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瓦 >

第375章

汉瓦-第375章

小说: 汉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刘泽就是搞经济的出身,黄巾之乱前,他就揽聚了富可敌国的财富,而获得如此庞大财富的途径恰恰主要就是来自于对外贸易,所以刘泽迫切地需要占领交州,来打通海上丝绸之路,重现昔日的金元帝国。
    有锦鹰卫情报机构的存在,刘泽虽未亲历交州,对交州的状况也是了解的一情二楚,以交州目前的兵力和实力,靖军根本就不需要派再多的兵马过去。只要十万人马,足可以横扫整个儿的交州,相比于有山川之险的益州和水网密布的江东。拿下交州可谓是轻而易举。何况交州既可以轻取,也必定不会耽搁很多的时间。平定交州之后,抽调出兵马来,依旧可以继续在中原争霸。
    最终刘泽说服了众谋士,大家一致同意首先进兵交州。
    无巧不成书,就在刘泽调兵遣将,准备向交州进军之时,苍梧太守吴巨传来了求救文书。
    董卓造逆天下大乱之时,做为一方乐土的交州也并不曾安宁。朝庭委派的交州刺史朱符为夷贼所杀,交州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当时的朝庭对中原天下都丧失了统治权,何况是边远偏僻的交州,交州的政局进入了半真空的状态。
    在这个时候,交趾的士家趁势而登上了交州的政治舞台。
    士家原本不是交州的土著势力,前汉王莽时,士家祖先为了避祸,从孔子出生的鲁地迁移到了交州,开枝散叶,传到士燮这一辈。士家在交州已是数一数二的望族了。士燮年轻时曾游学中原,拜儒学大家刘子奇为师,为人聪慧勤勉。很快就得到了朝庭的重用,先后举孝廉、茂才,一路步步高升,坐到了交趾郡太守的位置。士燮很有战略眼光,董卓之乱以后,他认为天下势力必将割据,为了不让他人染指交州,士燮开始一方面招兵买马扩充实力,一方面上表朝庭。将自己的弟弟推荐担任士壹担任合浦郡太守、士黄有担任九真太守、士武担任南海太守。那年头朝庭流亡于关洛,没人在乎士燮的表奏是否送达到了汉献帝的手中。只要上过表就代表朝庭已经是许可了。其他各郡不服,好办。士燮派兵护送三个弟弟去上任,不服者格杀勿论。
    士家在交州就如同土皇帝一般的存在,士燮兄弟一起担任各郡郡守,强力掌管着一州之政,因辖地偏在万里之外,所以威望尊贵至高无上。他们出入时鸣钟响磬,备具威仪,笳箫鼓吹,车骑满道,常有几十位沙门夹在车马群中焚香。他们的妻妾都乘坐配有盖帷的小车,子弟都有兵士骑马跟在身后,当时他们的尊贵显赫,震服当地蛮人夷族,就算是从前的南越王尉他也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士燮为了不让旁人染指交州,指使区景刺杀了朝庭派来的交州刺史张津。荆州牧刘表闻讯之后,认为机会来了,他一直对交州就心存觎觑,于是派赖恭为交州刺史,接替张津的位子,同时又派吴巨为苍梧太守,接替刚刚去世的太守史璜,强势介入了交州。
    此举当然引起士燮的不满,双方兵戎相见,冲突不断。吴巨武将出身,尚武好勇,处理问题简单粗暴,应对士燮的挑衅,提倡强力还击。但赖恭却主张以和为贵,想要和士燮谈判,争取和平解决交州问题。
    吴巨对赖恭很不满,依仗手中握有兵权,将赖恭逐回了零陵。赖恭回荆州之后,向刘表诉苦,反遭刘表一通训斥,郁愤而终。刘表派赖恭吴巨进入交州,就是想掌控交州大局,根本就没想要和士家讲和。吴巨在苍梧得到了刘表的大力支持,要兵给兵,要钱给钱,吴巨很快地就在苍梧站住了脚,并开始了向南的扩张之路,在最初的两三年时间里,吴巨先后攻下了郁林郡、合浦郡和南海郡的诸多县城,士家军节节败退,丧师失地。
    但到了建安五年的时候,刘表在荆州尚且自身难保,如何还有余力闲钱去支援吴巨,吴巨的进攻势头锐减。士家毕竟经营了交州二百年,有着丰厚的家族底蕴摆在那儿,依靠外力支持的暴发户吴巨在丧失外援之后,原形毕露,开始走上了下坡了。
    从建安六年起,士家就开始收复失地,郁林郡、合浦郡、南海郡的大片领土重新又回到了士家的控制范围。建安七年四月,士燮、士黄有、士武三路大军六万余人,从郁林、合浦、南海西南东三个方向攻入了苍梧郡,开始了对吴巨的反攻大清算。
    吴巨抵敌不住,退守广信,向长沙的刘泽递上了求救文书。
    原本吴巨是刘表派到交州的,他是刘表的下属,现在刘表早已覆灭,按理说他和刘泽也没有上下隶属关系,吴巨此时是病急了乱投医,也不管刘泽是否出兵相救,一纸告急文书用六百里加急火速传到了临湘城。(未完待续)
    
   

第574章 南下交州
    “这个吴巨,倒也算是本王的故人,当年黄巾之乱时,他还是皇甫嵩帐下的一个司马,一晃这么多年不见,物似人非。``”刘泽手握书信,对众臣说道。“既然吴巨有书至此,我们出兵交州,还正愁没有好的借口,正好来借用。”
    于是刘泽命关羽率第二军团进驻襄阳,张飞率第三军团驻守武昌,高顺率第六军团回师徐州,原驻守徐州淮北的太史慈第五军团则将徐州的防务交还给高顺,专司驻防淮北郡。刘泽从东到西,一字排开三个军团十五万的兵力,就是充分做好了迎击曹操的准备。而张辽驻守淮南,张飞驻守武昌,则是对东吴进行严密地布控。
    经过一年的努力,第七军团总算是初具规模,虽然没有恢复到昔日荆州水军鼎盛时期的战船数量,但其战斗力在甘宁的操练下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有了大幅的提升。刘泽没有给甘宁他派实质性的任务,还是以巴丘为据点,以洞庭湖为水军操练基地,兼顾从鄂县到江陵的长江水道的防卫,同时加强新型战舰的研发打造,力争新战舰早日下水。
    此次南征交州,刘泽调动的军队为久经善战的第一军团和新组建的第八军团。刘泽同时也辞去了第一军团都督的位子,赵云正式地成为了第一军团的都督,并荣升为五星上将,封爵三等侯爵——溧阳亭侯。
    赵云此次荣升第一军团的都督完全是实至名归,这么多年来。赵云一直默默地坚守在副都督的位置上,打理着第一军团几乎全部的军务,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在军团成立的初期,刘泽兼任第一军团的都督完全是出于对军队控制的需要,也是为了方便指挥,但随着刘泽地位的上升,所辖地域的圹大,军队数量的增加,刘泽已经不再需要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了。军队作战,已以不再是军团级别的的兵力配置,而是两个或更多的军团组合成军团集群联合作战,就如同此次南征交州。动用的兵力就是两个军团接近十万大军。此时刘泽所担负的职责。更多的战略层面上的运筹帷幄,而赵云完全有能力独挡一面,统帅靖军最精锐的王牌部队近卫军团。
    徐荣也升格为第一军团的副都督。同时他也是第一位晋升为正将军衔的副都督。此次贾诩没有随军出征,他正好染病,回武昌疗养了,第一军团参军的位置,便由诸葛亮来代理。
    刘泽点齐九万大军,离了长沙,取道桂阳零陵,望苍梧郡而行。
    新任的桂阳郡太守杜袭在桂阳郡治郴县外迎候刘泽的大军,作为荆州与交州接壤的最南的一个郡,此次杜袭将担任起九万大军的后勤支援任务。刘泽没有进城,只是叮嘱了杜袭几句,便率大军折向西南,转道零陵,向苍梧郡开拨。
    虽是寒冬时节,逶迤的五岭依旧是山峦叠翠,大军行至兴安之时,刘泽信马登临一块方石之上,眼前一条碧波被一道拦河大坝生生地分为两截,遂问向导。向导称此处便是秦始皇为统一百越而兴建的灵渠,刘泽所立之处为飞来石,前面的分水坝叫做铧嘴,将海洋河的河水一劈两半,一半流往湘江,一半流往漓江。此渠所以又名秦凿渠,秦始皇派大军五十万南征百越,三年不得进,盖就是因为五岭山高路险,粮草转运困难,大军迟迟未能征进,灵渠方一修成,半年之内,百越被平服,秦始皇在五岭之南设立了桂林、象郡、南海三个郡,从此岭南诸地归入了中华版图,一条灵渠可谓是功不可没。
    到了东汉建武年间,交趾叛乱,伏波将军马援奉旨南征,疏浚灵渠,讨平叛逆。现在灵渠水流如旧,舟行于上往来不绝,还是伏波将军的功劳。
    刘泽临渠而立,感慨万千,灵渠可谓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一条灵渠联结了长江和珠江水系,在古代运力不发达的情况下,这条人工运河发挥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此次南征,九万大军的粮草供应也必将得依靠这条运河,而将来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大量的丝绸也必将要从长江转运到南海去,灵渠更将会成为最核心的水利通道,保证这条水道的畅通,无疑是对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建有着重大的意义。
    回到宿营地之后,刘泽迅速地召见了当地的官吏,要他们派出专人来负责灵渠的管理和维护,所需资金,皆由靖王府直接拨付,务必要保证灵渠的畅通无阻。
    这些县令县丞何时曾见过靖王这样的尊贵人物,不禁是诚惶诚恐,对刘泽的命令自然俯首贴耳,唯命是从。
    由于对灵渠的重视,刘泽亲自制定了方案,交给当地县官们施行,一直忙到深夜,刘泽这才歇息。第二天清晨,鸡方叫头遍,刘泽便习惯性地起身,但就觉得头晕脑胀,四肢乏力,先前刘泽也没觉得什么,可能是偶感风寒加上疲劳过度才有的症状,他也没当回事,这些年刘泽一直勤于锻炼,身体几乎没有出过什么毛病,没想到年近四旬,居然说病就病了,看来真是不服老就是不行了。
    刘泽不想因为自己生病影响行军,决定晚上的时候再找军医过来配点药,可刚骑到上马,一阵寒风吹过,刘泽就觉得头晕目眩,天旋地转,直接从马背上就跌了下来,在一片惊呼声中,刘泽便晕了过去。
    再醒来的时候,刘泽发现自己已经躺在了帐中,诸葛亮、赵云、黄忠、徐荣等都紧张地围在周围,瞧着华陀给自己诊脉。
    “华先生,不知主公病况如何?”诸葛亮在询问着华陀。
    刘泽挣扎地欲爬起来,边起边道:“我没有什么大碍,不过是略感风寒而已,不碍事,不碍事的。”
    赵云一把将他按住,道:“主公病体未愈,还是多多歇息吧,华先生,主公的病怎样?”
    华陀却是一脸的凝重,道:“主公多年积劳成疾,五脏俱损,此时南越烟瘴之地,毒气弥漫,侵入主公五脏六腑,引发旧疾,方有此病。”
    赵云一听就急了,道:“华先生可有救治法子?”
    华陀道:“此病倒是不难医治,华某施之以针灸,服之以汤药,便可痊愈,只是南越烟瘴之地,非是主公久居之地,主公切不可滞留此处,需回荆州静养百日,方可无虞,否则旧疾复发,性命堪忧。”(未完待续。。)
    
   

第575章 君山养病
    刘泽浑身发软,虚弱无力,但他明白,他不能就这么躺着,南征在即,他就是军魂,一但他倒下了,这支军队的军魂何在。``
    “不行,我不能回荆州,大战在即,如何轻言放弃!扶我起来!”
    赵云双目噙满泪水,道:“主公,你的身体要紧,就算这此南征不成,等你病好了,一样也可再征交州。”
    刘泽轻轻地摇摇头,道:“时不待我,倘若此次放弃出征交州,只怕我将终生再无机会踏上岭南之土,无论如此,此次南征,决不可轻言放弃。”
    诸葛亮道:“万事以主公身体为重,亮知此次南征意义非同凡响,亮愿代主公征南,请主公回荆州养病,早晚有捷报传回。”
    刘泽看向诸葛亮,诸葛亮晶亮的目光中,是坚毅睿智的光芒,刘泽紧紧地握住诸葛亮的手,道:“此间军务,便拜托在孔明身上了,我知以了孔明之能,必不失我望。”
    诸葛亮道:“请主公放心,亮必竭诚尽力肝脑涂地,以报主公知遇之恩。”
    刘泽又唤赵云黄忠近前,叮嘱再三,吩咐他们一切听从诸葛亮的安排,赵云黄忠称诺而退。刘泽病体未愈,潘凤早已备好车马,率锦鹰亲卫护送刘泽返回荆州。华陀也随驾同行。
    这么多年来,凡大小战役,刘泽事必躬亲,此次南征,却因为患病,不得不将指挥权托付给了诸葛亮,不过刘泽却没有丝毫的担心。以诸葛亮的才智,此次南征,也不会有什么悬念。是啊,是到了该放手的时候了,占的地盘越广,领的兵将越多,刘泽渐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有诸葛亮这样的能人贤臣相辅,刘泽也是该放松点了,事事亲力亲为。再强悍的身体也有吃不消的时候。
    “主公。是回武昌还是回长沙?”潘凤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