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大隋风云 >

第12章

大隋风云-第12章

小说: 大隋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波斯人都不愿放过了。

如今室点密拥有辽阔的疆域,数十万大军,实力强悍,其帐下十部大首领都称其为可汗。虽然他在名义上依旧尊奉都斤山的燕都为突厥大可汗,但那仅仅是名义上的,是为了维持大漠和西域的稳定,是为了威慑各族部落以及大大小小的藩属国,同时也是为了抵御来自南方大齐和大周的威胁。

室点密如果击败了波斯,以他的实力,他还会继续安心做自己的大叶护吗?不可能。即使他愿意,他的弟弟和儿子们也不会愿意,他的帐下诸部首领们也不会愿意,在他们看来,突厥汗国本来就是室点密的,但燕都也绝不会拱手把大可汗之位让给室点密,除非室点密统率大军击败他,所以,突厥汗国的分裂是必然的,只不过就是时间问题。

然而,燕都也罢,室点密也罢,现在都不愿分裂,因为他们建国的时间太短,突厥人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真正控制大漠和西域。从阿史那土门建国开始,至今不过短短二十年。二十年时间能让多少个被征服的部落完全顺从?茹茹(柔然)、铁勒、厌哒、吐谷浑、高昌、契骨、室韦等等,哪一个不想雄霸大漠?突厥人还需要更多的时间稳定大漠,但是,他们要想永久称霸大漠,还需要清除一个更大的威胁,那就是来自长城南方的威胁。



柔然汗国的败亡是个血的教训。柔然汗国前前后后有一百五十多年,实力鼎盛时期要远远超过现在的突厥汗国,但最后还是败亡了,被强大的大魏国击败了。击败柔然人的根本不是突厥人,而是长城以南的拓跋鲜卑人,是他们摧毁了强大的柔然汗国。这些鲜卑人南下后,和汉人迅速融为一体,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汉人的鲜血,他们为此变得更加彪悍,更加聪明,更加强大。

突厥人本来没有崛起的机会,大漠各族面对来自长城南方的强大威胁,只有联手抗敌才能生存,但大魏国分裂了。三十多年前,强大的大魏国突然一分为二,大漠各族突然间失去了最可怕的威胁,于是狼烟四起,诸雄争霸,伤痕累累的柔然汗国轰然倒塌。

长城南北同时陷入了长达几十年的战乱,各国合纵连横,年年征伐。

大魏国分裂后,东为高欢,西为宇文泰,但宇文泰势弱。大漠四分五裂后,东为柔然的阿那瓌(gui),西为突厥的阿史那土门,而突厥势弱。于是宇文泰和突厥结盟,宇文泰帮助突厥横扫大漠,而突厥则帮助宇文泰对抗高欢。

几十年过去了,宇文泰、高欢、阿史那土门都死了,但阿史那家的突厥汗国统一了大漠,而宇文家的大周和高家的大齐不过分庭抗礼而已。

这时,新的形势出现了。

由于突厥人率先统一了大漠,他们实力强横,而长城南方的周、齐两国却依旧陷在长年累月的战火之中,实力不增反降,突厥人因此具备了南下长城的实力,野心勃勃的大可汗燕都随即准备南下征伐。

燕都急于南征的原因就是担心长城以南的周、齐两国合二为一。周、齐两国如果统一,大漠的灾难也就来临了。历史上,无论是强大的匈奴,还是彪悍的柔然,最后都败给了来自长城南方的强大军队。这个教训对突厥人来说,记忆犹新,他们不想重蹈覆辙。

此刻,阿史那燕都要南征中原,而阿史那室点密要西征波斯,两个人都要开疆拓土,虽然目的不一样。

长城南方的富裕不言而喻,谁都知道,谁都想去占有,但如果连自己的生存都有问题,那就是痴心妄想,所以,对于东部突厥人来说,当务之急是把握时机,迅速南下长城,饮马黄河,先把长城南方占据了,把威胁自己生存的危机彻底铲除了。大可汗燕都如果能取得这样的盖世功绩,让东部突厥在实力上完全超过室点密的西部突厥,他自然可以确保大可汗之位一直由东部突厥人继承,让东部突厥人一直掌控突厥汗国。

西部突厥的疆域已经到了阿姆河,和波斯接壤,并且一直向西延伸到西海(今里海),已经很大了,对于室点密来说,西部突厥距离长城很远,他并不担心来自长城南部的威胁,他所需要的是让自己的西部突厥能够承袭大可汗之位,掌控突厥汗国,为此他急需取得更大的利益(就是获得途经波斯的、从中国边境直达拜占庭边境的丝绸贸易的自由权),以增强实力,但波斯王库思老一世拒绝了他,这让他非常愤怒,所以迫不及待的和具有共同利益要求的拜占庭结盟,准备攻打波斯,确保自己的利益。

然而,无论是室点密的西征,还是燕都的南征,如果双方不能在大可汗王位的承继问题上达成妥协,征伐则很难进行,而且还会因为征伐问题把东西突厥的矛盾彻底激化,从而导致分裂,因此双方必须尽快想个都能接受的妥协之策。



“大可汗燕都那个老混蛋想了个缺德主意,他要娶我。”戴着金面具的女子气呼呼地骂道,“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他又老又丑,我怎么会看上他?”接着就是一连串刻薄狠毒的咒骂。

断箭难以置信地望着她。难道她真的是萨满圣母?这也未免太不可思议了。不过现在她是不是萨满圣母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突厥汗国正在为避免分裂而努力,燕都正在为南下入侵积极筹划。对于大周来说,危机正在一步步逼近。自己必须立即赶到楼兰海会合高颎,把这个消息带回敦煌。









注释:

阿史那氏:突厥汗国王族姓氏。

郁文闾氏:柔然汗国王族姓氏。

怀荒:今河北省张北县。

都斤山:今鄂尔浑河上游杭爱山之北山。突厥木杆可汗在此建牙帐,统治整个突厥汗国。



阿姆河:

中亚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内陆河。源于帕米尔高原东南部海拔4900米的高山冰川。流经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进入咸海。



第一卷 凤鸣朝阳 第一章 惊波一起三山动 第十节

0

“你如果不嫁给他,那事情如何解决?”断箭看到那女子骂起来一发不可收拾,急忙打断了她,“阿史那室点密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有可能接受这个对他并没有太大损失的妥协之策。”

“我为什么要嫁给他?为什么?”那女子突然一跃而起,尖声叫道,“我这么年轻,为什么要嫁给一个快死的老头子?他死了,我就要嫁给他弟弟,或者嫁给他儿子,我疯了?我为什么要过这种悲惨的日子?我绝不过这种日子,我宁愿死了也不干。我要嫁给我喜欢的人,即使他是无名之辈,即使他是卑贱之徒,即使他是普普通通一无是处的平庸之人,只要我喜欢他,我就要嫁给他,而且一辈子只嫁给他一个,和他同甘共苦、白头偕老,为他生孩子,尽心尽力侍奉他,竭尽所能让他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

断箭心里一热,眼里不禁露出几分钦佩。他是一个孤苦伶仃的穷苦人,一个身份卑微的兵户,二十几年来都在为生存而努力,听到这种话,自然感到暖心,感到亲近,甚至还有一些激动。这女子的身份显然非常高贵,虽然言辞犀利,为人尖刻,但也有心直口快的优点,更难能可贵的是她竟然有这种独特的想法。断箭忽然觉得她的声音很动听,尖酸刻薄的话此刻听到耳朵里也不觉得十分刺耳了。

断箭脸上的笑容让那女子的话停了下来,她盯着断箭看了一下,坐了下去,“你觉得我的想法很好吗?”

“很好。”断箭说完后,又补了一句,“你说话我很喜欢听。”

“你觉得我的心愿能实现吗?”

断箭没有说话。这个女人是大漠人,大漠上游牧民族世世代代的传统就是“父死子继,兄死弟继”,不管是权力还是财产,都要遵循这个古老的传统,女人也是财产之一,女人的婚姻也要遵循这个传统。断箭觉得她的心愿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除非她通过“和亲”嫁到长城南方去。

断箭的沉默让那个女子有些黯然,但她好象天性是个快乐的人,马上又兴奋起来,笑声再度在车厢里响起。

“你知道大齐神武皇帝高欢是怎么发迹的吗?就是因为有一个想法和我一样的女人嫁给了他。高欢夫人娄昭君是代北(今内蒙古中部和山西北端)鲜卑人,出自匹娄氏部落贵族,她看中了贫穷而又卑微的高欢,和他一起同生共死,帮助他成就了一番伟业。”那女子信誓旦旦地说道,“将来,我也要像娄昭君一样,嫁给自己喜欢的人,一生不离不弃,到死也不分开。”

断箭觉得自己有必要说几句话安慰安慰她,毕竟对方没有实现这个愿望的可能,不过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梦。这个梦很美丽,应该让她活在这个美丽的梦幻里。“你的愿望一定会实现,一定会,只要保持信念,永不放弃。”

那女子郑重地点点头,然后笑着说道:“你虽然很卑鄙无耻,但这句话我喜欢。对了,你夫人是不是被你骗来的?你这么无耻,应该没女人喜欢你。”

“我没有夫人。”

“死了?”那女子好奇地问道,“卖了?丢了?给人抢了?”

断箭哭笑不得,急忙摇手,“我至今未娶。”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那女子小手指着断箭,鄙夷地说道,“你想靠军功升职,然后娶一个高门大族的女儿,从此平步青云,是不是?你们那里的人都这样,年纪轻轻就娶一大堆侍妾,却迟迟不娶正妻,非要挑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家。我听说有人年纪很大了才娶正妻,家里的庶子比正妻年纪都大,好无耻哦。不过有人运气好,早早功成名就,结果交了狗屎运,高攀豪门跻身权贵之列,前途似锦。你也是这样想的吧?”

断箭苦笑,笑得很苦涩。那天晚上,高颎(jiong)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了,自己要想活命,只能承认临阵脱逃的罪责,老老实实在边疆做个戍卒。将来高颎如果信守承诺,找个机会把自己的事告诉弘德夫人,自己或许还有回到长安的可能,但回到长安,最多也不过回李家给那个白痴家主做个侍卫而已。一辈子也就这么回事了。

“我是敦煌戍卒。”断箭无力地说道。

“你是敦煌戍卒?这怎么可能?你武技这么好,又打了很多年仗,怎么可能是个戍卒?”那女子非常惊讶。

断箭不想解释,黯然长叹。

“你好可怜哦。”那女子靠到车座上,同情地望着他,忽然幸灾乐祸地笑起来,“老天长眼,像你这么卑鄙无耻的人,本来就应该受到这种惩罚……”

断箭知道她又要来挖苦自己,马上打断了她,“你有话就快点告诉我,我要回敦煌。”

“对了,把正事忘了。都是你,一个大男人哪来许多废话?把我都搞糊涂了。”那个女子立即倒打一耙,气哼哼地说道,“不要打岔了,我要说正事了。”



“我不愿意嫁给大可汗,也不愿意看到突厥汗国分裂。突厥分裂了,大漠上就会狼烟四起,很多人都会死,我不能让这种事发生,所以只好出面向大漠诸族部落求援,希望联合他们的力量,迫使室点密和燕都同时做出让步。”

“要想让两个人都让步,就要让两个人都能达到目的。现在室点密急不可耐要西征,而燕都则希望突厥汗国继续维持由‘东部突厥承继大可汗之位,西部突厥承继大叶护之位’的传统,从而维持突厥汗国的完整,为自己的南征创造条件。”

“室点密西征,首要目标是占据巴克特里亚(今阿富汗东北部地区),只要占领这一地区,他西征的最大目的也就实现了。据室点密的估计,要想完成这一攻击目标,大约需要三到五年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他需要突厥汗国的稳定,需要东部突厥的支持。”

“大可汗燕都的首要目标则是巩固大漠的稳定局面。大漠是突厥人生存和发展的地方,是突厥汗国的根本,突厥人只有稳定了大漠,才能向外拓展疆域。在燕都看来,只要东西两部突厥不分裂,他就可以乘着室点密忙于攻打波斯之际,把东部突厥的势力延伸到西域境内,从而最大程度地增加东部突厥的实力,这样即使将来室点密继续以分裂突厥汗国来威胁自己,他也不用害怕了,因为他已经具备了独自南下征伐的实力。”

“所以,目前无论是室点密,还是大可汗燕都,为了实现他们的目标,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都需要一个完整的突厥汗国。但是,此刻两人的矛盾已经激化,谁也不愿退让,谁退让,谁就可能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室点密如果发现柔然、铁勒、高昌、吐谷浑等部落都支持大可汗燕都时,肯定会担心东部突厥乘机进入西域,担心燕都和波斯人联手夹击他。事实上,形势的确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燕都一旦控制了西域,他势必要铲除可能导致突厥汗国分裂的隐患,他会毫不犹豫地攻打室点密,不惜一切代价杀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