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第4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这,牧浩洋也有点惊讶,只是想了想,也觉得理应如此。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首先就得考虑美国产生的影响,而黎平寇亲访美国,除了彰显美国的重要性之外,还能在外交上占得先机,以最直接的方式向美国表明立场,让美国做出最理智的选择。
从长远来看,这是确保战争按照中国的意愿进行下去的必要条件。
第二十一章 粒子风暴
第二十一章 粒子风暴
高层会议结束的时候,东海发生核爆炸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除了五个核大国的战略预警卫星探测到了核爆炸之外,还有数颗商用遥感卫星拍下了核爆炸的情形。
不到七月十二日凌晨,网络上首先出现了与核爆炸有关的消息。
随后,全球数百家电视台先后做了报道,一些大型电视台还紧急调整节目安排,请军事专家做了评论。
虽然民间舆论掌握的信息非常有限,但是大部分军事专家认为,核爆炸对中国产生的影响非常有限,不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更不会对全球人口第二多的城市(印度的孟买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城市)造成破坏。如果说影响,今后几年之内,东海的渔业产量肯定会大幅度萎缩。
当然,舆论最关注的不是核爆炸的影响,而是中国会怎么做。
几乎所有的军事专家都认为,中国肯定会进行战略反击,至少用核弹头摧毁一座日本大城市。部分军事专家则认为,日本的行为已经超过了中国的底线,为了惩戒日本,中国会提高报复级别,摧毁几座城市。
有趣的是,在做评论的时候,没有任何官方消息证明核爆炸与日本有关。
也就是说,所有舆论都默认是日本投下了原子弹。当然,这也不是大问题,因为中国没有理由在自己家门口投下一枚原子弹。再说了,中国的核技术非常先进,早就淘汰了第一代核武器。
这个时候,中国正在为进行外交战争收集第一手证据。
核爆炸发生后大约两个小时,中国空军的一架专用侦察机到达爆炸地点上空,取得了空气与放射性尘埃样本。
可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证据。
核爆炸中,并非所有核原料都会发生链式反应。比如一枚装填了十公斤浓缩铀的两万吨级原子弹,只有百分之二十的铀参与了链式反应,另外百分之八十的铀在爆炸产生的高温中蒸发掉了,然后凝固成放射性尘埃。如此一来,通过放射性尘埃中,铀元素的衰减率,就能确定这些浓缩铀是在什么时候生产的。因为日本没有铀矿,核原料全部进口,而所有出口的铀都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有备案,其半衰率就像人类的指纹一样,所以可以由此确定是否是日本制造的核弹头。
七月十二日上午,北京时间七点半,杜小蕾在外交部召开新闻发布会。
在强烈谴责日本使用核武器,宣称中国将保留进行战略反击的一切手段之后,杜小蕾拿出了谁也无法否认的证据。
通过对放射性尘埃进行检验,已经确定,制造原子弹的铀元素由法国生产,在二十八年前以核工业废料的方式出口到日本,而日本在十二年前宣称,这批核废料已经在处理之后用于发电。
据此,杜小蕾明确提出,日本一直在秘密研制核武器,而且在十二年前,也就是二零二三年之前就启动了核武器项目,没有据实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汇报。为了彻底消除日本研制核武器的潜在威胁,中国不会在完全达到目的之前结束军事行动,并且保留采取任何军事手段的权利。
从外交上讲,这绝对是一场完美的战斗。
在确凿的证据前面,别说日本矢口否认,就连美国也无法反对。
说得直接一点,中国向日本开战的理由得到了证明,因此任何国家都无法以理由不充分来反对中国发动战争。
这个时候,黎平寇与易援朝已经登上了出访的专机。
十点过,黄瀚林在国务院签署了第一份战争动员令,随即转交国防部,由国防部正式实施动员工作。
首先动员的是年纪在三十五岁以内的退役军人。
按照《战争动员法》与《兵役法》,所有退役军人都与军队签了再服役合同,即在国家号召时返回军队服役。他们不会编入现役部队,而会补充给预备役部队,或者暂编为军事补充力量。
事实上,第一阶段动员的军事价值并不大。
战争仍然以轰炸为主,空军的损失没有超过预期,没有补充飞行员的必要,而陆军与陆战队还没有参战,更不需要补充。至于海军,除了印度洋舰队有所伤亡之外,其他舰队都是满编。
只有到地面战争开打之后,动员的预备役军人才有价值。
当然,军事动员可以看成是政治信号,即中国已经放开手脚,绝对不会在达到目的之前半途而废。
动员由国防部负责,总参谋部则担任组织与训练工作,与牧浩洋没有什么关系。
牧浩洋仍然在等待时机。
这一天,还发生了一件没有受到高度关注的大事。
大概在北京时间九点左右,南京紫金天文台率先观测到太阳黑子爆,随即向国家天文中心发出警报。
只是,国家天文中心没有公布消息。
四个小时之后,位于乌拉尔山南面的俄罗斯天文台也观测到了太阳黑子爆,而且估算出了黑子爆释放的能量。
可惜的是,俄罗斯的电视台并没报道相关消息。
直到两个小时之后,一座德国天文台在观测到了太阳黑子爆之后,德国国家电视台才做了报道。
当然,不仅仅是报道,而是发出了警报。
按照该电视台的报道,太阳黑子爆的规模非常大,远超过二零一九年那一次,肯定会产生灾难性的影响。
问题是,当时真正了解这次太阳黑子爆的人不会超过十个。
直到北京时间当天晚上,美国的几座天文台观测到太阳黑子爆后,西方国家的天文学家才猛然醒悟过来。
根据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瑞士、奥地利、爱尔兰、冰岛、美国与加拿大等多个国家的天文台观测到的数据,国际天文协会在北京时间晚上十一点左右,正式向所有国家发出警报。
这次太阳能量大爆发,已经超出了黑子爆的规模。虽然没有达到太阳风暴的级别,但是产生的绝对不是射线辐射,还有大量粒子辐射。按照国际天文协会的判断,这场“亚太阳风暴”将摧毁所有在轨人造卫星,导致绝大部分无线电设备瘫痪,还会对各个国家的高压电力系统产生灾难性影响。
到底会引发多大的灾难,谁也说不准。因为自有天文观测记录以来,太阳从未发生过如此大规模的能量喷发。或者说,没有如此大规模的能量喷发集中在黄道面上,直接冲着地球等行星而来。
更重要的是,太阳喷发的高能粒子将在两天后到达地球。
七月十三日,战争似乎成了次要问题。
当天,中国宇航总局下达了疏散命令,紧急发射了两枚运载火箭,向空间站运送两具人员撤离舱。几个小时之后,空间站上的第一批四名宇航员搭乘紧急逃逸舱回到地面,其中三名为女性。
美国,欧盟与俄罗斯几乎同时展开行动。
要知道,在粒子风暴到来的时候,不但空间站将毁坏,留在空间站内的宇航员也将遭受高能辐射。
问题是,其他国家的准备都不充分。
当时,美国只发射了一枚运载火箭,加上空间站上的紧急逃逸舱,也只能撤离十二名宇航员,而美国空间站上有二十名宇航员。因此在当天下午,美国分别向中国、俄罗斯与欧盟发出请求,希望协助撤离宇航员。
中国立即做出回应,表示愿意帮助美国撤离四名宇航员。
原因很简单,中国发射的两枚运载火箭,能够撤离十六名宇航员,而留在空间站上的只有十二名宇航员,还有四个座位。
可惜的是,欧盟与俄罗斯却是泥菩萨过河。
经过紧急磋商,当天晚上,中国宇航局答应在十四日凌晨发射两枚运载火箭,帮助欧盟与俄罗斯撤离宇航员。
当然,美俄欧得为此买单。
钱是小事,拯救宇航员才是大事。
这个时候,中美俄欧似乎忘记了,日本也是航天大国,而且有空间站,上面有十二名宇航员。
显然,日本已经无法发射运载火箭了。
至于国际援救,更加不大可能。美国、俄罗斯与欧盟都在向中国求援,根本无力帮助日本宇航员,而中国就算有能力再发射一枚运载火箭,也没有理由伸出援手,而且当时中国没有多余的撤离舱。
十二名宇航员中,只有四人能够搭乘紧急逃逸舱返回地面,另外八人必须留下,等待死神降临。
根据幸存的日本宇航员回忆,当时大家都很坦然。
在决定让两名女性宇航员进入逃逸舱之后,剩下的十名男性宇航员采用抽签方式,决定谁离去、谁留下。
留下的八名宇航员死得非常悲惨。
粒子风暴瞬间就能穿透空间站的防辐射隔层,在数毫秒之内,将空间站的内部温度提高到八百摄氏度。即便把空间站抽成真空,宇航员也无法幸免,因为宇航员必须穿上完全隔绝的宇航服,而宇航服内肯定有空气,也就会被高能粒子加热。只是,剩下的八名宇航员都认为穿上宇航服的生存概率更高。结果就是,八名日本宇航员都在粒子风暴产生的高温下烧成了焦炭。
事实上,在断气之前,他们根本感受不到痛楚。
在高能粒子的打击下,神经系统首先崩溃,大脑将在零点零几秒内死亡,也就无法感受到灼热产生的痛苦了。
第二十二章 横扫全球
第二十二章 横扫全球
七月十四日下午,最后一具逃逸舱在中国西北地区成功着陆。
为了体现国际人道主义,中国宇航局临时调整了撤离行动,让率先发射的两具逃逸舱接走了美国、俄罗斯与欧盟空间站里的宇航员,随后发射的撤离舱才与中国空间站对接,接走了中国宇航员。
当然,中国的新闻媒体没有忘记借此机会大肆宣传。
大概是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在做相关报道的时候,西方新闻媒体秉承了一贯的“诚实”原则,做了客观报道,俄罗斯的新闻媒体更对中国的援助行动大加赞赏,宣称这是中俄传统有益的最佳证明。
天黑后不久,中国宇航局关闭了所有在轨人造卫星。
虽然这么做没有多少意义,不管人造卫星是否正在工作,威力强大的粒子风暴都将在瞬间烧毁卫星上的电子设备,摧毁太阳能电池板,引爆用于变轨机动的燃料,使卫星彻底丧失修复价值,但是从理论上讲,这么做还有一线希望,至少能使一些定轨运行的军用卫星具有修复价值。
不管怎么说,修复一颗卫星,要比重新发射便宜得多。
与此同时,其他国家也陆续关闭了在轨运行的人造卫星。
大约两个小时之后,粒子风暴到达地球,最先受到影响的,正是美国,因为美国在这个时候正好是清晨。
不到五分钟,美国东海岸地区的无线通信设备全部瘫痪。
接下来,数条高压输电线路的变电设备烧毁,导致东部地区大停电。虽然美国各级政府与电力公司调动大批人力,紧急抢修了部分受损的变电设备,但是受西弗吉尼亚州变电中心发生严重火灾影响,东部地区大范围停电持续了足足一周。当天,中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也发生了严重的电力设备故障,只有西部地区因为准备比较充分,损失较小,在当天晚上部分城市就恢复了供电。
相对而言,同一经度的南半球地区受到的影响要弱一些。
主要是现在是北半球的夏季,更容易受粒子风暴影响。
对加拿大人,特别是生活在北部地区的加拿大人来说,粒子风暴的影响更加直观。当天晚上,北极上空出现了极为明亮的极光,强度是通常年份的上百倍,越靠近北极点,极光越为明亮。
一组北极科考队拍下了几张照片,明亮的极光似乎要落到冰面上了。
从美国开始,粒子风暴逐步席卷全球。
北京时间,七月十五日上午,中国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电力设备首先瘫痪,在随后五个小时之内,全国的电力系统均出现严重故障,至少有上万台变电设备损毁,上万公里的超高压输电线路瘫痪。
所幸的是,中国的准备更加充分。
在粒子风暴到来之时,已经有百分之八十的变电设备断网,最主要的超高压输电线路停止运行。为了保护重要的战略基础设施,所有核电站都停止运行,大部分火电站与水电站也关机停运。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还实施了限电管制,部分极易受粒子风暴影响的企业则临时停工。
通过这些措施,中国把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当天晚上,各主要城市就恢复了电力供应。
只是,粒子风暴没有就此结束。
按照一些西方天文学家预测,粒子风暴的影响至少要持续一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