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乱世草头王 >

第266章

乱世草头王-第266章

小说: 乱世草头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已经是不可能。

为缓解对资源的需求,广田在继续与英美法交涉的同时,又借与中国停战建立的联系,厚着脸皮派遣了一支谈判团进入中国,也请求中国政府给与日本石油公司等同英法美德等国同样的石油勘探开采待遇。同时这个谈判团还肩负获取中国煤、铁等资源的谈判任务。

中国新政府在郭清、方先本等“唯利”分子的控制下,对这些国家石油公司的开采请求都设定了极高的捆绑条件,这让日本参谋部在一边想方设法制定迟滞中国建设发展同时,一边为争取资源却又恨不得,中国提高那些对中国工业化极为有利的捆绑条件内容,将英法美德全部吓走。

正是这种矛盾心理,让日本对已经获取东南亚资源的英法美等国越来越怀恨在心。众多日本政客以及军人认为,没有这些国家的参与制约,也许东南亚早在一战中就成为了日本的资源供给区,那日本所谓的“大东亚”计划必然已经完成。

为此,已经陷入财政困境的日本在与中国谈判的同时,不仅极力拉拢已经在中国有极大经济势力的德国,并且为挑拨英法与中国的关系,减少竞争压力,经其参谋部策划,西南边境上一场秘战正在陆续上演。

6月20日,“一支身穿中**人服饰的小型队伍忽然出现在缅甸境内,对边界地区英缅军驻点猛烈袭击,打死打伤22人,彻底摧毁一个驻点。”6月23、24日,边境地区再次发生两起冲突,7月初,英缅边境被袭击据点数目不断上升,一时之间中缅边境立刻又处于紧急状态,英缅联军与中国南线军队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战争。

英国大使严词指责中国政府一边声称没有组织过任何军事行动,一边“无耻偷袭英缅边境军队”。同时,英国大使还向中国政府出示一份冲突中被抓获的战俘审讯材料,材料上有照片清楚的显示着俘虏为几名身着中**队迷彩服饰的“军人”。

根据英方表示,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亲自过问俘虏审讯工作,所有俘虏只对中国语言有所反应。事实证明,这些俘虏确实是中国人。英国之所以如此大的反应并在几次冲突中保持克制,甚至英缅联军总司令亲自过问几个俘虏的审讯工作,其实有英国的苦衷。此时在西线战场上,德军推进的速度大大超过英法两国预期,仅仅一个月时间,德军在北欧已经取得其预定战略意图,此时德军兵锋一转于7月1日,以上百架飞机以及装甲部队和空降部队猛然袭击中立国比利时和荷兰的城市和机场,为陆军绕过马奇若防线入侵法国开辟道路。

由比利时、荷兰等国的地理位置,英法联军当即明白德军要通过两国自法国后翼对其进行迂回包抄,然而明白归明白,英法联军此时已经来不及对比利时、荷兰等国进行支援,只能眼睁睁看着德国对其进行“闪电般的进攻”。

英法联军赖以为铜城铁壁的马奇若防线失去其应有作用,摆在英法联军、尤其是法德交界的马奇诺防线上上百万军队面前的是,继续苦守防线还是尽快撤离回防巴黎的严峻问题。刚刚上任的丘吉尔还没来得及进行任何战略调整,就已经不得不面临失败。

此时,为集中兵力进行欧战并防守本土,英国政府以及丘吉尔本人都极不愿意亚洲发生针对于英法的战争,那将极大牵制其自身兵力。因此当中缅边境发生一系列不同寻常的冲突后,包括丘吉尔在内,都对此极为注意。

此前,因中日战争德国曾大量帮助中国建设工业基地,丘吉尔非常担心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已经与德国达成某种针对英法的秘密协议。以中日战争中中**队所体现出来的战斗力,英法方面没有任何理由轻视这场“莫名其妙的冲突”,甚至将其当成中**队总进攻前对英缅军的侦查探测。

这场“莫名其妙的冲突”也同样给吴克带来困惑。虽然吴克对西南不是没有野心,但时机没到这样的冲突根本没有必要。当李宗r再次拿着英国大使传来的抗议声明和吴克进行细谈过后,郭清立刻约见英大使,提出中国方面愿意派人参与对“俘虏”的审讯工作以揭示事实的真相。

郭清这一要求立刻获得英国方面同意。“俘虏”在英**方控制下接受审讯,英大使不用担心会出现“伪造、抵赖”现象发生,同时,英国方面从内心也希望这场“冲突”与中国政府无关,尽管他们已经证明那几个“俘虏”确实是中国人。

第四卷 大战 第五卷 博弈 第260章 暗战

7月4日,几名中**方审讯专家出现在缅甸境内,随后吴克就得到一份更为详细的审讯报告。“俘虏”经几次试验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确认是中国南方人,然而中国审讯专家从细节上敏锐的发现,这几名“俘虏军人”显然经过严格军事训练,但行动之间的动作却与中国正规军的军事动作有很大区别。

这一发现立刻引起英方注意,随后经过一系列刺激证实,几名“俘虏”很可能接受的日式训练。有了这一发现后,英国大使的抗议声立刻就小了很多,这些英国佬立刻将日本拉入了怀疑之中。毕竟日本在中国台湾和满洲占据那么多年,有一些亲日的中国人参与到日军之中也很正常,当然,他们也不可能因为这一发现就消除对中国的怀疑。

最终,这场冲突就在双方的克制和对边境地区的联合打击下,慢慢归于平淡,但是英法、中国、日本之间的裂缝却又加大许多。

英国方面持怀疑态度,可中国方面却已经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了。很明显,小鬼子不甘心自己在打仗的同时,中国获得修整发展的机会,已经悄悄的在西南地区制造矛盾,企图破坏中国政府好不容易得到的安定局面。

毕竟中国恐怖的军力已经让日本大为吃惊,如果再快速进行工业化发展,那作为邻国日本即使取得远东都将面临中国的极大威胁。所以,日本大本营觉得无论如何。在自身能力不及地情况下,也要想方设法为中国制造麻烦,牵制中国发展。

“嘿嘿!贼心不死啊!玩阴的中国人也会,等着吧。不整死你们这帮垃圾我就算枉来这么一遭!”

军事会议开完之后,吴克拿起那份审讯报告,咬牙切齿的暗自发了一番狠,随后立刻将马怀仁叫了过来。

“老马。那边的事情都准备好了吧?”

“从去年开始就准备妥当,那边地兄弟早就等急了,现在只等司令一声令下!”

此时的老马和过去已经有很大差别,在新政府组建后,他从戴l手中又接手了一部分力量,使得他实力大增,情报工作做的更加完美出色。即使是戴l在几次私下动作被马怀仁点破后,也不得不服服帖帖的甘居第二。手机站“我也想早点下令。可惜此事必须做到绝密,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轻则使我们在那边的所有产业全部丧失。重则会引起两国交火。那时我们正在与日本酣战,国内局势也不稳定。我不能以葬送国家前途为代价来冒这个险!”

吴克听着老马有些抱怨的话,不急不忙的吞了一口烟,仔细向老马解释。马怀仁回忆了一下一年前的局势。不禁非常认同吴克这一说法,因此接口说道:

“司令的顾虑非常有理,那时一旦暴露,我卫**将在与日作战的同时,即可能遭受来自英法美甚至得到资助的国内其他势力围攻,后果确实非常难以想像。此时国内局势已经逐渐稳定,日本问题也大部解决,司令是要开始执行么?”

“你说对了!小鬼子阴我们一下,我们总不能无以回报吧?你现在就去组织执行,在此之前我会命令潜艇部队伪装成日式潜艇,去菲律宾海域给那些家伙们制造一些麻烦,为将来转移视线做准备!”

“是,卑职这就立刻去办!”

说着话,马怀仁转身就要出去传达命令,不过刚走到门口,却又被吴克叫住,

“老马,告诉兄弟们千万记住隐秘行踪,同时,告诉他们有些事情要做的隐隐约约,最好仅仅露一点点蛛丝马迹即可,否则将可能过犹不及,增添不必要麻烦。”

“是!我一定让他们掌握好分寸!”

马怀仁走出办公室后,一场针对日本地反报复也在吴克紧张的关注中开始拉开序幕。

纷乱的战局因日本对俄进攻,并在中国惨败,英法美等也大力支持日本,让吴克已经不敢再以过去地历史来对未来进行预计。虽然此时欧战形式在历史车轮推动下,依旧如同记载中那般演绎,但是吴克却不敢相信偷袭珍珠港以及太平洋海战还会继续发生。

然而历史惯性的巨大能量超出了吴克地想像。丘吉尔上台后,面临德军即将攻破法国直逼英伦三岛的空前压力,开始思索着怎么加大盟友的范围牵制德军行动,处于德国东部地军事大国俄国不可避免的成为了丘吉尔的首选目标。

为了英国的利益,丘吉尔愿意与这个红色帝国进行妥协,以达成暂时的合作关系,共同对抗德军进攻。丘吉尔分析俄军在芬兰的行动,已经得出斯大l正在积极部署对德军的防御,从这点上看,双方都有合作的需求。

不过,因为张伯伦一直以来对俄政策的影响,丘吉尔明白拉俄国进入同盟圈并不是三言两语的事情,首先英法美还在对日本进行物资支援,支援日军在北亚地区对俄的军事行动,这点必将大大影响他拉拢俄国夹击德国的策略。

以斯大l的性格,丘吉尔相信,在日本问题没解决之前,这种同盟很难达成。何况据军情六处报告,德、俄之间似乎签有某种秘密协定,虽然这种协定从俄军占据芬兰可以看出并不稳固,但要拉拢俄军分化瓦解德、俄之家的协定,英国首先也必须给斯大l一些好处。

毕竟当初斯大l为遏制德国发展,曾一力建议英法进行联合制约,可惜在那个“目光短浅的前任”的指挥下,这种机会被白白丧失,还平白得罪了斯大林。为此,丘吉尔已经将自己的想法在法、美高层中进行传播,准备在适当时候弥补与俄国之间的裂痕。

霸道的丘吉尔在中缅边境事件中对日本已经产生极大不满,此时为执行自己这一策略,在约见日本驻英大使时,毫不客气的向日本政府表示了自己的想法。

“目前英法联军正在与邪恶的德国进行一场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贵国与德国是协约国,我希望贵国能够立刻与德国断交,否则我国政府将对供应贵国的物资采取禁运。”

同样英外交部远东司司长克拉克在出使日本时也委婉表示,愿意为日本和俄国进行调停。但以俄国目前的局势以及斯大l的霸道,这种停战必然将以日军退出辛辛苦苦占据的远东为基础。这一点日军大本营根本无法接受。

英国政策的微妙转变立刻引起了日本政府的注意,同时丘吉尔的霸道和克拉克的恐吓威胁更让日本政府以及日军大本营产生强烈不满。

但是在不得罪英国的前提下,日本也同意了克拉克的调停,日俄两国在大战继续展开的同时,双方代表于印度展开谈判。日方代表坚持以中西伯利亚作为停火线,而俄方代表受斯大l指示,要求日军立刻无条件退出远东,并补偿俄方在远东的经济损失。

谈判在双方的坚持下,历经一个星期根本无任何实质性进展,双方代表都知道,最终的结果不在谈判桌上而是远东战场,斯大l有信心收复远东、日军大本营也相信彬山元可以牢牢占领远东,这场谈判不过是个过场而已。

交战两国不急,英国却着急了,欧洲战局越来越紧张,丘吉尔为给俄国一个好印象,命令英方参与调停的代表不断对日方施加压力,以逼迫日本满足斯大林的要求。日本政府此时因对英美等国的物资极为需求,虽对英国如此作为极为愤怒,却又不得不寻找各种借口以图拖延。

于此同时,几艘“日本潜艇”开始在太平洋、印度洋偶尔出没,英美海军发现,在菲律宾以及印度、新加坡、马来亚等地区,也忽然出现几颗零星水雷漂浮在各大港口附近。

明里示弱,暗中威胁,英国方面当即判断这是日本在向自己示威。奈何霸道强硬的丘吉尔根本无视“日本”的这种威胁,反而将美国也拉入到恐吓日本的行列之中,加大对日本的逼迫力度。

1940年6月末,德军自比利时东部阿登森林地区撕开法军防线,古德里安率装甲集团军全歼法军第九集团军,随后突破色当隘口、马斯河防线,一路向南、向西,进逼英吉利海峡,打开通往法国巴黎的门户,将英法联军在比利时的部队与法国南部的部队拦腰切断。

随后,在德**部的命令下,古德里安由一路西进转而变为挥师北上,以占领英吉利海峡诸港口截断英国海上支援,包围英法在比利时的联军为目标,顶着英法联军空中打击一路猛攻。7月10日,德军在古德里安的指挥下经过激战,终于完成既定目标,控制西部除敦克尔克之外的各大港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