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军阀-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普通自耕农是没有能力更换这些最先进的生产水平的,因为自耕农买不起大型农机,而且他们的土地也不够多,买去也没什么用。
因此得扶持那些大型农垦公司,另外组建农机队,为那些自耕农、家庭农场提供机耕业务。
同时鼓励农民购买拖拉机等小型农机,不够钱可以向银行贷款购买,当然需要有一些土地作为抵押。
对于土地兼并方面江渝是没什么手软的,在政策上他敢去动那些大地主的利益,但他不敢去动那些自耕农的利益。
但在商业、金融方面,却也在兼并自耕农的土地。
因为土地分散在自耕农手上,不利于生产力的提高,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而这些土地被华东集团所兼并之后,就能用上最先进的生产力。
之前因为动了大地主的利益,加上后续的购买、兼并,华东集团已经在两淮地区拥有了近八千五百万亩的土地。
这些土地能够机耕的区域被圈了起来,暂时还是租给佃农,不过等农机和资金到位后,将由华东集团的农垦公司直接经营。
而那些不适合作为机耕的土地,则拍卖给那些符合条件的买家,例如华东集团会要求购买这块土地后,必须使用多高的生产力进行生产,或是作为家庭农场,或是作为果园,或是用来种植蔬菜供应城市等等。
虽然生产力已经提高了,但在农业发展上只能说是刚起步,辛亥革命之前江渝并无地方行政权。
倒是在养殖业上已经颇具规模。
江渝自回到中国以来,便开始大力发展养殖业,如今华东集团旗下的养殖场多达数百个。
这些养殖场饲养出来的肉鸡、肉猪、肉牛,都是送到自己的屠宰场,然后再送到各个县城的专卖市场。
华东集团对猪肉进行了垄断性销售,就连水果之类的农产品也进行垄断性销售。
因为小摊小贩太多,即谁都赚不到什么钱,而且造成劳动力的浪费,与其这样还不如把这些小摊小贩都清理掉,让他们去工厂上班。
垄断方式各有不同,猪肉销售是托拉斯,全由华东集团掌控。水果之类的农产品销售则是卡特尔,即在华东集团的主持下,各个水果店约定距离、价格。
而这些具备垄断性质的卡特尔商人,则都是华东商会的外围成员。
作为外围成员的小商人,也一样要遵守华东商会的规矩,否则他们的生意就做不下去。
如果他们能够遵守,并表现出较为出色的经营能力和道德水平,那么华东商会当中就会有人来牵拉,让他们的生意做得更大,层次也做得更高。
两淮行政总署对于市场的整顿,并未引起太大的民怨,因为那些失去原先生计的小摊小贩都被安排到工厂去做工了,个别钉子户则被抓起来劳改了。两淮行政总署对待百姓,有好的一面,也有无情的一面。
正所谓乱世用重点,乱世的法律要让人怕你,而盛世的法律则是要让民风更加淳朴,因此江渝并未完全按照普通法体系来构建法律。
这年头就是乱世,凡事没那么多功夫和你扯皮,干脆就是快刀斩乱麻,不服从政府的大方针,还闹事的,那就抓去劳动改造几个月。
还敢闹?
继续劳改,对不起,这次不是几个月了,最少也得劳改你一年半载。
垄断就是劳动力的充分利用,这一点毋庸置疑。当然有时候垄断会失去进步的动力,但这并不是问题。
在垄断的同时也可以互相竞争。
例如一个被华东集团所垄断的行业,华东集团可以分别成立两到三家公司,让他们互相竞争,而且是良性竞争。
同时市场上还会出现一些挑战者,例如一些人挤进垄断行业,并且在华东集团的优势竞争力之下还能生存的企业,证明其经营手段很成功,华东集团可以对其进行收购,在华东集团这样的庞然大物之下,在黑白两道的压力之下,没有什么企业不妥协。
当然,被华东集团收购有更大的利益,这种收购并非是要出卖所有股权,在华东集团控股之后,经营者能获得庞大的资金及人脉,也不会再有什么针对性的恶性竞争。
这种模式并不新鲜,美国国际财团就是这么搞的。
农业上的垄断自然也是有的,在推广农机的同时,江渝正在建立辛迪加。
农业上采用托拉斯垄断不太显示,而辛迪加垄断方式却比较合适,即建立统一的原材料购买、销售渠道。
每一个辛迪加成员都必须按照掌控辛迪加的华东集团的指挥进行生产。
而华东集团此时掌控了农机、化肥,还逐渐掌控了铁路、公路,更加掌控了石油,要想建立辛迪加太容易了。
不加入这个集团的地主,首先农机、化肥等生产必需品价格更贵,第二你生产出了农产品,总得上公路运输吧!收费站的收费就够你受的。另外使用农机得烧油是吧!没有燃油补贴你拿什么竞争?
不用农机又如何竞争?
这是一个无解的命题,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入农业辛迪加。农业辛迪加又分各种辛迪加,有水稻辛迪加、小麦辛迪加、大豆辛迪加、棉花辛迪加等等等等。
有了农机,为江渝建立辛迪加彻底的铺平了道路。
——————
第三更到!
呼唤收藏、票票!
合同终于到了,厚脸皮求点打赏,不用太多,把粉丝榜排满就行,鞠躬!
第二十九章:武力威胁
为了建立农辛迪加,江渝又调集两亿元资金砸进了进去,在使用了先进农机的前提下,农业的回报率无疑是非常高的。
因为农业生产成本很低,所以有很高的回报率。
当然江渝现在已经没什么钱了,随着第二期的工业陆续开工,江渝在橡胶股票上赚到的钱,全部都砸到工业、基础设施、农业、水利、教育的建设上去了。
德国国有复兴信贷银行的五亿贷款只到了一亿,被江渝抽出来砸进农业当中,目前江渝能调集的也就是华东集团的盈利资金了,不过这些盈利资金很多都砸到规模再扩大当中。
也就是说,此时砸进建设中的资金,已经超过了十五亿。
其资产总额正在以疯狂的速度极速膨胀。
为了增大盈利,江渝在4月在淮安专攻石油科技,华东集团很快就推出了技术成熟的塑料制品。
塑料专利早在06年就申请了,目前已经在各国有授权给一些商人进行生产。
各国专利法当中有一个强制执行规定,即一项专利技术在几年没有授权,如果是很有用的,将被强制授权。
授权给厂家,可以收专利费,再则此时江渝在中国生产塑料并不需要交专利费,反而能把从竞争者身上收取的专利费用来补贴到自己的商品当中,从而形成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大量的塑料制品开始出现,这些塑料制品的应用无比广泛。
从生活用品,到商品包装,到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等等领域都有很大的用途。
同时炼油产生了其他的副产品,如可以修建公路的沥青,以及用来制造牙膏、洗衣粉、肥皂、香皂、洗发水的原材料。
对于洗衣粉、肥皂、香皂这类保洁用品,华东集团是肯定要垄断的,因为垄断这些商品代表着巨大的利润。
哪个人能离得开这些东西?
当然,流浪汉可以。
但正常人天天都要用,可想而知其利润是多么惊人,只要形成垄断,其利润绝对超高。
对于垄断了国内石油行业的华东集团,凭借着先进的生产力,已经在国内击败了美国煤油。
而洗衣粉、香皂、洗发水等副产品的品质、包装都比美国货要好,很多美国人还没有,一经推出就迅速占领市场,还有很多海外订单。
并且迅速在海外发展出代理商,又吸纳了不少资金。
此时江渝手上已经掌握了不少专利,每年能收取到的专利费高达上亿银元,不过江渝嫌钱来得慢,于是派人在各国以这些专利进行抵押,向各国银行申请商业贷款。
同时江渝开始将手中那些工厂、商业公司做为抵押,向各国洋行进行贷款。
用专利申请的贷款比较隐蔽,没受到多少关注,而用工厂、企业申请贷款则马上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同样也牵动个了袁世凯的神经。
江渝突然申请大量贷款,让英法等支持袁世凯的列强势力为之警惕。
这个地方军阀要做什么?
如果他拿到了钱,岂不是会威胁到他们的代言人袁世凯的地位?因此英法等国背景的银行都拒绝了江渝的商业贷款申请。
连袁世凯也发电报来询问。
最近袁世凯加强了对两淮地区的情报网络,获知的信息让袁世凯大惊失色。
此时的江渝已经联合光复会,掌控了山东、安徽、江苏、浙江四省,而且还建设起了许多工厂、道路。
在江渝的地盘区域内,呈现出一种蓬勃的发展力量,如同旭日东升一般。
孙振东来使时对袁世凯所说的内容,不仅不假,而且还有所保留,江渝的实力之强,如果真要在此时武力统一中国并非难事。
此时江渝向各国提出商业贷款,顿时让袁世凯更加心惊肉跳。
江渝虽然名义上投靠了他袁世凯,并口口声声宣称愿意为中央效力,但鬼知道他们会不会一刀子捅过来,袁世凯心中生出一种与虎谋皮的疲惫感。
江渝这小子就如同一把悬在脑袋上的利剑,随时可能伤人,甚至是置人于死地。
当然江渝向各国提出商业贷款,并非是为了灭掉袁世凯和革命党,以武力统一中国,而是要在一战爆发发展出足够的工业规模,同时也要在一战前建设起足够的海防力量。
面对袁世凯和列强的忧虑,江渝首先向袁世凯回电,称此次借贷为个人商业贷款,所借贷资金将投入工商业发展之中。
“若大总统不放心,可派人监督资金去向。”江渝在提出监督的方案后,又在电文后又加了一句,“我商会上下致力发展工商,若受政治之阻碍,商会路线恐生变化,或亦推翻当前之政治格局,以保工商畅通,若袁大总统愿促成此次商业贷款,消除政治原因之误会,商会上下当为中央分忧,复兴军亦愿出三万兵马收复蒙古边疆。”
其电文中的威胁意味昭然若揭。
虽然此举委婉,但却说得很明白了,如果华东商会因为正直阻碍而无法获得贷款,不让我们发展工商,那我们只好改变发展路线,把钱投入到军事当中去,并通过军事手段灭了你袁世凯,再去向洋人贷款。
这封电报再次把袁世凯吓了一大跳。
当然后面又说了,如果袁世凯愿意促成贷款,复兴军愿意出兵三万,也是两到三个师的兵力,替袁世凯收复蒙古地区。
此时蒙古问题成为袁世凯头疼的大事,蒙古王亲贵族们,趁着辛亥革命不仅脱离了中国的统治,而且还占领后了后世的内蒙地区。
全国上下对收复蒙古的呼声很高。
如果袁世凯在任期间能收复蒙古,那么显然是一个很不错的政绩。
袁世凯看完这封电报,感叹道:“这姓江的小子不简单呐!他如今也是一手拿着屠刀,一手拿着甜枣。老夫若听话就给个甜枣,不听话就让老夫吃刀。”
“爹,那我们怎么办?”袁克定有些不知所措的问道。
时局发展成这样,远超袁克定的预料,原本以为必败的复兴军,竟然胜了,而且还是胜得极为干净利落。
“还能怎么办!既然他要贷款,那便让他贷吧!”袁世凯无奈的摇头道。
“那万一他要是把钱拿去扩充军力,那我们!”袁克定惊疑不定,袁世凯哼了一声,“你不配合他贷款,他现在就可以弄死我们。配合他贷款,起码还能拖一拖,再则姓江的小子也未必是要把钱拿去扩充军力。”
……
与此同时,江渝前往上海租界,去见了英国大使朱尔典,这是英国对华政策调整的关键人物。
朱尔典来到中国已经不少年了,袁世凯与他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也是他获得英国支持的关键原因。
双方见面比较顺利,朱尔典对于这个近期崛起的年轻人十分重视,这是他认为在中国唯一能够撼动袁世凯地位的人。;
第三十章:疯狂借贷(一)
见面后,江渝一口地道的伦敦腔英语让朱尔典对江渝的初次印象极为良好。
“朱尔典先生,在下此次前来,主要是想商谈一番贷款一事。”江渝在一阵寒暄之后,开门见山的对朱尔典说道。
“不,不,我想如果是贷款,我们不必谈。”朱尔典听了之后当即摇头道。
江渝微笑着说道:“朱尔典先生也许欠缺考虑,在下的贷款只是个人商业贷款,并不关系政治。但是,这次贷款偏偏已经被政治所挂钩了。您所顾虑的无非是在下拿到钱之后,会武力冲击中国当前政治格局,从而使大英帝国的代言人袁大总统的地位受到年威胁。”
朱尔典不可置否的笑了笑,接着江渝说的话让他的笑容顿时凝固了。
“但是,朱尔典先生,您应该事