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武帝杨勇新传-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陈明仁冲去缠斗在一起。此时官太确只有招架这功而无反手之力,场面有些狼狈,正在吃力应付时,几名骑兵冲了过来和南宫成的亲兵战在一起,官太见有人帮忙,挑开刺来的两把刀,挥刀把一人砍下马,也不再和南宫成的亲兵纠缠,提长刀向南宫成奔去。陈明仁正吃力地应付南宫成的进攻,见官太杀了过来,精神一振,出枪也变得利索了,官太冲到南宫成后,对着马臀就是一刀,那马惨叫一声把正在全神灌注打斗的南宫成摔下马,长戟脱手,不顾痛疼,站进来拔出长剑在的手。官太长刀指着南宫道:“老贼,乖乖束手就缚。”南宫成见大事已难成,仰天长叹,把长剑抵在脖子上,闭眼一划,血从脖劲喷涌而出。官太见南宫成倒下。举起还在滴血的长刀大声呼道:
“南宫成已死,降者不杀!”大地回应着,隋军将士大声地重复喊着这句话。一时间南宫军见南宫成已死也全没了斗志,纷纷把兵器掷在地下。隋军将士欢呼声代替了喊杀声,众人拾兵器的拾兵器,救伤员的救伤员,押俘虏的押俘虏各自己忙开去。
包景荣见对岸的人并未强行洇渡,于是把一部分弓弩兵隐伏在芦苇丛中,其他等人全都安排在道旁的山丘之后,等待敌援军的到来。大火烧了两个时辰,整座颌水桥已荡然无存,只剩下光秃秃被烧的炭黑的木桩立在河面上。
河西府守将关之平半夜被全身湿溽的南宫成亲兵吵醒,听到颌水桥被烧自是一惊,自从前几日南宫成围住河西府,自己手下只有一千人,且城墙不牢固,也为了这几万河西百姓不得已降了南宫成,现听到南宫成后路被断,心里自是有些幸灾乐祸。不过在这南宫成的亲兵面前自然不露。现时势不明,自己如真去救,怕是以后杨勇胜了拿自己是问,如不去救在这南宫成亲兵面前怕是不好交待,最好是两边都不要得罪,于是集结800名兵士,随这亲兵不紧不慢地向颌水河赶去。天渐亮,离桥头还有上百米就可闻到天空充满焦烧味,大火已把整座大桥烧毁。正要冲向桥头,一阵箭雨从旁道小山包上射下来,百十名军士被射倒,关之平急退到路的另一边。包景荣见那跨在马上的将军有些熟悉,站在山丘上大声喊道:
“我是包景荣,来者何人,速报上名来。”
关之平见是蒲津关守将包景荣于是应道:
“我是河西府的关之平。”
包景荣见是关之平于是劝道:
“南宫成已是瓮中之鳖,穷途末路,关将军切不可趟进这浊水。只要关将军回头,我定在殿下面前为你开脱,殿下仁慈,定不会治你的罪。”
南宫成的亲兵拦在关之平面前道:“关将军,不可,你若回头,南宫大帅定不会饶你的。”关之平本就对南宫成反感,听这南宫成亲兵还敢威胁自己,提起手上的朴刀向这亲兵砍去,那亲兵胸口中了一刀,摸着流血的胸口不敢相信地看着关之平,喷出一口鲜红的血,手指着关之平恨恨地倒了下去。关之平不解恨地上前对着这狐假虎威的南宫亲兵尸首又踢了一脚,嘴上骂道:“去你X的?”。把朴刀扔在地下,站上马路上对那小山包叫道:
“包将军,南宫成的亲兵已被我解决。将军是否可以出来一见。”
包景荣从那小山包走了下来抱住关之平,虽然都是同朝为官,两地也不远,但是两人却也难得见上几回,拍着关之平的背道:“谢关将军回归。”两人分开,关之平道:
@奇@“包将军看是否有用的着的地方。”两人平级,说这话关之平有些谦了。
@书@包将军见他谦虚,笑道:
“关将军过谦了,你我平级,我哪能命令你,不过倒是可以给你个建议,现南宫成被围,他定会突围,如若从颌水强渡,关将军倒可以和我阻他于对岸,那关将军就是大功一件。”关之平点了点头,心中想道:说不定还能免了我的暂反之罪。于是把带来的200弓箭手布置的岸边。
果如所料,已有部分逃出的南宫军的兵士,正在准备洇渡。700名隋军弓弩手站在岸边向正在下河的南宫军士射去,那些下河的南宫军士早已丢盔弃甲,衣裳不断,慌不择路,就像无头的苍蝇一样乱窜,哪还管对岸射来的箭羽,于是一群又一群的人似疯子般前赴后继地跳下河,不多时河道被尸首填满,颌水河变成了血河。
中午时分,杨勇智终于看自己的将士欢呼着回来,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京师也传来好消息,杨法因惧怕,未动人马,已派人向杨坚表明了忠心。稍后长孙晟那也传不来好消息,薛举父子已被擒。都是好消息杨勇智心情大好。
第十八章 登基前夜8
杨勇智凯旋回京,长安百姓欢天喜地夹道欢迎,老百姓是最实在的,只好天下太平,有一口饭吃就行,如今叛军已缴,长安免了灾祸,其实皇帝姓王姓李对于他们来说没什么分别,谁能让他们安康他们就拥戴谁百姓高兴了,那鞭炮声欢呼声交杂在一起。杨勇智坐在战马上频频挥手,长安百姓争先恐后地往前挤,都想见这传奇太子的真容,直到被军士拦住再也进不去。
第二日,隋文帝下诏赦天下凶逆之罪,止于南宫成、薛举,其他余党众,一无所问,诏以军事庶事,无论事之大小,悉委太子处理,然后奏闻。宣完诏书然后携宣华夫人、陈美人等嫔妃去了永安宫。杨勇智见杨坚做甩手掌柜,知他是不想再管事了,只等选好吉日把位子传给他。于是也就大胆处理朝中之事。拜长孙晟这上柱国、大司马,傅名柱为柱国,统领禁军,官太为右武大将军任洛阳总管。众将均赐宫女、宝剑、良马、锦绸等物。征讨将士文武官僚,个个升步。死的将士已入土,活着的皆大欢喜。
因还未即位,杨勇智暂在东宫处理公务,一时间东宫门前若闹市,人来人往,上疏的、议事的、弹劾的没了清静。东宫一干人忙得连轴转,重新洗牌后的东宫太监、宫女们成了香馍馍个个牛气冲天,人人供奉,久违的热闹场面又回到了东宫。
杨勇智一时还真适应不过来,他知道以前杨勇处理这些事可是轻车熟路,没办法自己只能应着头皮来处理,但处理相关的事总是把相关的人找来一起商议,因此,杨述、元严、高颍、长孙晟多是候在长兴殿,太子一有事召唤即可入东宫。长孙晟一大早来到长兴殿见杨述、元严、高颍已坐在那品茶,走过去拱手道:
“众阁老今日甚早。议什么?”
杨述道:
“我等在议殿下的变化,每事必和臣下商议,太子能每听臣下之言,这是尊重臣下,也是我等之福。”
长孙晟深有感触道:
“是呀!殿下仁政,真是我等的福分。做臣子的能得到肯定也是荣幸。”
正说着,陈公公走了进来宣道:
“宣杨述、元严、高颍、长孙晟见殿。”
四人站了起来互看了一眼,好像在说今怎宣大家一起去。随陈公公向议事殿走去,长孙晟走在陈公公后面小心问道:
“陈公公,今日宣何事?”
陈公公头也不回应道:
“我哪知道,去了你自然知道。”
杨勇智坐在议事殿上,虽也在这坐了几日,可还是不习惯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也许这就是威严,君臣在软梯面前一下拉开了距离,要是像自己那世界一样大家坐在一张会议桌上议事,自己若提出这要求。coM电子书,那些封建官僚定是不会同意,定会说什么君臣之礼来相拒,看来自己只能坐在上面大声说话了。回想这几日,自从诏书公布以后,那些杨广的旧臣老实了不少,纷纷上奏表忠心,看来自己要利用这段时间好好谋划未来,等待那历史上隋末动荡到来。虽然自己不知他会不会再发生,自从自己来到这世界,很多不可能发生的事发生了,许多没有的事也出现了,也许这历史不会再以原有的轨迹发展,那这历史就是自己的历史,是一部由杨勇智来写的历史,但是谁知道吗?未来的不确定让杨勇智有些茫然。喝了一口茶,决定还是把现在的事情做好,隋朝还没有完全系统培养人才的机构,没有人才,这国家如何能真正强大。如何安定民心让社会有续地发展,在古代最主要的税收是农业,农业发展了,百姓有饭吃,社会也就安定了,自己要看能不能减少百姓的负担,还有商业,还有如何提高现有的部队的战斗力,一阵头大,看来要当这皇帝真不是那好干的,一个国家那么大,什么事都要想到,什么事都要管。哎!还是放手让下面的人去干吧?否则还不累死,29岁的年龄顶着这40几岁的消瘦身躯总有些力不从心。以后看来要多锻练才是,要不怎么对得起自己。
隋朝还没有完全系统培养人才的机构,而今天找他们来就是为了这事,
杨述四人来已到殿前,坐在赐的软坐上,杨勇智站起来对四人说道:
“孤想成立一个太学院,以科举的形式在全国选拔各行各业的潜在人才,行业不限,可以是对经济发展有见解的人,也可是政治军事管理方面的人才,总之只要是对国家发展,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都可以参加选拔,年龄不能太大,以四十岁为限,考题不要规定太死,可以让考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想写什么都可以,孤决不会秋后算帐,从全国初选500人,把这些人所精之事列在草章上,先把这些人的草章给孤过目,由专业老师面试后,选100人,把这些人安置在太学院,以行业分室,每室配有成的老师辅导。以后视情况可每年选拔一批。众卿看有什么问题?”
长孙晟只是兵部尚书,在三位阁老面前自是不能先发言。元严倒先应道:
“殿下,这范围是不是太过泛了,而且世上奇人异士甚多,有的怕是皇城内也无人能知,如何教育。”
杨勇智点了点头道:
“孤也想过这问题,只是人太多怕是不好管理,而且也不知效果如何,至于人才如何分辨?如何教授?独专的人才可以让他们自己研究或教会别人,孤觉得只要是有用的人才,都是应该培养的,至于最后的名额可视情况而定。这事我看就由元爱卿具体负责,其他人协助。”众卿应允。
杨勇智觉得这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挖掘人才,如果说像后世一样等你考上大学再分具体专业班,那黄花菜都凉了,不如先选择有经验的人才,让他们边学习边互相取精边工作,国家提供经费,让这些人为国家使用。这样以后自己在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上才能游刃有余。
第十九章 九五之尊1
杨坚见太子每事亲恭,仁政爱臣,举措得当,众臣也各抒忠心,就按选的吉日,即让位太子。不再过问朝政,拥着一班美人安心地当起了太上皇。
公元604年7月20日,杨勇智着冠服带着太子妃陈春心,率杨述、元严、高颍等文武百官到天坛祭天地,到太庙祭祖,再祭社稷,各礼毕已是午时,着冕服来到太极宫永和殿正式即位,依照历朝惯例颁布即位诏书,同时向全国隆重发布即位诏书,这就是史上开疆扩土面积最广的隋武帝,改年号为顺安,文武百官行三拜九叩礼,高呼万岁。承天门外品位低下的官员跪在地上行礼。整个皇城热闹非凡,不!是整个长安城热闹非凡,唉!说全国热闹非凡怕也是没人会敢有意见。登基大典结束后,在永和殿摆席宴朝臣。祝贺声恭维声不绝于耳,朝堂上人人欢天喜地,最高兴的当属杨勇智,只见他步伐蹒跚,脸似红桃、语无论次,频频举杯,只喝到这新皇帝倒在金殿龙椅之上。
顺安元年7月21日,杨勇智第一次上朝,看着站在太和殿内两旁的文武大臣心中平静不下来。杨公公摊开杨勇智写的施政纲领,认真地读了起来:
1、恩惠百姓
2、减少徭役
3、暂停工程建设
4、息兵
5、提高官员福利
杨公公念完说道:“此诏自公布起实行。现在众位大臣有本请奏。”
杨述跪下说道:“臣下有本。”
杨勇智坐在龙床说道:“呈上来吧!”
陈公公把奏折递给杨勇智,杨勇智打开一看,只见纸上都是对自己歌功颂德词语,杨勇智笑了笑,这杨述怎也这么俗套,不过看过自是心中欢喜,谁会不喜欢被人夸奖,人家捧你哪也是你有被捧的资本。下面的官员每人都有折呈上来,和杨述折的内容都差不多。杨勇智粗看完对陈公公挥了挥手,陈公公冉声道:“众位大臣如无本奏,且先退朝,元严、杨述、高颍暂留下。退朝。”
杨勇智给元严、杨述、高颍赐坐后说道:
“众卿可知,为何要留下三位。”三人装傻地摇了摇头,杨勇智见他们不说,心中哈哈道这三个阁老,不知道才怪,只是怕我怪你们比我聪明罢了,我杨勇智也不这样的人。于是道:
“之所以把三位爱卿,是想让众爱卿和朕一起讨论一下朕的施政纲领。”
杨述道:“陛下的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