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燃烧的海洋 >

第448章

燃烧的海洋-第448章

小说: 燃烧的海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腾耀辉这么一说,牧浩洋跟着点了点头。

“这个嘛,你们就不用操心了。”李明阳笑了笑,说道,“战争问题上,我没有多少发言权,但是说到情报工作,我可不是吹的,只要……”

“老李,这可不是儿戏。”牧浩洋笑了笑,提醒了李明阳。

“当然不是儿戏,所以我已经动用了全部资源。至于怎么做的,我不能说,你们也清楚保密规定。”

腾耀辉与牧浩洋对视了一眼,都笑了起来。

虽然二部隶属于总参谋部,李明阳直接向腾耀辉负责,但是在行政管理上,二部具有非常大的自主权,连预算都是单独申报,不需要由总参谋长批准。如此一来,在日常工作中总参谋长无权过问二部的具体事务。

“我关心的是,等我们拿到了证据,你们打算怎么办?”

腾耀辉没有开口,把这个问题留给了牧浩洋。

“该打就打,还有什么好说的?”牧浩洋学着李明阳的样子,说道,“你只负责提供情报,到底怎么打,我来做主。”

李明阳愣了一下,随即笑着摇了摇头。

“当然,前期准备也很重要。”牧浩洋笑够了,接着说道,“我的想法是,禁运开始后就让舰队进入西太平洋,在军事上施压,迫使日本当局尽快做出选择。会议结束时,我跟外长谈了谈。”

“谈什么?”

“在此期间,再次发起核查行动,而且明确要求对我们怀疑的设施进行突击检查,把日本逼到绝路上去。”

李明阳的眉头跳了几下,没有发表意见。

腾耀辉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道:“果真如此的话,日本将别无选择,只能加快核武器项目。”

“以日本的实力,肯定有能力在半年之内制造出核弹头。”

“这就是重点。”牧浩洋敲了敲桌子,跟黄峙博混久了,让他学会了一些坏习惯。“只要能够拿到证据,我们就有理由开战了。”

腾耀辉点了点头,朝李明阳看了过去。

“别的不敢说,只要日本开始制造核弹头,我有足够的把握及时提供情报。”

“关键是证据。”

“当然,也包括证据。”

腾耀辉又点了点头,朝牧浩洋看了过去。

“这样就行,下次见到外长,我再跟她谈谈。只要有证据,我们就能在日本取得实质性进展之前在核查上做文章。”

“这样一来,就有开战的理由了。”

说到这里,三个人都心知独白。

只要掌握了确切情报与确凿证据,中国就能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有针对性的提出进行再次核查,而日本要么抢先销毁已经取得的成果,要么拒绝进行核查,而任何一种选择都会使日本在外交上遭受惨败。

走到这一步,中国就能得到开战的充足理由。

一切谈好,李明阳没有多耽搁,起身向腾耀辉与牧浩洋告辞。

“你什么时候组建前线司令部?”

“还没考虑。”牧浩洋叹了口气,说道,“这段时间一直在忙战争计划的事,而且也没有必要急着成立前线司令部。”

“至少得把主要人员确定下来。”

牧浩洋点了点头,说道:“还是老杨他们吧,毕竟这不是局部战争,启用年轻将领的话不大可靠。”

对于快五十岁的牧浩洋来说,已经不算年轻了。

腾耀辉笑了笑,说道:“你安排就行了,我早就说过,这场战争由你做主,我只替你解决麻烦。”

“老腾……”

“再过几年,我们这一代军人就得看你们唱戏了。”

“不管怎么说,没有你们,也就没有我们。”

“得了,别用这种语气,我还没有那么老。”

“开始可是你说的。”

腾耀辉笑着摇了摇头,说道:“等下我就给杨禹方他们打电话,让他们向你报到,其他的事情你去安排。”

“行,等他们到了,我请他们吃饭。”

说完,牧浩洋就起身告辞。

腾耀辉在这个时候放手让牧浩洋去做,还有一个没有说的原因,即他也希望通过这场战争,让杨禹方、周渝生与章玉廷等海军将领得到表现机会,以便在他离开总参谋部之后,让海军依然茁壮成长。

在这几位海军高级将领中,最受腾耀辉器重的是杨禹方。

按照牧浩洋的了解,腾耀辉很有可能让杨禹方在二零四三年之前出任海军司令,周渝生则将出任海军参谋长,章玉廷将以海军将领身份到总参谋部工作。如此一来,腾耀辉自然要关心牧浩洋如何安排前线指挥官了。

也正是如此,牧浩洋才决定继续使用杨禹方等人。

必须承认,牧浩洋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

如果真由他做主,肯定会任用一些年轻将领。这既有个人的想法,也是为了军队的长远发展考虑。

于公,给年轻将领锻炼机会,能够提高军队的活力。

要知道,在牧浩洋这一代将领中,他是最年轻的一个,杨禹方已经五十八岁了,周渝生也有五十四岁,连章玉廷都有五十二岁。再过十年,杨禹方就算还在服役,也不可能再次率领军队出征,而周渝生没有晋升大将的机会,很有可能在二零四五年退役,章玉廷也得在二零四七年退役。

对他们三个来说,是否在战场上发挥作用并不重要。

让他们上阵,必然占用宝贵的指挥职务,留给年轻将领的机会就没有那么多了。

于私,牧浩洋非常清楚,在腾耀辉之后,由他出任总参谋长的机会非常大,也就有必要培养一批“嫡系”军官。

要知道,牧浩洋不可能是腾耀辉这样的过渡型总参谋长。

到二零四三年,黄峙博已经七十多岁了,不大有可能像现在这样,在幕后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要想像黄峙博担任总参谋长期间那样,让总参谋长成为真正的军事统帅,牧浩洋就得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军队里,基础就是人脉。

陆风烈与黄峙博能够已军人身份参与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工作,就是因为他们有着广泛的人脉关系。

不可否认,牧浩洋身上集中了两个人的优势。

作为陆风烈的女婿,而且是唯一有资格继承陆风烈衣钵的亲属,牧浩洋早已得到陆风烈派系的支持。作为黄峙博最器重的部下,牧浩洋也得到了黄峙博派系的支持。对他来说,欠缺的只是自己的基础。

正是如此,牧浩洋才希望在这场战争中,尽可能的让年轻将领担任要职。

只是,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牧浩洋必须做出妥协。

如此一来,在人事任命上,牧浩洋必须费点神。

两天后,周渝生率先赶了回来。

如果说,牧浩洋与杨禹方的关系大多限于战友层面的话,那么他与周渝生的关系,就是真正的知交。

“这确实是个问题。”

“老周,你也知道现在的情况。”牧浩洋叹了口气,说道,“虽然黄总与老腾定下了君子之约,但是仅限于这场战争。不可否认,我有一些私心,可是从长远来看,我要是不这么做的话,恐怕……”

“我明白你的意思。”周渝生笑了笑,说道,“之前,我挺羡慕你的,年轻有为,而且得到总参谋长器重,还是陆老的女婿,便宜都占尽了。只是现在看来,还是像我这种人过得比较轻松。”

“老周,你也来嘲笑我。”

“怎么可能?”周渝生很是惊讶,“别想得太多,至少我们能够理解。”

“老杨,还有老章那里……”

“放心吧,他们都是通情达理的人,都能理解。”周渝生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你要不方便的话,我去帮你说。”

“这怎么好,你……”

“我两兄弟,还说这些?”周渝生灭掉香烟,说道,“等老杨他们到了,我去机场,你就放心吧。”

牧浩洋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不过,在人事任用上,你可得留一手。”

“什么意思?”

“说直接点,这么大个场面,你一个人和不转。真要打基础,你首先就得抓住我们这几个。至于年轻人的事,只要关系理顺了,就没什么问题。不管怎么说,至少也要再等八年你才有机会当上总参谋长。”周渝生笑了笑,说道,“谁能保证,在这八年里不会爆发另外一场战争?”

“你觉得有这种可能?”

“在过去二十年里,我们打了几场战争?平均下来,每五年一次。可以说,这是一个必然规律。”

牧浩洋一愣,随即笑了起来。

这确实是个规律,因为决定战争的不是军人,而是利益需求。

“别想太多了,不然老得快。”

“看来,我得向你学习。”

“得了吧,你又来笑话我了。”周渝生看了眼手表,说道,“时间还早,我也好久没有回来了,到你家去坐坐,顺带看看我的干儿子。这次,我可早有准备,礼物就在车上,你可别说闲话。”

“行,晚上让陆雯弄几个拿手小菜。”

等牧浩洋处理完手头的工作,给秘书做了交代,两人去离开了总参谋部。牧浩洋在路上给陆雯打了电话,让她早点下班回家。

第六十章 集体智慧

第六十章 集体智慧

最让周渝生羡慕的,还是牧浩洋与陆雯的感情。

别看两人都快五十岁了,平常生活中仍然跟刚结婚的时候一样,不但感情好,还有很多共同话题。

只是,周渝生并不知道,牧浩洋与陆雯是聚少离多。

见面机会少,在一起的时候自然非常亲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陆雯也已晋升为陆军中将(二炮解散之后,陆雯所在的导弹部队并入陆军)。这是技术类军官的最高军衔,陆雯是陆军中最有名、也是最忙碌的高级技术军官。

只是,她的主业不再是研制弹道导弹。

二零二九年,在钱仲泰的提议下,时任国务院总理的黎平寇批准成立了“理论与基础物理学研究中心”,并且由陆雯担任总负责人。该中心在名义上,负责管理所有由国家资助的高端科研项目,比如两座高能物理学实验中心,实际上主要从事的是理论研究,与基础项目没有多少直接关系。

成立该中心的目的,就是提高中国的理论物理学水平。

必须承认,该中心的地位远在其他科研机构之上,而且很快就获得了成果。

二零三零年,典誉清以《引力场理论》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为获得该项提名的第一位中国籍物理学家。虽然在评审阶段,因为这篇论文存在很大争议,特别是遭到了众多西方学者的质疑,最终没能获奖,但是典誉清在国际物理学、特别是理论物理学界的声誉已经打响。

两年后,另外一位中国物理学家终于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奖的是苗少凤,获奖理由是验证了中微子的超光速特性,并且在实验室中证明了由他提出的理论。

虽然是实验物理学家,但是苗少凤是由陆雯发现的。

说得准确一点,是陆雯最先重视他提出的理论,并且调动科研资源,让他证明了自己提出的理论。

为此,苗少凤不但拿到了一百五十万瑞典克朗,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作为幕后工作者,陆雯没有抛头露面,也没有获得奖金。只是在一年之后,她就晋升为了陆军中将。

正是如此,陆雯比牧浩洋还要忙碌。

虽然牧浩洋平常琐事缠身,但是只要在总参谋部,他就天天回家吃晚饭,有精力的话还会陪孩子看电视。陆雯十天中有九天不在北京,就算在,也很少回家,有的时候连给家里打电话的时间都没有。

牧浩洋没有问陆雯为什么这么忙,也没有这个必要。

事实上,大部分时候,牧浩洋根本不知道陆雯在做什么。就算有机会聊天,牧浩洋也很少主动询问工作上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陆雯的工作性质,早已超过了牧浩洋的认知范围。

只是有一点非常明确,即陆雯做的事情非常重要。

从偶尔聊天中提到的事情,牧浩洋知道,陆雯主管的部门,每年都能从国务院获得数百亿的特别拨款。即便二零三三年国务院全面缩减行政开支的时候,陆雯拿到的科研经费也没有减少。

此外,牧浩洋只知道,陆雯从事的主要是理论研究。

事实上,这也是最重要的东西。

在陆雯手下,至少有四千名科研工作者,大部分是年轻人,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很多都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

“年轻人能做什么?”吃饭的时候,提起了陆雯的工作,周渝生很是惊讶。“刚从学校出来的学生,根本没有工作经验,而且现在的大学教育,也不见得能有多大收获,让他们搞高端研究,恐怕……”

“老周,你就这么看不起年轻人?”

“不是看不起,只是……”

“二十年前,你也是年轻人,如果当初黄总有你这样的想法,恐怕你到现在还在某艘潜艇上服役呢。”陆雯没有特别注意语气,跟周渝生聊天,也没有必要注意,因为周渝生是他们第三个孩子的干爹。

“陆工,你要这么说,我可没办法辩驳了。”

“也就是说,你仍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