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江山国色 >

第316章

江山国色-第316章

小说: 江山国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进展之顺利,不仅是郭孝恪本人没有想到,即在后方大本营坐镇的温彦博也是惊呼。

    眼下赵军的战局是李重九的三万大军孤军深入,在尉迟恭的西路军在信都受挫于刘黑闼火,返回河间与徐世绩会师,徐世绩的中路军在高阳城,仍是血战不克,反而是郭孝恪作为一路偏军,疾进五百里,破城十九座,率先攻入清河郡。

    连在高阳城苦战的徐世绩,待听说郭孝恪已攻下两郡的消息,也是一连摇头,言这位与他同出身瓦岗的大将,真是了得。

    郭孝恪人马进入清河郡时,清河郡的郡治临清,重镇馆陶,早在李重九三万水军沿河攻略时,早已投降。郭孝恪的东路军的前路更是畅通无阻,郭孝恪,李德逸乘势进驻馆陶城,坐镇于此。郭孝恪当下派突地稽率六千靺鞨骑兵,渡过永济渠,驰援黎阳城。

    这回清河郡其余各县,连赵军旗帜也不要等了,本还在观望的各县守将自觉主动的投降,清河郡竟也大致平定。

    事实上赵军东路大军抵达临清后,已打通了黎阳城的后路,李重九身在黎阳城已并非是一路孤军。

    李重九对刘黑闼这场河北之战,形势已经十分明朗。刘黑闼困于洺州之内,不能动弹,李重九坐镇的黎阳,虽有李神通,王薄两军左右夹攻,看似处境艰难。

    但随着郭孝恪大军抵达临清,突地稽的靺鞨骑兵再有两三日,即增援黎阳城,而草原番骑再过数日,也可抵达洺州,而徐世绩,尉迟恭的赵军府军十日之内,也可抵达洺州,当初张玄素制定的分进合击的策略,基本已是达成。

    所以连王薄本来要在武阳郡劫掠一番的,结果忌惮于赵军主力抵达,也是退过了黄河。

    坐镇黎阳城的李重九,闻之郭孝恪东路军进展神速,已至临清,派出突地稽来援的消息。同时薛万彻,罗士信从淇水旁传来消息,他们在永济渠岸边击破了李神通的运粮船队,并焚毁唐军粮船十几余艘。

    李重九闻讯之后,不由一笑,薛万述向李重九进言言道“突地稽率军已至,黎阳城安危已是无忧,正是可以出城击败李神通的机会。”

    李重九点点头言道“正有此意,传令下去,留下三千士卒守黎阳城,其余五千人马出城,另令李文相率河北降军至淇水,与我会师。”

    李重九命令一下后,当下留下薛万述坐镇黎阳。

    自己亲率五千士卒出城,同时李文相率领八千河北降军,赶到淇水与李重九会师。李重九在距离唐军大营五里之外立营。当下李重九与李神通的两万唐军即隔着淇水对峙。而薛万彻,罗士信的两千骑兵则在唐军后路上游弋,威胁唐军粮道。

    李重九远眺唐军大营,他揣测以李神通目前的处境,要么是孤注一掷与自己决战,逼退自己,要么就是乘着自己的六千靺鞨骑兵未至的时候,果断退兵。

    李神通会作何选择?

    而这个问题,事实上在淇水对岸的李神通,也不知该如何回答。夏军兵败如山倒,赵军进军速度之快,远远超出李神通预计,正如李渊所言,昨日尚在塞上牧马,而今日已是饮马黄河。

    刘黑闼现在除了困守洺州之外,丝毫无能为力。李神通现在面对的是赵军各路人马,四面八方的朝黎阳赶来的局面。

2014…4…15 010577835519

第五百章 收官之战



    唐军大营之内,李神通坐不住了。

    洺州战况崩坏,已是难以遏制了,除非李渊能将关中的唐军主力,倾国来攻河北,否则现在已是很难阻止,赵军在河北大步前进的步伐。

    不过李渊在没有攻破洛阳之前,是不可能来攻打河北的。

    李唐眼下的局势,更胜于当初战国时的秦国,当初秦国灭六国的次序,先出兵剿灭河南的韩国,再命大将王翦出井陉,灭今日河间,博陵,恒山的赵国,再破今日幽京的燕国,最后再灭魏,楚,齐。

    先河南而后河北,乃是李渊既定战略,相对而言,李重九要一统河北,乘着李唐还未破王世充前,率先整合河北之力,与李唐分庭抗争。

    两家各自有各自的算盘。

    李神通作为山东道安抚大使,在其中作用就十分微妙,李渊是攻略山东的计划,是让李神通,是以崔民干其博陵崔氏,天下士族第一高门的身份,笼络河北士族。

    正如李渊当初在关中时,借助如韦、裴、柳、薛,杨等关陇门阀,长孙,独孤等代北贵戚之力,顺利平定关中巴蜀一样。

    借助世家门阀势力来收取河北,这点在初期时,还是十分奏效的,当时关中门阀尚官位,河北门阀尚姓氏,鲜卑出身的代北贵戚则尚血脉。而在江都之变后,杨广身死,河北官吏不知所从。

    故而官吏都看向拥有庞大势力的山东士族,崔民干作为博陵崔氏家主身份。这时出使山东,为李唐经略山东打下很好基础。一时山东官吏如纷纷归降。连几位巨寇如王薄,徐圆朗之流,初时也纷纷投奔李唐,向其示好。

    但是李神通在山东顺风顺水的日子却十分短暂,崔民干为李唐立下大功,但李渊只给他一个区区正四品的黄门侍郎的官制,而对关陇门阀,代北贵戚委以重用。李渊此举令河北士族纷纷大失所望。

    并且这时候寒门出身的李重九。窦建德先后崛起,并立狙击李唐入主河北的计划。

    窦建德,刘黑闼先后攻略,李唐麾下的河北各郡。

    而李重九在攻略河北同时,也不忘记对士族的拉拢,先是范阳卢氏,在李重九清洗之下。被迫与李唐断绝关系,之后李重九又太原王氏达成姻亲,令太原王氏也在李唐,赵之间保持中立。

    如此之下当初投靠李唐的河北州郡,纷纷失守,甚至连王薄。徐圆朗这些墙头草,也是各自投奔了新主,此举导致李唐在河北当初的大好局面,转化为了被动。

    在武德二年,李重九在易水击败窦建德后。初露吞并河北的气象。赵国自上而下,谋臣大将绝非仅止于河北。而是要囊括四海,浑一南北,赵国的雄心岂是当年战国时赵,齐,魏可比拟的。

    所以一旦为李重九击败刘黑闼后,将来很可能就是与李唐的二分天下之战。以李唐今日的强势,自然不愿意要在统一天下之际,在河北出现一个如此强大的对手,能与他分庭抗争。

    闻之赵军主力前来后,当夜李神通终于做出决定,连夜撤兵。

    三日之后,进入河内的官道上,车辆的洪流中唐军士兵排成长长的队伍踩着粘滑的泥泞艰难地行进。

    官道两侧都是收割好的麦田,由于昨日下过一场大雨,故而道上十分湿滑。

    李神通下了决定后,两万唐军携辎重返师河内,现在官道上熙熙攘攘的都是唐军士卒,三日急行军,道路两旁躺着奄奄一息的牲口,偶尔还有一辆轮子朝天的大车。

    有时骑兵冲入这股人流,士兵们一阵推搡,战马也立起身子不停地嘶,驮马受惊下,粮车也跟着翻没。

    疾驰了一阵的李神通,扶了扶头盔,看了一眼身后,但见唐军士卒踏着泥泞、冒着细雨,伴着吆喝和夹杂着皮鞭的劈啪声和车轴的吱嘎声。唐军上下具是埋头赶路,一副匆忙仓皇之色,哪里有当初进军黎阳时,那意气奋发之状。

    李神通定了定神,问道“赵军可有追击而来?”

    一旁李神符言道“昨日,前日似还有骑兵吊在我军尾翼,但从今日起就没有看见。”

    李神通面色一沉,用马鞭指着右前方一道山梁,言道“立即抢占此处,察看附近有无敌军!”

    发号施令之后,唐军大将李道宗即率两千轻骑,直奔山梁而去。

    片刻之后,山梁上打起三道红旗,李神通,李神符二人见了都是松了口气。

    李神符言道“大帅太过谨慎了,李重九大敌乃是刘黑闼,在未克洺州之前,是不会与我军来硬拼的,此全无好处。”

    李神通言道“我也期望如此,但李重九此人用兵不可以常理揣测,还是小心一点好,过了前面,就有我军人马接应。”

    正待这时,山梁之上却突然响起急促的号角声。

    李神通,李神符脸色具是一变。

    李神通对斥候将领喝道“这是怎么回事?”

    斥候将领言道“末将这就去查探。”

    说完这名斥候将领连连挥呵,两队斥候骑兵正派出去,而这时李道宗的骑兵已是匆匆从山梁上退下。

    李神通怒道“李道宗身为大将,怎么未经结阵,即下山逃亡。”

    李神符言道“大帅来不及了,现在只有布阵迎敌了。”

    李神通看了一眼,蜿蜒于道路之上,疲惫不堪的唐军步卒。为了逃避赵军的追击,唐军急行军三日,早已疲惫不堪,但没料到赵军怎么还是追上。

    难道赵军都是背生双翅,飞了过来吗?

    当李道宗撤至李神通面前时,言道“大帅是……”

    李神通当下喝道“我有命令你从山梁身上撤下吗?若赵军居高临下攻下如何?我要将你军法处置。”

    李道宗叹了口气,言道“大帅,你错了,不是赵军,而是宇文化及那厮!”

    李神通,李神符二人一并惊呆了。李神符惊道“竟是宇文化及的许军!”

    “宇文化及!”李神通仰天大吼,他连一贯的涵养都不见了。李神通面色涨红,双目透露狰狞之色,他言道“宇文化及那蠢材,竟然帮李重九来打我,难道他不知李重九才是他眼下最大敌手吗?”

    山梁另一端,许国大军阵列而前。

    宇文化及按鞭于马上,一名大将对宇文化及言道“赵军前锋骑兵见我大军之后,已是折返。”

    宇文化及闻言点点头,言道“令左营,摧锋营的人马,不要戒备赵军那点骑兵了,一并调此。”

    一旁将领闻言言道“陛下,我们真的要对付李神通吗?要知道这可是帮了李重九。”

    宇文化及目绽寒光,言道“朕的行事还要你教吗?”

    那名将领见宇文化及动怒,当下欲拔马转身,但宇文化及已是催马上前,一刀将他斩于马下。

    众将噤若寒蝉,宇文化及将染血的刀收回刀鞘,喝道“全军进攻!”

    说完许军一方响起了隆隆鼓声。

    上百艘大小舰船浮于永济渠运河之上,正疾疾沿河而行。

    此刻夕阳斜照,河面上万道金光闪烁,这里河面宽阔,又起了北风。船只都是挂起了半帆,行得极快,更胜过陆上奔马。

    原来闻之李神通撤军的消息,李重九令薛万彻,罗士信率领骑兵追击,而李重九则是率五千精锐,乘舟登船,沿着永济渠直追。

    李重九按剑立于甲板之上,听一旁将领汇报,不由微笑,一旁将领笑着言道“这年头锦上添花之人有,落井下石之人也有,李神通真是倒了大霉。”

    说完众将闻言皆是哈哈大笑。

    原来李重九接到战报,李神通闻之赵军水陆并进,尾随追击,士卒仓皇而走,日行数十里,士卒疲乏不堪,结果为宇文化及在前头以逸待劳,半路侯了个正着。

    宇文化及这一战大破李神通,缴获旌旗战鼓兵甲无数,李神通只能率着丢尽辎重的唐军,灰溜溜的退至河内自保。

    李重九笑了笑言道“虽不能亲手斩下李神通的人头,但借宇文化及之手,击败唐军,心底也是快意。”

    事实之上,就算没有宇文化及出手,李重九也可以晚一两日,从水路截住李神通,结果也是一样。不过现在有宇文化及代劳,再追击李神通已没有必要了。李神通在河北丢脸已是丢大了。

    “王上,黎阳城传来消息,突地稽的六千靺鞨骑兵已入黎阳城。”

    “大将郭孝恪率三万阿舅军,一万人马,从临清出兵,走官道杀向洺州,预计两日后,可以在洺水岸边布阵!”

    “英贺弗,额托所部五万番骑,已尽数在武安郡郡内集结,等候王上命令!”

    “最后徐,尉迟两位将军率三万兵马已至宗城,不日之后,即与张玄素两万人马在大名会师。”

    众将听了皆是胸膛一挺,眼下洺州这弹丸之地,已是聚集了赵国十几万倾国之军,只待李重九一声令下,即可对洺州发起总攻。

    “大局已是大致定下,夺取河北之战终于了收官的一步了。”

    李重九对左右将领言道“传令下去。”

    “诺!”

    “水军回师黎阳!”

    众将闻言一并答允。

    “大帅有令,回师黎阳!”

    “回师黎阳!”

2014…4…16 044197841426

第五百零一章 扎紧口袋



    晨光微曦,大名城外的永济渠。

    这里已成幽州水军的基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