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五代逆天 >

第338章

五代逆天-第338章

小说: 五代逆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句话说得很中庸,大有“皇帝不急,太监急”,这涉案国都没有发表意见呢,咱们争论他做什么呢?万一人家蜀国当成没人一样,咱们这么心急火燎的讨论,不是惹人笑话嘛。接着,徐仲雅又说道:“不过,大楚律法颁布已经有5年时间了,顾天忠案律法办事,也确实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不管蜀国是否就此发难,我们贸然指斥顾天忠,都会难免使人质疑大楚律,不利于我大楚的长治久安。”

徐仲雅这话一说,表明这位首辅大人已经紧跟皇帝旨意,站在了赵普一边,而且他把这个话题给拔了一个高度。你申斥顾天忠办案不对,那不就是在暗指自己隆重颁布的大楚律,出了问题了吗?所以,别说蜀国不吭声,就算蜀国不乐意,跑到金陵来谈判、**,大楚也不能退步。

皇帝说话了,首辅大臣也开始站队了。这事件的处理,也已经明朗化了。在现阶段这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顾天忠的做法显然是有功劳的。可是,顾天忠做事也确实存在着不合规矩的地方,如果地方上的人都像他这个样子,什么事情都自己做主,那么中央的权威还真的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对这事儿,马云也不觉得自己累,他先下旨申斥顾天忠急于求成,招徕百姓的举措,有失误之处,给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诏书里面压根就不提这案子的事儿;接着他又下旨,说这个顾天忠依律法做事,敢于任事,为民除害,不愧是一方父母官。两份圣旨一前一后,内容是一贬一褒,其中韵味就不足道了。

刚刚讨论完这个出乎意料的话题,还没等马云将会议重新转入正轨,商量骑兵事务。拓跋恒又是一躬身,说道:“臣还有本上奏,臣**湘**王涉足商业,混乱市场,豪奢无度,其倡导奢华之风,引领**之乐,影响极为恶劣,若不加申斥,恐怕十数年之后,大楚官员衣食住行动辄废千弥万,士子们则留恋风花雪月之地,百姓则必然身受百种盘剥之苦,煌煌大楚难免沉沦下去。”

马云对王室看的很严格,马希萼下海经商的事儿,马云还真的知道的一清二楚。不仅如此,马云对马希萼这种自力更生的精神还非常的赞赏,再职责范围之内,还让人给马希萼的商队大开方便之门。怎么从拓跋恒嘴里这么一说,就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儿了呢?

马云眨巴眨巴眼睛看着自己的拓跋师傅,说实话,他现在对这位拓跋师傅彻底是服气了。拓跋恒这人还真的是强项啊,只要他看不顺眼什么事儿,他都敢说;什么人他都干骂,都干。大楚朝廷需要这么一个人,需要这么一个强力的震慑**人物存在。

这拓跋恒刚**顾天忠做国际警察,现在又**马希萼做国际倒爷,可是这事儿,你还不能说人家拓跋恒做的不对,人家干的就是纪律检查工作。**的人数越多,说明这人工作越勤奋啊。再说了拓跋恒人家也不是疯狗一样的张嘴乱咬,人家毕竟还是核实过情况的。

可是,由于拓跋恒的工作**质,他在大臣之中好友还是不多,基本上就是一个孤臣。不过话说回来,这也是正常现象,毕竟,人是拥有七情六欲的动物。真正能够做到“只对事不对人”的毕竟没有几个。你看,范质刚才还站在拓跋恒的一边,替拓跋恒说说公道话,可一听拓跋恒这个**的内容,范质却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陛下,臣以为此事,一来湘**王远在契丹,臣等并不清楚具体的始末;二来,这事情也仅仅局限于此例,并没有扩散的嫌疑,拓跋大人的话,有些危言耸听了!”

拓跋恒不干了,他说道:“陛下,自古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朝廷做事应当以防微杜渐为主,若是真的等到了奢靡之风遍布天下的时候,就不会是仅仅一道圣旨就能够解决的事情了!请陛下三思。更何况这事儿,若是旁人做的倒也罢了。堂堂国家亲王却作此商贾的勾当,也未免大损皇室威严吧!”

拓跋恒的话,再一次证明,这高调人人都会唱。拓跋恒把“皇室威严”给摆了出来,让范质等人心里难免要琢磨琢磨在出言辩驳。他们不是拓跋恒,说话可不敢走“拓氏”风格,那么露骨的话,万一惹的皇上龙颜大怒,可就得不偿失了。

马云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迎着**春风茁壮成长起来的小树苗。对搞活经济的举措,对勤劳致富有着与生俱来的好感。老马家除了自己和马光猛,好不容易又出来一个人才,那可不能让人轻易的给抹杀了。生意经儿做得好,那也是本事啊,如果不是大楚的生意做得好,那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啊。淮北的几州就不造成了大楚的累赘了吗?

马云笑着说道:“拓跋大人所言甚是,不过呢?时也、命也、运也,情况不同了,不能以偏概全啊。湘**王购买的物品,确实是奢侈品,不假。但是,这奢侈品并没有在咱们大楚流通,而是远销到了契丹国。这。。。这就算是倡导奢靡,也不是在咱们大楚的地盘上,让契丹人奢侈奢侈,忘了祖宗创业的艰辛,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啊!”

赵普瞟了眼笑容满面的马云,又看了眼拓跋恒,心中暗道:今天老拓跋要丢面子了,刚检举顾天忠,让顾天忠得了能臣的名号,现在又检举湘**王,看皇帝的意思,十有**是很欣赏湘**王的做法。

拓跋恒却是毫不在意,面不改色的说道:“陛下,天下未平,可不能是官员夺气,百姓失禁,臣以为还是规范一点的好,否则天下人竞相效仿,不数年,大楚穷困矣!”

拓跋恒挺缠人的,马云看了看窗外,暖阳斜照,在这么和拓跋恒纠缠下去,今天下午可就白忙了,一点军事也谈论不了了。本来今天召集重臣就是协调三省六部和枢密院的关系,集中力量又快又好的建设骑兵部队。好嘛,让这拓跋恒逮着机会不断的**起官员来了。再说了,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总是打击拓跋恒的积极**也不太好嘛。

于是,马云问道:“以爱卿之见,该当如何处理啊?”

正文 第149章 奢侈品

马云这话一出口,大家伙都明白马云的意思了,皇帝不愿意在纠缠了,要给拓跋恒一个台阶下,把这事儿给了了。如果拓跋恒聪明,随便提出来点要求就可以了,如果这家伙要是上纲上线,继续追缠不休的话,皇帝就需要大家伙儿友情助拳了,要让拓跋恒看一看大势所趋,看一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看看群众的力量。

话说为什么要做这么,马云也难啊。总不能拓跋恒提出了一个**,马云就把他给否决了吧。这不是打击下属的工作热情嘛,再说了,官场里面人都猴精猴精的,见拓跋恒接连被否定,心里面不定在想些什么事情呢?面对北伐大业,马云需要维持一个稳定的后方,不能让大家伙儿的注意力集中在朝廷内部。

拓跋恒看来就是久经考验的国家干臣,那种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精神在他身上是闪闪发光,看样子这人一点都没有即将被否决的觉悟,或者已经练到了“任你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铜筋骨铁脸皮。他一本正经的说道:“以臣之见,奢侈用具、靡华之物都是花的都是民脂民膏,耗费的都是国家财力。看起来他用之于达官贵人,事实上却是影响深远。就像请客吃饭一样,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今日徐相舒敏斋宴(金陵城比较豪华的饭店,类似于后世的五星级饭店)请范相,范相为了回礼绝对不能跑到次于舒敏斋的地方回请,官员如此,地方富绅尽皆效仿,天下疲敝矣!”

拓跋恒是一贯的贼大胆,大家对他知根知底,所以,他当着这么重臣的面,拿徐仲雅、范质举例子,别人也只是微微一笑。而当事人徐仲雅淡然一笑,范质却犹犹豫豫的偷看了马云一眼。

马云听的有点糊涂了,这到大饭店去消费消费,这不是刺激经济,拉动内需嘛。这事儿怎么也算是奢侈呢?这事儿不对吧,有钱就应该拿出来花差花差,然后这钱不就转移了吗?这经济不就搞活了嘛。不一定非要艰苦朴素才好吧。

马云想到这里,觉得自己作为带头大哥不能这么藏着掖着,自己掌握了先进的理论武器,为了保证大家伙儿能够跟上自己的步子,应该把这理论武器给大家人手发一份。于是,马云清了清嗓子,说道:“吭。。。诸位臣工。拓跋爱卿这话,言之有理啊。圣人不是说过嘛:节俭是美德啊。”

看到马云已经说话了,大臣们赶紧恭恭敬敬的聆听圣训,这么多年下来,大家对马云肚子里到底有多少墨水,其实已经弄得很清楚了。过去马云一说“圣人是怎么怎么说”,大家伙儿脑子里还真的翻腾一下,找找四书五经,查查圣人的原话是什么。可是,时间一长,大家终于发现,马云纯粹就是圣人的嘴,说自己的事儿。而且,还不是先说圣人原话,自己再借题发挥,而是直接就白话起来。但是,马云这个“圣人说”,总是能说出些让人眼前一亮的话来,大家也都不在追究,反而有中书省的郎中们,将马云的话和四书五经的经典,相切合起来,给与融会贯通的解释。换句话说,马云先在朝廷上把自己的意思说了,然后由中书省的秘书们把它与圣人言语联系起来,刊发天下,教导百姓。下面的人只看看邸报,压根就没想到自己的带头大哥文化水平也不咋地。

“可是,”马云话锋一转说道:“诸位爱卿,你们有没有想到,这市场是怎么繁荣起来的呢?如果富甲之人,啊,不。。。是天下百姓都是天天勤俭节约,像个老扣一样,只会存钱,不愿意花钱,地自己种,布自己织,锅碗瓢勺能省就省,那百姓之间没有了物质交换的需求,市场还有存在的必要吗?金陵城还会有今日的繁华吗?”

马云连用了几个反问句,感觉自己的气势已成,开始大谈经济学理论:“市场既然存在,那必然是有存在的道理。以朕看,花费总比守着家业做个守财奴,强上百倍。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这人他既然能花费,那必然就是家里有些余财的,如果他没有余财,他还怎么去消费呢?第二,这钱财也没有凭空消失。举个简单的例子,这人去酒店喝酒,点了鸡鸭鱼肉若各种菜,也喝了若干壶酒,可这花费的钱真的就落入酒店老板的腰包里了吗?不然,不然。酒店老板他顶多就是做做菜、上上酒罢了,这鸡鸭鱼肉、萝卜青菜,他总是要到市场上去买吧,这酒他总要到酒肆去沽吧。这么一说,这人喝酒吃菜的钱,不就是分摊到了酒店老板、菜贩、酒肆里面了吗?如果人人都不去酒店,那不仅仅是酒店老板受损,连带着整个产业链,啊。。。不,是卖菜的、卖酒的,全都输了损失。百姓们种菜容易嘛!”马云苦口婆心的说道:“一年辛劳,全靠种点菜,养些鸡鸭来换钱,现在没人买了,这不是让百姓空手而归。不发展商业,只能有一个结果,穷者日穷,富者日富啊!”

马云感慨了一下,不过他这个观点有点子老调重弹了,至少范质、赵普等人绝对不是第一次听说,不过,大家伙儿还是表现出一些心悦诚服的表情。可拓跋恒却毫不在意的直接说道:“陛下,这理自然是不错的。可是,我大楚官员俸禄有限,如果一味的追求奢侈,每年入不敷出,长此以往,恐怕不是向国家借债,就是收受贿赂、鱼肉百姓,这两种后果不管是那一种,恐怕都不是陛下愿意看到的了!”

果然,因为马云这理论说过几次,拓跋恒知道,看样子早就想好了对策。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马云的侧重点在于刺激消费,拓跋恒的立足点则在于过渡消费。这消费过度了,那肯定是不行的,就算是21世纪那也容易引发****,更不要说10世纪的五代时期了。如果当官的月俸花完了,没有收入了,无饭可吃了,那么他真要向工作单位借债,人有三急,大楚朝廷总不能不借钱救急吧。

马云愣了下,眨了眨眼睛,看来今天是别想讨论骑兵的事情了,拓跋师傅还挺缠人的。他心里琢磨了很久,这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总不能丢吧。算了,问问拓跋恒到底想怎么做吧。马云想息事宁人了:“拓跋大人,依爱卿之见,应当如何处理呢?”

众大臣一下子听明白了,有些羡慕的看了眼拓跋恒。皇帝又让步了,这老小子还挺能搞的嘛。拓跋恒却仍旧是面无表情的说道:“陛下圣明,臣以为这奢侈品危害天下,决不能掌控在小商小贩手里,臣建议陛下下旨又官府统一管理,统一收购**,既能不损伤小民,又能够维护纲纪清明。”

这话一出口,不论是高高在上的马云,还是徐仲雅、范质、赵普、韩熙载等人都是一愣,怎么回事儿?这拓跋恒是气糊涂了?他不是在告湘**王马希萼享乐无度,外加有走私嫌疑吗?怎么扯到这奢侈品管理上面来了。

不过这人都不是笨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