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倭-第3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指手划脚,说我们贪生怕死,是一群枉食君禄的废物。我的天哪,徐先生你是个明白人,替我们评评理,明天我就要上阵打仗了,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我们要求吃一顿饱饭,这个要求很过份吗?俗语有云‘宁做饱鬼,勿作饿神’。就算我是千刀万剐的贼,明天早上你要砍我的头,送我上路前也让我吃顿饱饭呀!”刘大眼无可奈何拿起馍啃了起来,惨笑道:“他们让我们吃这种东西,又怪我们打仗不卖力,你说他们的脑袋是不是长在猪身上了?呵呵。”
徐凤仪忽然明白俞大猷为什么就出兵支援南塘这件事跟唐三讨价还价,江南军中普遍缺衣缺粮,文官渎职不作为,朝庭的支援边防的物资经常无法到位,迫得好些江南将领不得不自筹钱粮打仗。有时候只能拿那些土豪劣绅开刀,这种事在战事频发的边疆时有发生,不免伤及无辜。
刘大眼又道:“俞将军平时为了激励士气,也曾高调许诺‘直捣黄龙府,与诸军痛饮耶’。说逐走倭寇之后,与大家开怀畅饮一顿。哎,一将功成万骨枯,谁敢保证我们能坚持到最后?能等到海波平静这一天?那时我也许早就葬身海底了,还提什么痛快吃肉?叫鬼吃么?我只要求上面的大官怜惘一下我们这些虾兵蟹将,在我们活着的时候,善待我们。他们吃肉的时候,别忘赏我们一块骨头。可是,我们向皇上派来监军抱怨饷粮太少,将士战死的抚恤金太少,我们想不通,你道监军如何答复我们!”
“监军如何答复你们?”徐凤仪突然好奇心大盛。
“他说‘你们想不通,可以去死啊!关我什么事呀?’”刘大眼懊恼地说。“我们不要命冲锋陷阵,不是为了保护他们这些人的身家财产吗?我们是为他们长享富贵荣华而战呀,他们居然这样亏待我们?天理何在呀?他们或者哄骗忽悠我,你也是为你自己而战嘛!哼,我家只有一亩簿田几间茅屋,着紧什么,倭寇来了,难道他会对我家的破坛烂罐感兴趣?他们不仅不会给我们带来灾难,说不定给我一场富贵哩。”
“兄弟,别说了,我请你吃饭便是。今晚我做东,杀一只鸡请你吃,不,叫台州老乡杀一头猪请大家吃个醉饱。”当时拉着刘大眼,请他上馆子。
刘大眼把头摇得如货郎鼓一般,推辞道:“不好意思,没有俞将军命令,我们不能擅自离岗。改天休息再说吧!”
徐凤仪见他这么说,也没法子了,说道:“你们离不开岗位,我明天买头猪,叫人宰杀煮熟,送到营中犒军,让兄弟们开开荤,也是一样。”
刘大眼闻言唾涎欲滴,扪腹笑说:“我想吃卤酱猪耳朵,这些当官的猪耳朵象个漏斗,根本听不到下面的疾苦声,我要啃猪耳朵。”
“我把会猪耳朵,猪心,猪腰子……留给兄弟!”徐凤仪一边说,一边独个儿出了营门,向城中一个热闹所在慢慢走去。
徐凤仪走到台州城中温州商会馆附近,看见这一带很多酒楼饭店尚在营业。四周灯火通明,萧鼓笙歌此起彼落。官府的宵禁令并未真正落实到这地面,因为这是士大夫和商人寻欢作乐的宝地,当官的管老百姓时凶似虎狼,管自家时宽宽松松,连装模作样也免了,严于律人,宽以待己,是他们的老谱。这也是官老爷的特权,一向如此,所谓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老百姓也是只能干瞪眼没脾气,见惯不怪。徐凤仪在观月楼下与唐三等人不期而遇,此刻唐三、唐大全、唐小保、唐小蛟他们正在观月楼花园中推杯换盏,吃得嘴满腹鼓,好不惬意。他们看见徐凤仪不招而来,撞了他们的酒局,不免感到很不痛快,直翻白眼。徐凤仪也皱眉戚目,暗叫晦气,遇上讨厌鬼谁也不会开心。
第四十六章 故布疑阵
唐三他们不理睬徐凤仪,徐凤仪也不去招惹他们。徐凤仪把观月楼掌柜叫唤到面前,掏出五两银子给他,吩咐道:“掌柜,与杀一头猪,都做红烧肉。尽快办妥,明早我叫挑夫来取。”掌柜接过银子徐凤仪递给他的银子,点头哈腰应承下来。
唐三他们听到徐凤仪跟观月楼掌柜对答,不免象多疑的狐狸一样暗自胡猜。有人嘀咕道:“这傻瓜订一头猪送给谁吃呀?难道给街头那些穷鬼瘟神祭五脏庙?他倒会收卖人心,装好人呀!”
徐凤仪一声叹息,也不屑跟唐三他们分辩。这些占尽人家便宜还卖乖的自私鬼,他们千方百计忽悠俞大猷等军人替他们卖命,又对大明官兵目前缺衣少食的艰难处境视而不见,或者知道后装糊涂袖手旁观。你唐三既然需要大明官兵替你家排难解忧,难道给官兵花点小钱改善伙食,也需要别人提醒才会做吗?
忽听见钟鼓楼鼓角齐鸣,这是守门将士发现强盗来袭,发给全城军民的迎敌警报。徐凤仪听到这召唤人投入战斗的号角,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旋风一般赶上东门城楼。
只见俞大猷部属俱阵列在城墙上,摆出一条长蛇阵守城御敌。徐凤仪靠近城墙箭洞边沿,居高临下而视,城门下面数百丈距离的地方一览无遗,几队倭寇骑兵沿着护城河边来回奔走,不知意欲何为?数里外的田野火把晃动,好象波浪起伏,一波接一波,源源不绝而来。台州城的军民被倭寇这声势浩大的攻城阵势吓呆了,乱作一团。
俞大猷登高四下一望,看了片刻,凭他在战场上积累下的丰富战斗经验,很快便作出正确的判断,传令道:“倭寇故布疑阵,大家不要乱。部队各司职守,原地待机候命,没有我命令不准擅自出击。”
徐凤仪看着城下跑来跑去都是那几队倭寇,远处的火把虽然高低明灭,飘忽不定,但经受不起老兵们仔细分析判断,那些火把根本没有移动的迹象,看不出大部队人马进功运动的态势,倭寇捣什么鬼呢?这件事确实是耐人寻味。不过很多不知底细的台州市民都被倭寇这招诡计弄得惶恐不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倭寇攻破城池啦!倭寇攻破城池啦!快,快跑──快跑呀!”城西一些乱窜乱跑的居民大嚷起来。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刘大眼,叫几个兄弟跟我来,把那些妖言惑众的刁民抓起来砍了。”俞大猷很清楚城西军队的布防,城头有几百名弓箭兵守关,城下有几十辆塞门刀车,还有几队长枪兵堵在城门主要的出入路口。倭寇怎么能说进城就进城?难道倭寇象飞鸟一样从天而降不成?他根本不肯相信会生这样的事。不过有时候,即使拥有钢铁般不容违逆的意志,也不能改变已发生事实。
俞大猷带着刘大眼等十几个精锐战士,赶到城西内城第二道防线,登上城楼,朝外眺望。猛听得有人在半空大声说道:“偶来了!偶来啦!台州是偶家,偶来摸鱼虾。哈哈哈!”声音粗犷,仿佛巨雷。俞大猷抬头搜索那叫声目标。只见半空中跳下两条大汉,各身高九尺,披发跣足。一人身穿白衣,另一人身穿黑衣。大明官兵在三更半夜,猛可遇见那两个倭寇从夜幕中钻出来,还真个以为撞见鬼,遇上阎王爷派来索命的黑白无常哩。俞大猷本来不相信倭寇会象飞鸟一样从天而降,这时他无话可说了,倭寇确实是从天而降啊!倭寇用飞索抓住城楼的檐角,象猴子荡秋千一样飞进城来。
两个倭寇手执五尺倭刀,刀刃亦大得绝伦,足有巴掌大小。就是军中传说的无双斩马刀,与这两柄倭刀比较起来,也相形见绌。白衣倭寇道:“看我龙白神奈,把那些南蛮子开腔破腹!”说着,刀如满月,纵身跃入守门枪兵阵内,巨剑狂飞,噼噼啪啪,乒乒乓乓,把一排枪兵连人带兵器削成两断,血肉横飞。
黑衣倭寇亦不落后,道:“看我河内千里的风雷斩!”殒石落地一般跳到弓弩手阵内,那剑光还没显现,杀气已把几个大明弓箭手轰出圈外。
倭寇果然厉害,别说寻常老百姓被吓得抱头鼠窜,即使是俞大猷的百战劲旅,也吃不消河内千里这种骇人听闻的霸道攻击。
谁能挡住倭寇如此凶猛的攻击?大明官兵不战自退,大多数守门的官兵争先恐后逃亡,溃不成军地撤退。俞大猷喊破喉咙,大声阻止,并命令后头督战的弓弩手射杀前头撤下来的官兵,还是阻拦不住已经丧尽斗志的败卒。这些败兵宁愿死在自己人的弓箭下,也不愿意承受被倭寇腰斩的恐怖死亡方式。
眨眼之间,有十几倭寇利用飞抓钢索飘进城来。当先那个倭寇却是女人家,只见那妇人明眸皓齿,锦衣珠环,虽是尼姑打扮,却难掩其天姿国色,确实是妇人中之绝色人物。
龙白神奈与河内千里对这尼姑的美貌似乎是十分倾倒,百忙中仍捉空儿对这尼姑调侃戏笑道:“偶的娘哎,你若伴我一晚,我为你战死也心甘情愿。”
那尼姑闻言眉头一皱,随即甩袖冷笑道:“乖孩子,多杀敌立功,你娘论功行赏,每人赏一头──母猪!”尼姑后面的随从听到尼姑的妙语都笑了,都为他们头领灰谐机变惊佩不已。
“俞将军,那尼姑就是贼酋金尼。命令士兵进功,杀掉这贼婆娘。”唐三、唐大全、唐小保、唐小蛟他们鬼魅似从黑暗跑出来,并走到俞大猷身后。
金尼尽管站在几百步开外的地方,也发现唐三来了。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只见她仰天大叫一声,拔出背上的风魔神妙剑,不顾同伴的阻拦,发狂似的冲杀过来。
唐三初时有些恐慌,不过他很快便发现俞大猷身后站着几排弓弩手,算准金尼冲不破这道防线。便象吃了定心丸一样使劲挑衅金尼:“贼婆娘,过来呀!有本事过来,让小爷好好日你!”
金尼脸罩严霜,一付视死如归的气慨,还是不停步猛冲过来,把唐三吓得唇紫脸白,连连后退。
唐大全、唐小保、唐小蛟他们齐声向俞大猷躬身喊叫道:“请俞将军出马御敌!”
俞大猷张弓搭箭,回顾众人道:“射她什么地方?”唐三等歪人当然禁不住邪念丛生,希望俞大猷一箭射中金尼的屁股,羞辱一下这个桀獒不驯的贼婆娘,不过他们尚未把这句肮脏的想法说出口。却听到有人说:“射她的腿肚子,让她知难而退吧!”说话的正是徐凤仪。唐三不免对徐凤仪怒目而视,又是你这小子多管闲事。
刘大眼等人齐声道:“共仰将军神箭!将军一箭射妖精,东海万里海波平。”
俞大猷叫声:“以皇上之名,命令尔等草寇立即投降!否则,杀无赦。”一箭去如飞电,正中金尼的大腿。
那金尼咬牙将箭拔去,丢在地下,也不管大腿血流如注,继续猛冲过来。
徐凤仪看呆了,心中惊叹道:“这金尼好厉害,一个人需要多大仇恨,多大怨气,才能这样不惜性命,勇往直前啊?”他对这金尼除了感到恐怖,还有同情兼惊佩。
俞大猷复取一箭,拽满大弓,将箭放去,口中说声:“妖孽,看我一箭贯穿你的咽喉!”
徐凤仪暗叫不好,他很清楚俞大猷的箭法有多强悍,百步穿杨,箭无虚发,绝对有能力重创金尼。他假意抽刀杀敌,装作不经意的样子碰了一下俞大猷的手臂,使俞大猷这一箭失去准头。俞大猷虽然不免眉头紧皱,却没有发作责怪徐凤仪的意思。
只见那枝箭怪响一声,射中金尼左肩,啪的一声,折断成两半。原来那金尼穿有铁甲护肩,不畏箭矛攻击。俞大猷的箭仍然是十分强劲,把金尼射得歪歪斜斜,好象转身往回走的模样。金尼把挂在衣服的箭杆轻轻抽去,掷于地下。她显而易见是领教俞大猷弓箭的厉害,脚步下意识放缓下来。她后面一个同伴呼唤道:“金菩萨,救人要紧,不跟这些禽兽死缠烂斗,我们救出军师卜先生来!何愁没有办法收拾这班禽兽。”金尼闻言呸的一声望着唐三所在方向吐了口唾沫,转身折回,跟他的同伴会合在一起,向台州城牢狱方向奔去。龙白神奈与河内千里杀伤几十个大明官兵,押后掩护金尼他们撤退,也跟着去了。
俞大猷正要命令将士追赶,只见几个倭寇相继解下背上几个竹筒,斜斜的放在地上砖头上面,口中念念有词,用火把向竹筒一指。“砰”的一声,竹筒飞了起来,窜到明军阵中,如烟火盛开。烟火到处,黄光遍地。无数指头大小的鹅卵石都象飞蝗一样乱跳起来,其中还夹杂些铁钉,随石块在空中炸开,雨点般向明军打下来。乱石飞钉把无数明军打得鬼哭狼嚎,兼昏头转向。等众人定下神来,金尼等倭寇已是形影全无。
俞大猷回头向身边一个侍卫问道:“那些贼说什么救人要紧?救什么人?”
第四十七章 金尼劫狱
俞大猷回头向身边一个侍卫问道:“那些贼说什么救人要紧?他们救什么人呢?”
有兵士闻言回话道:“那些贼人好象说,救军师卜先生呀?”
徐凤仪心里明白金尼救的人是卜老实,也希望金尼一战功成,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