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资本大唐 >

第570章

资本大唐-第570章

小说: 资本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在大唐起家,但现在却都搬到了大齐居住,同时他们的产业也慢慢的向大齐转移。

也正是搞清楚了这一点,所以长孙无忌才给王安发来一道公文,里面说的内容就是关于大唐和大齐两国商人相互之间的流动性,而且还特意点出,虽然每年有许多大齐的商人到大唐做生意,但是很少有人会留在大唐,反而大唐的商人去大齐做生意,十人中倒是有六七人都会慢慢的迁移到大齐。

说起来长孙无忌的这道公文,语气虽然十分客气,但是言语之间却有些指责大齐的意思,估计是他们看到每年有这么多的大唐商人流失,从而极大的影响到他们的税收,所以心中也有些不平,只是顾忌到两国的关系,所以才没有明着指责。

李愔听完长孙无忌公文的内容后,却是露出一个轻笑道:“王傅,长孙无忌不会无缘无故的送来这么一个指责的公文,他肯定还提出什么要求吧?”

对于长孙无忌,李愔是再了解不过了,虽然以前在长安时,他与对方接触的不多,但是李愔却是知道,长孙无忌虽然有不少缺点,但本身的确十分有才能,要不然也不会接替房玄龄的位置。现在他既然看出大唐的工商业出了问题,那么肯定会想办法解决。

“陛下英明,长孙大人在公文的最后,的确提出一个‘小小’的要求。”王安说到‘小小’两个字时,故意加重了语气,同时脸上也露出一种古怪的神色。

“等一下,让我猜猜!”李愔这时忽然打断王安道,只见他端起茶喝了一口,然后这才露出一个微笑道,“想要解决大唐的商人流失问题,只有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是改善大唐国内的经商和居住环境,不过这简直是件不可能的事。第二则是让我们大齐配合,限制大唐商人在大齐的定居,我猜长孙无忌肯定会选第二个!”

“哈哈哈~,陛下果然英明,长孙大人的确是提出要求,希望我们能做出一些限制,以减缓大唐商人流失的速度。”王安大笑着说道。每次他与李愔谈话时,都会感觉十分舒服,因为无论他说什么,李愔都能很快的理解,甚至直接猜出结果,这让他节省了不少力气。同时王安心中也在暗想,若是自己手下的那些官员也能个个都像陛下一样,那他这个首相可就轻松多了。

李愔也是有些得意的笑了几声,接着开口问道:“既然长孙无忌提出这个要求,王傅准备如何答复他?”

王安听后则是毫不犹豫的回答道:“虽然我很理解长孙无忌的处境,不过我们大齐是以商立国,在政策上也比较倾向于商业发展,各行各业都比大唐要发展的快,商人在我们大齐也能更好的获得利润,这点大唐明显落后于我们,商人逐利而行,他们愿意留在大齐而不回大唐,这是他们的自由,若是我们在这点上做出限制的话,不但违背我们的国本,而且还会引起一些商人的不满,所以长孙无忌的要求绝对不能答应!”

李愔听完也是点了点头,商人流失本来就是大唐本身出了问题。当初他在大唐时,就努力推动工商业的发展,但是等到工商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李愔就十分敏锐的发现,在大唐国内,虽然因为自己的特殊身份,以及李世民的开明,使得工商业出现一种兴盛的局面。

但是大唐毕竟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传统儒学出身的官员也都围绕着农业为中心,所以等到工商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定会遭受到各方面的压制,这种压制也并不完全是人为的,与制度、观念等一些客观原因也有相当大的关系。

想要改变大唐各方面对工商业的压制,必须对大唐各方面时行一个全方位的改革,只是这种改革必然牵扯到各个方面的利益,一不小心就可能将大唐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而且就算改革成功,也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

当初李愔就是没把握对大唐进行这种改革,所以才远走海外,赤手空拳打下了大齐这片江山。因为对李愔而言,改革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远比他建立一个新国家要大的多。

相比大唐国内势力交错的情况,大齐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一切全都是李愔和手下的人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从一开始就打下了以商立国的基础,国内的商业氛围十分浓郁,价值观与大唐国内有所不同,这样一来,哪怕是一个食古不化的儒家老夫子,在这种环境中只了时间长了,也会完全被同化掉,这就是外在环境对人的影响力。

“陛下,以老臣观之,大唐现在的情况并不是很好,虽然有不少商人迁到了咱们大齐,但也有一些商人因为种种原因,只能守在大唐,他们对朝廷和其他方面对商业的压制十分不满,甚至有时候在报纸上都能看到一些怨言,若是大唐不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话,恐怕长时间积累下来,会引发一场不小的乱子!”

王安虽然不知道什么叫资产阶级革命,但是以他对大势的了解,已经极有前瞻性的看到大唐可能引发的问题。

李愔听后也是赞赏的看了王安一眼,然后开口道:“大唐需要一场变革,这点父皇他也十分清楚,只是他的年纪大了,而且思想上也有些阵旧,无法适应变革的需要,所以对于这场变革,父皇他已经无能为力了。”

王安听到这里却是吓了一跳,他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如此评价李世民。无论是在大唐还是大齐,所有百姓都承认李世民都不愧是一代雄主,不但创建了大唐的鼎盛局面,而且还有几个了不起的儿子,只是李愔做为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说出这些话实在有些奇怪。

看到王安吃惊的样子,李愔为禁露出一个无奈的苦笑,上面的话并不是他说的,而是李世民给他的一封信中,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而且在这封信中,李世民还对李愔提出一个相当困难的要求。

第六百八十二章 长孙无忌的私心

大唐现在的国内情况,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生产关系无法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旧有的生产关系已经阻碍到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大唐急需一场社会变革,用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从而将生产力完全的释放出来。

当然了,上面谈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全都是哲学方面的,李世民和李愔未必懂这些,甚至就算是懂,他们也不会放在心上。不过他们身为帝王,却已经敏锐的感觉到,大唐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地步,否则将来肯定会出大问题。

只是李世民的年纪大了,思想也有些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因此他也知道自己无力推动这场变革,只得将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自己的继承人李治身上,只是李世民对李治并不放心,因此就给李愔写信,让他一定要帮助李治,完成这场关系到大唐生死存亡的变革。

这件事李愔从来没有对别人说过,不过今天却对王安讲了出来,这主要是因为王安身为大齐的首相,日后李愔想要帮助李治,必定需要王安的大力配合,所以事先给他提个醒,让他有个心理准备,以免到时出什么差错。

只是王安考虑到这件事牵扯太深,大唐的太子李治他也见过,感觉对方不像是能承担这种大任的人,因此他担心万一在改革时真的出现什么差错,会让大齐也陷进去,只是王安十分了解李愔。一看他说话的样子和脸上的神态,立刻知道这件事李愔已经做出决定。任何人都无法再更改,因此只得暗中做好准备。

几个月后,已经休养完毕的吕万回到台湾,结果得到了李愔的亲自接见,而且在接见之时,李愔亲口宣布赐予吕万伯爵的爵位,同时他还向各个报纸的先生表示,将在大齐的各个行业中。选拔出一批对国家对社会都有巨大贡献的人授予爵位。

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引爆了整个社会,不但大齐国内对此反应强烈,无数自认有资格获得爵位的人争相奔走,为自己增加一些声望。甚至连大唐国内也是反响强烈,特别是大唐的工商业界,不少人都在后悔没有早点移民大齐的同时。也开始安排自己在大唐的产业,然后将重心向大齐转移。

“陛下,大齐此举无异于明抢,数日之内,我大唐就已经有数家有名的大商人开始向大齐转移资产,若是再放任下去。恐怕真的会让我大唐的商业一蹶不振啊!”两仪殿的书房内,长孙无忌一脸痛心疾首的向李世民陈述道。

长孙无忌递交给王安的公文,想要限制大唐商人在大齐的落户,结果却得到对方委婉的拒绝,紧接着李愔又给一些对社会贡献极大的平民授予爵位。其中有文士、有老师、有发明家,不过其中人数最多的。却还要数各行各业的大商人、大工厂主和大种植园主,这些人大都在社会上拥有相当的声望,而且本身的道德也没有问题,被授予爵位也是众望所归。

李世民虽然刚过五十,但是多年的政务操劳,已经让他显露出一种苍老之色,额头上的皱纹比原来又多了几条,两鬓的头发也已经花白,若是不知道的人,恐怕会认为李世民最少也有六十岁了。

只见李世民听完长孙无忌的陈述后,却是露出一个微笑道:“无忌啊,这件事我已经知道了,只是六郎他也有自己的苦衷,大齐不可能对商人的去留做出限制,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我们大唐要如何才能留住商人?”

听到李世民无动于衷的回答,长孙无忌先是一愣,紧接着再次上前道:“陛下,臣也知道根本在于我大唐,但是我大唐本就是以农立国,先天上就比不上大齐,想要留住商人,就必须对一些律法做出修改,但这却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实在是动不得,因此臣只能希望大齐看在往日大唐对他们的帮助上,能够做出一些牺牲,可是……”

“好了,不要说了!”长孙无忌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李世民挥手打断。接着只见李世民站起来转身说道:“这件事到此为止吧,六郎他有自己的打算,况且也不是所有商人都愿意离开大唐,比如像瓷器和丝绸这种传统行业,海外可是供不应求,你可以安排人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将大唐的一些优势行业扩大,这样也能弥补一些商人流失带来的损失!”

李世民说完,背对着长孙无忌摆了摆手,示意让他离开。结果长孙无忌也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施礼之后转身离开了书房。

等到长孙无忌离开后,李世民站在那里却是一动不动。这时从旁边的屏风后面转过一个人,身长玉立容貌俊美,正是大唐太子李治。只见他走到李世民的身后,施一礼道:“儿臣参见父皇!”

“治儿,你舅舅的话都听到了吗?”李世民这时才转过身来,目光平静的看着李治问道。他知道今天长孙无忌会来找自己禀报这件事,所以事先就把李治叫来,让他藏在屏风后面,听一听长孙无忌在说些什么,思考一下对方话中的深意。

“启禀父皇,儿臣都听到了。”李治也是神色平静的回答道。

“有何感想?”李世民忽然露出一种考量的目光看向李治。

只见李治停下来想了一下,脸上露出几分犹豫之色,不过最后还是目光坚定的回答道:“启禀父皇,儿臣觉得舅舅有私心!”

听到李治直言不讳的指出长孙无忌有私心,李世民却是露出一种欣赏的神色,看向李治的目光中也多了几分满意,接着又柔声说道:“哦?治儿你为何会觉得你舅舅有私心?”

李治这时露出一脸坚定的表情道:“父皇,据儿臣所知,舅舅他们长孙氏通过这些年的吞并,把持着西域近三分之一的棉花生产,每年他们靠着囤积棉花,哄抬棉花的价格,使得不少纺织厂都要看长孙氏的脸色行事,而且在最近几年,长孙氏正慢慢的进入纺织行业,开办了不少的纺织厂,相信再过几年,长孙氏就将成为纺织业的一个巨头。”

李治说到这里时,抬头看了一眼父亲的神色,结果发现李世民脸色柔和,当下又大胆的接着道:“无论是之前的吞并土地,还是现在的大举进入纺织业,长孙氏都用了一些或明或暗的权势手段,这些行为若是放在六哥那里,肯定会被冠以扰乱商业秩序的罪名,轻则没收非法所得,重则有可能入狱判刑,但是我大唐却没有这方面的律法,不但无法保障那些受害商人的权益,同时也无法给长孙氏定罪……”

还没等李治说到最后的关键处,却被李世民打断道:“不错,治儿你倒是看的明白,国内类似长孙氏的这些行为还有很多,而且大都与权贵豪强有关,这也是大唐的商人纷纷去往大齐的原因,因为只有在那里,他们才能得到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所以想要让大唐留住商人,就必须要有一场类似商鞅变法的行动,只是这场变法肯定会让长孙氏这种权贵豪强的利益受损,你舅舅很清楚这一点,而且很不幸的是,他选择了站在家族那边!”

李治听后则是一脸欣喜,上前一步躬身道:“原来父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