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燃烧的海洋 >

第512章

燃烧的海洋-第512章

小说: 燃烧的海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第二次朝鲜战争结束后,随着全球金融危机退去,中国与美国率先复苏,这个问题变得更加现实。

要知道,欧洲的复苏速度远远比不上中国与美国。

虽然国际大环境转好,欧盟也获得了实质性好处,比如在外来投资增加之后,欧盟经济开始复苏,严重的主权债务危机迅速退去,但是中国与美国先后推出地方经济政策,建立以本国为核心的经济圈,对欧盟造成了更加严峻的挑战。说得直接一点,在大国主导国际秩序的时代,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必然分崩离析,对市场与资源的争夺将愈发激烈,而欧盟在这场竞争中没有任何优势。

对欧盟来说,当务之急就是扩大影响力。

为此,欧盟就得成为一个紧密的统一国家,而不是松散的国家联合体。

事实上,欧盟的致命问题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就暴露了出来。

在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就有大批经济学家指出,危机本身不是欧洲经济不健康,而是欧元的基础不够牢固,即欧元区内各个成员国奉行不同的经济政策,而任何一个成员国的错误政策都会对整个欧元区产生影响,在没有统一财政部的情况下,统一货币只能带来大量难以解决的问题。从希腊开始的主权债务危机,只是欧盟经济体系诸多问题之一,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实现政治上的统一,由一个政府来管理整个欧元区,确保在财政开支等对经济具有重大影响的决策上不出问题。如果没有统一的政府,欧盟的主权债务危机只是被转好的经济势头所掩盖,而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下一次金融、甚至经济危机到来时,欧盟恐怕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对欧盟来说,第二次朝鲜战争绝对是一个机会。

原因很简单,在朝鲜战败后,美国不得不奉行战略收缩政策,而且把战略重点转向中国周边地区,特别是西太平洋,因此不得不放松对欧洲的控制,在很多时候,还得寻求欧盟的支持。

说得简单一些,欧盟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

二零一五年,在欧盟国家领导人峰会上,法国、德国、意大利三国领导人就表示,有责任与义务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在经济一体化基础之上,首先实现统统防务,然后开始政治一体化。

随后五年,由法德意三国主导,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希腊、克罗地亚、爱沙尼亚、斯洛文尼亚与拉托维亚参与的欧洲军团的规模扩大了三倍,常备军事力量增加到八个旅,军事基地增加到了三十二个。

二零二一年,法国与德国率先组建“欧洲联合海军”。

第二年,法国、德国与意大利开始整合空中力量。

二零二三年,突尼斯发生军事政变,伊斯兰**武装组织推翻了民选政府,欧盟迅速出兵干预,“欧洲军团”第一次以主要参战力量身份,在这场持续不到一个月的军事行动中表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

当然,在军事上讲,这场干预行动根本说明不了问题。

可是在政治上,这次行动却给了欧洲各国领导人,特别是法德意三国领导人非常多的信心,也让他们认识到了建立统一国家的重要性。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欧洲军团开始逐步取代美国,成为欧洲安全基石。

到二零二九年,欧洲军团的规模已达八十五万,其中地面部队四十万、海军二十万、空军二十五万,拥有二十八个旅、一百三十多艘大型舰艇、一千三百多架作战飞机,以及一支规模在五千人左右的外籍军团。

当年,法国总统正式宣称,法国愿意、也有能力为欧盟成员国提供战略安全保障。

在任何人眼里,这是法国挑战美国权威的直接表现。

要知道,在此之前,欧洲国家、即便是欧盟成员国,战略安全保障也是建立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之上。也就是说,对这些国家而言,欧盟只是经济、政治与外交同盟,而北约才是安全同盟。

当然,法国总统没有吹牛。

按照“华盛顿条约”的规定,法国有足够的战略打击能力,也就足以为欧盟成员国提供安全保障。

更重要的是,欧洲周边局势较为稳定,没有实质性威胁。

虽然中东近在咫尺,但是对欧洲来说,仍然是较为遥远的地区,因为不管是以色列、还是阿拉伯国家,都没有威胁欧盟的能力。

要说威胁,也就只有伊朗了。

二零一二年,伊朗对欧盟进行石油禁运,让欧洲人记忆犹新。

问题是,即便是伊朗的威胁,也不那么突出。原因很简单,伊朗对待欧盟的态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受美国影响,即在欧盟充当美国的打手时,伊朗才会对欧盟构成威胁。如果欧盟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于美国为伍,也不再替美国火中取栗,那么伊朗就没有理由威胁欧盟。

法国总统在这个时候站出了振臂高呼,也正好符合其他欧洲大国,特别是欧洲大陆强国的利益。

二零三一年,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波兰与奥地利率先就政治一体化进行谈判。

按照在二零三零年欧盟领导人峰会上达成的协议,政治一体化将分阶段进行。

这里所说的“阶段”,主要指地域,而不是一体化程度。

这次,迈出第一步的不是法国,而是德国。

二零三二年,德国与奥地利单独进行了政治一体化谈判,即组建联合政府,以联邦的方式完成统一。

事实上,这也是最简单的一步。

奥地利也是日耳曼国家,在历史上曾经是德意志联邦的头号强国,与后来统一德国的普鲁士进行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斗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为了阻止德国再次壮大,协约国集团禁止德国与奥地利合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再次与奥地利分裂,始终没能成为统一的日耳曼国家。

不管怎么说,德国与奥地利统一有民族基础。

更重要的是,在欧盟体制内,德国与奥地利的经济已经高度融合在了一起,百分之八十的德国企业在奥地利有业务,比如奔驰公司最大的汽车组装厂就在奥地利,而奥地利企业也在德国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

既有民族基础,又有经济基础,实现政治上的统一就不再是难事。

到中日战争爆发时,德国与奥地利的统一谈判已经进行到首尾阶段,双方都认可了最基本的政治模式,即组建大德意志联邦,奥地利将获得除外交与军事之外的自治权,并且以联邦宪法取代两国宪法。

可惜的是,中日战争,以及随后到来的自然灾难,使德奥统一进程受到了影响。

如果德国与奥地利能够实现统一,那么匈牙利、捷克也有希望并入大德意志联邦,而大德意志联邦必将成为欧洲实现政治统一的基础。

当然,欧洲实现政治统一,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最主要的就是:民族分歧仍然无法消除。

暂且不说规模较小的民族,德国与奥地利的统一谈判就在法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半数以上的法国人认为,这是对法国在欧洲大陆地区统治地位的直接威胁,因为统一起来的日耳曼必然是法兰西的最强竞争者。对于高傲的法国人来说,肯定无法容忍受到一个由日耳曼人主宰的政府统治。

这不仅仅是法国的问题,也是其他欧洲国家的问题。

比如西班牙、意大利,甚至像波兰这样的国家,大部分公民都不会接受一个被其他民族控制的政府。

那么,组建多民族政府又有可行性吗?

至少在二零三六年前后,看不到多大希望。首先是这个多民族政府能否有效解决民族之间的分歧,其次是多民族政府的行政效率是否比欧盟更高,最后是多民族政府仍然存在主导权之争。

对欧洲国家来说,没有一次深痛的教训,肯定无法认识到统一的重要性。

这个教训不但要深痛,还必须发生在欧洲附近,而且要对欧洲产生足够大的影响,才能使那些仍然把民族利益放在首位的欧洲人,特别是社会精英认识到,分散作战的欧洲永远也不可能获得全球影响力,更加不可能在大国博弈的时代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而欧洲的利益也就得不到保证。

当然,最需要有这个认识的不是欧洲大陆国家,而是英吉利海峡对面的那个国家。

第八十三章 离岸平衡手

第八十三章 离岸平衡手

在欧洲,英国一直扮演着极为特殊,也至关重要的角色。

历史上,英国很少被看成欧洲国家,更多的时候扮演着“欧洲势力平衡者”的角色。

比如在十九世纪之前,英国的主要政策都是遏制法国,阻止法国成为欧洲大陆上唯一的强国。在拿破仑时期,英国的这一政策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长期的战略封锁,以及积极组建反法联盟,是颠覆拿破仑王朝的主要因素。在普法战争时期,英国的影响力依然不可忽视。只是在普鲁士统一了德国之后,英国的欧洲大陆战略悄然转变,不再以反法为主,而是以遏制德国为主。从某种意义上讲,两次世界大战都与英国的对德政策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就是英国遏制德国,导致德国不得不通过战争方式拓展生存空间,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本身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延续,根本矛盾也是英国的强烈打压,使得德国为了生存别无选择。

可以说,在数百年里,英国一直是欧洲大陆的“离岸平衡手”。

这一基本政策,即保证了英国在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内,一直是全球头号大国,也不可避免的让英国远离欧洲。

随着“日不落帝国”的皇冠失色,英国的处境就没有那么理想了。

在美国主导的西方国家秩序中,英国的角色十分尴尬。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面临着一个非常关键的选择,即到底是融入欧洲,还是依托美国。受战争、特别是战后严重的国家危机影响,英国选择了后者。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英国逐渐与欧洲大陆脱节。

虽然在战后数十年,特别是美苏冷战时期,英国仍然是欧洲国家,在北约内的地位仅次于美国,也在此期间为欧盟的成立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更多的时候,英国在欧盟发挥的不是积极作用,而是消极作用。在一些法国、德国、意大利人眼里,英国更像是美国在欧盟的代言人。

事实上,这完全可以理解。

对英国来说,融入欧盟比依靠美国更加困难,因为在历史、文化等层面上,英国与欧洲大陆国家的差异极为明显,而美国本身就是一个海洋性国家,而不是传统的大陆性国家,反而与英国更加相似。

当然,这也与美国继承了英国的全球霸权地位有直接关系。

别的不说,在建立欧洲统一货币的时候,英国就是主要反对者,而且英国也是欧盟主要成员国中,唯一没有加入欧元区的国家。

问题是,在政治一体化进程中,英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政治一体化的最初阶段,法国、德国与意大利没有排挤英国,反而希望通过拉拢英国加快一体化进程。可惜的是,欧洲大陆国家做的努力均以失败告终,不但没能拉拢英国,反而因此受到牵制。

最具有代表性的事情发生在二零一一年,当时欧盟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英国不但没有伸出援手,反而通过使英镑大幅度贬值,从欧元区吸收资本,并且在法国提出成立统一财政部的时候加以阻挠。

英国的种种表现,使得法德意等欧洲大陆国家不得不另寻出路。

在第二轮政治一体化浪潮,即德国与奥地利的和平谈判中,德国就绕过了英国,根本没有把英国放在眼里。

只是,谁也不能否认,英国仍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比如,在德国与奥地利进行谈判的时候,英国媒体首先提出,大德意志联邦只会促成欧洲大陆势力极端化,提高德国在欧洲大陆地区的影响力,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在欧洲发挥了重大作用的国家没有任何帮助。

显然,这里的“其他国家”,主要指的就是法国。

要知道,法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也一直以欧洲大陆领导者的身份自居。在历史上,法国曾经在数百年之内称霸欧洲大陆,而与之相比,德国不过是一个在一百多年前才出现的新兴国家。更重要的是,在近代历史上,德国一直是法国的敌人,而且是法国最主要的敌人。英国新闻媒体的言论,正是挑拨德法关系,瓦解“德法轴心”,从而阻止欧盟实现政治统一。

毫无疑问,英国的声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换个角度看,英国的作为,也是在维护其自身利益。

对于英国来说,关键是与美国的同盟关系,而英国在此同盟中的主要作用,就是牵制欧洲大陆。

说得直接一点,对美国来说,英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