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海上马车夫 >

第258章

海上马车夫-第258章

小说: 海上马车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沈克封的嘴里,邓浩楠知道了问题的复杂性。

自明中叶以来,由于险恶的地理生态环境和长期的社会动荡,赣南乡村居民自发地构筑大量用于军事防卫的乡村围寨,于是形成广泛而持续的筑寨建围运动。伴随着乡村围寨的构筑和乡族武装力量的崛起,乡族势力尤其是宗族的力量得到不断的发展,并日益地军事化和割据化,逐渐成为乡村社会中非常成熟的支配力量。

乡村宗族构筑围寨,“聚族自保”,直接地导致“聚族而居”聚居聚落的形成,聚居宗族也得以强化,这展示了赣南乃至整个华南地区宗族发达并与村落重叠这一普遍而显著的社会人文现象的历史形成过程。

明以来,在包括赣南在内的整个华南地区的山乡村落之中,宗族组织非常发达,乡族势力异常强大,而且它们通常与村落明显地重叠在一起,形成普遍的宗族聚居聚落。

江西各县“封建的家族组织十分普遍,多是一姓一个村子,或一姓几个村子。而从明时期出现在华南地区的山寨、土堡、土楼、围城、围屋等乡村围寨人手来考察和探讨宗族与聚落之间的历史关系,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因为宗族组织或乡族势力常常是依托这些具有浓厚军事性质的乡村建筑而形成聚居聚落和地方割据的。

明时期的赣南地区,包括江西南部的赣州府和南安府,计有赣县、于都、信丰、兴国、会昌、安远、龙南、定南、长宁(即寻乌)、宁都、瑞金、石城、大庾、南康、上犹、崇义等16县。这一地区位于赣江的最上游,与闽西、粤东粤北及湘东南等省边区相邻接,其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余为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是典型的山区。

迄至明初,这一地区仍是人烟稀少,地理生态环境十分恶劣,边陲社会的色彩特别明显,明初大学士杨士奇(1365—1444)曾这样描述:“赣为郡,居江右上流,所治十邑皆僻远,民少而散处山溪间,或数十里不见民居。”

应该说,这种地理生态环境构成了整个华南边界山区的一个共同特征,同时也是明时期这一地区长期动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广大的赣南山村之中,明末时期出现了许多称之为“寨”、“砦”、“城”、“围”、“围寨”、“围屋”、“土围”的乡村建筑(本文通称之为“围寨”)。

这些乡村围寨的兴起和发展,与明时期的社会动荡直接相关。大概从成化、弘治年间(1465—1505)开始,大量广东、福建的流民流寇,即所谓的“广贼”、“闽寇”、“闽广流寇”不断向赣南山区流扰,造成这一地区巨大的社会动荡。“寇乱”在正德、嘉靖年间(1506—1566)达到高潮,并持续到万历初年才平息下来。

面对这种“寇乱”形势,赣南各地乡民纷纷构筑各种军事堡垒,防御寇盗,保卫家园,从而揭开了明清时期赣南乡村居民筑寨建围运动的序幕。

正德、嘉靖年间,在南安府大庾县境内,当地乡民构筑了一系列类似于府县城池的围城: 新田城,在(大)庾北四十里,嘉靖四十四年 (1565)乡民具告申详院道给官银,及各民捐资筑建, 周围一百一十七丈,东西二门。…… 凤凰城,在新田城五里,近凤凰山,故名。嘉靖 四十四年(1565)乡民建……计周围二百六十丈,厚 一丈,高一丈六尺,门三,上有楼三。…… 杨梅城,在凤凰城西十里杨梅村,嘉靖四十四年 (1565)乡民建,计周围二百五十丈,高一丈七尺,东 西皆民池塘,北近官溪。 小溪城,在杨梅城北十里,小溪驿在焉。……嘉 靖三十五年(1556)乡民建,计周围二百三十丈,开四 门。…… 峰山城,在小溪城北十五里。峰山里民素善弩, 正德丙子(1516),都御史王文成选为弩手,从征猖寇。事宁,民恐报复,诉恳筑城自卫,许之。

在应对剧烈的“寇乱”的过程中,这些由乡民集体构筑的城堡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如有人指出:“当有明寇盗抢攘,则需城尤亟,郡邑而外,若新田、凤凰、杨梅、小溪、峰山诸村落,类皆有城,而民其实,

例如,据万历《瑞金县志扎己载,瑞金的“岩隔寨,县东四十里,一名小寨,形如天柱,顶绝势险,可容千余人,乡民避寇,多居之”又石城县的“洪石寨……明正德辛未(六年,1511)、嘉靖辛酉(四十年,1561)、崇祯戊辰(元年,1628),土人率于此避寇”;再如于都县的“圆石寨,在赖村,石圆而峻,壁立千仞,缘石级而上,至寨腰有石门,以木为梯,由门而人,石级数百,造其巅奥如口如有田数顷,塘半亩,精舍一区。明季宋氏避乱于此寨,后有口龙寨、安口寨”。在赣南南部山乡村落,因其地与广东、福建接界,闽粤流寇一来,往往首当其冲,故当地的山寨也就特别地多。例如在龙南县,有塔下寨、弹子石寨、江东寨、骆驼寨、牛脑寨、羊牯寨、水口将军寨、梯子寨等,“类皆从前寇警时,乡民人避之地”在定南县,有横石寨、鸡脚寨、吊羊寨、石寨、白云寨、铁砧寨、青龙寨、雷公寨、芙蓉寨等,也都是村民避乱的处所,如其中的石寨,“在横江堡,厅治北七十里,四围石山举口中突起一峰,先时横江居民于此避乱”

显然,这种山寨大多是一种临时简易的防卫工事。于乡民而言,寇来人避其中,寇去则返村。如龙南县的弹子石寨,“离县治三里……邑人遭寇乱,筑寨于此,旧址犹存”

总之,在明中叶前后“寇乱”的历史环境下,村落附近的山寨是乡民躲避“寇乱”的主要防御堡垒,也成为这一时期赣南乡村围寨的主体,并且大多表现出明显的临时性和简易性特征,可见明中叶前后赣南乡村围寨还处在萌芽状态。

但是,眼下因为朝局混乱,白莲教以宗教形式控制了这些村寨的老百姓,这使得原本就易守难攻的山寨更加难以攻破了。

“大人!”沈克封说道:“实不相瞒,这些山寨城堡修建的十分险要,基本上都不留退路。一旦朝廷大军进剿,那就是个鱼死网破。而且,那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想要剿灭这几十万叛军,非得倾国之力不可!”

邓浩楠等人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这太不可思议了。尤其是邓浩楠本人,他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为何原本一个不起眼儿的赣南叛乱变得如此复杂和庞大?照沈克封说的那样,没有百万大军休想剿灭几十万白莲教叛军。

当然,百万大军指的是朝廷的大军,如果是邓浩楠的军队,或许不需要那么多。

但是,邓浩楠其中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江西的山寨宗族势力可是举世闻名,连老毛同志在清剿江西地主宗族反抗势力的时候都是咬牙打下来的,牺牲了粟裕大将手下的红军近六万,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邓浩楠坐不住了,起身来回踱步。

历史上没有这么大规模的造反的!一定是自己的蝴蝶效益终于起作用了!

这下子糟了,大明修理一个李自成和张献忠都累得吐血,再加上更加强大的白莲教,那么大明帝国根本支撑不到十年时间,搞不好两三年就垮了。

“若是王大人问你,你怎么回答?”

沈克封回答道:“请大人示下!”

邓浩楠想了想,道:“添油加醋,要让他感到火烧眉毛!”

“下官明白!”

“记住,你没来过这里!”

沈克封点点头,道:“下官明白!”

第三卷 怒海争锋 第256章 超级密码本

第256章  超级密码本

沈克封离开后,按照邓浩楠的要求。跟兵部尚书王洽汇报时,添油加醋的将江西白莲教吹的更加离谱。王洽听后果然乱了方寸,不知道如何是好。

王洽安排沈克封立即返回安远,继续监视白莲教动向,同时王洽紧急联系六部大臣,商议对策。在邓浩楠那边,王洽希望邓浩楠能够出钱出兵。但是邓浩楠以辽东军入关不合适为由,拒绝了王洽的提议,但邓浩楠并没有将话说死,给王洽留下了回旋余地。

因为邓浩楠知道王洽引辽东军入关绝对会引起整个朝纲的震动,黄立极等大臣是绝对不会同意的。与其答应王洽出兵惹得跟黄立极等人翻脸,不如让王洽去当挡箭牌跟黄立极等人死磕。

果然,王洽在邓浩楠那里没能得到帮助,便去找内阁其他大臣商议去了。

“不行!”

王洽一说出口,黄立极等人顿时摇头反对。

“我大明自开国以来,一直奉行天子御国门的政策,边军只能御敌在外,国内的兵事只能由禁军和地方镇军处理!”

王洽苦笑道:“我自然知道,可是白莲教聚众数百万,聚险而守,单靠当地镇军根本不起作用。更何况。白莲教以宗教控制民众,业已渗透至周边镇军当中,镇军已经不可信了!”

黄立极浑然不在意,他是决计不会让邓浩楠的军队入关的。这请神容易送神难,一旦辽东军入关剿匪,想要让他们离开就难了。上次辽东军进京亲王,如果不是皇太极攻略朝鲜,辽东军根本不会撤离北京。如今再要辽东军进关,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你听沈克封胡说八道!”黄立极冷笑道:“我大明总人口不过五千万,他白莲教就能聚众几百万?真实滑天下之大稽!”

“就算他说的有水分,但是几年前白莲教在山东造反的时候,当时的教众也有二三十万,如今徐鸿儒卷土重来,百万人造反还是可信的!加上潮帮苏利可是带着五万精锐投奔了徐鸿儒,这可是事实,当不得虚!”

黄立极想了想,心中略有计较。

“不急不急!”

李国笑道:“研究研究!”

研究研究?

王洽翻翻白眼,他可是知道这个所谓的研究研究是什么意思。研究来研究去,最后黄瓜菜都凉了。

“你们自然是不着急了!”王洽气愤的道:“眼下西北民乱还未平定,我这个兵部尚书可是戴罪之身,若是白莲教再闹腾起来,我的乌纱帽可就没了,你们倒是不担心,因为怎么都算不到你们的头上去!”

“话不能这么说!”

叶向高出来圆场,说道:“大家同朝为官,自然要相互照应着!”

来宗道也出来说道:“是啊!这白莲教不是还没有闹腾起来吗?王大人先不要着急,咱们慢慢商量。总能拿出个办法来!”

黄立极也不想跟王洽闹黑脸,于是缓和气氛,笑道:“我又没说不想办法?这么大的事情,你总的给大家伙时间考虑吧!”

王洽想想也是,于是松口气,道:“这样好了!五天时间,你们想不出办法来,我就只能上报皇上了。一但这白莲教闹腾起来,我的肩膀可是扛不住!”

几个老家伙相视一眼,都知道这其中的关键。

“那邓浩楠怎么回你的?”

“他没同意!”王洽叹道:“你们上折子让辽东军准备北伐满清,邓浩楠说没有余力管闲事儿!”

“和着这是将我们一军啊!”

黄立极心中暗叹,这明显就是欲擒故纵的把戏,可惜他才会不上当呢!

“行!五天就五天!”

黄立极点头,王洽也需给他这个面子,因此答应押后五天再报!

※※※※※※※※※※※※※※※※※※※※※※※※※※※※

辽国公府,邓浩楠除了加强军情局对江西白莲教的监控力度之外,暂时拿不出任何的办法应对。

当然,即便能够应对,也需要内阁同意辽东军入关才行,否则一切都是空想。眼下邓浩楠着急也没用,不如让内阁自己急去。

眼下。邓浩楠正听从冯邵延的计划,着手谋划会试和殿试的主考官人选。

原本会试主考官应该是礼部尚书李国,殿试是天启皇帝。但是冯邵延告诉邓浩楠,只要挣得主考官的位置,才能成为这批考生的“恩师”,否则即使聚贤庄给他们再多的好处,他们也会拜入李国的门下。

但主考官是大明定制,会试一定是李国。当然,殿试那块,邓浩楠可以想办法搞定,因为天启皇帝根本不能去监考。但会试邓浩楠想不出办法来!

说来也巧,正在邓浩楠为此发愁之际,一件刑部案子飞到了邓浩楠的办公桌上。

原来内廷太监在检查皇史宬书库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了永乐大典被人动过的痕迹,经过核查之后,发现永乐大典中不少卷册已经丢失,数量高达一千多册。东厂、锦衣卫镇抚司立即着手追查,结果查得翰林院官员多有参与其中。

永乐大典的魅力是有目共睹的,以前只允许皇帝看,后来内阁的权利大了,翰林院的官员大多数都跟内阁官员是师生关系,因此借着查阅资料的名义进入皇史宬书库就被默许。偷盗一般在冬天,他们在早晨进皇史宬书库办公时随身携带一件棉袍,打成包袱的样子背在肩上。下午离开皇史宬书库时把棉袍穿在身上,包一册《永乐大典》出来,看守人员毫无觉察。

锦衣卫和东厂办案是秘密进行的,但查清楚之后,竟然牵扯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