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江山国色 >

第403章

江山国色-第403章

小说: 江山国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孝意想了一番道“王叔玠可。”

    李重九摇了摇头道“尚书左仆射,乃是尚书省之长,按道理而论,王爱卿在尚书省多年,让他由右仆射晋为左仆射也好,不过如此不是还要再命人入尚书省,补王叔玠升迁左仆射后,右仆射空下的位置。”

    陈孝意道“陛下,微臣与温大临,王叔玠都是河东,太原人,不如另从他选。”

    陈孝意的意思。现在朝堂上文官之中,多是李重九的老乡山西人,而河北,山东。河南三地的人却没有。但出身三地的人,在朝堂上的势力也不小,陈孝意建议李重九从别处调人,平衡一下朝堂上的局势。

    明白陈孝意的意思后,李重九又坐了一会返回殿里。李重九先召来御医,让他们无论如何也要保住陈孝意的病,之后就思索起朝堂上的局势。

    陈孝意病重的消息,很快就为幽京官员上下所知,对于陈孝意空缺下来的尚书左仆射,不少官吏都是盯着。尚书左仆射在没有尚书令下,就是尚书省的一把手。大赵文官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中书令。

    陈孝意当年是李重九的上司,又是早期投靠李重九,朝廷中官位最高的人。所以他担任尚书左仆射,也算实至名归。现在除了陈孝意还有什么人,可以接任就是一个问题。

    除了陈孝意外,赵国官场上,还放出消息说礼部尚书杨林甫,也向李重九上了奏折,请求致仕回家。杨林甫身子一直不太好。众所周知的,当年罗艺造反,将当时还是辽西郡郡守的杨林甫关入大牢。杨林甫身入大牢几个月,坏了身子,出仕后身子一直不佳,所以这一次又向李重九要求致仕。

    尚书左仆射也就罢了。加上吏部尚书,尚书省八座中空缺两个位置出来,还是至关重要的两个位置。吏部尚书掌管官吏升迁考核,吏部又历来是六部之首,在不少人眼底甚至权力与尚书右仆射不相上下。

    陈孝意。杨林甫两人退下之后,谁能接管?

    幽京温府。

    朝堂上风风雨雨,但对于温彦博而言,无论尚书省怎么变动,对中书省一把手温彦博而言影响都不大。

    现在温彦博与两个儿子,温振温挺在河边垂钓。 温振老成持重不说话,而温挺却是性子急。

    温彦博看了温挺一眼道“有什么话不要憋着,说出来吧。”

    温挺松了口气道“最近国子监的同学都在谈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谁能接替的事,爹,不知有什么看法?”

    温振摆出长兄的架子斥道“这事也是你们读书人该关心的吗?今年秋试就要到了,你不好好读书,关心这做什么?”

    温挺道“我们入国子监不仅仅是为了求学问,也是关心朝堂上的事,将来可以有用之身,为朝廷出力,这朝堂上变局,我们国子监的学生平日经常讨论,夫子也部禁呢。”

    温彦博没说什么,始终是安步当车的宰辅气度道“周祭酒倒是开明,你平日一直替他说好话,看来他治理国子监有方啊。”

    温挺似乎把握到什么问道“爹,你是不是暗示周祭酒有这可能啊,是啊,这几年周祭酒为我们国子监培养了多少人才,又听说他是从怀荒镇时就跟着陛下了,比起姬侍郎来说,陛下对他不知亲厚了多少,他会不会接替吏部尚书啊?”

    “绝对没有这可能。”温振道。

    “为什么?”

    “明摆着,周祭酒虽是桃李满堂,但是他没有入过尚书省,没有在尚书省治事的经验,怎么可能骤然让他任吏部侍郎呢?”

    温彦博欣然道“说不错,官位讲究按序迁搬,挺儿,你遇事要多向你大哥学着。”

    温挺只能不情不愿地道“是,孩儿谨记爹爹和大兄的教诲。”

    温彦博笑了笑道“其实说说也无妨,将来你们都是要为官,这些都是要历练的,早点知道官场上的事对你们有利而无害。”

    温振听得到父亲允许,当下将自己之前一番思量都说了出来道“爹,你看陈宰辅和杨尚书,原来都是朝廷旧吏,对于前朝而言是忠臣。当初陛下娶当今皇后时,属这二人最为支持,现在二人一去,你看会不会破坏朝堂上的平衡呢?”

    温彦博露出孺子可教的欣慰神情道“很有,有这份见地,看来你在御史的位置上可以往上挪一挪了。”

    “多谢爹夸奖。”温振听了父亲的赞许,虽是高兴,但心底更倾向于知道答案。

    温振索性就放开了道“爹,你说会不会萧娘娘和皇后,插手此事呢?”

    温彦博看了儿子一眼道“此事不可随意猜测,不过不用想,陛下与皇后夫妻情深,皇后若开口,陛下一定会答允,但正是因为夫妻情深,所以皇后也绝对不会开这个口的。”

2014…8…14 159288505083

第六百四十章 宫闱



    八月的日子,幽京上下燥热。

    范阳卢家在西山有一处大的避暑庄子。这一日正值衙门休沐,御史台大夫卢承庆就来至避暑庄子休息。

    他卢承庆同行的,还有谏议大夫卢齐卿,以及他的妹妹卢绮。

    卢齐卿是与周洲,赵欣二人一并在同期郡试中第的才子,又因为出身范阳卢家,所以在仕途上,是一路青云直上。而卢绮就是当年与李重九在白马寺外一见赠诗的女子,她本是与博陵崔家谈好的亲事,但嫁去时,丈夫却得病病故,成了孀寡之妇。

    当下卢绮闹着要回卢家居住,而博陵崔家本是不肯,但这时候卢家的权势很大,卢承庆亲自致书给博陵崔家,所以也只能放卢绮回卢家。

    西山尽太行之余势,卢家的庄子修葺得甚高,可以俯瞰大半个幽京城。看着幽京的城墙,卢承庆脸上露出几分淡淡愁容。

    卢齐卿十分年轻,仕途上又是十分得志,对卢承庆的忧虑不解当下问道“叔叔为何愁容不展?”

    卢承庆看向卢齐卿道“还不是朝堂上闹的,卢家上下,现在第一劝我争一争这尚书左仆射之位。”

    卢绮道“家兄有何不可,天子一贯对你十分器重,你又是老臣,论资历,排位,没有几人争得过你的。”

    卢承庆看向卢绮道“真的要争,还是有几个人争得过的。但是我却不想争。”

    “叔叔这是为何呢?这可是我们卢家更进一步的机会。”

    卢承庆道“我卢家一贯是河北士族之首,眼下朝廷上与只有太原王家,和我们可以并驾齐驱。若是我再进一步得了尚书左仆射之职,固然是位高权重了。但此举怕招天子之忌,反而不利于我卢家。”

    卢齐卿听到点点头道“叔叔真是知进退。确实这左仆射之职太过显眼,还是不争的好。”

    卢承庆欣然道“这一点,也就你能懂得。官位不是越晋越高就好,家族里那些叔伯们却都没有你的眼光,实在令我失望。天子对士族门阀之忌。不是一日两日,但天子我知道,他是个念旧情的人,但总有那么一两家作得太过。不知收敛,我实在是替他们担心啊。”

    卢绮道“兄长,事实上当初我爹他故去后,你一直谨小慎微的处事,天子怎么说也对我们卢家有所改观了吧。”

    卢承庆笑了笑道“君心难测,有时候我也摸不准。妹妹,你也没想到,当初白马寺外初见那少年,今日一朝风云聚会,已是半个天下之主了。”

    卢绮听了垂下头惆怅道“兄长你说什么呢?”

    卢承庆道“三妹。若是当年叔叔有眼光,就应该将你嫁给天子,否则叔叔也可以……”

    卢绮摇了摇头道“一切都是命数,我爹对天子心怀有怨怼之情,怎肯我去嫁他。我现在才明白。爹当初为何急着要给我定下亲事,嫁出去就不是卢家人,此事就不会牵连到我,但我的两个弟弟还有母亲就没有活下来。”

    说到这里卢绮泫然泪下,眼泪顿时打湿了衣襟。卢承庆,卢齐卿二人想起当年卢子迁的事都是长叹。

    幽京临朔宫。

    “娘娘,这就是陛下为了特意修葺的锦绣宫。你看还满意吗?”

    李芷婉站在宫内,看宫内布置,还有所用器物,无一不精致奢华不由皱眉道“陛下,不是从来都尚简朴吗?为何这一次却如此铺张呢?”

    宫人赔笑道“娘娘这当然都是陛下对你的一番宠爱。”

    “说实话。”李芷婉凤目一凛。

    宫人但听李芷婉声音一寒,不由腿部一颤。心道这明明是一位千娇百媚的娘娘,怎么说话口吻却是如同战场上打仗的将军般,有种言出如山之感。

    宫人当下不敢隐瞒道“回禀娘娘,宫内的器物,大多数都是洛阳宫里运来的。所以才精致。至于宫殿,却真是陛下下令修葺过的。”

    “是吗?”李芷婉欣然一笑,李重九能如此她考虑,她还是高兴的。

    “好吧,剑雪赏他百钱,退下吧。”

    “是,娘娘。”当下宫人得了赏赐,满是欢喜的退下。

    宫人走后,剑雪笑着对李芷婉道“小姐,陛下对你还真是费心呢。”

    李芷婉刚刚坐下,不久宫外有人禀告道“宫外有人称是,崔家小姐崔楚妃,求见娘娘。”

    崔楚妃?

    李芷婉听了问道“陛下知道吗?”

    来人道“陛下说,崔小姐是娘娘的患难之交,可以随时来宫里走动,不必通报于他。”

    李芷婉听了脸上浮出一丝喜色道“好吧,让他来锦绣宫。”

    夜间,晚风吹动。

    临朔宫的宫墙融入了浓浓夜色之中。

    李重九到来锦绣宫入内见了李芷婉笑着道“朕处理了一日公务肚子饿,今晚有什么饭食?”

    李芷婉没好气地道“每日都同没吃饱一样,别人还以为偌大一个赵国,养不起你一个皇帝。”

    李重九笑了笑,一屁股坐在饭桌前道“还不是你的佳肴烹饪的合乎朕的口味,嗯,前一段那莲子茶味道却是好极了。”

    李芷婉听了李重九夸赞她佳肴烹饪合乎口味,甜甜一笑,满脸都是骄色但嘴里却道“你这人就会说些好听哄我,没半分诚意。”

    傲娇,继续给朕傲娇,李重九心道。

    李芷婉虽这么说,但还是如小媳妇般乖巧地给李重九盛了饭,摆上碗筷。三菜一汤,虽不丰盛,但确实十分精致。

    李重九曾笑着对李芷婉说过,你用来握剑的手,今日来执菜刀,功夫也是丝毫不差。

    二人如以往般静静的吃饭,李芷婉突然道“今日崔妹妹入宫来了。”

    “朕知道。”

    “崔妹妹给我送了一份重礼。我不知道当收不当收。”

    李重九喝了一口汤道“什么重礼?”

    李芷婉将崔家给她的礼单给李重九过目。李重九看了后笑道“好大的手笔,朕当初登基时,崔家都没有这么阔绰。看来崔小姐对你可是姐妹情深。”

    李重九说完,见李芷婉秀眉皱起道“小九,说这些风凉话作什么,我明白无功不受禄的道理,崔家送我大礼,必有所求。这我怎么能收呢。这恐怕关系到朝堂上的事吧。”

2014…8…14 1218408508353

第六百四十一章 过门之事



    入夜后,锦绣宫里已是开始掌灯。

    一盏一盏的宫灯高高悬挂起来,照得四面一片通明。

    宫人早就撤下,宫内只有李重九,李芷婉二人。

    李重九面前的碗已是空了,他放下筷子,眉头微微皱眉。

    李重九听李芷婉方才这么说,心知此事绝对瞒不过她。不过李重九也没有隐瞒的相反,他道“既是崔家送来的,就是一片心意,你就收下就是,朕心底有计较就是。”

    李芷婉听了问道“这其中有什么关系?你不说明白,我怎么放心的下,你可要老实与我说,不许有半点隐瞒。”

    李芷婉的口气中半是威胁,半是撒娇。

    李重九看了李芷婉一眼道“好了,怕了你了,还不是为了尚书左仆射,吏部侍郎的空缺之事,河北士族清河崔家,渤海高氏,涿郡赵氏,范阳卢家现在都有意更进一步,争夺此位。清河崔家这一次要捧清河郡郡守崔君素入尚书省,故而一直在运作此事,但是没想到运作来运作去,居然关节打到你这儿来了。”

    “至于这份礼单是好大的手笔,但对于清河崔家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李芷婉恍然道“原来如此,我虽和崔楚妃投缘,但我们毕竟相交甚短,论交情谈不上多少,崔家连这点关系都不放过,也算是颇为费心了。”

    李重九笑着道“所以你收下吧。不要白不要。”

    “为何呢?难道陛下你也有意借重崔家。”

    李重九点点头,心道李芷婉果真聪明。李重九笑着道“没错,崔家要借重于你,但反过来说,朕也要借重崔家。博陵崔氏在关中根深蒂固,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