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帝国风云录 >

第68章

大宋帝国风云录-第68章

小说: 大宋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李虎得出结论,毛军和高缘非常危险,找个机会杀了,一劳永逸。

李虎杀意一起,主意也就来了,然后问柴云,俘虏如何收编?

黄涉没有在军中待过,这种事插不上嘴。柴云在军中待了好几年,本来他在南京道的平州,出任辽兴军节度使司的军事判官,最近才调到怀庆两州节度使司出任隶参军事,他对军中之事了如指掌,但对虎烈军收编俘虏一事却感觉十分棘手。

早上俘虏和战利品的数字基本上统计出来了,其中俘虏两万四千多名,战马两万三千多匹,这还不包括从金军手里抢来的马。耶律马哥的马军是辽军的精锐,出征时都是一人双马,行军速度快,战事激烈时换马不换人,所以战马缴获很多。不过金人更厉害,一人三马,他们打起仗来,只要人的体力够,战马绝对不成问题,轮流换,轮番冲杀,这也是致胜之道啊。

俘虏的数字太庞大了。此仗辽军的损失主要来自于和金人的搏杀,其次野牛群踩死不少,再次就是自相残杀和溺水而亡了,另外,这也得益于李虎的不杀之道,虎烈军诸将把这个道理吃得很透,他们甚至连契丹人都不杀了,比李虎做得还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留着契丹人干什么?做奴隶啊,想杀就杀,想打就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过去你怎么虐待老子的,老子现在变本加厉还回去,爽啊。至于那些当官的,有家世的,可以卖个好价钱,或许就此成为土财主了。

俘虏中,汉人步卒占大头,蕃虏诸种也有好几千,都是马军,而契丹人一部分是耶律马哥的主力亲卫骑,一部分则是耶律马哥的僚佐和各级军官,加在一起也有两三千人。

这么多俘虏,一大坨子,隶属不同军队不同民族不同兵种,整编起来很复杂,但这还不是最大的难题,最大的难题来自于虎烈军自身。

※※※

虎烈军把原隶属怀化军的人除掉,只有四千人不到,还欠几十个,本来是有四千多的,但打仗的时候,李虎逼着他们去送死,白白送掉两三百条性命,冲锋的时候,又死伤了一些,还有人死得更冤,傻乎乎的要去抓野牛,结果野牛没抓到,反被牛踩死了,做鬼都觉得冤啦。

你四千多人整编两万多人,不可想象的事情。这个两万多人如果除掉契丹人,再把怀化军加上去,那至少是两万五千人朝上,四千人对两万五千人,悬殊太大了,这到底是俘虏收编虎烈军,还是虎烈军收编俘虏?

柴云把数字一摆,难题一说,李虎也傻眼了。

虎烈军人少,军官也少,很多军官根本就是土贼一个,大字不识,狗屁不懂,就知道拎着把刀跟在后面乱砍,你让这种人怎么去统军?虎烈军建军时间也短,至今才打几仗?有多少战斗经验?很多人到了战场上连旗号都分不清,只能跟在大队人马后面瞎混,至于阵法之类的东西,那就更不要说了,义军从上至下,有几个人懂?这种东西不是看书就会的,要反复演练,要上战场实践,你连这个都不会,你怎么服众?怎么指挥打仗?像广平淀、野牛原这种仗能打赢,都是奇迹,是总帅创造出来的奇迹,如果没有总帅,义军根本不会去打这种仗。

相反,在辽军,你想做最底层的军官,首先就要会读书识字,这是最基本门槛,另外,耶律马哥统率的这支军队,这些年打了很多仗,和金人,和义军,年年打,所以才有今天的战斗力。总帅你也看到了,昨日一仗,如果没有你的野牛阵,不但义军大败,金军也大败,最后的胜利者肯定是马哥,因此,这些俘虏若想驯服,仅靠虎烈军那四千人远远不够,说句不好听的话,虎烈军也没有那个能力。你扳着手指头算算,你现在手上有多少军官可以出任营指挥使,出任军都指挥使?

李虎越听越烦。瞧我这仗打的,原本满心欢喜,以为捡了个大便宜,谁知转眼间,大便宜变成了大麻烦,我就象那小狗,好不容易抢到一块骨头,结果太大了,啃不动,只能舔舔,干瞪眼。不过,你小子说不行就不行啊,难道我就不能问问别人?

李虎看看铁鹰,又看看罗思南。两个人把眼睛瞪多大,正听柴云说话呢,显然也指望不上。

在铁鹰和罗思南看来,这事很简单,把俘虏分分,虎烈军的兄弟们都升官,但给柴云这么一说,还真的很复杂。俘虏比义军有本事,人家不服你,这倒不是什么大事,关键问题是,虎烈军好不容易有了三万多人马,结果没有战斗力,还是一群乌合之众,比那些混饭吃的好不了多少,下次碰到辽人金人还是打败仗,那不白辛苦了?白白浪费了好多钱粮?

※※※

李虎正一筹莫展的时候,想到了毛军和高缘,于是急忙派人去请,虽然有心诛杀,但也不是今天,能用还是尽量用,不能浪费啊。

毛军、高缘来了,李虎请他们坐下,把问题一摆,“两位可有解决之策?”

毛军高缘二话不说,撩衣跪倒,说了一大堆感激涕零的话,发誓忠诚于李虎,把个李虎哄得一愣一愣的。

在座七个人,铁鹰罗思南,那算李虎的家人,黄涉柴云,那算亲信僚佐,然后就是毛军和高缘,刚刚举旗起义的人,应该不值得信任,但李虎把他们请来一起商讨军机大事,那就是信任啦。毛军和高缘两张嘴,轮番奉承,说总帅有胸襟,有气度,你这样信任我们,我们一定感恩图报,誓死效忠。

李虎还是头一次碰到这场面,心里那个高兴啦,有人拜倒脚前,磕头效忠,那种高高在上予杀予夺的感觉,实在令人沉醉。做老大就是好啊,不但吃香的喝辣的,还有人磕头效忠,虽然阿谀奉承之辞听在耳中有些肉麻,但心情很舒坦,美滋滋的。不过,一般说这种话的都是奸佞小人,不可信,老子要小心了,不要阴沟里翻船,让这两个鸟贼砍我脑袋。

人家那么客气,李虎也不好意思,说了几句场面话,然后请两人坐下,“不要说这些没用的,我既然相信你们,你们就大胆说,如果主意出得好,重赏。”

毛军捻须沉思。高缘虽然眉头紧锁,但想的却不是这事,而是佩服毛军,这老小子果然高明,一眼就看出李虎遇到了收编俘虏的难题,现在就看他的计策能否成功了,如果李虎接受了,我们这两颗脑袋也就算保住了。

第二卷 跃马横空

第一章 将兵法

“我们何不试一试宋人的将兵法?”毛军忽然说道。

将兵法?李虎不知道,但不能装作无知啊,所以他故作沉思,等别人说话。

黄涉迫不及待就说了,这个跛子为了表现自己的渊博,一向喜欢踩在别人头上说话,这次也不例外,不待毛军继续解释,自己滔滔不绝地先说上了。

大宋有个王安石,有本事,了不起的大人物,他为了富国强兵,改制变法,推行了很多新政,将兵法就是其中之一。将兵法是兵制改革,就是把禁军的厢、军、营、都四级编制改为将、部、队三级编制,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将不知兵,兵不识将的弊端。

李虎听到王安石,顿时来了兴趣。这个人自己听老爹说过,他推行新法,意图富国强兵,但后来失败了,因为他损害了王侯权贵们的利益,被赶下台了。王安石的新法肯定好用,就用它了。呵呵,没想到这位毛大叔这么有本事,人才啊,暂时不能杀,留着再看看,如果他真的铁心造反,对我很忠诚,我又何必自毁长城?

不过,把编制改了,就能解决问题?李虎愈发糊涂了,把嘴巴也闭得更紧了。不懂就不懂,不要装懂,不要乱说话,竖起耳朵听。

黄涉还在说将兵法的事,他和李虎一样,也很疑惑,尤其他还不熟悉军队,所以说着说着,不说了。

他不说,高缘开始说了,这是表现的机会,毛军特意给他的,不能浪费啊。

辽军分蕃汉两军,兵制不同,汉军编制和宋原禁军编制差不多,分军、营、都三级编制,一般每营五百人,最多可达一千人。军辖五营,所以一军的人数一般在五千到一万。像怀化军就是五千人,而耶律马哥是东北路直接指挥作战的军事统帅,就是行军都统,战区各部节度使受其节制,他手下的军队也都是从各道州征调而来,汉蕃两军都有,所以才有三万五千人。

将兵法一队是二十五人,一部辖十队,一将辖十部,也就是说,“将”这个编制一般只有两千五百人,和原“军”的编制比起来,整整少了一半。这个意义就大了,首先“将”这个级别的军官实力受限,其次人少好办事,大家都认识,兵知其将,将练其兵,便于指挥训练,战斗力有增无减啊。

用此办法收编俘虏,一则打乱了辽军原有编制,底层军官和士卒全部都要重新划拨,这样熟悉的人分开了,兵也好,官也好,大家都不认识,要慢慢建立感情,这样近期内可以有效防止逃亡事件的发生。其次,二十五人一队,二百五十人一阵,便于在收编后即刻转入训练,保持战斗力。最重要的就是第三点,一将只有两千五百人,手下几乎都是新面孔,这样一来,任何一个“将”级别的军官想叛乱,短期内根本不可能,将来即使有叛乱,也掀不起什么波澜。你只有两千五百人,而虎烈军有三万多人,跑掉了一将又有多大损失?

※※※

李虎听明白了,对毛军、高缘那是刮目相看。不要看人家过去老打败仗,但看看大帐内的这七个人,还就他俩是正儿八经的行伍出身,人家对这一块熟悉啊,了如指掌,哪里出了问题,马上就知道症结所在,马上就能解决。

这两人不能杀了,人才,真正的人才啊,无论如何要留着,要哄着,金银美女伺侯着。人家这主意出得不仅恰到好处,关键问题是,这兵制一改,编制一打乱,怀化军就没有了,士卒也分开了,将领们也各奔东西了,而这两个人最多不过做个将级别的军官,统领二千五百人马,这可是真正的保命之策啊,否则我对他们不放心,迟早要砍他们的脑袋。现在这主意一出,我放心了,还有必要杀他们吗?当然好好供着了。

还有一个要感激他们的事,那就是自己可以牢牢控制虎烈军了。虎烈军有三万人,一将两千五,那就是十二个将,都听我一个的,再也没有独自统率五千人以上兵力的将帅了,也就是说,在虎烈军里,没人可以威胁到我了。十二个将,就象十二只狼,只有我一只大老虎,凭我的手段,拉拢收买威吓加感化,那还不个个俯首帖耳,对我言听计从啦,只要我吼一嗓子,谁敢不趴下?

李虎越想越美,越想越高兴,忍不住哈哈大笑,“老毛啊,以后,你就是虎烈军的副帅了。”

嗬,一个主意就升官,还虎烈军副帅,这官升得好快啊。

毛军急忙感谢,心里却暗自叹息,李虎还是不敢相信自己,不过好歹留住了性命,也算万幸了。他脸上的表情没能逃过李虎的眼睛,李虎知道他想什么,接着又说了一句,“我是义军总帅,也是虎烈军主帅,你和铁鹰大叔是左右副帅,你是左帅,排在铁鹰大叔前面,而且你们两个都还统领军队。我不在的时候,你说了算。”

这话一说,毛军顿时喜翻了天,不过他擅长控制自己的情绪,一向不苟言笑,此刻更是神情凝重,一副承担重任,肩负使命的沉重表情。

黄涉和柴云相视一笑,对李虎的办法大为赞赏。

俘虏里的底层军官大都认识毛军,把他推出来做副帅,不论是怀化军的人,还是这些俘虏,都能感受到李虎对收降的诚意,军心会迅速稳定下来。另外,俘虏里有副都统,有都监,有节度使,军都指挥使,高级军官一大群,这些人都要卖钱,将来他们回到宫帐,毛军可就出大名了。毛军的退路至此完全断绝,只有一条道走到黑了。

“你们不要担心自己的家眷。”李虎主动说道,“我会拜托天师道的道友,请他们尽快想办法救人,不出意外的话,一两个月后,你们就能和家人团聚了。”

毛军和高缘再次拜谢,不过心里不是滋味。这个李虎,太厉害了,连这种事都想到了,成心要把我们逼上绝路。

“毛帅,接下来我们干什么?”李虎笑眯眯地问道。

“拟制整编方案,即刻按新编制建军。”毛军胸有成竹,“在俘虏中寻找合适人选出任各部部将。”

※※※

李虎有一种暗无天日的感觉。事情一大堆,没完没了,议来议去,劳心劳神,心力交瘁,这和过去做总帅的日子比起来,太辛苦了。

过去自己是个摆设,啥事不用操心,人家也不让你操心,所以整天无所事事,除了练武读书有些烦以外,其它都很好,可以一觉睡到中午,可以喝酒赌博,可以打猎游戏,逍遥自在,那简直是神仙般的日子,但自从打下龙化之后,就完全改变了,接踵而至的危机迫使自己不得不为求生而努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