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第一军阀 >

第203章

民国第一军阀-第203章

小说: 民国第一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南方那些可以机械化耕作的土地不是自己想种什么就种什么,得申报农业部进行规划。

江远川现在是农业部部长,正带着一群农业部技术官员到处考察、规划。

“目前中央在进行大规模移民和农业资源开发,这样一来,粮食产地就变多了,但传统行政区内的商品粮基地,再加上新增新政区的粮食产出,如果不及时调整,不出几年,全国产出的粮食将大大超出了我国四亿人口的粮食所需,加上藩属国和粮食出口都多太了,到时候粮价将大幅度跳水,结果就是农民破产,农垦公司亏损。”江远川在会议上对农业部官员们说道。

刚忙完儿子婚礼的江远川,也很快又投入到了农业规划当中。

“正是因为当前先进农业技术迅速推广,所以粮食产量增长速度超乎想像,我国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并且向粮食产能过剩方面发展,因此我国的农业急需转型。在棉花种植方面,我们即将要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种棉业,但也不是可以毫无节制的扩充下去。所以我们要走全面的农业自给自足化,同时要把农业从主要生产粮食,转型到生产肉类,让老百姓从主要吃谷物变成只要吃肉……”江远川叙述完主要的调整方向之后,继续说道:

“首先将纬度30~40这一带,变更为主要生产大豆和玉米,同时南方和北方部分地区,大面积种植油菜花、向日葵,总的来说,就是在全国建设出足够自身消耗并出口的商品食用油生产基地,并建立足够庞大的饲料生产基地及肉类生产基地。肉类也将从主要的养猪业转变为养牛业……”

农业资源多了,并不是坏事。全拿去生产粮食,那才是坏事。

当有了足够多的农业资源之后,中华民国的底气也就足了,首先就是商品食用油。此时西方人还根本就没有种植什么大豆,油脂工业也不是太发达。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欧洲油脂工业转而生产军工品。加上美国棉籽油减产,所以都来中国购买大豆油、菜籽油。

江渝在战争爆发前就对油脂工业进行了布置,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还是供不应求,各榨油厂都是超负荷运转。

此时中国老百姓,普遍还是吃猪油。

同时卖油的是一大桶一大桶的卖,买的也是这样买。

猪油商品化比较繁琐,加上养猪业规模将会缩小。肉类供应将从猪肉变成牛肉,养殖业将增加养牛业规模,减少养猪业规模。所以猪油供应将会减少。

而农户自己养猪也不是那么流行了,因为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改变,不再是传统的那种人多地少,能多养头猪算一头的时期了。

所以市场上的商品食用油需求量必然增加。同时出口粮食也是有市场极限的。要各种农业产品一起出口,所以把粮食产能转换为食用油产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山东生产花生油,四川、东北、河南、河北、苏北这一带,可以大规模种植大豆,中亚地区同样可以种植大豆。

南方和北方一些地区,则建立不同规模的油菜籽生产基地,即可以生产油菜籽,也可以发展养蜂业。还能产出蔬菜。

养蜂业也是可以机械化的,如后世美国的养蜂业开发出了许多机械化工具。一个人能管理一千群蜜蜂。

商品食用油的销售可以学后世的外资,搞小桶装的食用油。

然后垄断中国所有附属国的商品食用油供应,还可以垄断印度、缅甸、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以及欧洲、南美一些国家的商品食用油市场,从而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食用油出口国。

除了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葵花籽油这四种主力油之外,还有一种就是棕榈油。

棕榈油是热带植物油,棕榈树的产油量很大,所以棕榈油很便宜,主要用来当作油炸食品的用油。

棕榈油是热带油,所以将在热带大规模种植。

江远川提出的方案,就是增加油料作物种植和饲料作物种植,小麦种植面积可以缩减一些。

如今中国的粮食生产基地确实多得很,特别是在南洋地区,越南、暹罗的农业资源由于中国民族资本的介入,已经开始使用更先进的农业技术了,粮食产量将会大大提高。中南省也将成为一个大规模的水稻生产基地。

加上开垦的新田,中南半岛就已是一个超大粮仓,一年种植三季水稻没有问题,不过很多是种植两季。

口感差的三季稻是用来出口给日本,以及国际上的其他国家的。本土吃的是两季稻,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搞出来的小站稻,以及东北大米、香米、黑米之类的则属于优质大米,大量供应中华民国本土市场。

其他的还有南华共和国,也有很多水稻产出,至于吕宋省的农业开发程度比较高,那里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没什么商品粮。

同时蒙古、中亚开发出来后,也能生产很多小麦。

蒙古地区也是可以种小麦的,北水南调一搞,蒙古就紧挨着,农业生产是很便利的。

此时世界人口才十六亿,粮食出口竞争很大。不过在机械化农业下,粮食成本比较低,因此中国粮食出口不怕竞争。

实在出口不掉,可以搞粮食援助,提升一下国际形象。

粮食谁都在生产,但是油料生产方面,各国就比较缺乏规模化和产业化,如大豆这个未来的食用油主力,现在也就只有中国在大规模生产。

因此江渝让他老爹往油料作物生产这方面下功夫,同时也可以搞优质农产品生产,和特色食品生产。

优质的农产品出口,价格自然也就更贵,同时可以供应国内市场,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特色食品就太多了,如金华火腿,内涵绝对完爆什么法国鹅肝,还有诸如宣威火腿,也叫云腿,目前被财团的罐头厂生产出了‘云腿午餐肉’、‘云腿大片’,都脍炙人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销往欧洲战场,深受两个阵营的士兵欢迎。

而在经济层面上来说,江远川提出的这个规划方案,就是自给自足,避免中国进口太多农产品而使外汇流失。同时通过可持续发展农产品出口来换取大量外汇,外汇换来了,自然不是放在手上贬值,而是拿去购买原材料和购买海外资产。

进口农产品是肯定会进口一些的,不过也就是进口那些中国生产不了的优质农产品,不过显然不多。

中国版图从极北延伸到赤道,甚至是延伸到南半球了,极少有什么农作物是生产不了的。

同时也因为这个年代人口少,世界各国铺面没有什么粮食压力,因此中国可以把开发出来的农业资源拿去发展畜牧业,也可以大量种植玉米来发展养牛业。

这并不会降低个人生产总值,只不过产出同等重量的食物,所需的土地大大增加,但却提高了食品规格等级。

如此就又消耗掉了一些土地资源,从而使中国开发出大量农业资源后,不会造成产能过剩,同时又提高了国民生活质量水平,又使每个农业生产人员都有钱赚。

同时也因为江渝在农业技术研究下肯砸钱,而且研究方向也非常明确,使得中华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

先进的生产工具,加上不断改良的品种,以及规模化的生产和科学化的管理,都让农业生产力不仅研发了出来,而且还应用到了实际生产领域。

只要新增的行政区域的农业资源开发出来,再加上北水南调工程把蒙古、内蒙、甘肃、新疆东部这一片地区的农牧业资源开发出来,中国在只有差不多五亿人口的情况下,自给自足是非常简单的。

要知道中国的国土面积,已是美国的两倍,尽管在有用的土地方面有些水分在内,但却也架不住如此巨大的国土面积。

当然,要开发出来,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首先是道路交通问题,南洋地区好解决,铁路公路不需要修多少就能通到港口,然后用远洋商船进行运输。

东北行政区、中亚行政区、北海行政区的地势都比较平坦,也就是北海行政区的山稍微多一些,但也只是零零星星的,平坦的地区占多数,同时也就是冷一些。

总体来说,这三个开发的地区,铁路和公路都是比较好修的,尽管冬季这些地区都不好开工,哈萨克斯坦地区和东北地区处于同一个纬度,所以也像东北那样冷,所以冬天修不了路,北海地区则只有半年时间呢个修路。

移民过去的人口,冬天必须躲在家里的热炕上。

第253章:俄国的恶劣气候

时间不知不觉已经入秋了,整个俄国沉浸在一片诡异的动乱和沉静当中。

一方面是中华民国国防军主力扫过后世的白俄罗斯地区,并一路在乌克兰境内横扫而过。

机械化与动力化部队机动力极为迅速,在乌克兰地区,国防军抢到了大量粮食,随后转手又卖给了红色毛熊。

红色毛熊与白俄政府之间,进入僵持阶段。

白俄傀儡政府在中华民国的操控下没有继续向红色毛熊进攻,而红色毛熊则继续与中华民国做着秘密交易。

红色毛熊则因为交易和训练部队的原因,而未向白俄发动反攻。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反攻的结果就是遭到中国陆军的灭顶打击。

白俄政府也在加紧训练部队,虽然白俄政府不如红色毛熊那么‘财大气粗’,但还是有一大群俄贵族支持,化缘了不少钱。

加上原先的西伯利亚地区,拥有960万人口,也算有点根基,再加上把‘革命分子’卖到中国劳改也赚了一笔钱,因此也从中国买了八亿炎黄币左右的军火,同时中华民国又继续支援了他们近两亿炎黄币的军火。

江渝知道,**的白俄政府如果不加强训练和加强装备,只会一触即溃,让他们自相残杀的目的将会落空。

因此他要求白俄政府加紧训练部队,并抓一抓军纪问题,同时把那些俄国贵族和中层阶级的少壮派俄国青年编入部队充当基层军官。

尽管如此,江渝还是明白。白俄政府依旧打不过红色毛熊。

但是,这已经能够确保俄国再次血流成河了,双方拼个你死我活之后。俄国人的劳动力将会进一步减少。

一个没有足够劳动力的国家,还要负担起一群老弱妇孺的沉重负担,更要建立足够庞大的军队组建国防体系,最终的结果就是生产凋零,红色毛熊将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建设工业、基础设施等等。

战争潜力也将被大大的削弱,最终只会出现一个虚弱的大国。

但是随着时间进入秋季,俄国的天空下起了暴雨。泥泞的道路让突入乌克兰地区的中国国防军苦不堪言。

只见一辆汽车陷入一个泥坑之后,不论后面的轮子怎么转,都爬不出泥坑。

一辆摩托车刚从不远处骑来。接着也陷入泥坑之中,不论如何猛踩都点不上火了。

国防军的士兵们只能用木块、石头等硬物垫入泥坑中,让车辆从泥坑中爬出来。

在这样的恶劣气候中,国防军一天的行军只能勉强前进二十公里。简直就像是乌龟爬一样。

在这样的情况下。好在乌克兰境内的铁路已被控制,可以直接通往高加索铁路,从而把从乌克兰境内抢到的人口和物资运回国内。

“这鬼天气,还真是麻烦。”杨洪飞站在一辆战车的机枪塔上,拿着望远镜看着前方的道路。

他的全身已被完全淋湿了。

俄国的气候之恶劣,远超他的想象。那怪进入俄国前,大帅反复叮嘱要小心俄国的气候。

尽管国防军在泥泞不堪的路面上艰难的推进着,但是杨洪飞倒是有些庆幸。好在现在不是真正全面战争爆发的时候。

这次行军之后,国防军将积累起足够的经验。日后作战就不会犯下计算失误。

如果不经历这一次暴雨过后的恶劣环境,那么下一次作战时,可能参谋部计划一天是穿插八十公里,结果一天只走了二十公里,那可就坏事了。

此时上百万的国防军已经突入顿河以西,乌克兰是俄国主要产粮区,也是中国陆军重点的劳动力掠夺地区。

只要掠夺了这里的劳动力资源,那么俄国粮食生产甚至将陷入瘫痪。

国防军直接开进一座座城市,巷战偶尔有所发生,但都不是很激烈。

巷战也被称之为‘老鼠战争’,是一种让人极为头疼的战争方式,因为大炮、战车、飞机在这种战争方式当中都是没什么用的。

但此时就算是红色毛熊在乌克兰有地方控制权,也搞不了什么有效的巷战。

因为此时的俄国人缺乏武器弹药,想打巷战也没什么办法。

要想打巷战,首先得有足够的武器弹药才行,否则白刃战完全不管用,此时的俄**工业也基本瘫痪,自然打不了什么巷战。

每当攻占一座城市后,国防军就会像蝗虫一般,把能搬走的东西都搬走,而搬不走的机械设备则就地毁掉。

同时会把整个城市的劳动力和年轻妇女、少女都掠走。这等于是破坏了俄国的人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