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奉孝,你来说说你赞成的理由。”孙策看了看身边最为倚重的三人:郭嘉,军事行动上的谋划者;周瑜,军事行动上的实施者和指挥者;张昭,军事、政治一切政务的统筹者,可谓最为重要的一个角色。
“其实在我们几个人当中,主公才是最不喜欢袁术的人!公瑾是因为性格使然,不喜欢袁术;子布是因为看透袁术为人,不喜欢趋炎附势;嘉则是因为袁家人都不值得结交,而更不喜欢袁术。和主公比起来,我们都只是个人立场,主公的立场比我们来得大公无私。”郭嘉说完话后,张昭和周瑜也立即体会过来,两人看向孙策的眼神柔和了许多。
“其实奉孝对我夸奖得太过了,有点惭愧!袁术此人比之其兄袁绍来,更得声望,因此他一直心怀异志,他称帝乃是早晚的事情……”
“称帝?他敢如此大逆不道!”张昭马上就怒喝起来……
孙策看了看打断自己说话的张昭一眼,继续说道:“如今,我江东混战了一回,荆州刘表和我江东将士都损伤不小,暂时无法支撑大战;而吕布又忙着和曹操、袁绍对抗,如今又在平内乱,也力不从心;张羡只想当一方土霸,根本就没有争斗之心。
如今,吕布和他已经结盟停战了;刘表也早已经和他结盟停战了;张羡更是已经接受他的册封,直接和他结盟了;汝南、颖川一带的黄巾也全部投靠了他。只要我们江东也在这个时候同他结盟,那么袁术周边的势力就都和他栓在一起了,他得意之下必然会答应结盟的要求,而我们的结盟要求那就是他必须借粮给我们。而他得意之下最想做的一件事情想必我刚才都说清楚了吧!等他引起天下哗变之后,我们就可以以正义之名义征讨他,若有谁敢阻拦,那便是和天下诸侯过不去,在声势上首先就怯懦了。我欲先假意与袁术重归盟好,而后再侍机行动,那么九江和淮南之地将……”
因为孙策知道历史上的袁术必然会称帝,因此,有一种极端邪恶的想法,那就是促使袁术早日称帝。毕竟此刻的自己即使声望再大,跟四世三公的袁术比起来,那还是小巫见大巫的。
“主公,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张昭听完郭嘉和孙策的解释完后,总算是接受了孙策的提议,周瑜呢,当然更是没有异议。
“这个就不再是我的问题了!我想还是由先生和公瑾来处理此事,奉孝也一起参与。至于我,我还有事,就不打扰你们做事了!”孙策说完就独自走了,留下郭嘉、周瑜和张昭三人在无奈的大眼瞪小眼。
不一会儿,留在州牧议事大厅的三人就听见远处传来几声孙策的笑声,不过这声音在三人听来,怎么听怎么邪恶。
第三十七章 袁术招亲
兴平元年夏七月底(公元194年7月),孙策派人到寿春拜见袁术,并且与袁术握手和好,袁术借粮两万斛给江东。
同时,周瑜在陈到和周泰的保护下,带着大批甲士回庐江舒县老家祭祖。
不久,孙策又派甘宁和太史慈两人分别前往丹阳郡各县缉盗。
八月初,孙策率领郭嘉、魏延、陈武等人巡查扬州各郡、县。
八月初十,正巡视到曲阿的孙策期待已久的书信终于到来,孙策急忙拆开信件,只见上面写着:
“往昔,秦朝失去民心、政治混乱,众英雄纷纷争取取代她,智勇双全的高祖最终得到了政权,举国归附。如今世事纷繁,再次出现了国家离乱、分崩瓦解的情况,刘氏子孙势弱力微,无力把已经乱做一团的国家中兴起来。我想就算是高祖在世,他也不愿意看到现在的情形,更何况我袁家四代都是公卿大臣,乃众望所归,我打算就此顺应天命民心……
贤侄用兵如神,犹如汉初韩信,而我对贤侄犹如当初高祖对待韩信,我即宝位,贤侄即为心腹。我欲把女儿许配贤侄,招贤侄为女婿,贤侄可把亲属一并迁往寿春居住,为我兵马征讨大将军,封吴侯……
八月十五中秋之日,朕在寿春即位,还请吴侯为我严守扬州,朕将择日为吴侯与公主完婚……”
“哈哈……”孙策看完袁术的书信后,高兴十分,直接把书信丢给郭嘉,“奉孝你看看,喜事!”
郭嘉看完书信后,也笑了笑:“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主公,军师,到底什么喜事?”魏延见孙策和郭嘉两人开怀大笑,忍不住好奇起来。
“袁术要把把女儿许配给主公,还要封主公为吴侯,这还不是好消息?”郭嘉笑笑的对着好奇的魏延和安静的陈武说着。
“好事!果然是好事!恭喜主公!贺喜主公!”魏延听完郭嘉话后,马上反应过来,跟着郭嘉向孙策祝贺起来。
“咦,不对?”一旁安静的陈武冷不防就疑惑起来,并且小声的自言自语着。
“子烈,什么不对,哪里不对了?”比较靠近他的魏延正在高兴着,却看到陈武那有点深思的样子,马上就喝问起来。
“军师说的不对!”陈武马上就向郭嘉看了过去。
魏延乃是转身背向孙策和郭嘉两人的,因此他没有注意到,此时的孙策和郭嘉两人相视一笑,看向陈武的目光带着几多赞许,而看着他魏延的神情则是无奈摊了摊手、摇了摇头。
“军师哪里说得不对了,军师你说说,这小子敢说你的不是!”魏延还是没能明白过来。
“袁术乃是在主公被朝廷任命为怀义校尉的时候从后将军升迁为左将军,同时被朝廷授于阳翟侯的……”
“对呀,这个我也知道,子烈你到底想说什么?”魏延火大了,陈武说了半天什么也没有说明白。
“刚才军师说,袁术封主公为吴侯。他以为他是谁?他是皇帝吗?他能代替皇帝下任命?”陈武本来他自己只是疑惑,可要说的时候老是被魏延打岔,说一句,魏延就问一句,现在终于一口气把话说白了。
“对呀,他只是左将军、阳翟侯,他怎么封,军师你刚才是说封还是表奏来着?”魏延还不死心,继续追问着郭嘉。
“文长啊,看你那猴急样。人家子烈就比你细心多了!不错,我刚才说的就是‘封’不是‘表奏’!”郭嘉见魏延到现在还在想怎么找话反驳陈武,于是直接告诉他,陈武说的对。
“哎呀,那不是空欢喜一场!不对,还是值得恭喜!”魏延好象想到什么一样,马上又向陈武笑了起来。
“你又想说什么了?”陈武无奈,好在有主公和军师在,否则以魏延这家伙的个性,早拉自己出去比武了。
“军师不是说了,袁术要把女儿嫁给咱主公,我看这肯定是袁术怕主公率领咱们挥师北上,所以主动把女儿给贡献出来了!这难道不值得恭喜,就连军师都已经恭喜主公了,你没话说了吧!”魏延说完话,见陈武无言,于是向陈武眨了眨言,那高兴的劲头还真和之前孙策答应他不用当侍卫、可以带兵打仗时有得一拼。
“主公!您打算要娶袁术女儿吗?”陈武没理会魏延的得意,直接问孙策。
“这个……”其实孙策根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看完书信后,自己觉得一切都如自己预料般发展,于是忍不住笑了起来。现在突然被陈武问到这个问题,自己还真没有想到要不要真娶了袁术的女儿!
“看吧!主公根本就没有这个想法,就你自己在那边瞎想,美的你吧!”陈武终于也不木纳了,也顶了魏延一回。
“唉,这人要是呆,看脸就知道了!说你是呆子,你还不信!主公不是没有这个想法,而是主公害羞,你知道吗!哪里有人会把这等好事给推了的。唉,主公长得这么帅,是我我也想把女儿嫁给他。”魏延被陈武一顶,马上就摇了摇头,先是说了陈武一通,接着又装做可怜样,感叹起来了。
“就你那样,还敢跟主公比!”陈武今天也不知是怎么啦,今天的话可是比平时半个月说得还多。
“我,我,我长什么样了?”魏延有些为之气结。
“长得一副猪肝色的脸,还没有见着姑娘就脸红了,谁会把女儿嫁给你。”
“你,你,你不说话,没有人当你是哑巴!咦,我说你今天话怎么这么多?”魏延气得脸更红了,若不是有孙策这个主公和郭嘉这个军师在,他还真敢和陈武打上一架。
“哈哈……”孙策和郭嘉两人本就心情不错,所以见魏延和陈武两人互相斗嘴,倒也觉得有趣,因此就没有干涉,任由两人在那边胡闹,若是在平时,魏延和陈武两人也不敢这般。
“好了,你们别胡闹了,奉孝还是把实情告诉子烈和文长吧!”孙策见魏延和陈到两人越说越不象话,于是和郭嘉对笑之后就觉得把实情告诉给他们。
郭嘉马上心领神会的说道:“其实,我们这次并不是真正出来巡视各个郡、县的,我们是有目的的。”
“什么目的?”魏延见主公和军师发话了,马上忘记了刚才和陈武的争斗,赶紧问起来,而陈武则继续恢复他那安静本分的亲兵角色也一脸好奇的等待郭嘉说话。
第三十八章 明谏暗袭
“我们的目的是夺取九江!”郭嘉直接把目的说了出来。
“夺取九江?”魏延和陈武两人相视良久,活跃的魏延继续好奇的追问起来:“先前军师不是说,袁术欲将女儿许配主公!难道主公要拒婚?”
“往昔,董卓叛逆,惧怕先父,也曾提出要把女儿许配与我,并大肆给我孙家子弟封侯,结果先父也一口拒绝。如今,袁术重走董卓老路,想要笼络我,才会把女儿出嫁给我,并且也许侯位予我。若是我孙家人想要这侯位,早前先父在世时就应该有了,何必要等到此刻,要一个篡逆之人的封赏。更何况,袁术叛逆比董卓更为甚,董卓至少还是在行使朝廷之命,袁术则直接要独立建国。更何况袁术此刻即便和刘表结盟,也只是个弹丸小地,尚不比我江东势大,也敢如此,真是自寻死路也。”孙策见魏延和陈到两人惊讶,于是稍微解说一番。
“主公,袁术欲称帝,必然会在八月十五齐聚手下文武于寿春,周边各县防守势必倏忽,各地无大将,也必然容易攻取。我们应迅速行军,攻其不备,速度拿下九江。即便寿春将士众多,但未必就能一心。主公不若写封书信劝谏袁术,曲阿离寿春不远,我们派暗曹人员在八月十五那日袁术登位之时呈上书信。到时候袁术必然会震怒,而我们埋伏在九江各县的将士可以一齐动手,必然会再给他一个震撼。袁术本就对主公心生恐惧,再加上攻心之策,他必然胆寒,其部属也必然心生恐惧。若袁术败逃,其部属中必然有人念及主公往昔情分而来投靠。”郭嘉早就知道孙策本意,于是便提议着。
“恩,奉孝所言正合我意!传令予公瑾、兴霸、子义诸人,务必在八月十五日当天按原计划行动!”孙策兴奋得下着命令,而后便回房书写劝谏书信。
“昔日之举义兵也,天下之士所以响应者,盖因董卓擅废置,害太后、弘农王,略烝宫人,发掘园陵,暴逆至此,故诸州郡雄豪闻声慕义。神武外振,卓遂内歼。元恶虽毙,从凶仍在,幼主复陷长安,天下群豪应再接再厉,早日勤王以正天下。
先前,汝兄袁绍语汝书曰:‘前与韩文节共建永世之道,欲海内见再兴之主。今西名有幼君,无血之属,公卿以下皆媚事卓,安可复信!但当使兵往屯关要,皆自蹙死于西。东立圣君,太平可冀,如何有疑!又室家见戮,不念子胥,可复北面乎?违天不祥,原详思之。’
世人皆知,汝答曰:‘圣主聪叡,有周成之质。贼卓因危乱之际,威服百寮,此乃汉家小厄之会。乱尚未厌,复欲兴之。乃云今主无血之属,岂不诬乎!先人以来,奕世相承,忠义为先。太傅公仁慈恻隐,虽知贼卓必为祸害,以信徇义,不忍去也。门户灭绝,死亡流漫,幸蒙远近来相赴助,不因此时上讨国贼,下刷家耻,而图於此,非所闻也。又曰室家见戮,可复北面,此卓所为,岂国家哉?君命,天也,天不可雠,况非君命乎!慺慺赤心,志在灭卓,不识其他。’
方今天下群雄并起,李傕、郭汜犯上作乱于长安,汝兄袁绍作恶于冀州,曹操、吕布放毒东徐,刘表、张羡称乱南荆,刘璋、张鲁争盟西蜀,公孙瓚炰烋北幽,是以未获承命櫜弓戢戈也。今策已扫平江东诸盗,公当与策合谋,以诛丑类,匡扶汉室;舍而不图,有自取之志,非海内所望,一也。
昔成汤伐桀,称有夏多罪;武王伐纣,曰殷有罪罚重哉。此二王者,虽有圣德,宜当君世;如使不遭其时,亦无繇兴矣。幼主非有恶於天下,徒以春秋尚少,胁於强臣,若无过而夺之,惧未合於汤、武之事,二也。
卓虽狂狡,至废主自与,亦犹未也,而天下闻其桀虐,攘臂同心而疾之,以中土希战之兵,当边地劲悍之虏,所以斯须游魂也。今四方之人,皆玩敌而便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