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第一军阀 >

第133章

民国第一军阀-第133章

小说: 民国第一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此时的美国资本受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的影响。没有一飞冲天的发展。同时美国资本在亚洲地区比较薄弱,亚洲地区如今都是中国资本的天下。

在印度,在澳大利亚,随处可见中国资本所展开的资本操作。

英国的资本之前则比较少做这个,因为之前的英国资本主要是以放高利贷为主,当英国资本发现他们可以轻易的利用那种简单的模式获得利润之后,便开始忽略了英国自身的工业建设,而一些原本可以发展起来的英国工业。其资本也投入到了德国,成了敌人的工业发展动力。

中国资本即没有像英国那样可以简单的放高利贷来赚钱。那么就只能进行更加复杂的市场操作来攫取利益。

这种更加复杂的市场操作所获得的利益并不低,只是要多动脑子,还要有精密的策划。

对于中国人来说,最不缺的就是脑子。

如果动动脑子就能赚钱的话,不论哪一个中国商人都愿意去多动脑子。

在工业方面,江渝的军阀寡头财团拥有众多优势,首先中国有一个庞大的国内市场,和美国一样有巨大的内部缓冲。

并且在细密的关税严密保护下,各种民族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同时中国工业借鉴德国的高端出口模式,正在积极精密加工制造业,希望有一天能够像德国那样对外出口大量机械设备。

资本方面则是不同于英国的那种毫无技术性的资本扩张,而是进行复杂精密的市场操作。

总的来说,中国是一个工业国家中的后起之秀,但并不是越早发展就越好的。

就如英国那样,当英国发现资本可以轻易的攫取到利润时,就会忽视自身的工业升级,既然有钱赚为什么要升级呢?

而其他国家,如德国、美国要想崛起,就必须依靠技术来争夺市场。

当中国崛起时,世界上即有英国那样毫无技术的市场攫取,也有像德国美国那样的靠技术、自身关税保护的国家。

那么就更需要依靠技术,如此才能发展起来。

同时还要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让新兴产业走在各国的前面,这样才能赚到钱,赚到了钱才能崛起。

此时中国的新兴产业无疑是世界上最多的,大多数的新兴产业的规模也是最大的,而传统的工业技术也大量采用先进技术。

而此时的美国也因为有钱赚,所以没有开始产业链升级,大量工厂的设备还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尽管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期的,比英国要先进,但比德国却却又落后了,相比中国就更落后了。

更早发展工业即是优势,也是劣势。

后面发展工业的国家,即有劣势,也有优势。

就看各自如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中国要有技术才能崛起,而此时中国是最不缺技术的,江渝毕竟是开了外挂的。各种技术的概念源源不断的提出,研究所开了一堆又一堆,每个研究所都在忙碌的按照江渝提出的那些路线进行不断的研究。

研究效率大大提高。

而且不会出现那种砸了血本进去却颗粒无收的现象。

例如二战时德国搞了一个从海水中提炼黄金的研究项目。结果砸了血本下去,黄金是提炼出来了,但是研究开始之前错误的估算了海水中的黄金含量,结果那么一点点黄金连本都收不回来。

此时的中国在研究项目方面显然不可能犯下这种重大错误,就算是有类似的失误,那也只是小项目,江渝也不会给那些听都没听说过的项目拨多少钱。

首先是中国的军用技术方面突飞猛进。一个又一个的军用技术被不断的研发了出来,这种研发是有目的的研发。

而不像其他国家那样,不知道雷达这种东西。研究起来毫无头绪,首先在找路线上就花了很长时间,同时也交了很多学费。

中国在军事技术的研发上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基本上没教什么学费。资源也是大量集中起来攻克某种技术。找路线上也没花多少时间。

如此一来,不仅在效率上提高了,而且在资源利用率上把好钢用在了刀刃上。

材料研究也是力度最大的国家,发动机材料、耐高温材料、机身材料,连半导体材料都开始研究了。

中国不仅在大力研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东西,还在研究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东西。

例如原子能,也就是原子弹,这个方面中国已经在西北秘密成立了一个研究所。连中央政府都不知道这个研究项目的存在。

这个研究项目虽然参与的人员比较多,但其模式很简单。上一级的人告诉下一级要做什么,下一级又告诉下一级要做什么。

每一级都不知道在研究的是原子弹这玩意,只有最高层的人以及研究所里面的核心科学家才知道在研究的是什么东西。

在整个财团里面,也就只有江渝知道那个研究所研究的是什么,下面的人员根本就不清楚那个研究所是研究什么的,甚至不知道研究所的存在。

越简单的东西,往往是保密性越强的。

毕竟下一级的人不可能知道上一级的人的事,一级一级下去后,人数虽然是多了,但都不知道全局是什么。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历史上研究原子弹的时候,没有泄漏情报的原因。

电子计算机方面中国也开始研究了,1916年造出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是一台用电子管组成的庞然大物。

这东西体积大,速度慢,耗电高。

实用性能比较差,但是这种东西毕竟是出现了。按照道家的说法,当一种东西出现时,必然就会想溃堤一般的蔓延下去。

这也是为什么在电视普及之后,社会犯罪率开始上升的原因。

一个人在电视里看到头戴丝袜抢银行的情节,这就让他在脑子里有了那种意识,也就多了一种变数。

中国在计算机方面却是在不断继续深入研究,这种深入的研究已进完全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这些技术并非是一研究出来就用于商业,而是当做了军事技术储备了起来,当你使用了一种军用技术,那么其他国家必然也就获得了思路,也会马上展开研究,最终迅速被追上。

所以那些军事技术没有到全面战争爆发的时候,是不会拿出来使用的。

未来的中国必然会因为这些技术获得丰厚的回报。

这一年中国的铁路修建比15年更快了一些,全年下修了近两万公里的铁路,中国的铁路总长已经达到了十万公里。

这一年也因为大修铁路,从美国进口了大量钢铁。

这些铁路的建成,使得中国的钢铁产量开始迅速增加,到了年底时已经有了一千万吨钢材产量。

而铁路也马马虎虎够用了,为17年的钢铁大增产提供了基础条件。

对美国发动争夺菲律宾的战争也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美国也因为无限制潜艇战的原因,愈发有向同盟国宣战的趋势。

只不过美国还在顾虑中国,因为现在的中国正在不断的向同盟国出口物资。

自加利波利半岛战役的失败,协约国只能放弃了切断土耳其与德国联系的想法,中国又不能得罪。

中国在1916年下水了100万吨商船,这些商船卖了一半给英国,留了一半自己用。

中国的商船吨位上升到了160万吨,这些商船大多数被用于向同盟国运输作战物资,大量中国生产的作战物资通过商船运到科威特,然后从陆地上与同盟国进行交易。

中国巨鸟运输机在年底的数量达到了400架,每天能向同盟国运输4000吨的物资,尽管运输成本比较高,但中国依旧乐此不疲的造着运输机。

所谓成本也就是燃油的问题,中国并不缺石油,燃油的生产成本实际上是比较低的。

这些运输机一天的运输量虽然相比商船还低许多,但一年下来也能运输140万吨左右的物资。

中国的商船大多都是万吨级商船,总数也才两百多艘,一艘集装箱货船从中国到阿拉伯半岛大约需要20天的时间,加上港口滞留时间,一年往返8次是没问题的。

一艘万吨级的中国集装箱年货船能装500个集装箱,每个集装箱货物毛重17。5吨,每船运输8500吨货物。

一艘万吨级商船一年能够运输6。8万吨物资到科威特。

中国的160万吨商船中,小船和非集装箱货船也是有的,按照130艘万吨级商船来计算,一年能够向阿拉伯半岛运输884万吨物资。

总的来说,这一年中国形成了对同盟国每年输出1000万吨物资的运输能力。

第172章:日本无条件投降

PS:第二更到!零点过后应该还有一章!

中国虽然形成了向同盟国年出口1000万吨的运输能力,但是同盟国并没有那么的钱买,而且也运不过来。

同盟国为了运输那些物资,从土耳其修了一条铁路到达达尼尔海峡。

在达达尼尔海峡,再用船只运往对岸,对岸有一条德国和奥匈帝国修建的铁路,直接修到了德国境内。

这两条铁路是紧急修建起来的,日夜赶工之下,16年夏末竣工通车。

16年中国只向同盟国出口了500万吨的物资,但即使是这样,也让同盟国在战争物资方面宽裕了许多。

中国的商船只是部分参与到了对同盟国的出口,其他的则将中国的商品出口到其他国家和英国的各个殖民地。

中国商船有两个地方是不去的,一个是地中海,一个是北大西洋。。。

因为那里有恐怖的德国潜艇,中国商船根本不淌这浑水。

“这个月德国除了部分用黄金支付以外,还卖给了我们二十三万名妇女,大部分是波兰人和罗马尼亚人,还有一些塞尔维亚妇女。另外还有许多珠宝、古董,毫无疑问的是,现在同盟国已经成了一个抢劫集团。”

周子跃不由抱怨道:“有些妇女虽然长得不错,但却不怎么会干活,我们应该提高一下标准。”

“只要有姿色,总是能卖到好价钱的。”江渝无所谓的说道。

“可是这些妇女并没有从事生产。等于是多了一张嘴在吃饭,却没有增加产出。”

“那有什么,卖给那些暴发户。有那些暴发户养着,还加大内需。而且这些异族美女还能改良民族基因,还是非常不错的。”江渝一直都明白,美女实际上也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多了,国民幸福感自然就提升上去了。

“那些工程师、科学家、技工呢?”江渝对周子跃问道。

“那些人现在越来越少了,塞尔维亚的工程师、科学家,还有罗马尼亚的。早就卖光了。现在德国人开始卖自己的科学家、工程师、技工。价格比原先的还高,而且是雇佣合同,非常的不划算。”周子跃继续抱怨道。

“买。不划算也要买。表面上虽然不划算,当是现在我们缺的就是这个,买到足够的高级技工和工程师我们就腾飞了。”江渝甚是激动的拍板说道。

现在中国的精密机床制造速度太慢了,必须有更多的德国技工才行。

“可是这是雇佣合同。雇佣期限只是战争期间。”周子跃很为难的说道。“战争过后,那些技工有权选择是否回到德国。”

“这场战争德国佬肯定赢不了,战争过后德国经济肯定烂的一塌糊涂,到时候在回到德国连饭都吃不饱,我们如果给他们高待遇,他们还会回去吗?说不定连家人都要接到中国来。不,我们在交易时就要让德国人把那些人员的家人送到中国来,这样才能使他们不去德国国内的事。另外价格上再和德国佬砍一砍,这么高的价格是有点过份了。”江渝笃定的说道。

他敏锐的感觉到这是一个机会。

如果买到足够的德国工程和技工。那么中国的精密制造业定然可以在短期内就迅速崛起。

战争期间可以先不让这些德国技工接触到中国先进的精密制造业理论知识,同时也不要让他们去制造那些半自动、自动加工机床。

同时给每一个德国技工配两个技工学徒。

等到了战争结束后,可以先宣传德国经济是多么的惨,德国老百姓连肚子都吃不饱,同时给他们高待遇,并宣传宣传一下中德友好,把这些技工、工程师留下的把握还是非常大的。

到那时候,再签一个长期合同。

难听点来说就是‘卖身契’,那些机技工虽然收入不错,但实际上还只是工人阶级,自然受不了高待遇的诱惑。

同时再从侧面去做一做那些技工、工程师的家属思想工作,留下那些人员的把握极大。

到时候他们签下了卖身契,就别想能回到德国了。

德国战败后,是有一段很萧条的时期,那个时期中国也可以继续从德国那里招募工程师和技工,科学家也可以招募。

这样一来就能够使中国的精密制造业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存在。

“好吧!我让人和德国佬砍砍价,看看能不能便宜点。”周子跃有些无奈的说道,要是中国把脖子伸过去,肯定是要挨一刀狠宰的,要是中国自己有人,还要他德国的技工?

不过那些德国工程师和技工,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