“萧宝今日拿下海北州,明天怎么打我们无从预测。如果他带着五万大军南下回援锦州,或者重新占据查牙山,我们就再次被围,那形势愈发险恶了。”

李虎迟疑不决。锦州现在有六个将,一万五千人。查牙山有李锦的雷霆军,两个将,五千人。如果辽军明天南下,那么查牙山就有一场血战,以义军的兵力来说,损失必定惨重。损失倒是其次,关键问题是辽军一旦南下打查牙山,五万大军堵在山道上,义军主力想撤进锦州就很困难,那时假如东路辽军随后追杀,局势就一发不可收拾。

“东路辽军攻击八天了,金军还没有动静,由此可以想象到女真人的心思,所以我们不能再指望女真人了,还是尽快撤离吧。”柴云也劝道,“萧宝不是笨蛋,他手下的王伯龙、王六儿也都是在辽兴军统兵多年的人,就目前的战场形势来说,最稳妥的办法当然是回援锦州,如此即可保锦州的安危,又能困死我们,还无需竭尽全力厮杀,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李虎的目光投向了原野。原野摇摇头,“萧宝没有给捷路准确的口信,只是叫捷路不要着急,耐心等待,不要过早暴露,丢了性命。”

李虎俯身看向地图,眼睛盯在了榆关那个小小的黑点上。对于义军来说,能否在黑山站住脚,除了突破锦州外,必须攻占榆关,否则义军在南路无险可守,会遭到南京道辽军的拼命反扑。义军盘驻黑山,攻占临海州县,直接威胁南京道,这对辽人来说寝食不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契丹人想方设法也要剿杀义军。自己好不容易得老天相助,奇袭榆关成功,这种好事可一而不可再,失去了也就失去了,不可能再有了。

李虎权衡良久,断然决定后撤。

“传令董帅,乘着夜色,急速后撤趣义州。所有辎重,统统丢弃。”

“再告宝帅,领三将马军,连夜包围海北州,掩护主力后撤。”

“急告老营罗帅,胡支使,连夜组织百姓撤离,能丢的东西都丢掉,先把人撤到锦州。”

“再告查牙山的李帅,让开大路,掩护百姓撤离。”

“急告锦州毛帅,在小灵河北岸建营,以安顿南撤的百姓。”

初八日黄昏,金军缓缓逼近大灵河。

完颜宗望心情很差,很愤怒。

就大灵河一线的战局来说,能和李虎再次联手攻击,必能重创辽军,这可以让金国在议和中获得更大的利益,但自己的兵力不够。南路金军在成州大战后虽然得到了补充,补足了五万人,但东路辽军有八万,锦州辽军有五万,在人数上超过了金军和义军的兵力总和。

这一仗要是打起来了,义军深陷包围,只能自保,死死拖住辽军,而能否反包围辽军,给辽军以致命一击,全靠金军,所以金军必须有足够的军队,至少要有八万大军,如此则可一部攻打川州,截断辽军退路,一部攻打宜州,和义军前后夹击。辽军退路被断,又遭到金军和义军的联手攻击,势必要从川州方向突围,这样才有可能重创辽军,甚至全歼辽军。

这么一个无懈可击的计策到了东京,却被完颜杲(gao)搁置了,置之不理,不但不给援军,反而警告自己,在金辽议和的关键时刻,不要轻举妄动,以免遭遇败绩,致使议和功败垂成。

自己是南路都统,负有持续威胁大灵河一线的责任,即使没有完颜杲的允许,这一仗自己依然可以打,但没有援军,没有足够兵力,这一仗就很难打了,为此自己必须要做出选择,是攻打川州,截断辽军退路,还是攻打宜州,和义军联手夹击。

考虑再三,自己选择了攻击宜州。

攻击宜州就不能着急,必须等到辽军筋疲力尽的时候再发动致命一击。初六日,辽军兵逼双山,至今已打了三天。这三天,因为地形原因,辽军的攻击并不猛烈,而义军却步步后退,逐渐把辽军主力拖进了狭窄的山道。

双山距离宜州四五十里,金军发动突袭,辽军主力必定来不及支援,一切顺利的话,金军可以把辽军主力包围在双山,和义军前后夹击,这依旧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