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兵器谱 >

第168章

大宋兵器谱-第168章

小说: 大宋兵器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地宣传,还有比齐云社好汉更好的人手么?

“吴都指挥把辽狗的头颅送到这里,就是要给辽狗一个下马威,我们帮吴都指挥送到。”

“一定要送到”

“嗯,附近有辽狗的驻军,我们得给送个消息去。”

百姓自发的分派起来,派出几个能说会道的人赶去给辽军送信。果然,没多久,一队辽军闻讯赶来,见了这么多的人头,个个脸都绿了。他们听百姓说起,还以为百姓是诳他们,哪里想得到,全是真的。

这事要是让耶律洪基知晓了,那还得了?必然是雷霆之怒。可是,若是不报,又不可能。想来想去,只得派人向耶律洪基报讯。

辽军小头目马上派人向上级汇报,要求派兵前来,把这里看守起来。看守起来,等待耶律洪基的旨意是必然之事。没多久,辽军赶了来,要把百姓围住。按照他们的想法,这消息无论如何是不能泄露出去的,不然要助长百姓的气焰,会让他们付出惨重的代价。

一见情形不对,百姓发一声喊,一哄而散,辽狗就是想围捕都不行。

百姓是个个兴高采烈,兴奋不已,飞也似的跑走了,一边跑一边说个不住。

“这里是宝光寺哦”

“宝光寺又怎生了?”

“哈哈人头出现在宝光寺,这是对辽狗的挑衅与轻蔑。”

“送人头作贺礼,本就是挑衅与轻蔑,这何须说?”

“不一样完全不一样太宗官家北伐燕云,就是驻跸于此,在这里指挥收复幽州的战事。可惜的是,太宗官家战败,不得不乘驴车而逃。你知晓,太宗官家是从哪里上的驴车么?就是这里”

“哈哈辽狗一定会气得吐血”

抱歉啊,今天写了千把字不得不出去,回来就这时间了,今天就一章了。明天还有人来,能不能写还不清楚。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八)】

“隆隆”

一阵如雷的蹄声响起,震得地皮都在颤抖,冰雪飞溅,只见一队辽军直朝宝光寺驰来。

这支辽军队伍整齐,个头极是高大,声威不凡,正是皮室军。皮室军是辽国最为精锐的军队,是辽国皇帝的禁军,每当皇帝出行,必有皮室军护卫。

这次也不例外,耶律洪基骑在高头大马上,给皮室军护卫在中间。此时的耶律洪基脸色发青,一双眼睛发绿,碧幽幽的,再也没了平时的龙虎之气,气色不佳,精神不振。

他紧抿着嘴唇,一语不发,凝视着前方,双眉紧拧,成一个川字。

一众大臣紧跟在他身后,没有人说话,个个脸色难看,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

新年里,原本该好好欢喜欢喜,更别说还是攻宋之战马上就要开始了。对于宋朝,辽国君臣没有一个人放在眼里,只要辽军出动,胜利是十拿九稳的事情,只是在于大小罢了。按理说,他们应该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然而,他们却是如此一副样儿,要不是亲眼看见,任谁也不会相信。

这都是因为吴骥的一通贺礼,惹得耶律洪基暴怒。在大年夜攻下涿州不说,还斩下一千颗辽军头颅,连同耶律昭这些将领的头颅一道送到宝光寺来,说是要送给耶律洪基的新年贺礼,任谁知道了都会气个半死。

这是挑衅

这是轻蔑

是赤luo裸的抽辽国的脸

是对耶律洪基无上威严的践踏

耶律洪基没有当场气死,算是他肚量大了。

吴骥这份贺礼,可是把辽国满朝文武吓了个半死。辽国自从创建以来,经历了不少大风大浪,就从来没有如眼下这般,给人如此挑衅的。更别说,涿州是坚城,从来没有丢掉过,如今,给吴骥一举攻下,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宋朝已经剑朝幽州了。幽州若是不保,燕云必然不保。燕云不保,意味着辽国会一落千丈,其实力会给大为削弱。

可是,这都不是让辽国满朝文武惊惧的。让他们惊惧害怕的是宋军强悍的战力

涿州之坚固,不需要说的,就是出动十万大军强攻,也不见得能一举攻下。可是,就是这样的坚城,却给吴骥一举拿下,虽说是赚城,这也弥足惊人了。

更别说,涿州驻军好几万,即使遭到突袭,断不会连半个晚上都坚持不了。事实却是如此,驻守涿州的几万大军,愣是没有坚持半个晚上,就给宋军打得灰飞烟灭。这不是因为辽军的战力不行,而是因为宋军的战力太过强悍了。

如此强悍的战力,只有唐军才具备,就是说,眼下宋军的战力已经可以与唐军媲美了。尽管如今的辽军与唐朝时期大为不同,强悍了不少,辽国君臣却是知道,辽军的战力仍是比不了唐军。

如此一来,辽国君臣敢不惊惧么?

惊惧归惊惧,却是咽不下这口恶气,耶律洪基决心要亲眼看看吴骥送给他的这份礼物,带着人马赶来宝光寺。

其实,耶律洪基完全可以派人把这些所谓的礼物弄到他的行宫去。可是,此地不同,有着非凡的意义,是以他决定亲自前来。

宝光寺离行宫并不算远,没要多少时间,一行人就赶到了宝光寺。远远看见给辽军守卫着的车辆,耶律洪基的脸色更加难看了,一拍马背,疾驰而来。

来到近前,耶律洪基飞身下马,快步来到车辆前,一个亲卫就要掀起遮盖的布,却听耶律洪基暴喝一声:“滚”

喝声如雷,震人耳膜,威势不凡,亲近吓得不轻,逃也似的离开了。

耶律洪基上前,掀开布,只见满车的人头,刀口是新的,砍下没多少时间。至于是不是辽军的人头,耶律洪基一眼就辨别清楚了,这些绝对是辽军的头颅,绝对假不了。

“耶律昭”

耶律洪基眼睛一扫,就看见了耶律昭的头颅。只见耶律昭一脸的恐惧之色,一脸的不甘,一双眼睛瞪得滚圆,怒视前方。

对耶律昭,耶律洪基很是了解,这是一个胆大过人的人物,要他如此惊惧难安,可见他经历的事情有多恐怖。

“呼呼”

耶律洪基胸口急剧起伏,好似牛在喘息一般。

读了吴骥的信,耶律洪基就相信此事不假,气得不行。此时,他亲眼见到吴骥送来的礼物,心中的难受再度涌上来,他的胸膛都快气炸了。

“卟”

耶律洪基嘴一张,就是一口鲜血吐出来,身子摇摇晃晃,就要摔倒。幸得韩举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他。

群臣检视着这些头颅,个个一脸的惊惧之色。这些是正宗的辽军人头,没有一颗假的,他们看着人头,仿佛看见宋军的屠刀在砍杀辽军一般。

不,准确的说,是宋军的屠刀劈面朝他们砍来

“宝光寺”

就在群臣惊惧之际,只听一声惊天动地的咆哮响起,只见耶律洪基一双眼睛瞪得滚圆,盯着宝光寺,直接石化了,一动不动,要不是他的胸口急剧起伏,气息粗重如牛喘气,一定把他当作了雕像。

“宝光寺?”

“这有何干系?皇上用得着如此生气么?”

契丹人信佛,对佛寺保存得很好,不敢有丝毫冒犯之心。可是,此时的耶律洪基瞪着宝光寺,一双眼睛似欲喷出火来,打量着宝光寺就象在瞪着仇人似的。

一众大臣不由得纳闷了,这佛寺又怎生招惹了他?

“闭嘴”

萧律是都元帅,长年坐镇于幽州,当然知道原因何在,大声喝斥起来。

“萧大人,这是为何呀?”一众大臣摸不着头脑,很是奇怪,不得不问询一句。

“这个……”萧律打量了一眼耶律洪基,却是不好回答了。

他知道原委,却是不敢说,怕刺激耶律洪基。耶律洪基今天气得不轻,吐了很多血,若是他再说出来,那不是狠狠抽他的耳光么?他一定会再度吐血的。

“说给他们知晓”

就在萧律犹豫着,要不要说的时候,只听耶律洪基说话了。耶律洪基不住吸冷气,强迫自己平复下来,却是无论如何不能平复,反倒是越来越怒,又差点吐血了,打量着宝光寺的目光更加仇恨了。

“各位大人,事情是这样的。”萧律应一声,面对群臣,不得不细说经过:“吴骥把头颅放在此处,其用心险恶,是对大辽的挑衅,是对大辽的侮辱,是对大辽的轻蔑……”

一张口就是一连串的大罪扣在吴骥头上。这些都是废话,吴骥攻占了涿州,还送来这么多的人头,只要不是猪,都知道这是挑衅,这是侮辱。

萧律不却理睬群臣怪怪的脸色,接着道:“这事就要从当年赵匡义北伐说起。”

“和赵匡义有关?”群臣更加不理解了。

“赵匡义在灭了北汉之后,自以为武功盖世,不把大辽放在眼里,率领数十万大军北伐,妄图一举收回燕云十六州,真是狂妄”萧律嘴角一裂,很是不屑的道:“耶律斜轸元帅足智多谋,不与之硬拼,yin*赵匡义北上,直抵幽州城,再伏兵四起,一举击败赵匡义,赵匡义不得不乘驴车而逃。你们可知,赵光义当时在哪里指挥进攻幽州的么?你们可知赵匡义在哪里乘驴车而逃的么?”

话都说到这程度了,只要不是猪,都能明白,不需要萧律再说了。

“宝光寺”群臣总算是反应过来了。

“没错就是宝光寺”

说话的是耶律洪基,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调整,总算是把一口怨气压了下去,略略平复下来,转过身来,打量着群臣,道:“吴骥把大辽勇士的头颅放在这里,那就是在告诉朕,南人如今要雪耻,要报仇,要收复燕云十六州”

宝光寺是宋太宗驻跸之处,是宋太宗逃跑之地,是宋朝的耻辱。如今,吴骥把人头放到这里,那就是一个信号,一个极其强烈的信号,宋朝要雪耻,要报仇,要打进幽州,要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信号。

“南人可恶”

“南人痴心妄想”

“一定要狠狠教训南人”

吴骥这一举动,狠狠的刺激了辽国君臣的神经,他们要不愤怒都不行。

把辽军的头颅当作新年贺礼送来,这本身就让人不能接受,辽国君臣气愤不已。更别说是放在辽国的荣耀之地,其挑衅意味更加明显。

想当年,耶律斜轸打败宋太宗,来到此处,是何等的意气风发,那时节,辽国举国欢腾。而眼下,耶律洪基君臣来到这里,却是怒气喷发,气得不轻,这讽刺意味相当的强烈。

“大辽的勇士们,你们能容忍南人的挑衅么?你们能容忍南人的侮辱么?你们能容忍南人的讽刺么?”耶律洪基是天生的演说家,几句话说到群臣的痛处了。

“不能”

“不能”

“不能”

惊天动地的吼声响彻天际,直上云霄,彻得九天这上的浮云为之碎裂。

“大辽的勇士们:朕命令你们,拿起弯刀,背上弓箭,骑着骏马,杀向南朝”耶律洪基猛的拔出弯刀,朝南一挥,刀光闪耀,气势威猛:“大辽的勇士们,用你们的弯用砍下南人的头颅用你们的弓箭射穿南人的胸膛大辽的勇士们,杀光南人,迫使南人的妻女在你们怀里痛哭”

“杀光南人”

惊天动地的吼声再度响起。

PS:人已经到了,这章是我挤时间写的,今天就这一章。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九)】

西夏,兴庆府,西夏皇宫。

西夏皇帝李秉常正与一群大臣饮宴,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其乐融融,好不快活。

过年,本就是欢喜的时候,聚在一起吃肉喝酒,庆贺新年的到来,是应有之事。更别说,今年对于西夏来说,那是充满希望的一年,是西夏历史上最有希望的一年

宋朝和辽国开战是铁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而且这仗一打起来就是不死不休,轻易不会罢兵。这两国打得你死我活,就便宜了西夏这个渔夫。

宋、辽、西夏本就是三国竞逐,争霸天下,各显其能。在这三国中,西夏的实力最弱,无论是从军事,还是从经济上都不具备与两国争霸的实力。对于西夏来说,最好的结局就是宋辽相争,西夏得利。

这点,已经在历史上得到了验证。在宋朝创建之后,宋朝一直与辽国打得你死我活,西夏从中渔利,两边讨好,最后竟然独立出去了,建立了西夏国。

西夏所占的地盘很小,不过宋朝三两个“路”那么大,竟然没有给宋朝灭掉,反而建国了,实在是个奇迹。这奇迹之所以能够诞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宋辽大战,便宜了西夏。

自从颤渊之盟后,宋辽两国虽然时有摩察,总体来说,还是相对克制,不再象以前那般打得不可开交,使得宋朝能够集中大量的兵力来对付西夏,使得西夏的日子很不好过。同时,辽国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西夏没有好脸色,这让西夏很是不满,一心盼望这两国再象从前那样,打得你死我活,西夏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去岁,辽国吃了大亏,丢了脸面,按照耶律洪基的性子,他万万是不可能就此罢休,他一定会出兵报复。而且,他的报复必将是空前绝后的,这仗一打起来,必然是没完没了,你死我活。

一旦宋辽两国大打,得利的必然是西夏。为此,李秉常派人与耶律洪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