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江山国色 >

第459章

江山国色-第459章

小说: 江山国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面道‘秦王殿下,陛下有请,请殿下移步御书房。‘

    李世民将信纸收起道‘知道了。‘

    于是李世民捡了几分奏折,当下推开门,外面有李渊最信任的郑公公候在那。李世民笑了笑道‘有劳郑公公,亲自来请了。‘

    郑公公连忙道‘秦王言重了,请吧!‘

    李世民随着郑公公直入李渊的御书房,但见李渊双手负后不见表情,而御书房的地上一地的碎瓷,几名户部兵部的官吏跪在房内都不敢抬头,显然这御书房中刚刚是经过一场疾风骤雨。

    “秦王殿下到!‘

    随着殿外通禀,李世民举步入内贵在地上道‘儿臣拜见父皇,父皇万岁万万岁。‘

    李世民跪下磕头后直起身子,但见这几个兵部户部的官吏,也才抬起头,向李世民露出了求助的眼神。

    “起来吧!”

    李渊转过身来对那几名官吏道“还不快给朕滚,侯在这里,不要脑袋了吗?”

    这几名官吏这才狼狈退下,李世民道“父皇,下面的人办事不用心,犯不着为他们动怒,伤了自己的身子。”

    李渊叹了口气道“朕,难道指望他人,这大唐朝里,有几人真正是替朝廷,替社稷自己的打算的。你看今年关中只是微旱,陇右关中二十几个县就和朕说春小麦可能歉收,因此可能今秋无可完成课税,要朝廷延一延,缓一缓。”

    “难道这些人都没有替朕想过吗?朝廷今年用兵,钱粮花得海了去了,他们不替朕分忧,倒是在这时候来扯朕后腿。”

    李世民作为尚书令,关中陇右今年收成可能不好的事,他的知道的。按道理来说,今年的年景不算差,虽说比不上如去年那般的丰年,但是比上灾年倒是好许多了。

    只是今年李唐伐赵,二十几万大军,战事只是拖延三个月,李唐的国库已是都快打空了。本想李渊想提前和地方官吏商量下,将十月的税,提前到六月来缴,没想到这话还没有放下去,下面的官吏倒是来李渊那边提前诉苦。

    李世民当下道“父皇,事到如今,儿臣认为倒是可以效仿汉朝时鬻爵之时,号召民间富商捐资,同时赵国不是在弄一个民债,向民间借利吗?儿臣认为这倒是一个很好的法子,不妨拿关中御田,拿来作保,向民间借钱。”

    李渊听李世民这么说道“鬻爵之事败坏吏制,朕不会为之,不过你说这民债,倒是一个好办法,可以办!”(未完待续。。)

1030 2303499738544

第七百三十七章 岭南之主



    听李世民说到这民债,李渊点了点头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赵国的经验,我们到可以用以借鉴。你让户部那些人拟一个方案来,不仅将长安的御田,就是我们鄠县李家的田地也可以拿来质当。‘

    李世民当下答允,他任尚书令这些事情,自是要由他来经手。

    李渊说到这里顿了顿问道‘关于河阳的战事,你怎么看啊?‘

    李世民心知李渊找自己来,必然会问到这个问题。李世民当下道‘河间王的南路军打得还是十分出色的,本来以为河间王的南路大军,只需要牵制住洛阳赵军,威胁武关一线即可。没想到河间王不仅攻下的伊阙,还是破了武关,迂回至虎牢关下,断绝了赵军的入。。。。‘

    ‘够了,‘李渊打断了李世民的话道,‘朕问的是河阳,而不是武关。‘

    李世民当下垂下头,没有说话。

    李渊叹了口气,露出遗憾的神情道‘我知道你为人厚道,不愿意说太子和齐王的不是。但正因为如此,太子和齐王才令朕失望。太子用兵犹犹豫豫,迟疑不断,朕现在后悔,若是令你为帅,可能现在洛阳早就攻下了。‘

    李世民将头垂得更低道‘父皇过誉了,世民如何敢当。‘

    李渊看着李世民,盯了许久这才道“世民,说心底话,朕后悔当初听信赵人的谣言,将你置于长安,你心底千万不要怪朕。”

    李世民听了连忙跪下。沉声道“父皇,儿臣从没有这么想过。若儿臣有此念头,死于天雷之下。”

    李渊将李世民扶起。满是慈爱地道“好,好,不愧是我李家的麒麟儿,朕相信你的话,难道我们父子之间还要说这些赌咒的话吗?这与乡间愚夫愚妇有什么区别。徒然让人笑话。世民眼下朕若是让你去河阳为帅,让太子和齐王辅助你如何?”

    李世民听了心底当下一沉,这叫他如何肯。

    李世民心底虽然是下了决定,但面上却像是沉思过了一番道“父皇,以儿臣之见。眼下李重九已是得了江淮,主力正赶往洛阳,形势于我不利,而我军迟迟不能攻下洛阳,已是师老疲惫,并且二十余万大军在外,粮草消耗已是支撑不下,儿臣的建议眼下再战与我不利,趁好就收才为上策。”

    听李世民这么说。李渊神色微冷道“世民,你也不看好这次攻打洛阳之战?”

    李世民道“当年蜀国之势不如魏国,诸葛亮担心困于蜀中这才七伐祁山,而今我大唐之势胜过大赵。何必急于一战而成功呢?儿臣不愿意去河阳,是因为不想打无把握之战。”

    李渊看向李世民道“好,既然你不愿意。朕也不勉强你。都说上阵父子兵,这李家的天下。最好还是要靠朕亲手打下来才是。你不必说了,留守长安就是。朕决定召集北衙禁军御驾亲征!”

    李世民听李渊这么说,神色一变当下道“亲征之事,非同小可,儿臣还请父皇三思!”

    李渊道“朕意已决,不必多说,你先退下吧!”

    李世民听了知道不能再劝,走出御书房神色微冷。李世民看着宫门前的长长台阶心想,父皇果真还是不信任我,叫我为帅不过是试探,真正的打算还是要亲征。

    豫章郡郡治豫章。

    赵国使者欧阳询乘船抵达豫章时,眼见江边当地百姓头戴面具,手持大戈,相互斗戏,民风迫于中原不同。

    欧阳询见了诧异向一旁梁国官吏岑文本问“这是做什么?”

    岑文本道“贵使莫非忘了今日是五月五。”

    欧阳询恍然,他心知豫章地处吴越之地,这里瘟疫流行,当地人又认为五月五是恶日,故而到了此日人们就以各种方式驱瘟避疫,这习俗从先秦一直延续到今日。

    岑文本用手指着江边,相斗为戏的百姓道“当地土蛮俗以五月五日为斗力之戏,就如同我们讲武一般,保持百姓尚武之风。还有百姓家里,到了五月五日聚百种虫,大者至蛇,小者至虱,合置器中,令其相互而食,余一种存者留之,蛇则曰蛇蛊,虱则曰虱蛊,行以杀人,十分厉害。”

    欧阳询听了诧异道“竟有这等事,这太荒谬,我不信。”

    岑文本道“我怎么敢骗贵使呢,幸亏侯景乱后,这样蛊家多半已绝,所以现在才不见了。”

    欧阳询听这岑文本问道“想必贵主与众大臣们来到豫章住得十分不惯吧!”

    “何止是不管,”这岑文本道“荆襄之地,虽有梅山蛮,粳民,但他们多聚集山中,平日也不来烦我们,但这豫章是百越故地,当年秦汉时都没有真正平定,当地百姓外看恭顺,但只是阳奉阴违,不尊王化。所以我们梁国虽迁至豫章,但无论百官,士卒都是人心思归啊。”

    欧阳询闻言心底窃喜,但面上却道“你们就安心吧,这豫章虽是险恶了一些,但比起岭南,还是好多了。”

    岑文本听了欧阳询的意思,双目一眯道“大赵今日已是攻下了江淮,其势足以与李唐分庭抗争,但依贵使的话,莫非还有攻岭南之意?”

    欧阳询笑着道“这有何不可呢?我大赵是迟早要一统天下的。而岭南二十余郡竟是向李唐降伏,吾主如何能肯。”

    岑文本当下道“那我要提醒贵使,岭南不同于豫章,冯盎不过表面上岭南之主,实际上岭南二十余郡,最有势力是岭南俚人。岭南诸郡土地下湿,皆多瘴厉,我们汉人难以居此,只是本地俚人才如鱼得水,你说是不是俚人势力最大。”

    “那这冯盎身为汉人是如何成为岭南之主呢?”

    岑文本道“这不是因为冯盎之祖母冼夫人,是俚人大族之女的缘故,这冼夫人在俚人中可是如贵主皇贵妃平阳公主一般的人物,巾帼不让须眉。当年这冼夫人随陈霸先平过侯景之乱,为陈朝封为石龙太夫人,实为岭南之主,大隋灭陈后,文皇帝派大将韦洸平定岭南,却不能进。后文皇帝让陈后主致信冼夫人,岭南这才降隋。不过实际上终隋一朝,岭南之地,实际上也未真正为朝廷掌控,表面上行郡县治,实际上只是羁縻罢了。”

    ps最近写的有点慢,是因为在构思结尾,要把坑填上,所以大家见谅一下,周末会爆发一下。(未完待续。。)

111 031119992408

第七百三十八章 萧铣归赵



    欧阳询听了岑文本的话,心底对于平定岭南的方略,有了一个初步的念头,但眼下他还是先入豫章见了萧铣再说。

    萧铣在豫章的宫室十分简陋,全然不复在江陵的气势。

    不过待欧阳询见到萧铣本人时,却见得对方兴致甚高,显然没有因为困局豫章而显得颓废沮丧。

    欧阳询要参拜之礼,刚刚弯下身就立即被萧铣扶起。萧铣十分高兴,直接拉起欧阳询的手道“欧阳公,你可是想死朕了。”

    欧阳询笑了笑道“承蒙陛下挂念,看陛下如此,想必在豫章日子还过得习惯。”

    萧铣哈哈笑着道“还好,朕从荆州退至豫章,众臣都以为山穷水尽,但不过半年,朕已在豫章站稳了脚跟,重振了旗鼓,不仅如此,还结好当地越蛮,有蛮兵上万相助。若是林士弘,李唐胆敢攻来,我也是安步当车。”

    欧阳询道“陛下如此,某也就放心了。”

    萧铣道“欧阳兄,不用客气,朕能在豫章站稳脚跟,多亏了贵使还有赵皇陛下。朕已是和众臣商议过了,决定放弃帝位,豫章马上就可以向天下宣布易帜归赵。”

    欧阳询闻言满脸可惜地道“陛下,你这有何必呢……这实在是委屈了啊。”

    欧阳询嘴上这么说,心底也猜到,杜伏威被灭,江淮之地已尽数入赵国之手,长江以北的广大土地尽数归赵,与豫章已是隔江相望。江淮一下,下一步赵国不是与李唐决战。就是南下扬州。

    萧铣这时候也十分识时务的宣布归降赵国,也算为自己以及梁国的大臣们。铺好了出路,将来就做好了捆绑在赵国战车上的决定了。有了萧铣的归降,赵国也可以不费一兵一卒,更进一步直接将势力顺利侵入长江以南。

    欧阳询心底十分高兴,但面上还是挽住萧铣的手道“陛下,你是不是再慎重考虑一下?”

    萧铣态度十分坚决道“这什么话,说出去的话难道还有再收回来的吗?我怎么说也是天子的娘家人,天子夺取了天下,我萧家也算是半个外戚。又有什么不愿意的呢?”

    欧阳询当下摆出一副推辞不过的样子道“既然如此,我还是向陛下转达一下萧公的意思吧。”

    萧铣道“有劳了,欧阳公,我也算送了你一段富贵,以后要多关照我才是。”

    虽说萧铣降赵是自己的意思,但欧阳询在其中一番斡旋之功是断然逃不掉的,所以听萧铣这话,欧阳询面上的喜色再也按捺不住,当下道“哪里。萧公既是归赵,最少是郡王,又是天子的亲戚,无论身份地位。都要高过在下,在下以后还要萧公关照才是。”

    萧铣哈哈笑道“岂敢,就说同朝为官。相互提携吧。”

    欧阳询笑着道“那是,那是。”

    当下欧阳询露出正色道“既然我们是一家人了。那有些话我就直说了,少不得要麻烦萧公的。”

    萧铣道“别这么说。欧阳公来豫章必是奉了陛下之命,什么事尽管吩咐,眼下我萧铣已是陛下的臣子,就算赴汤蹈火之事,也愿为陛下之办。”

    欧阳询大喜道“既然萧公这么说,我就直言了,萧公也知道洛阳的战事,决定天下归属,与李唐和我大赵都十分重要。”

    萧铣点点头道“这我是知道的。”

    欧阳询道“眼下李唐的北路大军虽是被我军全力阻挡于黄河以北,但李唐的南路大军攻打洛阳甚急。李孝恭率主力屯于洛阳之下不动,却分兵派李靖攻破轩辕关,迂回于虎牢关下,此外偃师,洛口方向,也出现唐军人马。现在洛阳战事可谓是万分胶着。”

    萧铣听了感慨道“是啊,李孝恭,李靖二人不可轻敌啊,我萧铣就是败在这二人之下。”

    欧阳询道“陛下已是率军去增援洛阳了,眼下陛下派我来豫章,就是想请萧公出兵,溯流而上攻打荆襄,威胁李唐南路大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