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国风云 >

第382章

帝国风云-第382章

小说: 帝国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下,“直隶”号的处境变得极为凶险了。

第三百八十五章 掉队

三点五十八分,双方快速战列舰的决斗正式开始。

五分钟后,罗成刚下达了一道对这场海战最终结果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命令,即让主力战列加速到二十六节。

战后,很多人都认为,罗成刚的这个决定有很大的风险,而第33舰队战胜了风险。

这就是,在提高航速之后,双方的炮击准确性都将降低,而在数量上占有优势的美军舰队将获得更加明显的优势。更重要的是,主力战列提高航速之后,罗成刚寄予厚望的第二战列就不能及时投入战斗。也就是说,他用五艘战列舰迎战六艘美军战列舰的局面将维持得更加长远。显然,这等于增加了“直隶”号被击沉的风险。也正是如此,战后有人认为,正是这道命令葬送了“直隶”号。

罗成刚这么做,显然有他的理由。

最主要的理由是,提高航速之后,中国战舰受到的影响小于美国战舰。关键就是,中国战舰上配备的第二代雷达火控系统对速度不是很敏感,而主要依靠测量水柱来计算弹着点误差的第一代雷达火控系统对速度更加敏感。也就是说,在快速航行中进行炮战,美军战舰主炮的准确性将大幅度降低,而中国战舰的主炮准确性就算有所降低,也比美军的小,因此命中率会更高一些。

此外,设定二十六节的航速,还与一个因素有关。

这就是,美军六艘战列舰中。“南达科他”号与“印第安纳”号已经受创,而且中弹部位都在锅炉舱上方,即便利用备用烟道,两艘战舰的锅炉还能正常工作。但是肯定达不到最大值,因此其最高航速肯定达不到二十八节。如果考虑到当时两舰的排水量都超过了标准排水量,那么其最大航速应该就在二十六节左右。如此一来,当交战航速为二十六节时,这两艘战舰得使出全部力气才能跟上中国战舰的前进速度,而只要再次受创,这两艘战舰就很有可能掉队。

显然,如果两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掉队。那美军就别想打赢这场海战了。

由此可见,罗成刚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指挥官,而且能够准确把握住与利用对自己有利的因素。

罗成刚的这个决定所产生的影响,很快就显现了出来。

发现中国舰队加速。莱特立即下达了加速命令。

显然,莱特不可能让舰队减速。原因很简单,他好不容易才把交战距离缩短到了十八公里,还为此付出了两艘大型巡洋舰的惨重代价,如果不加速追击。那么“阿拉斯加”号与“关岛”做出的牺牲就毫无价值了。

当然,莱特并不知道中国舰队会在什么时候停止加速。

如果他知道罗成刚下令加速到二十六节,恐怕当时就会打退堂鼓了,因为这几乎就是美军舰队的极限速度。

显然。莱特也想不到这一点。

要知道,在以往的海战中。中国舰队最多以二十四节的速度作战,而且持续时间非常短暂。更重要的是。在这个速度下,中国战舰的炮击命中率同样低得惊人,基本上无法对敌舰构成威胁。

由此,莱特认为中国舰队的航速不会超过二十四节。

如果要保证炮击命中率,那么中国舰队的航速得尽可能的控制在二十节以内。

当然,最重要的是,中国舰队的航速不是一下子就达到了二十六节,从十六节的战斗航速加速到二十六节,至少需要五分钟。

在平常,五分钟不酸漫长。

可是在这时候,五分钟就相当漫长了。

在中国舰队的航速超过了二十四节,而且还没有停止加速的迹象时,莱特就意识到,他遇到了一个非常大的麻烦。

这就是,当时他已经收到消息,知道“南达科他”号与“印第安纳”号因为主排烟通道受损,一号锅炉舱里的两台锅炉无法达到最大燃烧效率,因此两舰的最高航速肯定达不到理想值。

至于能达到多少,两舰的舰长都只能估计在二十六节左右。

显然,罗成刚的判断非常准确。

四点过十分左右,当中国舰队加速到二十六节的时候,美军舰队里的两艘“南达科他”级已经开足了马力。

当时,两艘美舰的速度没有二十六节,大概在二十五点七五节左右。

也就是说,美军舰队的航速稍微慢一些,虽然慢得不是很多,但是两支舰队的距离确实在缓慢拉开。

直到这个时候,莱特依然没有想到撤退。

当时,莱特能够指望的,就只有两艘“北卡罗来纳”级能够迅速取得胜利。

所幸的是,他的期望没有落空。

在中国舰队停止加速之后,炮战进入白热化阶段。

虽然美舰的炮击准确性大幅度降低,但是在二打一的情况下,两艘美舰集中中国战舰的机会依然高得多。

四点十七分,“直隶”号首次中弹。

命中点在后部舰桥与尾部的三号主炮炮塔之间,虽然受厚实的炮座装甲阻挡,这枚穿甲弹没有能够重创“直隶”号,更不可能威胁到主炮弹药库,但是依然对三号主炮炮塔的正常使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且导致十多名炮手、以及后部舰桥内近三十名官兵伤亡,还炸飞了两座四联装四十毫米高射炮。所幸的是,当时高射炮手并没有参与战斗,全都编在了损管队伍里面。

在战舰上,并没有专业的损管人员,最多只有几名主要负责损管的军官。战斗中,战舰上轮到休息的官兵、以及没有执行战斗任务的官兵都将编入损管队伍,专门负责消防等损管任务。

中弹之后,“直隶”号没有减速,更没有退出战斗队列。

只是,“直隶”号的坚持,为其引来了更加凶猛的炮火。

三分钟后,“直隶”号第二次中弹。

这次,弹着点在在舰桥前方的二号主炮炮塔顶部。虽然这枚穿甲弹同样没有贯穿主炮炮塔的顶部装甲,但是在爆炸之后产生了成千上万的破片,其中不少就直接射向了舰桥,导致舰桥内的十多名官兵负伤。这其中包括“直隶”号的舰长龙鸿志上校、以及航海长何靖宁少校。

连中两弹之后,“直隶”号暂时失去了二分之一的主炮。

虽然在四点半左右,三号主炮炮塔的抢修工作结束,两门主炮再次投入战斗,但是炮塔的转动角度受到了限制。所幸的是,“直隶”号的航速略高于对面的“北卡罗来纳”号,因此造成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只是,二号主炮炮塔直到四点四十五分才修复,而且炮塔内的官兵全部阵亡,换上的炮手是一号炮塔的备用炮班,且新兵占了一半以上,因此二号炮塔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并没有突出表现,甚至拖累了其他主炮。主要就是,枪炮长得在所有主炮都做好了准备之后才会下达开火命令,而二号炮塔的准备工作进行得最慢,所以导致全舰的开火速度降低。

当然,这两次命中,并没有对“直隶”号构成致命威胁。

真正的重创,发生在四点二十四分,两枚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弹几乎同时击中了“直隶”号。虽然美军把这两个战果分别计算在了两艘战舰上,但是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很有可能是一艘战舰打出的炮弹。原因很简单,这两枚炮弹击中“直隶”号的间隔时间几乎为零,而两艘美舰不可能同时开火。

这两枚穿甲弹,分别打在了“直隶”号的舰首与舰体中部。

前者造成的损伤看上去很严重,几乎把舰首的水上部分都炸飞了,但是造成的影响并不是很严重,而且对舰首水线以下部位没有造成太大的破坏,也就没有导致舰首附近的舱室进水。

后者,造成的损伤就要严重得多了。

这枚穿甲弹在击穿了露天甲板、附加的强化甲板与第三层防破片甲板之后,在前烟囱的主排烟通道附近爆炸。

可以说,这枚炮弹造成的损伤,与“南达科他”号第一次中弹受到的损伤差不多。

问题是,“直隶”号不是单烟囱战舰,有两根主烟囱,每根烟囱分别负责为两座锅炉舱里的四台锅炉供气与排烟。更重要的是,因为有冗余,所以“直隶”号的备用排烟通道并不是很大,只能保证两台锅炉以百分之六十的效率工作。也就是说,在一根主排烟通道被打坏之后,“直隶”号的推进功率将降低百分之二十。

这意味着什么?

在只以百分之八十功率推进的情况下,“直隶”号的最高航速只能达到二十七节,而且是理论上的最高航速。

现实中,甚至连二十六节都达不到。

也就是说,“直隶”号注定要掉队。

在这场由速度决定胜负的战斗中,掉队就意味着被敌舰击沉。

当然,从舰队的高度来看,这也许不是坏事。原因很简单,在这个至关重要的时刻,莱特犯了这场海战中的第七个错误,而且也是最严重的战术错误,即他让两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继续对付“直隶”号。

以当时的情况,正确的选择应该是放弃“直隶”号。

第三百八十六章 血战到底

以一敌二,“直隶”号没有胜算。

只是,以一敌一的话,中国战舰的胜算肯定要比美国战舰大得多。当“直隶”号以一敌二的时候,为另外四艘中国战舰创造了以一敌一的机会,也就会为打赢这场主力决战奠定了基础。

战后,很多人都认为,在这个时候,莱特获得了击败中国舰队的最佳机会。

这就是,放弃已经遭到重创,而且注定跟不上的“直隶”号,用六艘战列舰对付另外四艘中国战列舰。在这种情况下,罗成刚只有一个选择,即降低航行速度,让“直隶”号跟上主力战列。问题是,只要降低速度,美舰的炮击命中率就将大幅度提升,因此优势依然在美军手里。以当时的情况,罗成刚很有可能不会让主力战列减速,因为这会使他丧失唯一的优势。显然,在六打四的情况下,就算美军的单舰战斗力不如中国舰队,打到最后至少能够确保不败。

问题是,莱特没有这么做。

也许,莱特认为,在一敌一的情况下,他的胜算更大一些。

仅看纸面数据的话,莱特的胜算确实要大得多。要知道,在不考虑官兵素质与战舰状态的情况下,两艘“依阿华”级的战斗力就相当于中国海军的三艘快速战列舰,而“南达科他”级与中国海军的快速战列舰相当。

问题是,战舰的战斗力,绝对不是看纸面数据。

事实上。当时“依阿华”级的表现非常糟糕,甚至不如“南达科他”级,战斗力根本比不上中国海军的快速战列舰。

在一打一的情况下,美军根本没有胜算。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这就是,两艘留下来对付“直隶”号的美军战列舰,很快就将成为中国舰队第二战列的打击对象。

更重要的是,罗成刚在此时做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

发现美军依然紧咬不放,而且“直隶”号的航速已经掉到二十六节以下,罗成刚给这艘奋勇作战的战舰下达了一道命令,即减速退出主力战列,争取尽快与第二战列会合。然后撤离战场。

当时,罗成刚的意图,显然是要保住“直隶”号。

在他看来,既然“直隶”号的战斗力已经降低。就没有必要做出无谓的牺牲,保存实力显然更加重要。

当然,罗成刚没有忘记让第二战列去支援“直隶”号。

也许,正是罗成刚的这道命令,影响到了莱特。

原因很简单。在发现“直隶”号减速退出战列后,莱特似乎认为,中国舰队的斗志已经被打掉了,不然不会让还能战斗的战舰撤退。也正是如此。莱特才认为,他能够在一对一的情况下击败中国舰队。

当然。莱特也许还想到了一点。

这就是,继续攻击“直隶”号。肯定会迫使中国舰队指挥官让第二战列去掩护这艘势单力薄的战舰,从而使得第二战列无法及时参加主力决战,因此也就无法为另外四艘战列舰提供支持。

不管怎么说,在这短短几分钟内,战场局势发生了微妙变化。

显然,“直隶”号脱离主力战列,可以说是这场海战中的第二个转折点。只是,“直隶”号产生的影响还远没结束。

在脱离主力战列后,“直隶”号没有撤退,仍然在与两艘美舰战斗。

事实上,在罗成刚下达了命令后不久,“直隶”号上的官兵就修复了两座受损炮塔,主炮火力得到了保证。更重要的是,“直隶”号所能达到的最高航速,并不比主力战列的二十六节差多少。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

这就是,第二战列并没有跟随主力战列加速,因此在干掉了美军的两艘大型巡洋舰之后与主力战列的距离超过了十五公里。也就是说,即便第二战列以三十节的速度最赶,也要大约一个半小时才能追上。

也就是说,在这一个半小时之内,“直隶”号绝对不能撤退。

道理非常简单,如果“直隶”号撤退,两艘美舰很有可能放弃“直隶”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