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朝大老板 >

第164章

隋朝大老板-第164章

小说: 隋朝大老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凭什么啊!对我们这些天天在你眼皮底下晃荡的人视而不见,却偏偏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家伙关怀有加,陛下啊陛下,摸摸你的心吧,都偏到大腿上了!
  苏游对杨广给自己拉仇恨的行为也表示无语,剧本不是这么写的好吧?
  “好了,朝会开始吧。”杨广坐下以后,看了看他特意通知过的人,该来的都已经来了,这一点令他非常满意。
  “昨日下午,朕收到了从突厥来的国书,这国书是染干之子咄吉所写。朕这么说,众卿或许已经明白什么意思了,染干在朕离开草原后便亡故了,现在草原的可汗是咄吉。他写这国书来的目的,是为染干求一个谥号,当然,他没忘记请求朕给他加封汗号。”
  杨广说完这话,便让王义开始朗读起咄吉的国书来。
  其实,站在前面的重臣如萧琮长孙晟裴仁基等人昨天晚上已经被召集起来商量过这事了,这国书他们自然也都看过了。
  苏游听完王义朗读的内容,才知咄吉在启民可汗头七之后便开始南下前往榆林了,若是没什么意外的话,他现在已经达到榆林等待杨广加封的旨意了;至于刚才杨瑓误会的关于启民可汗之死,现在朝堂讨论的根本不是重点。
  重点是启民可汗使用什么谥号,还有杨广要给咄吉什么汗号,以及,谁去宣这个旨意;更确切地说,评议谥号和尊号都有有关部门来完成,朝堂上现在要讨论的便是该由谁去宣这个旨。
  “诸位爱卿,有什么真知灼见都说说,集思广益众人一起平章嘛。”
  萧琮颤巍巍地说道,“老臣以为评议谥号和汗号,由礼部尚书杨玄感主持即可;至于安抚突厥新可汗的人选,若长孙晟还能披甲出征的话,倒是不二人选。”
  萧琮显然说的都是大白话,但也就此为这次朝会定下了基调;不过,他后面那句才是真正的废话,长孙晟自从北巡归来以后便行将就木了,若是启民可汗故去的消息传到长孙府中的话,或许这消息就会成为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过,在萧琮之后,内史令元寿、纳言杨文思以及吏部尚书牛弘等人都纷纷发言,他们把人选的范围扩大到了杨玄感史祥李浑柳謇之等人名上。
  前礼部尚书宇文弼被害以后,他留下的位子让杨玄感捡了个漏,而杨玄感原本的职务鸿胪卿则由前太仆卿史祥来担任了。。。。。。。
  苏游站在后排有些百无聊赖地听着他们讨论。
  就他的意愿而言,他最着意的人自然是杨瑓了,若是杨瑓能接下这个任务的话,苏游便可以申请同行,并顺便把图兰朵送回草原了。
  思索了半天之后,苏游到底还是说服不了自己要对图兰朵隐瞒启民可汗逝去的消息,因为这个时代最讲究的便是孝道,如果图兰朵错过了给她的父亲守孝,或许她会恨自己一辈子吧。。。。。。。
  苏游想到图兰朵,真的感觉他有些可怜。
  “苏爱卿,你以为谁更合适?”
  杨广对于众人选出的人选似乎并不满意,事实上他把杨瑓叫来就有重新启用他的意思,只是大家把杨瑓当隐形人太久,自动忽略了他罢了。
  杨广口称苏爱卿,苏游却差点被吓了一跳,苏威早就离开了朝堂,而苏夔级别还差点;那么,苏爱卿也就只能是自己了。
  苏游果断地站了出来,语不惊人死不休地朗声说道,“微臣以为,除了李柱国柳使君杨尚书以及鸿胪卿外,齐王殿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果然,苏游说完之后,前面的大臣大半纷纷回头,随即一片哗然。
  无数人心中都在纳闷,“这苏游是哗众取宠还是休假把脑子都休傻了?难道他不知道外交人才需要什么条件吗?”
  第一,当然是要有可以代表天朝上国的仪容和举止,齐王在这方面倒没什么说的。
  第二,最好是要文武双全,至少要有上过战场的经历。——齐王的文采倒还算出众,但谁见过他玩弓射箭?又有谁能想起他上过什么战场?
  若是故太子杨昭不死的话,他倒可以胜任这重任,毕竟他在汉王造反的时候上过前线,还在前线为伤员做蛋炒饭的时候负过伤并获得了一致好评。
  此时朝堂中的众臣虽然对此时的杨瑓比以前更多好感,却并不看好他能完成这样一个任务;倒是杨瑓听了苏游的举荐后,心中对苏游不由得又多了几分歉疚。
  毕竟还是老部下靠谱啊,横波今日能排众而出,倒不枉我当日的栽培。
  杨广对苏游提名杨瑓之举心内赞赏,却不露声色地问道,“苏爱卿以为齐王比李浑等四位爱卿更合适,不知有何依据?”
  苏游点了点头,随即道,“微臣有些话说出来可能涉及殿下的**,还请陛下先赦微臣妄言之罪,还有,殿下可能隐瞒陛下的罪过。”
  “你这是?好了,说罢。”杨广饶有兴趣地看着他,轻轻一摆手,就此准了。
  杨瑓却皱着眉头,心中呼喊道,“横波啊横波,你可别添什么乱子,要是敢把本王搭进去的话。。。。。。”
  苏游得了杨广的保证,又看了一眼杨瑓,这才继续说道,“齐王殿下可能从未向人提起过,此前他与咄吉已经有过两次冲突了,而且这两次较量中,殿下都稳稳占据着上风。”
  杨瑓苦笑,自己怎么不知道还有这么风光的时候?这苏游吹牛的功夫也的确了得,但不要忘了,牛也需要性生活啊!


336以假乱真

  杨广听苏游言之灼灼,虽然还不知这两位王子的较量是真是假,但脸上的表情却有些阴晴不定。
  听说自家的孩子和邻居家的孩子打架了,而且还打赢了,哪个做父亲的不内心欢喜?又有哪个父亲会傻到把这种欢喜写在脸上?
  杨广自然不傻。
  众臣听了苏游之语,终于慢慢回过神来,想不到苏游竟会另辟蹊径;如果齐王与咄吉有过两次较量且两战皆胜的话,是否文武双全,是否身上带着杀伐之气便都是浮云了。
  如果齐王真能压得住咄吉,这殿中还有谁比他更适合去给咄吉宣旨?
  唯一的问题,或许就只有安全问题了,但陛下会吝惜把东宫十率交给齐王吗?杨广现在对杨瑓的态度,若是众臣现在还感受不到的话,那他们也不用在这朝堂上混了。
  杨广看着苏游把话说完,眼神又转到杨瑓脸上,注视了他一会后才沉声问道,“果如苏游所言?”
  齐王果断地点了点头,他现在对苏游的情感可谓又爱又恨,爱的是苏游在关键时刻给自己提名,恨的却是他找的理由太不靠谱了,但他细细一想,这因和果却是相生相克的,如果苏游的话被证明是哗众取宠,那自己想因此东山再起就算是泡汤了。
  齐王心甘情愿地上了苏游的贼船,此时只是在内心中祈祷不要玩火**罢了。
  “看来倒还真有其事,苏爱卿且详细道来。”杨广暗暗松了口气,他原本还以为苏游今天上朝是来刷存在感的,但现在发现他们两人似乎早就对这事达成了共识。
  既然他们成竹在胸,那这事就好办了;不管是真有其事也好,或只是杜撰的也罢,现在杨广只希望苏游能够自圆其说,他便可以顺水推舟地把这个任务交给自己的儿子了。
  苏游先举起长袖清了清嗓子,这才朗声道,“这第一次交锋,还要说道七月初的时候,当时陛下正在雁门休整,咄吉王子奉启民可汗之命来向陛下请求入关。。。。。。。”
  杨广点了点头,几个月前的事他当然不会忘记,但这事应该扯不到自己身上吧?
  “事情的起因是咄吉的几个下属因多喝了酒在。。。。。。路上冲撞了月容公主,公主的属下便把那些人教训了一顿,由此引来了咄吉;咄吉仗着多喝了酒,虽然知道面对的是大隋公主,但还是出言不逊,由此引来公主不快。”苏游原本想说咄吉的下属是在酒肆里得罪杨素颜的,但话倒嘴边时终于意识到这么说会把她牵扯进去。
  “还有这事?朕怎么没听她说起?”杨广果然是奇葩,苏游说这事的重点不是杨素颜而是咄吉好吧?
  “小儿口角,若受了委屈,自然是找兄长帮忙的,况且大隋与突厥是友好领邦,她若因此找陛下,试问陛下如何自处?”苏游先是点点头,回答完他的疑惑后又接着道,“月容公主与咄吉发生不愉快后便到了齐王的宿处,殿下听说这事自然不能与咄吉善罢甘休了,于是排出暗探监视咄吉一伙的举动,以便趁虚而入帮公主出一口恶气。”
  听苏游如此说,杨广随即点了点头,站在杨素颜的角度来想,她当时还真不应当来找自己;不过,这事真的发生过?看来得找素颜来问问。。。。。。
  杨瑓听苏游说到此时,也不由得点了点头,这事在他印象中的确是发生过的,也不用怕父皇去皇妹那去查证。。
  至于殿内的一众大臣,自是半信半疑地听着苏游有板有眼的讲故事;到目前为止,故事中的齐王的表现得有情有义,那接下来自然该是有勇有谋了吧?
  果然,苏游马上又接着说道,“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了半天的监视之后,探子终于传回了消息,咄吉喝多了酒之后竟然想要掳掠几个大隋的女子带回草原。雁门郡驻扎着陛下的大军,咄吉胆子再大也不敢在陛下的眼皮底下生事的,可他属下的魔爪还是伸向了雁门关几里之外的一个小庄子上,他的两个属下在掳掠的时候遭遇反抗一死一伤。”
  苏游说到此时,眼圈都有些红了,这事没有半分虚假,王宣妻儿之死便是他们的罪证。
  杨广听到此,不由得握紧拳头砸在案上,怒喝道,“咄吉这是色令智昏啊,小庄子上的人都被灭口了吧?你们为何不报!”
  杨瑓却被吓得目瞪口呆,哪有这样的事啊!苏游啊苏游,你到底想干嘛?
  苏游感受到杨广跳跃的思维方式,小心应付道,“回陛下,远水救不了近火啊,殿下当时也是怕庄子上的人被灭口,所以果断地带领我们几个在殿下宿处座谈的马球队员还有十多个亲兵,第一时间赶赴了现场。我们赶得及时,但也只是把颇有些勇力的男主人救下而已,不过,咄吉的十多个护卫的尸体都留了下来。”
  苏游说完这话,又喃喃自语地,“那个被我们从火中救下的汉子对殿下拜了几拜之后,便只身去了突厥,带着仇恨去了突厥。”
  这个故事属于王宣,所以苏游得以说得如此惟妙惟肖,这让最有发言权质疑故事真实性的齐王也是连连点头,他为故事中果断沉稳的自己暗暗鼓掌,也为那个存活下来的悲情英雄而默默赞叹。
  大殿上也是死一般的安静,他们哪敢相信在大隋的土地上突厥人竟然如此肆无忌惮,这还是他们熟悉的盛世大隋吗?
  杨广有些颓然,但他还是努力使自己坐得正值,他倒不是质疑苏游故事的真假,而是想不到悲剧就发生在离自己几里之外的地方。
  自己的子民受委屈了!
  杨广努力地点了点头,沉声对苏游道,“这算是第一次交锋了,你接着说。”
  苏游为求故事的真实性,把榆林郡王宣的故事移到了雁门,想不到竟然就此震住了包括杨广在内的所有人,那么,接下来的故事自然就顺理成章了。
  “殿下带着我们救人的时候,其实咄吉的护卫还有一两个重伤者的,他们临死前竟然吐露了咄吉与大隋某个官员间存在着铁器交易的日期;这个消息在当时来说有些惊世骇俗,齐王自然不会因为一两个突厥俘虏的危言耸听而弹劾朝中重臣了,不过,现在我们都知道这个人是前太仆少卿宇文化及了。”
  众臣听到此,竟不由得一片哗然,他们当然知道宇文化及因走私铁器而差点被杨广处死之事;可宇文化及本来就是杨广的自己人,他的父亲宇文述更是位高权重,所以朝臣们对宇文化及被贬为奴之事都是讳莫如深的。
  事实上,宇文化及也不是第一次因贪财被杨广一撸到底了,但哪次不是大赦天下后便让他官复原职?苏游在此大放嘴炮,就不怕宇文化及秋后算账?
  众臣有暗中骂苏游脑残的,也有为他竖起大拇指的,但不管怎么说,他们脸上也只敢表现出惊讶之色罢了。杨广则难得地检讨自己,沉声对史官道,“事情都做下来了,也怨不得人说,宇文化及恃宠而骄,朕之过也。”
  杨广认错了?
  苏游还以为这是自己的错觉,但他为了尽快化解杨广的尴尬,还是干咳了一下,尔后接着说道,“殿下得到宇文化及与咄吉私下交易铁器的消息后,便对宇文家的商队进行了暗访,可惜的是,调查了几天也每个结果,但俘虏口中他们交易的日期却越来越近了。正当殿下心急如焚之时,一个具有正义之心的官员写了一封匿名信投到殿下的宿处,殿下看了匿名信后,终于豁然开朗了。”
  苏游口中把云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