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第4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在白天的十四个小时中,日本印度洋舰队大概能航行四百二十海里,所以侦察行动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夜间的最后一次侦察中,侦察机必须前出四百二十海里以上,而且覆盖全部海域。
当然,在实际部署的时候,晏鹰搏肯定得留下转圜空间。
比如,侦察机要想在天亮前返回航母,至少得在天亮前一个小时返航,而一般是在天亮前一个半小时返航,因此侦察范围至少要延伸三十海里,最好延伸四十五海里。而日本印度洋舰队的最高速度不是三十节,很有可能达到三十三节,因此还得把最大侦察范围延伸三十海里以上。如此一来,在安排夜间的最后一轮侦察行动时,侦察机飞行员都被要求前出五百五十海里,最好能达到六百海里。
对侦察机来说,飞行六百海里不是什么大问题。
关键是,要覆盖周围的所有海域。
因为在天亮后,航空作战要受到影响,牧浩洋绝对不会不顾飞行员的人身健康,顶着粒子风暴发起空中打击,所以在夜间的最后两轮侦察中,侦察机都不得使用雷达,只能使用被动探测设备。
受此影响,侦察机在五千米高度上飞行时,横向探测宽度只有八十公里。
在第二舰队南面,六百海里外的侦察边缘线的长度是一千二百公里。
也就是说,只少需要出动十五架侦察机。为了确保发现日本印度洋舰队,还必须让相邻的两架侦察机相互交叠,因此晏鹰搏在最后两轮侦察行动中,各安排了三十架侦察机,而在前两轮侦察行动中,则各安排了十五架侦察机。
也就是说,一个晚上,第二舰队就要出动九十架侦察机。
出动侦察机不是问题,关键是在夜间回收侦察机。
对舰载战斗机来说,夜间降落的难度比白天高得多,即便是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夜间降落的复飞率都在百分之二十以上。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航母在夜间回收战斗机的效率最多只有白天的一半。
正是如此,没有任何一名航母战斗群指挥官喜欢在夜间作战。
即便必须在夜间作战,也会尽量安排在下半夜,以便让战斗机在清晨返航,提高回收效率。
要知道,即便采用了斜角甲板,航母在回收战斗机的时候,也无法出动战斗机。
说得直接一些,航母在回收战斗机的时候,除了已经升空的防空战斗机,基本上不具备防空作战能力。
这个时候,航母最容易受到攻击。
如此一来,回收战斗机的时间越长,航母遭到突然攻击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天亮前的半个小时之内,两艘航母各回收十五架战斗机,绝对不轻松。
所幸的是,第二舰队的两支航空联队的飞行员都是老鸟,大部分参加过第一次印度洋战争与中南半岛战争,经验非常丰富。
七月二十四日夜间,陆战队官兵冲上硫黄岛的时候,第二舰队的侦察行动也开始了。
牧浩洋非常信赖晏鹰搏,没有干预航空作战行动。别忘了,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晏鹰搏能够活着从韩国逃出来,正是牧浩洋的功劳。
上半夜,牧浩洋一直呆在舰队作战指挥中心。
如果能在前两次侦察行动中发现日本印度洋舰队,就能在下半夜发动攻击,在天亮之前结束战斗。
可惜的是,上半夜算是白等了。
吃了宵夜,牧浩洋才开始处理陆战队发来的战报。
抢摊登陆非常顺利,陆战队在十点前就巩固了滩头阵地,开始构筑简易码头,只是在接下来的推进行动中遇到了麻烦。
不是日军顽强抵抗,而是陆战队自身的问题,准确的说是官兵素质。
作为新兴军事力量,中国陆战队在前几年的扩张速度非常快。虽然牧浩洋非常重视官兵素质,在招募新兵的时候,就提出了比陆军更加严厉的要求,编入正规部队之前的基础训练阶段的淘汰率更是高达百分之四十,但是在严厉的训练标准,都无法彻底解决迅速扩充规模产生的问题。
当时,陆战队的“新兵”占了九成,只有不到一半的基层官兵参加过中南半岛战争。
战斗中,直接影响就是,很多“新兵”根本不知道如何解决在训练中遇不到,但是在战场上却无法避免的问题。
比如,在遭到日军小规模反击之后,很多“新兵”的反应就过头了。
在十一点左右的一场战斗中,已经被包围的三十多名日军发起了决死反击,结果一个连的陆战队员停了下来,连长在部署好防线后,呼叫了空中支援。虽然这么做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伤亡,但是也浪费了宝贵时间。用庞跃龙的话来说,在那场战斗中,两挺机枪就能打退日军的反击,没有经验的基层军官却劳心费神的呼叫空中支援,等到战斗机投下炸弹,已经是半个小时之后的事了。
万幸的是,陆战队仍然在推进。
更加幸运的是,日军的素质更加糟糕。
一些日本小股部队被围之后,竟然像二战期间那样,端着上好刺刀的步枪发起冲锋,结果全都成了陆战队机枪手的靶子。
如果日军的素质好一些,说不准会打成什么样子。
当然,日军的素质也不可能好到哪里去,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军地面部队就没有参与过正规战争。
不管怎么说,中国陆战队里,骨干军官都是在战场上拼出来的。
看完战报,牧浩洋不得不承认,他这个陆战队司令没有尽到职责,而扩充后的陆战队仍然太嫩了。
这让他意识到,这场战争是锻炼陆战队的绝佳机会,也许是最后的机会。
要想把握住这个机会,就得尽量让陆战队参加一些小规模的地面战斗,先让官兵熟悉残酷的战场环境。
没有任何人生下来就是战士,出色的战士都是在战场上成长起来的。
牧浩洋至今都记得,他在两栖特种部队服役时,第一次射杀敌人之后,整个晚上都没有睡着。他还算好的了,庞跃龙第一次射杀敌人之后,把胃酸都吐了出来,连续三天都有点精神恍惚。
牧浩洋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经历战火磨练之后,陆战队官兵都能成为老兵。
第三十章 周旋
第三十章 周旋
天色快亮的时候,牧浩洋回到了舰队作战指挥中心。
虽然他已经猜到了夜间侦察结果,但是仍然找晏鹰搏询问了情况。
“侦察机正在返航,十分钟后到达,如果不是通信设备出了故障,今天晚上算是白忙活了一场。”
“看来,小鬼子比我们想像的精明得多。”牧浩洋笑了笑,他并不觉得沮丧。
“也许,日本舰队根本没有朝这边驶来。”
“为什么?”牧浩洋掏出香烟,因为知道晏鹰搏不抽烟,所以就自己点上了。
“按照老周的判断,如果日本舰队全速前进,今天晚上就将进入攻击范围,而现在的情况说明,日本舰队没有全速前进。”
牧浩洋点了点头,等着晏鹰搏说下去。
“那么,日本舰队为什么没有全速前进?”晏鹰搏看了牧浩洋一眼,说道,“被我们的商船发现后,日本舰队指挥官肯定首先想到,我们会加速追击,也就会让舰队以最快速度向南航行,或者是改变航向。问题是,我们没有追上去,因此日本舰队指挥官会想到,我们放弃了追击。显然,我们不可能放走日本舰队,也就会对日本舰队的航线做出判断,在前方埋伏下来。”
“也就是说,日本舰队指挥官猜到我们会在这里等候。”
晏鹰搏点了点头,说道:“如果我是日本舰队指挥官,就不会直接北上,要么在南太平洋上兜个大圈子,要么耐心等待几天。”
“等待?”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暴露行踪,也没有去巴基斯坦,因此日本舰队指挥官不可能知道我们去过印度洋。在他看来,如果我们一直没有去巴基斯坦,我们就一定在印度洋或者西南太平洋的某个地方。如果我们去了巴基斯坦,则会出动另外一支舰队,从菲律宾海方向上赶过来。陆战队已经登上硫黄岛,第一舰队提供了空中支援,所以日本舰队指挥官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我们在前方某个地方。问题是,我们不可能一直等下去,因此日本舰队会在某个时候北上。”
“什么时候?”
“能够确定我们行踪的时候,至少认为我们还在印度洋活动。”
牧浩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似乎想到了什么。
这时候,马明涛与周渝生赶了过来。晏鹰搏没多耽搁,去了航空指挥中心,安排回收返航的侦察机。
“没有发现?”
牧浩洋摇了摇头,说道:“晏鹰搏去找飞行员询问情况,不过多半没什么希望。”
马明涛叹了口气,说道:“不管怎么说,至少能确定日本舰队还在南面某个地方。”
“我跟晏鹰搏谈了谈,他觉得日本舰队很有可能在途中减速,而且很有可能会延迟几天北上。”牧浩洋看了周渝生一眼,把晏鹰搏的分析简单说了一遍,又说道,“我觉得,应该鞭策一下日本舰队。”
“鞭策?”周渝生立即锁紧了眉头。
“陆战队已经登上硫黄岛,从今天白天开始,支援任务主要由炮击编队承担,让杨禹方出动侦察机,搜索硫黄岛以东海域,摆出寻找联合舰队决战的样子来。当然,第一舰队得留在硫黄岛西面。”牧浩洋从计算机里调出海图,显示在桌面屏幕上。“另外,让印度洋舰队离开瓜达尔港,向南航行,并且带上快速战斗支援舰,做出与第二舰队会合的样子。保密工作不要做过头,得确保日本情报机构能够做出准确判断,让日本海军相信,我们仍然在印度洋上活动。”
“搜寻日本印度洋舰队?”周渝生问了一句。
牧浩洋着点了点头,说道:“如果我们一直在印度洋上搜寻,伴随的两艘快速战斗支援舰上的燃油也差不多用光了。”
“天还没亮,我去发电报。”
“不能发电报。”牧浩洋叫住了马明涛,说道,“我让晏鹰搏安排一架舰载运输机,你安排一名情报参谋,让他搭飞机去东帝汶,通过大使馆发送消息。我们必须保持隐蔽,还不能暴露行踪。”
马明涛点了点头,立即去找他带来的情报参谋。
没用牧浩洋吩咐,周渝生就给晏鹰搏打了电话,让他安排运输机。
所谓的舰载运输机,就是拆掉了雷达等电子设备的ZY…1舰载预警机。准确的说,是舰载预警机的平台。
二十分钟后,在最后一架侦察机着舰后,舰载运输机升空了。
因为必须在昼间飞行,所以飞行员与搭乘的情报参谋都穿上了特制防辐射服,还在起飞前服下了防辐射药物。
即便如此,这趟飞行也充满了危险。
谁也无法保证,在强烈的粒子风暴下,运输机上的设备不会出故障。
还好,运输机有一套全机械的控制系统,出故障的概率要比电控系统低得多,而且只需要安全抵达东帝汶近海。如果无法返回舰队,飞行员将抛弃运输机,与情报参谋一同前往中国驻东帝汶大使馆。
只要能把战术部署信息发出去,损失一架运输机根本不算什么。
当然,结果没有这么糟糕,运输机在中午返回舰队,成功降落到“黄河”号上,两名飞行员都安然无恙。
在运输机起飞的时候,日本印度洋舰队进入了塔斯曼海。
两天前,日本舰队指挥官就意识到,中国舰队没有追上来。因为中国舰队里,除了护卫舰,其他战舰都是核动力,最快能达到三十三节,而日本印度洋舰队只能达到三十节,中途还进行了两次燃油补给。中国舰队在后方追击的话,在七月二十三日就能追上,绝对不可能拖到七月二十四日之后。
做出这个判断之后,日本舰队指挥官下令把航速降到了十八节。
在此之前,为了保险期间,日本印度洋舰队一直以三十节的速度航行,而不是在到达澳大利亚南部海域后立即减速。
当然,这也与澳大利亚的态度有关。
在七月二十一日,日本舰队指挥官就收到了海军司令部发来的消息,得知澳大利亚拒绝开放港口。
这让日本舰队指挥官相信,他的行踪已经暴露,不然中国不会向澳大利亚施压。
如此一来,中国舰队在后方追击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问题是,两天之后,日本舰队指挥官推翻了这个判断。
这让他非常困惑。
如果中国舰队没有追击,为什么要向澳大利亚施压?如果在后方追击,那么早就应该追上来了。
前后考虑之后,日本舰队指挥官只能相信,中国舰队就在前方。
准确的说,中国舰队没有追击,而是从北面绕过了澳大利亚,在珊瑚海、或者附近的某处海域埋伏了下来。中国向澳大利亚施压,就是要迫给对手造成假象,让日本舰队指挥官相信中国舰队在屁股后面,不得不以最快速度航行,然后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一头冲入中国舰队的伏击圈。
做出这个判断后,日本舰队指挥官面临两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