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

第134章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第134章

小说: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布得知情况,担心会演变成后世军统、中统之争,赶紧把郭嘉、步梵叫了过去,把他们两人都数落了一遍,严令他们约束好下属,不要仗着权力而胡作非为,否则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同时分别暗示他们,三个组织之间是互相监督的,但只要遵纪守法顾全大局,身正就不要怕影子斜。

郭嘉、步梵二人明白了吕布的深意,对配合中情局便没有了之前的抵触。

中情局跟军情局分工明确,军情局对外,主要面对敌对势力,而中情局对内,主要监察内部异动。

中情局跟军情局的设置是一样的,下面有二个处,一个情报处,一个行动处,情报处负责挑选、训练并跟进特工人员的后续活动,这个由捕风组织的老组员负责;行动处则负责营救我方将士、惩治叛徒、暗杀敌将、掩护来我方的友好人士等具体行动。

中情局的情报处有三个主要任务,一个是挖掘发展特工,一个是训练特工,剩下的便是跟进特工的任何情报,情报确实的便汇报给满宠,满宠会将重要的情报及时呈给吕布。

中情局主要发展三类人员,即将进入军队的军事学院学员、即将进入朝廷或地方任职的政治学院学员、世家大族奴仆的子女且升入中学堂的,发展他们去刺探军中、朝廷、地方、世家大族内部的情报,严防有人对吕布对朝廷起了反心。

愿意配合中情局来做卧底监察同僚的人很少,多是心思阴沉、人缘不好、想找到捷径攀爬的家伙才会搭上这条线,换言之,能搞这种事情的多半人品不佳。

吕布不想用这样的人,但是历朝历代的帝王都用那样的人搞那样的事情,吕布可不想有朝一日手下某个将领的刀放在自己脖颈处,他必须要这样搞。再说,做内部密探的家伙向来人品都不怎么好,比如后世某位康老,人品卑劣到了极致,可在某位伟人看来,养这样的忠犬,用来肃清内部异己,非常好用。

还好满宠的人品不错,能够遏制住那些卑劣下属的胡作非为。

中情局的训练处里多半是从捕风组织退下来的老女间谍,她们眼睛很毒,在那群军事学院学员、政治学院学员、那群中学堂学员里一眼就能看出那些是可以利用并能严守秘密的家伙。她们以邺城令衙门的名义把这些人聚集起来,表面是让这些人帮忙做些杂役,实际上,是要他们马上参与训练。

吕布出面跟这些人说了实情,并且许诺,只要他们积极配合,严守秘密,在以后的升职加薪上面,他们一定会比别人优先,特别是他们能提供有价值的内部情报。

这些人攀到这个捷径,喜不自胜,一个比一个更自私,不会告诉另外的学员,也不会告诉家人,只是一个人窃喜,随后投入到严酷的训练之中。

吕布知道,为了维护军心和官心,中情局就绝对不能暴露,便命令满宠派人把这些特工的家人全部迁到邺城,统一居住,统一监控,若是那个人敢泄露中情局的秘密,他和他的家人就会消失。

与此同时,吕布也加强了军情局、捕风组织的隐秘性,除了内阁大臣、师级以上中央军将领之外,其他人员一概无权得知。肆意散播这三大情报组织的人员会被立马逮起来,连同他的家人一起消失。

吕布也渐渐管住自己的嘴巴,不再肆意地吹嘘自己天帝使者的身份,每逢有人说吕布神机妙算、说吕布身上有种种奥秘,吕布都不再解释,只是一个神秘的微笑盖过。

情报处的上级对下级,刚开始人员缺乏的情况下,可能是一对多,等到人员齐备了,就是一对一,一个资深特工会负责一个新特工到底,从挑选、训练到安排插入,再到漫长的跟进过程,都是单线联系。等到新特工暴露了或退役了便根据他个人的情况,慎重地转为上级特工,再去负责挑选新特工,负责跟进。

情报处的人员都是有其他身份,不方便暴露,他们的身手大多也一般,所以只负责情报侦测,只在紧急情况才出手杀人,一般情况下不杀人,逮人杀人的事情一般交给行动处跟进。

中情局的行动处则从王越训练的虎贲军猛士里面挑选,标准是精干、身手矫捷、不太显眼。

当情报处的卧底特工把情报发给上一级的接头特工,若情报十分关紧,就直接传给满宠,若情报没那么关紧,则传给上级组长、处长两级过滤,最后再传给满宠。

满宠得到情报后,决定是否启用特别行动。因为满宠同时兼领邺城令,非常繁忙,所以一般的特工行动都有情报处和行动处两个处的负责人交涉,事后再汇报给满宠即可。

军情局的特工人员打入敌人内部,尤其是打入敌人的高层或情报组织,除了获取敌人的情报外,还要监视敌人获取我方情报的程度,要监看我方有没有敌方安插进来的间谍,玩弄的无非是无间道那一套。若是发现我方内部有敌人安插进来的间谍,军情局便会把这个情况传递给中情局,由中情局跟进。

同样,若是中情局在内部查到的敌方间谍吐露出有关于敌方的情报,需要军情局跟进的,中情局便会把这个情况告诉军情局,由他们跟进。

吕布严格地把军情局对外、中情局对内的职责给明确了,不要让他们再出现军统中统互相内讧的情况。

吕布觉得用“捕风捉影”来做这个全由女人组成的特务组织名称,并不确切,也不好听,想起了“暗香浮动夜黄昏”,便把捕风组改名为“夜来香”,又觉得太突兀了,最后定为“暗香”司。

暗香司获取的是境外敌人的情报则传给军情局跟进,获取的若是我方将领的情报,则交给中情局跟进。

因为暗香司的资深女特务现在都是在为军情局、中情局负责挑选、训练特工,又因为很多女特务退役后嫁给了中央军将士,有的甚至就是嫁给了军情局、中情局的特工,再加上暗香司里都是女人,而且多是美女,男人都有怜香惜玉的心理,暗香司跟军情局、中情局的关系都还算融洽。

军情局、中情局分工明确以后,互相监督着,合作得多了,再加上他们的都督都是好朋友,所以军情局、中情局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演化成后世的军统中统那么紧张。

吕布不想花大多时间放在分化麾下将领、搞派系对立,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他觉得那样很无聊,只要自己的威望不减,只要自己能够给他们带来利益,就不用担心他们的背叛,必要的心眼是要玩的,但不能搞太多阴谋诡计,要搞就要阳谋,要堂堂正正地搞定内部的隐患。

所以,吕布并不忌讳三个情报组织合作的默契,只要自己把握好大方向就行。

吕布清楚地知道,后世那个校长败了,虽然是敌人很厉害自己这一方很无能,又何尝不是败在他狂玩心计,不信任下属,老是搞越级指挥,搞得下面人离心离德呢。

吕布在东汉末年这个时空,建立起三大情报组织,部署的是先进的谍战理念,几乎站立在任何敌对势力的前方。现在全天下各个势力间,几乎没有一个能有吕布这么重视情报工作,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阵容。

董卓那边即便有李儒、贾诩那样的能人,但西凉军中根本没有适合搞情报工作的人物,贾诩虽然可以,但他手底下找不到合适的人,暂时只能做瞪眼瞎。

袁绍那边安插在邺城有一些歌姬舞女,已经被暗香司发觉了,尽在监控,吕布授意暗香司使用反间计,让那些歌姬舞女们送给袁绍的都是虚假甚至是反向的情报。

其他那些世家大族,如徐州陈家,也派出密探安插在邺城,被中情局的人发觉,吕布依然命令满宠不要声张,要按兵不动,把他们监控起来,必要时候实行反间计。

至于乌桓、鲜卑,他们还没有进化到后世满清鞑子那样善用奸细和善于利用卖国晋商的地步,他们有派出斥候的意识,也有派出人来冀州贩马打探情报的意识,但是他们在邺城根本安插不了奸细,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的人大多长得不像汉人,尤其是大部分鲜卑人绿眼黄发,长相诡异,他们也不相信汉人能帮助他们做这样的事情。

军情局的郭嘉却可以派人潜入鲜卑部落做奸细,是因为鲜卑乌桓的部落里已经收纳了相当多汉人奴隶,那些汉人奴隶不被鲜卑人看重,不加警惕,军情局特工可以混在奴隶群中。

第229章 张仲景的五石散

三大情报组织建立不久,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应运而生,那就是这特工人员进入各个地方的时间都还很短,从吕布建立这些情报组织,到吕布要用到他们,不超过两年时间。

二年时间内从一个小兵混到关键位置还是不够的,他们中间的大部分人物还是不能脱颖而出,更加不可能在二年时间内就被敌人当做心腹,所以关键的信息他们现在还是没有办法搞到,而像策反敌将这样的事情更加是做不到。

为了加速军情局对外的情报工作,吕布想起了后世一个超有效却超卑鄙、超阴险的手段,这种手段只要用得巧妙,不露痕迹,完全可以搞定情报甚至可以搞定敌将。

这种手段,曾经被英国人用来搞定满清政府,十分有效。

这种手段,其实在三国后的魏晋时期已经被世家大族们用来搞定自己,十分有效。

吕布现在只不过是把这些东西提前一些时间拿出来,用来搞定世家大族,搞定异族。

吕布要求郭嘉密切留意麾下派往各处的特工,只要他们能混到一定的程度,能够引诱他们互相效力的敌方势力的中高级人员服用一种药物,在那极端可怕的药物慢慢控制下,那些敌将们最后都会乖乖地交出情报来换取药物,甚至会投诚。

那种药物,便是魏晋那些名士们最喜欢的五石散。

“五石散”,又叫“寒食散”,是由张仲景发明的。张仲景合此药的其主要目的,是用它来治疗伤寒。

那个“敷粉何郎”何晏是何进的孙子,曹操在何进死后把何进的儿媳妇给搞到手了,把何晏也养在曹府。何晏在张仲景先生的药方上加以改进,完成了药品到毒品的最终转换。

五石散服下后不禁容易上瘾,还会使人感到燥热急痴,魏晋名士多轻裘缓带,多半因为五石散的药效发作后身体燥热。不仅如此,长期服用还会导致精神恍惚,不能控制,急躁之处难以想象,发狂痴呆,及至看见苍蝇也要拔剑追赶,所以这魏晋名士多脾气暴躁。

吕布之所以想到要用五石散,是因为五石散的发明者张仲景应吕布之召来到了邺城。

张仲景本来是不愿意应征的,他拒绝跟随吕布派来的士卒前去邺城,可当那个士卒走了没几天,洛阳城里就传来董卓和袁隗拥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吕布和卢植率军护送少帝刘辩和太后何莲去了邺城。

吕布麾下将领黄忠是南阳人,张仲景之前跟何进、黄忠都认识,也曾入过宫给少帝刘辩看过病,比起毫不认识的董卓拥立的刘协政权,张仲景自然是觉得吕布拥立的刘辩政权更亲近一些。

数年前的黄巾暴乱,把宛城荼毒的不像样,大战之后必有大疫,一场残酷的瘟疫夺取了张家一百多人的性命,而且多是伤寒病,张仲景正在努力地钻研医术对付伤寒。

吕布给他的信里说了可以给他提供治疗伤寒的妙法,张仲景原来认为吕布名不见经传,就匆匆看了那份信,把送信的士卒打发走了,根本没注意到吕布那番话。张仲景现在一听到郡中刀箭双绝黄忠和太后何莲都在吕布军中前往邺城,便对吕布产生了兴趣,再次打开吕布的书信,不仅看到了吕布说的妙法,又看到了吕布许诺给他一郡太守做,若是他不想做郡太守,也可让他做太医令。

太医令,对张仲景这个世俗之心未曾消退的名医来说,是梦寐以求的官职啊。

身在洛阳的吕布可能无法做到他的承诺,现在的吕布就说不一定了,反正留在南阳看到满山的坟墓尽是哀伤,不如前去邺城,为张家另辟发展的蹊径,让张家再获新生。

张仲景把吕布的书信展示给张家族人,又把世事分析给他们听,张家族人同意跟随张仲景前去邺城。

张仲景不想让太医令的官职落在华佗手里,想早日到达邺城,便把家中房屋田地全部出售,买了一些马匹,张家二十多口人在一百多名忠诚奴仆保护下,绕过洛阳城,走汝南、颍川,穿过兖州,从濮阳过黄河,从黎阳登北岸,往邺城进发。

结果,远在荆州南阳的张仲景竟然不比兖州的满宠晚到几步,甚至比从豫州出发来此的魏延、陈到、吕蒙等人还要早到好几天。

吕布听说医圣来到邺城,不敢怠慢,连忙出城迎接。

张机年近四旬,可能因为上百名亲人在数年间辞世,对他打击很大,便显得有几分老相,头发已经花白,额头上已经有沟壑般的皱纹,猛然看上去,有五十多岁。

张机张仲景见吕布持礼甚恭,大为感动,赶紧下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8 8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