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老板-第3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军的中路军领军正是刘弘基和殷开山,他们所领的万人队无疑是唐军的精锐。
李世民则率领三千玄甲精骑在后方压阵,待秦军的精骑在步兵方阵前碰过头破血流后,李世民再从后杀出,一举将其击溃。
李世民的战术很不错,问题是刘弘基和殷开山统领的精锐步兵挡不住地方的骑兵冲击,位于前线的步卒很快就在骑兵的冲击中败了下来。
秦将宗罗睺冲垮唐军第一线后,薛仁杲马上统率薛举的三千亲兵冲了过来;这三千亲兵同样是骑兵,战斗力和宗罗睺的五千骑兵相比一点也不差。
一万骑兵的连番冲杀下,唐军的中路彻底崩溃。
中军的崩溃,意味着这场战争的失利,李世民为了把损失降到最小,并未将这三千玄甲精骑投入战场,而是率领三千人且战且退、向东而去。
慕容罗喉和李安远为救李世民,先后战死;刘弘基苦战断后,却是落入薛举的重围之中,力尽被擒。刘文静带兵杀入,终于将李世民救了出去。
秦军与唐军在浅水原这一仗,以秦军大胜而告终,这一战也是唐军自从起义来损失最为严重的一次。
李世民在乱军之中惶惶四顾,几乎想要自裁以谢天下,结果被众将领劝阻;殷开山强撑病体出来,知道唐军惨败,差点晕了过去,不由老泪纵横。
这一仗让李世民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战争不是靠无敌的主帅来打的,至少他需要一支能够执行自己完美战术的大军。
骑兵冲阵的威力给李世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定集关中之财力打造出一只真正的玄甲精骑来,以血今日之耻。
李渊得知前线的消息后,震怒非常,当下调李世民回转长安。
殷开山自悔没有完成李渊所令,主动将责任揽在身上,把自己的疟疾转移到李世民的身上,说自己贪功指挥,酿此大错。
李渊将殷开山重责,又将此战总管全部罢免;刘文静虽有救李世民之功,却也被削职为民。
李世民愧疚之余,只得抱病不出;李渊除了刚开始将他狠狠骂了一顿外,再也没理他。
李世民这些天虽没出府邸,但从房玄龄处也能得知薛举大胜唐军后关中震动、谣言四起。随后李渊调长孙顺德、唐俭等人出马对抗薛举。
唐军利用薛举疲惫之机,小胜了两场,薛举只得暂时按兵不动,两军遂又陷入僵持阶段。
听到这些消息,李世民稍稍松了口气,暗想道,“好在这些功劳都不是大哥所得的,要不然自己这辈子就再也没法出头了。”
正在胡思乱想间,李世民忽然看到长孙无忌欣喜着进了门,开门见山道,“世民,唐王让你前往武德殿。”
514世民奋起
看着长孙无忌面有喜色,再想想最近这段时间的郁闷,李世民站起身来,没好气地说道,“家父可算是想起我了,你又高兴什么呢?”
“玄霸得了一场大胜,北方的局势差不多该能平定下来了。。。。。。”长孙无忌笑着说道。
“是吗?”李世民点了点头,也有些欣慰起来。
李世民和李玄霸是双胞胎兄弟,他对玄霸和其他兄弟又是不同;他们两兄弟从小就是极好的,直到玄霸跟着孙思邈去了终南山,直到玄霸再次回来,他们的关系并没有丝毫改变。
玄霸获胜的消息,显然与建成获胜的消息不一样,至少李世民会为自己的双胞胎弟弟高兴。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也从小就好得可以同穿一条裤子,之前长孙无忌的父亲长孙晟在世的时候,长孙家所受杨广的隆恩比李家尤甚。
那时候他们就互相指名道姓来称呼对方,现在自然也没有丝毫的改变。
相比于对待自己的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李世民更愿意和长孙无忌玩在一起,毕竟长孙家没落了,长孙无忌不可能与他争名夺利,但李建成就不一样了。
为玄霸高兴之余,李世民又难免自伤起来,相对于玄霸的大胜,自己实在是太没用了。
长孙无忌一眼就看出李世民的脸色有异,心中多半也能猜出其中的原因,当即劝道,“世民,胜败乃兵家之常事,过去的事就别太放在心上了。”
李世民第一次走上历史舞台,实际上可以追溯到那年杨广被突厥人围在雁门,那时候李世民和李玄霸兄弟以个人的身份加入了云定兴的大军。
李世民和李玄霸在那一年中,是除了宇文成都之外风头最劲的人,那时候他们才十六岁。
而李唐起事以来,李世民带兵的经历虽然坎坎坷坷,却未尝一败。
浅水原之战,是李世民的第一次失败,而且是大败,李世民又岂能说忘就忘?
听着长孙无忌之余,李世民顿时又陷入回忆之中,而后脸越来越红,最后终于厉声说道,“你又不是我,当然不用放在心上!”
长孙无忌一愣,也知李世民安静了太久,这是要对自己发泄情绪了;作为李世民的好基友,长孙无忌并没有反驳他的话,而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李世民的泪水却莫名地流了下来。
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失败,还因为那些为自己失败而买单的人。——包括在战争中死去的士卒,还有被俘虏的,被降职的。。。。。。
“世民,你还当我是兄弟吗?”长孙无忌看着李世民默默流泪,终于开口问道。
“为什么这么问?”李世民一愕。
“你要是当我是兄弟的话,就应该了解我的想法,其实你失败回来之后,我也照样的难过,我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你就此害怕了。输一场算得了什么?再赢回来不就是了?”长孙无忌当即正色起来,平心静气地劝解道。
李世民点点头,轻舒一口气道,“多谢你,无忌。”
“好了,你快去换衣服罢!”长孙无忌点了点头,把李世民赶去换衣服去了。
李世民洗过了脸,换了甲胄出来,坚定地对长孙无忌道,“不管我爹这次找我是什么原因,我都要向他兵,再战薛举!”
“这就对了。”长孙无忌点了头。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进入武德殿时,远远便见李渊和殷开山等几人在座,其中还有因为李世民而被贬职为民的刘文静。
刘文静与长孙家的人走得极近,所以与李世民很是要好,但他还有一个身份是李密的大舅子,所以李渊对他总还是有些怀疑的;若不然上回就凭他救下李世民这个功劳也不可能有过无功了。
李世民大步走入厅中,先给李世民行了一礼,而后朗声问道,“爹,您找我?”
李世民来之前整理了依着,特意穿上甲胄来的,此时一副风神朗润的样子站在厅中,印象分上便赚了个十足十。
李渊却似乎对李世民的形象视而不见,而是以不用质疑的口气说道,“世民,你先给殷长史跪下。”
李渊让他给殷开山跪下的原因,自然是因为上次殷开山给李世民顶了罪;李世民对此有过内疚,也曾派人去给他送了药,但李渊如今随口翻案,他还是感觉有些诧异。
李世民一身甲胄,想要轻松下跪是不可能的,但他还是转向殷开山,当即便要跪下来。
殷开山慌忙站了起来,顺势拉住李世民后又抬头对李渊说道,“唐王这是要折煞老臣啊。。。。。。。”
“世民,还不谢过殷长史?”李渊对殷开山点了点头,又对李世民问道。
“爹,一切都是孩儿的错,殷长史和此事无关。有什么你都冲着我来就好了,殷长史和刘司马都是无辜的。。。。。。”李世民对殷开山行了一礼,随后便大声地对李渊说道。
殿内顿时落针可闻,李渊和李世民目光相对,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李世民才好。
殷开山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终于开口打破了沉寂,“事情都过去了,敦煌公也不必过于自责。”
李世民摇了摇头,有些撕心裂肺地喊道,“没有过去,薛举不死,这事就没完!”
李渊似乎很看好李世民现在的表现,当即接口道,“你能这么想就好,你想要洗刷自己的耻辱,只需再次几百薛举便可。”
李世民一怔,自己想要请战的要求难道被父亲看出来了,他这算是答应了?
李世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目光灼灼地看向李渊道,“我还能领军?”
李渊点了点头,“问题是,你敢不敢再次面对薛举?”
李世民沉默良久,终于抬起头道,“孩儿有信心击败薛举,此战若败,世上再无李世民!”
“你先下去吧,准备一下晚上来见我。”李渊对李世民的状态很满意,当即向他摆了摆手,让他先推下去。
“父亲,能不能让刘司马官复原职。。。。。。”李世民点了点头,看了一眼坐在一边的刘文静,终于还是忍不住再次为他说起话来。
刘文静和李世民相识已有数年,此时听到李世民一心记挂自己,心中也甚为感动。
事实上李世民的担心是多余的,李渊本来就准备给殷开山、刘文静等人官复原职的,为此还不惜给他们表演了一出“刘玄德扔阿斗”的戏码。
让李世民来给殷开山等曾经蒙受不白之冤的臣子赔罪,不正是为了换取他们的死忠吗?
至于李渊决定给殷开山等人官复原职,实际上目的还是恢复刘文静的官职。
其中的原因,是因为刘文静前段时间偷偷出使始毕可汗的弟弟咄毕的事,咄毕的使者团如今已进入了李唐的地盘,很快就到长安了。
用什么人接待他们最好?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当然是轻车熟路地了解突厥各种礼仪以及多次与他们打过交道的刘文静了。
咄毕派出使团来的目的,李渊也早已明白了,——他们是带来好消息的,换句话说,他们放弃了和薛举的合作,选择了李唐。
也正是因为咄毕的人传来的这个好消息,以及李玄霸传来的拿下与梁师都第一战的消息,李渊这才兴起再次对薛举用兵的决心。
这段时间以来,李渊收到了窦建德在幽州大败难逃以及宇文化及和杨善会军几近覆灭的消息,他也同样意识到如今正是扩张自己地盘的时机。
止戈为武,想要获得安宁,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把敌人打服。
李渊实在已受够了三线四线作战的压力,若不是因为占领了关中的几个粮仓,自己说不定早就跨了。
可现在,消灭梁师都、郭子和以及薛举、李轨等人,稳定关中,显然迫在眉睫。
进入长安近一个月以来,无数的文武百官纷纷进谏李渊,让他登基为帝,完成大业的最后一步;李渊起兵之时,便是冲着这个目的来的,如今人心可用,他的心情自是极好。
可如今长安都在受到威胁,自己真的从了他们称帝的话,岂非沐猴而冠?
就在长安的百官劝谏李渊登基时,东都的百官同样在劝谏着王世充。
此时王世充反攻瓦岗大胜,把翟让逼回了瓦岗寨,李密也退守虎牢关,瓦岗军如今的气势已大不如前,拥兵不足十万。
王世充大胜瓦岗军之后,趁机收复洛口和荥阳郡大部分失地,此消彼长之下,王世充的大军数量超过十万,而且他们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担心没饭吃了。
吃饱喝足,东都的市民们自然要对王世充感恩戴德,他的声望理所当然达到了最高值。
东都的市民,多半知道尚书王世充之名,而不知皇泰主杨侗。
凑趣的道士恒法嗣随即向王世充呈献了一本书,名叫《孔子闭房记》。
这本书的内容荒诞不经,中心思想却很明确,那就是上天指示尚书王世充当代杨隋,将成为一代明君。
515扣留来使
恒法嗣这种毫无节操的道士,正好与同样丧心病狂的王世充臭味相投,当即一拍即合。
在王世充的默许之下,恒法嗣开始为王世充登基造势。
王世充命人捉来许多鸟儿,用绸缎写着许多祥瑞绑在鸟儿地脖子上;鸟儿放飞之后,凡是有人捉并进献祥瑞的人,一律赏官封爵。
王世充又命韦节、杨续、孔颖达等腐儒制定禅让仪式,令段达、云定兴等武将带兵入宫逼迫杨侗,希望他能像尧舜那样将天下禅让给有德之人王世充。
皇泰主杨侗的觉悟显然不如长安的杨侑,他面对着刀枪棍棒,当即高声呵斥道,“如果大隋还不会覆灭,那么这些话不该出自你们这些大臣之口!如果上天注定大隋覆灭,又何需禅让呢?”
杨侗一阵见血地揭露了王世充的司马昭之心,但乱世之中口诛笔伐是无法对甲胄破甲的,更何况王世充的脸皮比城墙还厚?
“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的段达同志恭恭敬敬地听完杨侗高屋建瓴的呵斥之后,随即很有礼貌地命令自己的士卒将他与他的母亲一起囚禁了起来,并让人用杨侗的名义开始起草禅让诏书。
面对自己炮制出来的禅位诏书,王世充依照王莽、司马懿、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