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柄大明 >

第149章

权柄大明-第149章

小说: 权柄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张九四率领部署,投降了鞑子。”

没骨气的人,造反都造了,还又投降了。就连张三五,现在也绝对看不起这些人,这是无法成大事业的人。

那一晚,沉重地打击了张九四等人的信心,那群乌合之众,一旦吃了败仗,再遇到官军,一战便逃,也是有可能的。

而张九七这个家伙,是他们四兄弟里面最小的,也是最能惹祸的一个,后世的记载里,张九四的这个弟弟,可是犯了相当大的数个错误的。

而他又是手张九四最疼爱的一个弟弟,为了救他,张九四居然降了。

不过,这也符合张九四的性格,历史上,张九四投降元朝可降了不止一次。

陈风关心的,是投降之后,高邮府是怎么对待的。

“高邮知府如何处理?”陈风问道。如果要是换上个强硬一点的,那么,这些人投降了之后,全部杀掉,也就算是给朝廷少了个祸害。但是,某些文人总是满口仁义道德,希望来用仁慈来感化对方,这个高邮知府李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虽然张三五还没说,陈风也隐隐有了预感。

“现在四方****,高邮知府李齐决定感化这些人,他向皇上请功,同时,请求赦免这些罪民,而且,他还给张九四四兄弟起了新的名字,分别叫做张士诚,张士义,张士德和张士信,诚义德信四个字,希望他们能够为朝廷效力。”张三五说的时候,似乎还带着讥讽的语气。

李齐是脱脱更化之后,考取功名的一个儒生,穷酸文人一个,在这乱世之中,他这样的人,根本就无法立足。

陈风无奈地摇了摇头,他现在还不能露面,如果他去高邮府劝说,那他就越权了,而且,他的官职还不够。

“那么,在投降的人里面,有没有丁成贤?”陈风问道。

“没有,听说兴化城战斗失利之后,因为是丁成贤献策,所以,张九四把丁成贤淹死了。”张三五说道。

丁成贤,这个陈家的罪人,就这么死了?恐怕他要是知道会是这样的结局,也不会有当初的行动了吧?在陈家做个管家,有头脸有地位,吃喝不愁,还阴谋算计个什么劲。

“继续关注兴化方向的情况。”陈风说道。

张九四现在投降了,还改名成了张士诚,他的这次投降,恐怕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又会揭竿而起。

这些,和历史上的都非常相似,陈风也知道,李齐招降他们,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想把他们编入军队,调走去镇压其他地方红巾军的起义。不过,他的这点心思,根本就瞒不过张士诚,张士诚的投降,只是缓兵之计。

“是。”张三五答应了一声,走了出去。

上次在兴化城的战斗,让他们之间的关系又近了一层,张三五四人对于陈风的敬佩,又增加了十分,他们现在,是绝对的效忠,对陈风的命令,那是坚决执行。

五个人,打垮了围城的暴民,斩杀无数,这无论让谁看,都是经典传奇的一战了,可惜恩人不让说,否则,恐怕大江南北都会传遍恩人的勇猛。

蒙古人入主中原,仅仅百年,就再次被赶了出去,这里面,主要的是历史的必然,当然,也有很多偶然性的因素,比如,现在李齐要是把张九四给干掉了,那么,就不会出现一位占据江南最富庶之地的诚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诚字,居然还就是李齐给起的。

张九四,一直都被那些鄙视他的人戏称为张狗屎。

张士诚归附了,不过,他依旧会反叛,陈风救陈白普,是为了他自己,而陈守谦是陈白普的爹爹,所以,关键的时候,也是要拉一把的。

这个天下,马上就要乱成一团了,陈风接到的其他消息中,濠州的郭子兴,此时也起义了。

陈风可以不关注刘福通,甚至师傅彭和尚也可以暂时放在一边,但是,此时还小小的郭子兴,却是他最关心的。

郭子兴起义了,汤和会去参加,而汤和参加之后,就会拉上朱重八。

想起那个如净和尚,陈风就思绪万千,现在,各地的起义,已经比历史上早两年发生,如净和尚此时,做好准备了吗?

而陈风最担心的,就是现在由于他的穿越,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那么,最后得到天下的,还会是那个朱重八吗?

所以,陈风不会在朱重八跑到濠州投奔郭子兴之后,自己也屁颠屁颠地过去,他需要再观察观察,确认朱重八是真命天子;同时,他得出现在朱重八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雪中送炭。

现在趁着时局还算是稳定,多赚点钱再说。

送走了张三五,陈风一直都在考虑最近的形势。现在扬州城还算是稳定,在张士诚未有足够的势力之前,根本就没有能力来攻打扬州城,所以,他现在的思路,还是放在了赚钱上。

只有赚足够的钱,才能够养得起军队,现在,朝廷已经开始允许民间一些爱国之士养私兵主动抗击反贼了,陈风计划将窑厂的人,再扩大些规模,达到一千人。

“老爷,沈富和沈旺两人来了。”正在这时,小翠进来向陈风说道。

第214章 冲水马桶

这两人来了?由于现在沈惠已经在烟雨楼里成为了正旦,所以,这两人也就算是和烟雨楼有了关联,至少沈富要来看看自己的女儿,这是天经地义的吧?而且,由于沈家和陈风开始做生意了,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就加深了。

“请他们进来。”陈风说道。

想到那次和沈惠的亲密接触,这个沈万三,搞不好又会是自己的一个岳父,想起来,陈风就有些头大了。

“陈大人,在下和旺儿又来叨扰了,这几个月来,惠儿在你这里,也添了不少麻烦吧。”一见面,沈富倒是非常客气。

“仲荣兄,你就把烟雨楼,当作自己的家好了,以后来扬州,就住在这里吧。”陈风说道。

“这怎敢打扰陈大人,惠儿在这里,就已经算是破例了。”沈富说道:“这次,我运了两船的瓷石粉,害怕下面的人办不好,就亲自运到扬州来了。”

两船的瓷石粉?听到沈富这么说,陈风心中大喜,窑厂那里早就做好了大规模生产的准备,现在,就等着这个东西了。

沈家才是做大生意的,数量从来都是用船来说的。

“仲荣兄太客气了,只要运到沿海,我派人去拿就行了,旅途劳顿,辛苦了。”陈风说道。

“给陈大人帮忙,这是在下的荣幸。”,接着,沈富试探性地说道:“那地砖,不知何时能够装船?”

现在已经进入冬季,粮食等生意,已经做完了,而将这地砖,运到南洋去骗那些土著,说不定,一块地砖就能换回个象牙来,沈富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有了这些瓷石粉,一个月后,就能够先给仲荣兄一批货,一万块地砖,不少吧?等到再过一个月,年前的时候,再给仲荣兄三万块。”陈风心里算计了一下,说道。

这年前就能够有四万块地砖了,也多少凑够了两条船的运量,沈富说道:“如此,就多谢陈大人了。”

双方客气了一下,一旁的沈旺终于忍耐不住,说道:“陈大人,现在运河未通,我们的货物,能运输过去吗?”

沈旺已经知道,这地砖是从北方某处运来的,就得通过运河,而运河,在徐州被芝麻李卡得死死的。

“旺儿,你又多心了,陈大人既然说了,那就一定有办法。”沈富立刻教训道,接着,脸上带着微笑,向陈风说道:“陈大人,让您见笑了。”

“不,旺儿考虑得很周道。”陈风说道:“这徐州,恐怕已经是强弩之末,我估计,最多半个月,脱脱大人定能破徐州而还,到时候,水路自然就通了。”

历史上,脱脱打了一个月,徐州城就破了,而现在,已经过了一个月,因此,陈风已然猜出,芝麻李他们绝对坚持不了太久。

可惜,城破之后,那些百姓都遭殃了。

听到陈风如此肯定,沈富和沈旺两人都很高兴,他们的生意主要是海运,比如,从海上运粮到大都去,不过,冬季的时候,北方海域气候复杂,海船容易出事,还是走运河安全。

沈家这次积压的粮食,也不是个小数目。

“陈大人,这次地砖的生意,还多亏了您的帮忙,我们之间的合作,非常愉快。”沈富说道。

“仲荣兄,这次,我还有个不情之请,有些让仲荣兄为难了。”陈风说道。

不情之请?沈富在脑子里快速地旋转一遍,也没有想到是什么东西,难道,是为了惠儿的事?沈富心里无数个疑问,嘴上却说道:“陈大人,有什么需要,您尽管提,在下一定会全力而为。”

先夸下海口再说,反正对方也一定是要说出来的。

“是这样的,我们陈家,也想向海外发展一些生意,不过,却没有门路,所以,想要让仲荣兄带个路,我们已经在平江,订了两条海船,明年应该能够下水。”陈风说道。

原来是为了生意,听到这里,沈富在急速地思考着。

沈家能够富甲一方,和进行海上生意有很大的关系,直到现在为止,沈家一半以上的利润,都是靠海上得来的,而能够有这样的利润,很大的一个方面,就是现在敢下海进行贸易的人并不多。

海上处处都是危险,有很多的未知。

陈家居然也想要向海上发展,他们好端端的做盐商还不够吗?现在有了陈风这么个在大都内当官的人,官盐的生意,应该能做得更大。

而他们也没有别的方面的生意,要是自己带他们下海,岂不是,要将自己的那些生意,分一部分给陈家?

一瞬间,沈富犹豫了,他知道,要拒绝陈风是不明智的,但是就这样带他们上路的话,自己又吃亏了。

看到沈富的样子,陈风说道:“仲荣兄,请移步。”

说完,陈风站了起来,向外面走去。

这是要去哪里?

沈富有些摸不着头脑,自己只是还在犹豫而已,又没有拒绝,这个陈大人不会就这样要赶自己走吧?

看着陈风,是向楼梯走去的,还真的是要下楼。

沈富脑子有点晕,如果这个陈大人就这样赶人的话,那这个人也不值得深交了。

不过,现在利用自己的权力来打压别人的官老爷,到处都是。

下了楼,陈风并没有向前面的大门走去,而是向后面走。

这一走,沈富又糊涂了。

沈旺也跟在后面,满是疑窦,这个陈大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嘎吱!”一个门被打开,陈风说道:“仲荣兄,请进。”

原来是来参观啊?沈富伸出了左手,说道:“陈大人,你先请。”

两人让着,走了进去,顿时,沈富眼前,出现一个从未见到过的房间。

整洁,干净,这墙壁光亮异常,似乎能映出人影来,这是把地砖,给粘到墙上来了?又不像是地砖,地砖没有这么光滑,釉面如此干净,就是皇宫御用瓷器,恐怕也就是这个水平。

看着沈富的表情,陈风就知道,这个家伙心动了。

只见沈富走上去,抚摸了一下墙面,然后又用手指头敲了敲,再用手掰了一下。

“陈大人,这特制的地砖,怎么粘到墙上的,这么结实?”沈富问道。

怎么粘上去的,当然是用水泥了。

陈风利用窑厂先期试制的水泥以及墙砖,率先将烟雨楼的这间房屋,改造成了—卫生间。

沈旺也进来了,相比沈富,沈旺则被另一个放在地面上的东西吸引住了。

下面小,上面大,像是放在地上的半个梨子,当然,这可是个放大百倍的梨子,上面有盖,后面,还有一个小柜子。

这个东西,表面洁白,也似能照出人影来。

沈旺蹲了下来,用手敲了敲,全部都是瓷的,然后,他好奇地打开了盖子,只见这里面也是光洁细腻,而在最下面,还可以看到一潭水。

原来这是个水桶!只是,这水桶造型也太奇特了吧?下人也太懒了,怎么不把里面灌满了水?

“陈大人,这么贵重的水桶,里面盛放的,应该是圣水了吧?”沈旺说着,想要伸一个手指头进去,蘸一蘸,尝一尝,又不是全喝,应该没问题吧?

陈风扭过头来,看到了沈旺的动作,顿时一惊:“旺儿,那个是马桶!”

马桶两个字,让沈旺硬生生地将手在半空中停住,没有塞到水下面,即使如此,想起刚才自己把这个马桶研究了半天,还是有一种想要呕吐的感觉。

他站起来,哭笑不得:“陈大人,这东西,哪里像马桶啊?”

“绿杨深锁谁家院,见一个女娇娥急走行方便。转过粉墙来,就地金莲。清泉一股流银线,冲破绿苔痕,满地珍珠溅,不想墙外马儿上人瞧见。”这首《塞鸿秋》就说明了古代人的方便习惯,无人之处,随意大小溲。

当然,这是白天,找个地方也就算了,而到了夜间,人们就不得不用一种东西来存放这污秽之物了,这个东西,就叫做马桶。

这种受溲之器,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普遍使用,当时叫做“虎子”,而到了唐代,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